目录
第二节 气象要素
一、气温、地温
气温年平均气温16.1℃,平均最高16.9℃,最低15.5℃;最热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1月平均气温3.4℃;历年绝对最高气温39.8℃(1961年7月22日),绝对最低气温—16.0℃(1969年2月6日),年绝对温差55.8℃,日最高气温35℃,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炎热酷暑期。35℃的年平均日数18.4天。日平均气温0℃初日1月9日;终日1月27日;—10℃低温5—6年一遇,1月下旬到2月上旬占62.5%,为冬季严寒凛冽期。自1978年以来县境没有出现—10℃低温,是30年来最长的严寒相间期。
历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表农业气候指标: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0℃为越冬作物体眠期;3℃越冬作物开始生长活动;5℃为积极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到<20℃终日期间,为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安全生长期。各种作物同时要求各级介限温度,持续相应的天数和达到一定的累积温度总量,才能正常结实成熟。
地温年平均地面温度18.4℃,较气温偏高2.3℃;较地中(5、10、15、20厘米)各深度温度高0.1—0.3℃;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7.0℃(1980年7月26日),极端最低—16.5℃(1977年1月31日),同日最低气温—11.4℃(1969年2月6日大冻,日最低气温达到—16.0℃,因故地面最低温度无法测得,否则该日地面最低可能低于—16.5℃)。
累年各月地面、地中平均温度
二、气压
年平均气压1013.9百帕,一年中以12月、1月平均气压1024.3百帕为最高;7月1001.5百帕为最低,历年绝对最高1046.3百帕(1965年12月17日);绝对最低990.7百帕(1975年8月13日)。正常天气一日之间气压也有两次起伏。上午9、10点钟最高,夜间23—24时为次高;下午15—16时为最低,清晨4—5时为次低。
三、湿度
本县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一般78—83%,6月雨水多,空气潮湿相对湿度83%,12月、1月气候比较干燥,相对湿度78%左右。历年最小相对湿度平均为17%,极少数年份北方干冷空气长驱南下,连日受大陆高压气控制,空气格外干燥,历年绝对最小只有4%(1978年2月2日)。
四、降水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554.4毫米,最多年雨量2183.2毫米(1954年水文资料);最少年雨量1015.2毫米(1978年),最多年雨量是最少年雨量的2.1倍。因季风气候影响,月、季间分布不均,旱涝频繁。常年3、4月份雨水明显增多,一般不缺秧水;5、6月份雨水集中多洪涝;7、8月降雨不均,伏旱多于夏涝;9、10月常受单一的大陆高气压控制,秋高气爽,秋旱频繁。因此,霉雨期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量多少,对全年农业丰、歉有重要的影响,在抗洪、防汛的同时必须注意蓄水防旱,少数年份9、10月间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交缓,形成秋绵雨,对秋收秋种不利。8、10月份有时因台风影响,带来比较丰富的雨水,干旱年份对缺水地区有所补益。冬季雨(雪)较少,对尚处苗期越冬作物的水份需求一般能够满足,于冬年极少。有极少年份是夏、秋连冬旱,如1955年7月到1956年2月,雨(雪)总量231毫米(水文站资料),只相当常年同期的30%左右;1966年7月到1967年2月和1978年6月到1979年2月,降水量分别为431.8和448.99毫米,蒸发量却相当降水的三倍,冬旱十分明显。有些年份春夏雨水集中,如1954年5—6月降水1411.9毫米,1969、1980两年的6—8月和1983年4—6月总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相当常年平均雨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在这些年份出现洪涝灾害。
降水日数年平均雨(雪)日数149.4天。1970年最多178天,1963年最少122天;常年3—6月平均雨日14.3—16.2天,1980年3月雨日26天,该月日照仅10%;秋、冬雨(雪)日数较少,各月平均10天左右,1961年1月、1979年10月、1987年12月全月无雨(雪)。最长连雨日数18天,过程雨量243.5毫米(1973年2月25日至3月14日);最长无雨日数41天(1979年9月25日至11月4日),历年1次最大连续降雨量360.2毫米(1983年5月19日至6月2日),暴雨强度不大次数多。1951至1985年测站共出现暴雨(日雨量50毫米)日154天。平均每年5.5次。1969年暴雨10次为最多。1965年无暴雨日。常年5—7月暴雨最多,占年暴雨总次数63%;12月、1月无暴雨日。日雨量100毫米的大暴雨,一年最多只有两次,少数年份局部曾出现特大暴雨。1982年5月28日,青山乡7个小时降雨267毫米,成灾严重。
累年各月平均、最多、最少隆水量(1957—1988)
各月最大连续降雨量(1957—1988)
各月一日最大降雨量
五、云——晴阴日数
云量年平均总云量为6.8成;平均低云量2.9成。全年日平均总云量<2.0成的晴天日数54.4天,>8.0成的阴天日数183.2天;日均低云量<2.0成的晴天日数195.1天,>8.0成的阴天日数44.3天。
六、日照、蒸发量
日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046.0小时,最多年日照2419.7小时,最少1780.8小时;平均年日照率46%,最大55%,最小40%,作物生长期间(≥10℃)日照总时数1474.3小时,占年日照总数的70%;年太阳辐射总量116.5(千焦/厘米2·年)。
各月日照总时数、百分率、太阳辐射总量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444.9毫米,小于年雨量。最大年蒸发量1696.9毫米(1978年),最小1210.3毫米(1982年)。夏季蒸发总量594.0毫米,冬季166.8毫米。上半年蒸发量小于同时期降水量,下半年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
各月蒸发量
单位:毫米
七、风——风向、风速
因受季风影响,境内平畈地区,冬半年(9—3月)多吹偏北(N)风;夏半年(4—8月)多吹偏南(S)风,全年风向频率以北“N”17%为最多,南风“S”15%次多;东风“E”,西风“W”极少出现;全年静风“C”占21%。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各风向最大风速,一般以北风17米/秒和南风16米/秒为最大,但1973年8月1日测站出现24米/秒风向偏西“W”的雷雨大风,年平均有大风(8级)日数12.3天,山区风向、风速因山势地形而异。东流、大渡口等洲圩平畈风力比尧渡偏大1—2级。
平均最大风速(米/秒)、最多风向及大风日数
八、霜雪
霜全年无霜期223天。无霜期与生长期(日平均气温10℃初终间80%保证率日数)220天很接近,说明无霜期利用价值高,平均终霜3月25日,最早终霜3月3日,最晚4月9日;平均初霜11月4日,最早初霜10月12日,最晚12月20日;年平均有霜日数50天。
雪年平均降雪日数10天左右,年最多雪日21天(1976—1977、1983—1984年冬),最少雪日2天(1961—1962、1970—1971年冬);最早初雪日11月16日(1969、1976),最晚终雪日4月8日(1963)。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1969年2月3日)。
平均霜、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雪深
单位:厘米
九、冰雹、寒潮
冰雹多出现在春末夏初和初秋期间,常伴随雷雨、大风,破坏力很大,县境内1952至1987年共出现冰雹38次,最多一年出现5—6次,也有连续2—3年无雹。据调查,1955年有一次降雹,由铁炉经东胜到大板,大如鹅蛋,平地堆积近半尺,深山沟谷3天未化尽,庄稼被毁、屋瓦打碎,有的老牛被砸死(县气象站1965年东胜调查点),测站尧渡地区仅1969年5月、1970年6月出现过冰雹。
累年冰雹频数
寒潮根据国家气象局规定:凡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10℃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日最低气温在5℃以下为寒潮。本县1957年到1986年共出现寒潮20次,平均1至2年一遇,最多一年可出现二次,也有连续四年无寒潮相间期。
累年寒潮次数
十、台风、大风
台风国家对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11级称为台风,12级或12级以上称强台风。6—7级称热带低压,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北上,其中心进入北纬23°以北,东经124°以西(即台风将要开始影响本省的关键区)的台风,对县内天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合肥气候》,1957至1975年查得这类台风共21次,影响时间最早出现在6月9日,最晚11月9日,以7—8月16次占76%为最多。
台风影响前后,气压明显降低,天气闷热,每次台风或因台风诱导伴随的其他天气系统影响前后,都出现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其累计雨量50.0毫米以上有12次,占台风影响次数的57%,过程总雨量最大可达245.5毫米(1975年4号台风)。日雨量达到暴雨(50.0毫米)以上的只有6次为29%。台风影响测站(尧渡地区)出现降雨天气的同一时间内,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多在6—8米/秒(4—5级),最大13米/秒(6级),因地形影响沿江沿湖等平畈地区风力比测站偏大1—2级。台风影响县境时带来比较丰富的雨水,干旱季节,台风雨能起到缓解旱情的作用;多雨季节,往往加重洪涝的发展,单纯因台风出现具有破坏力8级以上的大风不多见。
台风影响时天气简表
大风风力达8级(17.0米/秒)以上称大风,县域多雷雨大风,单纯的寒潮大风或夏季的偏南大风以沿江洲圩等平畈较多。强对流天气,有时会酿成龙卷风或与雷雨、冰雹并发,风力可达12级以上,破坏力很大。1987年4月25日,七里湖遭龙卷风袭击,大树被连根拔起,折断高压电杆22根,庄稼被毁七八成以上,倒损房屋18509间,砸死居民4人,重伤63人,经济损失极大。
年平均有大风12.3天,最多一年51天,最少2天。3、4月和6、8月各月平均有大风1—2天以上,其余月份在1次以下,尧渡测站曾测得32米/秒(11级)的极大风速(1973年8月3日)。
气温年平均气温16.1℃,平均最高16.9℃,最低15.5℃;最热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1月平均气温3.4℃;历年绝对最高气温39.8℃(1961年7月22日),绝对最低气温—16.0℃(1969年2月6日),年绝对温差55.8℃,日最高气温35℃,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炎热酷暑期。35℃的年平均日数18.4天。日平均气温0℃初日1月9日;终日1月27日;—10℃低温5—6年一遇,1月下旬到2月上旬占62.5%,为冬季严寒凛冽期。自1978年以来县境没有出现—10℃低温,是30年来最长的严寒相间期。
历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表农业气候指标:一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0℃为越冬作物体眠期;3℃越冬作物开始生长活动;5℃为积极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到<20℃终日期间,为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安全生长期。各种作物同时要求各级介限温度,持续相应的天数和达到一定的累积温度总量,才能正常结实成熟。
地温年平均地面温度18.4℃,较气温偏高2.3℃;较地中(5、10、15、20厘米)各深度温度高0.1—0.3℃;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7.0℃(1980年7月26日),极端最低—16.5℃(1977年1月31日),同日最低气温—11.4℃(1969年2月6日大冻,日最低气温达到—16.0℃,因故地面最低温度无法测得,否则该日地面最低可能低于—16.5℃)。
累年各月地面、地中平均温度
二、气压
年平均气压1013.9百帕,一年中以12月、1月平均气压1024.3百帕为最高;7月1001.5百帕为最低,历年绝对最高1046.3百帕(1965年12月17日);绝对最低990.7百帕(1975年8月13日)。正常天气一日之间气压也有两次起伏。上午9、10点钟最高,夜间23—24时为次高;下午15—16时为最低,清晨4—5时为次低。
三、湿度
本县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一般78—83%,6月雨水多,空气潮湿相对湿度83%,12月、1月气候比较干燥,相对湿度78%左右。历年最小相对湿度平均为17%,极少数年份北方干冷空气长驱南下,连日受大陆高压气控制,空气格外干燥,历年绝对最小只有4%(1978年2月2日)。
四、降水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554.4毫米,最多年雨量2183.2毫米(1954年水文资料);最少年雨量1015.2毫米(1978年),最多年雨量是最少年雨量的2.1倍。因季风气候影响,月、季间分布不均,旱涝频繁。常年3、4月份雨水明显增多,一般不缺秧水;5、6月份雨水集中多洪涝;7、8月降雨不均,伏旱多于夏涝;9、10月常受单一的大陆高气压控制,秋高气爽,秋旱频繁。因此,霉雨期间(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量多少,对全年农业丰、歉有重要的影响,在抗洪、防汛的同时必须注意蓄水防旱,少数年份9、10月间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交缓,形成秋绵雨,对秋收秋种不利。8、10月份有时因台风影响,带来比较丰富的雨水,干旱年份对缺水地区有所补益。冬季雨(雪)较少,对尚处苗期越冬作物的水份需求一般能够满足,于冬年极少。有极少年份是夏、秋连冬旱,如1955年7月到1956年2月,雨(雪)总量231毫米(水文站资料),只相当常年同期的30%左右;1966年7月到1967年2月和1978年6月到1979年2月,降水量分别为431.8和448.99毫米,蒸发量却相当降水的三倍,冬旱十分明显。有些年份春夏雨水集中,如1954年5—6月降水1411.9毫米,1969、1980两年的6—8月和1983年4—6月总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相当常年平均雨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在这些年份出现洪涝灾害。
降水日数年平均雨(雪)日数149.4天。1970年最多178天,1963年最少122天;常年3—6月平均雨日14.3—16.2天,1980年3月雨日26天,该月日照仅10%;秋、冬雨(雪)日数较少,各月平均10天左右,1961年1月、1979年10月、1987年12月全月无雨(雪)。最长连雨日数18天,过程雨量243.5毫米(1973年2月25日至3月14日);最长无雨日数41天(1979年9月25日至11月4日),历年1次最大连续降雨量360.2毫米(1983年5月19日至6月2日),暴雨强度不大次数多。1951至1985年测站共出现暴雨(日雨量50毫米)日154天。平均每年5.5次。1969年暴雨10次为最多。1965年无暴雨日。常年5—7月暴雨最多,占年暴雨总次数63%;12月、1月无暴雨日。日雨量100毫米的大暴雨,一年最多只有两次,少数年份局部曾出现特大暴雨。1982年5月28日,青山乡7个小时降雨267毫米,成灾严重。
累年各月平均、最多、最少隆水量(1957—1988)
各月最大连续降雨量(1957—1988)
各月一日最大降雨量
五、云——晴阴日数
云量年平均总云量为6.8成;平均低云量2.9成。全年日平均总云量<2.0成的晴天日数54.4天,>8.0成的阴天日数183.2天;日均低云量<2.0成的晴天日数195.1天,>8.0成的阴天日数44.3天。
六、日照、蒸发量
日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046.0小时,最多年日照2419.7小时,最少1780.8小时;平均年日照率46%,最大55%,最小40%,作物生长期间(≥10℃)日照总时数1474.3小时,占年日照总数的70%;年太阳辐射总量116.5(千焦/厘米2·年)。
各月日照总时数、百分率、太阳辐射总量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444.9毫米,小于年雨量。最大年蒸发量1696.9毫米(1978年),最小1210.3毫米(1982年)。夏季蒸发总量594.0毫米,冬季166.8毫米。上半年蒸发量小于同时期降水量,下半年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
各月蒸发量
单位:毫米
七、风——风向、风速
因受季风影响,境内平畈地区,冬半年(9—3月)多吹偏北(N)风;夏半年(4—8月)多吹偏南(S)风,全年风向频率以北“N”17%为最多,南风“S”15%次多;东风“E”,西风“W”极少出现;全年静风“C”占21%。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各风向最大风速,一般以北风17米/秒和南风16米/秒为最大,但1973年8月1日测站出现24米/秒风向偏西“W”的雷雨大风,年平均有大风(8级)日数12.3天,山区风向、风速因山势地形而异。东流、大渡口等洲圩平畈风力比尧渡偏大1—2级。
平均最大风速(米/秒)、最多风向及大风日数
八、霜雪
霜全年无霜期223天。无霜期与生长期(日平均气温10℃初终间80%保证率日数)220天很接近,说明无霜期利用价值高,平均终霜3月25日,最早终霜3月3日,最晚4月9日;平均初霜11月4日,最早初霜10月12日,最晚12月20日;年平均有霜日数50天。
雪年平均降雪日数10天左右,年最多雪日21天(1976—1977、1983—1984年冬),最少雪日2天(1961—1962、1970—1971年冬);最早初雪日11月16日(1969、1976),最晚终雪日4月8日(1963)。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1969年2月3日)。
平均霜、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雪深
单位:厘米
九、冰雹、寒潮
冰雹多出现在春末夏初和初秋期间,常伴随雷雨、大风,破坏力很大,县境内1952至1987年共出现冰雹38次,最多一年出现5—6次,也有连续2—3年无雹。据调查,1955年有一次降雹,由铁炉经东胜到大板,大如鹅蛋,平地堆积近半尺,深山沟谷3天未化尽,庄稼被毁、屋瓦打碎,有的老牛被砸死(县气象站1965年东胜调查点),测站尧渡地区仅1969年5月、1970年6月出现过冰雹。
累年冰雹频数
寒潮根据国家气象局规定:凡日平均气温24小时降温10℃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日最低气温在5℃以下为寒潮。本县1957年到1986年共出现寒潮20次,平均1至2年一遇,最多一年可出现二次,也有连续四年无寒潮相间期。
累年寒潮次数
十、台风、大风
台风国家对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11级称为台风,12级或12级以上称强台风。6—7级称热带低压,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北上,其中心进入北纬23°以北,东经124°以西(即台风将要开始影响本省的关键区)的台风,对县内天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合肥气候》,1957至1975年查得这类台风共21次,影响时间最早出现在6月9日,最晚11月9日,以7—8月16次占76%为最多。
台风影响前后,气压明显降低,天气闷热,每次台风或因台风诱导伴随的其他天气系统影响前后,都出现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其累计雨量50.0毫米以上有12次,占台风影响次数的57%,过程总雨量最大可达245.5毫米(1975年4号台风)。日雨量达到暴雨(50.0毫米)以上的只有6次为29%。台风影响测站(尧渡地区)出现降雨天气的同一时间内,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多在6—8米/秒(4—5级),最大13米/秒(6级),因地形影响沿江沿湖等平畈地区风力比测站偏大1—2级。台风影响县境时带来比较丰富的雨水,干旱季节,台风雨能起到缓解旱情的作用;多雨季节,往往加重洪涝的发展,单纯因台风出现具有破坏力8级以上的大风不多见。
台风影响时天气简表
大风风力达8级(17.0米/秒)以上称大风,县域多雷雨大风,单纯的寒潮大风或夏季的偏南大风以沿江洲圩等平畈较多。强对流天气,有时会酿成龙卷风或与雷雨、冰雹并发,风力可达12级以上,破坏力很大。1987年4月25日,七里湖遭龙卷风袭击,大树被连根拔起,折断高压电杆22根,庄稼被毁七八成以上,倒损房屋18509间,砸死居民4人,重伤63人,经济损失极大。
年平均有大风12.3天,最多一年51天,最少2天。3、4月和6、8月各月平均有大风1—2天以上,其余月份在1次以下,尧渡测站曾测得32米/秒(11级)的极大风速(197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