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水、旱灾
一、水灾
清顺治四年(1647)夏,大水。三月至六月,谷贵,民大饥,米每石银6两。
顺治五年六月初九日,大水。建德邑治后陡起山洪,涌水2丈余,官仓贮米豆尽漂。时多处山洪暴发。政坑铺凌家左侧山崩,压田100余亩,多人被溺死。
顺治八年夏,大雨,灾荒。
顺治九年二月,东流大涝,湖水出江,涌高丈余。夏,大旱,粮食歉收。
顺治十四年六月,大水。
顺治十六年,大水。
康熙二年(1663)秋,大水。
康熙四年夏,五月雨至六月二十日,山洪暴发。
康熙十三年春,多雨。
康熙十七年,大水。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建德大水入城。
康熙二十二年春,东流大雨。
康熙二十三年,大水。
康熙三十六年,江南等处大水,东流发生灾荒。
康熙三十八年,建德大水。
康熙四十四年,大水。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大水,阴雨连月,山洪暴发,冲坏农田民房,发生灾荒。
康熙四十九年夏,大雨,淹没田禾。
康熙五十五年夏,大雨,九月又雨,江水泛滥,淹没一部分田地房屋。
雍正元年(1723)夏,大水。
雍正四年夏、秋,大水,淹没田地房屋。
雍正五年,大水,江南20多个州县皆水灾。
雍正六年,东流被水蠲免有差。
雍正十年,大水。
乾隆七年(1742)七月,大水。
乾隆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东流港口山水暴涌,冲坏官民船500余只,淹死数百人。
乾隆九年,大水。
乾隆十四年夏,起山洪,冲坏田地房屋,冲走人畜,有人被淹死。
乾隆十七年春,苦雨,发生灾荒。
乾隆十八年夏,大水,缺种子。
乾隆十九年六月十二日大水,秋仍大水。
乾隆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东流港口,山水暴涌,沉溺船只,淹死很多人。春久旱,夏大水,粮、棉歉收。
乾隆二十九年夏、秋,大水,江水涨入建德县城市口3尺许,至城隍庙止,一月方退。
乾隆三十一年,大水。
乾隆三十二年秋,大水。
乾隆三十四年秋,大水。
乾隆三十八年夏四月,山洪暴发,冲坏民房、桥梁、堤坝。
乾隆四十一年,东流大水,有物自建德河来,由江口入江,冲裂河岸,坏船众多。
乾隆四十三年,大水。
乾隆四十八年秋,大水。
乾隆五十三年,大水。
乾隆五十八年,安、池等府滨江临湖地方,因夏间雨多,江淮盛涨致成灾,府、县施以赈济。
嘉庆九年(1804)秋,大水。
嘉庆十年六月,大雨成灾,秋大水。
嘉庆二十二年秋七月二日,东流雨雪,平地寸许。
嘉庆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建德大雨,山洪陡发。八字坞汪姓被冲毁10余家,死亡39人。
道光二年(1822),大水,冲坏很多房屋和田地。
道光三年,夏雨连旬,山水大发。江潮涨,七月大水,冲坏田地房屋。
道光十二年,东流等23州县俱大水。
道光十三年,东流等俱大水。
道光十九年,东流等俱大水。
道光二十年,东流等水灾较重,建德等30州县被水受害,蠲缓,有差。
道光二十一年,东流等地湖水泛滥,成灾5至9成不等,赈济。
道光二十八年,东流大水,建德江水涨入具城内市口,深七八尺,自南门岭以南,至尧渡迄栗树下,俱通舟,矮屋全淹,楼房亦淹过半。
道光二十九年,东流等俱大水,冲坏田地房屋,冲走人畜。
道光三十年,江水泛滥,比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小3尺许。六月山洪暴发,建德南关外淹民房甚多,上乡杨林河水及树梢。
同治元年(1862)六月,山洪暴发,建德南关大屋1幢,以及20余人,同时漂走。
同治五年,池属俱大水,山水陡发,冲坏田地房屋,受灾严重。建德三月雨雹,豆麦受灾,屋瓦多被打毁,受灾田地8579.67亩。
同治八年夏秋间,大水,江潮迅涨,冲坏圩堤。建德城市口,行排数月始退,受灾田地8658.43亩。六月,东流大风雨雷,毁坏民屋数十间,震学宫棂星门试院号倒塌过半。
同治九年,大水,建德城内市口,行排数月始退。
同治十年,建德、东流等20州县受水旱虫风等灾,剔熟征收,建德受灾田地20720.88亩。
同治十一年,东流、建德等31州县水旱风虫,剔熟征收。建德受灾田地6334.28亩。
同治十二年,建德、东流县受水、旱、风、虫灾,分别缓征,建德受灾田地6106.12亩。
光绪八年(1882)夏间,五、六月大雨,暴发山洪,江水泛滥,至十二月上旬仍不见水退,为所罕见,沿江各州县圩堤冲决,田地被冲压。
光绪十年六月,建德山洪暴发,沙石冲压很多田地,有人淹死。本年因受灾缓征银1936两,米887.8石。
光绪十一年四月,建德山洪水大,沙石冲压田地,有人被淹死。
光绪十三年五月,沿江各属水灾,堤决。建德受灾田地2605.4亩。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大雨夹旬,上游山洪下注,江水骤涨数丈;六月中旬,暴雨连朝,江水上涨,沿江池府所属圩堤大多数决口。
光绪三十四年夏,大水,建德受灾田地13381.21亩。
宣统元年(1909),大水,大旱,灾荒。
宣统三年闰六月,安徽大雨,江潮暴发,滨江沿河各州县涝灾。
民国2年(1913),皖城沿江各岸,春水发生,至五月中旬水势有涨无退,新河口起,下游一片汪洋,其余圩堤,倒塌者甚多,皆岌岌可危。
民国4年7月上旬,东流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大水,米价陡涨。
民国8年,水患,山洪暴发。
民国10年,水旱交替,先水后旱。
民国11年,大水。上年水旱为灾,哀鸿载道,这年入夏后又山洪陡发,灾殃垒至。入秋以后,江水猛涨,泛滥横决,浪高5丈。
民国13年,沿江一带水灾。
民国16年,沿江一带水灾。
民国20年入夏后,淫雨连绵,经月不止,7月份江潮山洪同时陡涨,东流大小圩堤20处,先后溃破的有裕丰、永庆、合阜、金鸡、广丰等17处,数十里尽成泽国。秋浦田禾悉数淹没,房屋倒塌甚多,平地水深丈余。受灾农田27.6万亩,被淹房屋1.018万余间,灾民13.1万多人,死亡730余人。
民国22年6月1日后,江水日呈涨势,安庆水位由6月1日28.4尺,至28日涨到39.9尺,东流沿江裕丰、合阜、金鸡、永庆等圩先后溃决。至德6月中旬,江水灌入,淹田2万余亩,受灾2.7万余人。
民国24年入夏后,久旱不雨。6月中旬,阴雨连绵,山洪暴发,江潮猛涨。到7月4日,东流、裕丰、合阜、永庆等5处圩堤先后溃决。至德滨湖沿河因江水倒涨成灾。
民国27年,水。5月,河水高涨,泛滥没岸。至德县樟树下受灾面积1890亩,减产40%。裕丰等圩溃破。
民国31年5月,降暴雨,河水泛滥,昭潭受灾250亩,双河受灾324亩。裕丰、合阜等圩溃破成灾。
民国34年5月,山洪暴发,洪水溢漫,良田一处受灾面积551亩,减产70%以上。
民国37年7月30日,江水涨至16.79米,洪水成灾,金鸡圩内水深1.5米,成灾2394亩,减产90%以上;永庆圩漫破。
194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普降大到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溢漫,江水陡涨,7月19日安庆水位达17.28米,沿江沿湖圩堤先后溃破12个,塘、坝、堰冲毁91处,倒塌房屋476间,淹死1人。9月4日江水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高水位历时77天,成灾面积达10.61万亩,稻谷杂粮损失1.3万吨。
1951年,霉雨集中,7月11日至17日广丰圩地区降雨520.8毫米,7月13日广丰圩降雨205.8毫米,冲毁塘、坝、堰369处,冲走耕牛1头,淹死5人,倒塌民房199间,沿湖沿河大片农田受淹,受灾农田达5.62万亩。
1953年,水旱交替发生。6月,连降暴雨,东流降雨500多毫米,仅6月24日至28日,5天降雨422.7毫米,导致河水陡涨,冲毁塘、坝、堰513处,堤防47段,倒塌房屋369间,瓦垄境内的大石公路冲断2段,死亡1人,受灾农田5.37万亩。
1954年5至7月,连降大雨,3个月内先后出现强暴雨9次,6月24日广丰圩地区降雨232.7毫米,东流境内3个月降雨1411.9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多757.2毫米;江水4月9日后,直线上升,6月16日超警戒水位,8月1日达到18.74米,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最高特大洪水位,警戒水位以上持续115天。全县12个大圩、72个小圩全部溃决,2196处塘、堰、坝被冲毁,倒房29807间,死亡29人,农具、家具损失不计其数,许多村庄被淹没水中,有19915户、96281人受灾,农田淹没20.3万亩,损失粮食28548吨。至德县城被淹,上自黄泥,下至历山,农田全被淹没,尧渡街行船数月。
1955年6月下旬,暴雨集中,东流县境降雨484.7毫米,同期江水猛涨,7月1日达16.19米。塘、坝、堰有548处被冲毁,房屋倒塌27间,死亡4人,农田7.06万亩受洪涝成灾。
1957年7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均值多一倍以上,2至4日东流降雨276.4毫米,雁塔降雨281.3毫米,8至9月又降暴雨,普庆、平原、马田、梅城等地洪水位高于1954年0.3到1.0米。8月9日昭潭地区降雨288.5毫米,全县有766处塘、堰、坝冲毁,死亡1人,4.57万亩农田受洪涝成灾。
1962年5月到6月间,多次大雨,降雨量均在100至130毫米,江水7月11日达16.65米,合阜、义城、黄山、王湖、同兴、孙家、横州、幸福等8个圩口溃破,倒塌房屋7464间,农田受灾4.71万亩。
1964年6月下旬,连降暴雨,江、河水位同时陡涨,江水位6月26日一天上涨0.61米,20日水位11.63米,到7月5日猛涨到16.07米,青山水库漫坝溃破。全县洪涝成灾面积8.02万亩,损失粮食23300吨。
1969年,6、7两个月降雨特多,一般均在900毫米左右,6月中旬至7月中旬,30天内各地降雨量都在700到800毫米,相当于常年年总降水量均值的一半,江水位7月20日达到16.88米,全县溃破堤防35处,白鸭龙、观山垄、柴山、军张4座水库溃破,大山塘37口,河坝159处,堰97处被冲毁,倒塌房屋2700间,死亡15人,成灾耕地面积11.01万亩,损失粮食24000吨。
1970年6月18日至7月18日,全县各地连降暴雨到特大暴雨,总降雨量均在500至600毫米左右,同期,江水上涨迅猛,7月23日达16.18米,蓄水299万方的东风水库在7月13日溃破,下游25个生产队、671户人家遭受严重灾害,倒塌房屋743间,死亡12人,损失农机具1000余件,据统计,全县溃破堤防57处、水库2座、山塘41口,死14人,农田成灾9.27万亩,损失粮食13850吨。
1973年,年总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尧渡达2110毫米,比常年年总降水量均值多3—4成;降水集中在上半年,1—6月尧渡降雨1474.7毫米,5月葛公区全月降雨量512.0毫米。江水4月份上涨5米多,汛期比一般年份提早20天到1个月,沿江涵闸关闭早,7月9日江水位达17.08米,升金湖水位7月25日达15.47米。西龙山水库溃破,全县堤防溃决24处,倒塌房屋419间,死4人,受涝受淹农田成灾面积达7.88万亩。
1974年,江水6月21日后急剧上涨,到7月20日30天上涨5.76米,7月21日出现洪峰,达16.36米。7月中旬大部地区连续降雨300毫米以上,尧渡霉雨期降雨615.0毫米,山洪暴发。全县冲毁山塘24口、堰5处、沟渠6条、小涵闸2座。倒塌房屋173间,死1人。15处圩口溃决,成灾农田7.89万亩。
1977年,年总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4—7月降雨集中,各地均比常年同期均值多300—500毫米,暴雨发生达7—9次;6月30日出现洪峰,江水位达16.98米。被淹成灾农田达8.12万亩,水毁山塘35口、石堰80处、河坝81处、渡槽1处、桥梁4座,倒塌房屋874间,死12人,大石公路一度中断,沿湖小圩漫溃。
1980年,6—8月雨日在50天以上,官港区达58天,超建国后同期雨日记录;3个月内先后遭遇6次强暴雨过程,洪方达7次;3个月总降雨量均为常年同期均值的1.5倍以上,广丰圩地区达2.4倍;7月30日至8月1日,洪方地区3天降雨量达335.9毫米。江水位到9月4日仍达16.95米,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洪峰出现最晚的一年;升金湖9月6日水位达16.35米,超过黄湓建闸后历年最高水位。洪水冲毁堰坝55处,桥涵3处,倒塌房屋115间,死亡3人,漫溃堤防55处,其中千亩以上堤防8处,农田成灾面积10.21万亩。
1983年,年总降水量均在2000毫米以上,洪方地区达2228.1毫米;6月下旬到7月中旬,始终处于强暴雨带之下,30天内雨日在23至24天,降雨量雁塔达589.5毫米;6月15日至7月5日的22天霉雨期,降雨699.0毫米,6月30日侯店日降雨量达209.1毫米,江水位7月13日达到17.95米,为有历史资料以来的第二位;湖水位也迅猛暴涨,太白湖7月6日达17.15米,升金湖7月15日达17.03米,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全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漫溃堤防65处,其中千亩以上圩15处;冲毁山塘46口,河堰270处,河坝67处,长39.1公里,渠道、涵闸、渡槽164处;7处机电泵站被淹没,损坏各种机械30台;倒塌房屋26763间,死20人,伤残81人,耕牛死亡158头,成灾田地26.69万亩,损失粮食5万吨。
1986年6月10日至7月6日,27天内先后出现4次强暴雨。尧渡总降雨量达686.2毫米,6月30日大渡口地区从8时10分到9时45分,一个半小时内降雨120.0毫米,大石公路一度中断,沿湖沿河地区一片汪洋,有21处堤防漫顶,溃破山塘2口,冲毁渠道10处,倒房367间,淹死4人,受洪涝成灾田地5.7万亩。
二、旱灾
清顺治九年二月,东流大水。夏、秋大旱,粮棉歉收。
顺治十年,旱。
顺治十八年,大旱。
康熙三年秋,旱。
康熙十年夏大旱,冬不雨,发生灾荒。
康熙十七年六至八月不雨,大旱。
康熙十八年,大旱。东流五至八月建德三至八月不雨。
康熙十九年,旱。
康熙二十三年夏、秋大旱,粮食歉收。
康熙三十三年,旱。
康熙四十六年秋,大旱,灾荒。
康熙四十八年,旱。
康熙五十五年,大旱。
雍正十三年夏五月,旱,湖水尽竭,秋大雨。
乾隆三年,旱灾。
乾隆四年夏,大旱。
乾隆四十年秋,旱。
乾隆四十六年秋,旱。
乾隆五十年秋,大旱,灾荒,乞讨者甚多。
嘉庆七年秋,大旱,灾荒。
嘉庆十九年秋,大旱。
嘉庆二十五年,旱。
道光八年,旱。
道光十五年,大旱,灾民食观音粉,死亡众多。
咸丰六年,大旱,五至八月不雨。
同治三年,旱,灾荒,民食树皮、观音粉,肠被塞,死者众多。
同治十年,建德、东流等县水旱虫风等灾,剔熟征收。
同治十一年,东流、建德等县水旱风虫灾,剔熟征收。
同治十二年,建德、东流等县受水旱风虫灾害,分别缓征。
光绪二十三年,旱,灾荒。建德受灾田地6297亩。
光绪三十四年,夏大水,秋大旱,建德受灾田地13381.2亩。
宣统元年,大旱,灾荒。
民国10年,水旱交替发生。
民国14年,旱灾。
民国18年,大旱。
民国23年,大旱,至德久晴不雨,乡村5至8月,县城到10月不雨,受灾面积127921亩,减产达85—95%。东流达120天不雨,受灾面积139267亩,无米下锅者达十分之一。秕糠、树皮、草根均已食尽,仅以观音土、野菜、青草充饥。
民国33年,旱,至德上乡6月至7月间,连续55天不雨,减产50%的面积达14887亩。
民国37年,旱。至德上乡6月至7月,连续40天不雨,减产48.8%以上,面积4626亩。
1953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月不雨,东流农田4万余亩无水插稻秧;7月上旬末至8月中旬,又久晴不雨,两度受旱,农田4,7万亩成灾。
1957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不雨受旱,成灾农田5.41万亩。
1958年自5月中旬至8月中旬,近百天未下透雨,梅季不霉,6、7两个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均值少7—8成;气温高、蒸发量大,同期蒸发量是降雨量3至4倍,出现了罕见大旱。溪河断流,稻田发裂,人畜缺水。有4972处塘、坝、堰干涸。两县动员112379人进行抗旱,动用手摇水车10984部、脚踩水车1258部、风力车594部、畜力车173部,拦河筑坝8173道,开沟19700条,打井18766眼,挖泉眼5129处。农田受旱面积36.67万亩,成灾面积22.34万亩。
1959年7至10月,晴热少雨,4个月总降雨量在200—280毫米,比常年同期均值少5成左右;同期蒸发量458毫米,是降雨量2倍左右。里湖、胜利、城东、青山、河溪、昭潭旱情最重,尧渡、黄湓、龙泉3条干流上游断流,59条支河干涸,11836处蓄水设施有80%枯竭。全县发动8.4万名男女劳力投入车水打井、开沟、修渠、打坝。农田成灾面积9.2万亩。
1961年,春雨少,塘、库蓄水浅,缺水插秧;6月中旬到7月24日,45天中大部分地区又滴雨未下。东流7月份只降雨17.2毫米,同期,日蒸发量高达14.5毫米,塘堰干竭,全县成灾农田14.49万亩。
1966年7月中旬霉雨结束后,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到10月底,有5.43万亩农田成灾。
1967年6月26日后,有110天未下透雨,同期降雨量比蒸发量少500—800毫米,农田成灾4.8万亩。
1971年6月下旬至9月下旬,旱达3个多月,9.72万亩农田成灾。
1978年,雨水稀少,东流全年总降水量只有677.3毫米,尧渡97天未下透雨,基本无雨39天;铁炉未下透雨持续128天,基本无雨54天。旱情从6月下旬露头,一直延续到10月底,梅旱、伏旱、夹秋旱,时间长,范围广,为历史罕见,造成水源枯竭,溪河断流,沟塘干涸,水库露底。龙泉河自7月中旬断流后,延续到11月9日,全县大部分水库干涸,有432个生产队、51800人,2.5万头耕牛缺水。县成立人工降雨办公室,动员8.36万人抗旱,开动电动机242台,8946千瓦,柴油机1880台,28743马力,水车3026部,打井、筑坝、开沟2979处,农田成灾面积24.28万亩。
1981年4月19日到6月26日,68天中降雨稀少,同期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水稻、棉花及旱粮作物全面受旱,成灾农田6.4万亩。
1985年,汛期少雨,梅季不霉,伏秋大旱,从5月下旬延续到9月中旬。全县2.43万人,1710头耕牛缺水,71座水库273口山塘干涸。全县动员了8.7万人开沟修渠,拦河筑坝,掏渗挖井,动用水车5783部,开动柴油机116万马力,电动机1.05万千瓦。受旱面积30.10万亩,成灾面积11.51万亩。
1986年,从元月至6月上旬,雨水稀少,塘库蓄水不足。旱情5月上旬露头,持续到6月中旬,有69座水库、2470处塘坝干涸,尧渡、黄湓、龙泉3条大河上游断流,支河、溪涧干竭。江水位比历史上最低的1928年,低1米多,升金湖接近枯水位,山、丘、圩全面受旱;梅季后,又晴热少雨,发生伏秋旱,成灾农田9.42万亩。
清顺治四年(1647)夏,大水。三月至六月,谷贵,民大饥,米每石银6两。
顺治五年六月初九日,大水。建德邑治后陡起山洪,涌水2丈余,官仓贮米豆尽漂。时多处山洪暴发。政坑铺凌家左侧山崩,压田100余亩,多人被溺死。
顺治八年夏,大雨,灾荒。
顺治九年二月,东流大涝,湖水出江,涌高丈余。夏,大旱,粮食歉收。
顺治十四年六月,大水。
顺治十六年,大水。
康熙二年(1663)秋,大水。
康熙四年夏,五月雨至六月二十日,山洪暴发。
康熙十三年春,多雨。
康熙十七年,大水。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建德大水入城。
康熙二十二年春,东流大雨。
康熙二十三年,大水。
康熙三十六年,江南等处大水,东流发生灾荒。
康熙三十八年,建德大水。
康熙四十四年,大水。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大水,阴雨连月,山洪暴发,冲坏农田民房,发生灾荒。
康熙四十九年夏,大雨,淹没田禾。
康熙五十五年夏,大雨,九月又雨,江水泛滥,淹没一部分田地房屋。
雍正元年(1723)夏,大水。
雍正四年夏、秋,大水,淹没田地房屋。
雍正五年,大水,江南20多个州县皆水灾。
雍正六年,东流被水蠲免有差。
雍正十年,大水。
乾隆七年(1742)七月,大水。
乾隆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东流港口山水暴涌,冲坏官民船500余只,淹死数百人。
乾隆九年,大水。
乾隆十四年夏,起山洪,冲坏田地房屋,冲走人畜,有人被淹死。
乾隆十七年春,苦雨,发生灾荒。
乾隆十八年夏,大水,缺种子。
乾隆十九年六月十二日大水,秋仍大水。
乾隆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东流港口,山水暴涌,沉溺船只,淹死很多人。春久旱,夏大水,粮、棉歉收。
乾隆二十九年夏、秋,大水,江水涨入建德县城市口3尺许,至城隍庙止,一月方退。
乾隆三十一年,大水。
乾隆三十二年秋,大水。
乾隆三十四年秋,大水。
乾隆三十八年夏四月,山洪暴发,冲坏民房、桥梁、堤坝。
乾隆四十一年,东流大水,有物自建德河来,由江口入江,冲裂河岸,坏船众多。
乾隆四十三年,大水。
乾隆四十八年秋,大水。
乾隆五十三年,大水。
乾隆五十八年,安、池等府滨江临湖地方,因夏间雨多,江淮盛涨致成灾,府、县施以赈济。
嘉庆九年(1804)秋,大水。
嘉庆十年六月,大雨成灾,秋大水。
嘉庆二十二年秋七月二日,东流雨雪,平地寸许。
嘉庆二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建德大雨,山洪陡发。八字坞汪姓被冲毁10余家,死亡39人。
道光二年(1822),大水,冲坏很多房屋和田地。
道光三年,夏雨连旬,山水大发。江潮涨,七月大水,冲坏田地房屋。
道光十二年,东流等23州县俱大水。
道光十三年,东流等俱大水。
道光十九年,东流等俱大水。
道光二十年,东流等水灾较重,建德等30州县被水受害,蠲缓,有差。
道光二十一年,东流等地湖水泛滥,成灾5至9成不等,赈济。
道光二十八年,东流大水,建德江水涨入具城内市口,深七八尺,自南门岭以南,至尧渡迄栗树下,俱通舟,矮屋全淹,楼房亦淹过半。
道光二十九年,东流等俱大水,冲坏田地房屋,冲走人畜。
道光三十年,江水泛滥,比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小3尺许。六月山洪暴发,建德南关外淹民房甚多,上乡杨林河水及树梢。
同治元年(1862)六月,山洪暴发,建德南关大屋1幢,以及20余人,同时漂走。
同治五年,池属俱大水,山水陡发,冲坏田地房屋,受灾严重。建德三月雨雹,豆麦受灾,屋瓦多被打毁,受灾田地8579.67亩。
同治八年夏秋间,大水,江潮迅涨,冲坏圩堤。建德城市口,行排数月始退,受灾田地8658.43亩。六月,东流大风雨雷,毁坏民屋数十间,震学宫棂星门试院号倒塌过半。
同治九年,大水,建德城内市口,行排数月始退。
同治十年,建德、东流等20州县受水旱虫风等灾,剔熟征收,建德受灾田地20720.88亩。
同治十一年,东流、建德等31州县水旱风虫,剔熟征收。建德受灾田地6334.28亩。
同治十二年,建德、东流县受水、旱、风、虫灾,分别缓征,建德受灾田地6106.12亩。
光绪八年(1882)夏间,五、六月大雨,暴发山洪,江水泛滥,至十二月上旬仍不见水退,为所罕见,沿江各州县圩堤冲决,田地被冲压。
光绪十年六月,建德山洪暴发,沙石冲压很多田地,有人淹死。本年因受灾缓征银1936两,米887.8石。
光绪十一年四月,建德山洪水大,沙石冲压田地,有人被淹死。
光绪十三年五月,沿江各属水灾,堤决。建德受灾田地2605.4亩。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大雨夹旬,上游山洪下注,江水骤涨数丈;六月中旬,暴雨连朝,江水上涨,沿江池府所属圩堤大多数决口。
光绪三十四年夏,大水,建德受灾田地13381.21亩。
宣统元年(1909),大水,大旱,灾荒。
宣统三年闰六月,安徽大雨,江潮暴发,滨江沿河各州县涝灾。
民国2年(1913),皖城沿江各岸,春水发生,至五月中旬水势有涨无退,新河口起,下游一片汪洋,其余圩堤,倒塌者甚多,皆岌岌可危。
民国4年7月上旬,东流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大水,米价陡涨。
民国8年,水患,山洪暴发。
民国10年,水旱交替,先水后旱。
民国11年,大水。上年水旱为灾,哀鸿载道,这年入夏后又山洪陡发,灾殃垒至。入秋以后,江水猛涨,泛滥横决,浪高5丈。
民国13年,沿江一带水灾。
民国16年,沿江一带水灾。
民国20年入夏后,淫雨连绵,经月不止,7月份江潮山洪同时陡涨,东流大小圩堤20处,先后溃破的有裕丰、永庆、合阜、金鸡、广丰等17处,数十里尽成泽国。秋浦田禾悉数淹没,房屋倒塌甚多,平地水深丈余。受灾农田27.6万亩,被淹房屋1.018万余间,灾民13.1万多人,死亡730余人。
民国22年6月1日后,江水日呈涨势,安庆水位由6月1日28.4尺,至28日涨到39.9尺,东流沿江裕丰、合阜、金鸡、永庆等圩先后溃决。至德6月中旬,江水灌入,淹田2万余亩,受灾2.7万余人。
民国24年入夏后,久旱不雨。6月中旬,阴雨连绵,山洪暴发,江潮猛涨。到7月4日,东流、裕丰、合阜、永庆等5处圩堤先后溃决。至德滨湖沿河因江水倒涨成灾。
民国27年,水。5月,河水高涨,泛滥没岸。至德县樟树下受灾面积1890亩,减产40%。裕丰等圩溃破。
民国31年5月,降暴雨,河水泛滥,昭潭受灾250亩,双河受灾324亩。裕丰、合阜等圩溃破成灾。
民国34年5月,山洪暴发,洪水溢漫,良田一处受灾面积551亩,减产70%以上。
民国37年7月30日,江水涨至16.79米,洪水成灾,金鸡圩内水深1.5米,成灾2394亩,减产90%以上;永庆圩漫破。
194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普降大到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溢漫,江水陡涨,7月19日安庆水位达17.28米,沿江沿湖圩堤先后溃破12个,塘、坝、堰冲毁91处,倒塌房屋476间,淹死1人。9月4日江水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高水位历时77天,成灾面积达10.61万亩,稻谷杂粮损失1.3万吨。
1951年,霉雨集中,7月11日至17日广丰圩地区降雨520.8毫米,7月13日广丰圩降雨205.8毫米,冲毁塘、坝、堰369处,冲走耕牛1头,淹死5人,倒塌民房199间,沿湖沿河大片农田受淹,受灾农田达5.62万亩。
1953年,水旱交替发生。6月,连降暴雨,东流降雨500多毫米,仅6月24日至28日,5天降雨422.7毫米,导致河水陡涨,冲毁塘、坝、堰513处,堤防47段,倒塌房屋369间,瓦垄境内的大石公路冲断2段,死亡1人,受灾农田5.37万亩。
1954年5至7月,连降大雨,3个月内先后出现强暴雨9次,6月24日广丰圩地区降雨232.7毫米,东流境内3个月降雨1411.9毫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多757.2毫米;江水4月9日后,直线上升,6月16日超警戒水位,8月1日达到18.74米,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最高特大洪水位,警戒水位以上持续115天。全县12个大圩、72个小圩全部溃决,2196处塘、堰、坝被冲毁,倒房29807间,死亡29人,农具、家具损失不计其数,许多村庄被淹没水中,有19915户、96281人受灾,农田淹没20.3万亩,损失粮食28548吨。至德县城被淹,上自黄泥,下至历山,农田全被淹没,尧渡街行船数月。
1955年6月下旬,暴雨集中,东流县境降雨484.7毫米,同期江水猛涨,7月1日达16.19米。塘、坝、堰有548处被冲毁,房屋倒塌27间,死亡4人,农田7.06万亩受洪涝成灾。
1957年7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均值多一倍以上,2至4日东流降雨276.4毫米,雁塔降雨281.3毫米,8至9月又降暴雨,普庆、平原、马田、梅城等地洪水位高于1954年0.3到1.0米。8月9日昭潭地区降雨288.5毫米,全县有766处塘、堰、坝冲毁,死亡1人,4.57万亩农田受洪涝成灾。
1962年5月到6月间,多次大雨,降雨量均在100至130毫米,江水7月11日达16.65米,合阜、义城、黄山、王湖、同兴、孙家、横州、幸福等8个圩口溃破,倒塌房屋7464间,农田受灾4.71万亩。
1964年6月下旬,连降暴雨,江、河水位同时陡涨,江水位6月26日一天上涨0.61米,20日水位11.63米,到7月5日猛涨到16.07米,青山水库漫坝溃破。全县洪涝成灾面积8.02万亩,损失粮食23300吨。
1969年,6、7两个月降雨特多,一般均在900毫米左右,6月中旬至7月中旬,30天内各地降雨量都在700到800毫米,相当于常年年总降水量均值的一半,江水位7月20日达到16.88米,全县溃破堤防35处,白鸭龙、观山垄、柴山、军张4座水库溃破,大山塘37口,河坝159处,堰97处被冲毁,倒塌房屋2700间,死亡15人,成灾耕地面积11.01万亩,损失粮食24000吨。
1970年6月18日至7月18日,全县各地连降暴雨到特大暴雨,总降雨量均在500至600毫米左右,同期,江水上涨迅猛,7月23日达16.18米,蓄水299万方的东风水库在7月13日溃破,下游25个生产队、671户人家遭受严重灾害,倒塌房屋743间,死亡12人,损失农机具1000余件,据统计,全县溃破堤防57处、水库2座、山塘41口,死14人,农田成灾9.27万亩,损失粮食13850吨。
1973年,年总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尧渡达2110毫米,比常年年总降水量均值多3—4成;降水集中在上半年,1—6月尧渡降雨1474.7毫米,5月葛公区全月降雨量512.0毫米。江水4月份上涨5米多,汛期比一般年份提早20天到1个月,沿江涵闸关闭早,7月9日江水位达17.08米,升金湖水位7月25日达15.47米。西龙山水库溃破,全县堤防溃决24处,倒塌房屋419间,死4人,受涝受淹农田成灾面积达7.88万亩。
1974年,江水6月21日后急剧上涨,到7月20日30天上涨5.76米,7月21日出现洪峰,达16.36米。7月中旬大部地区连续降雨300毫米以上,尧渡霉雨期降雨615.0毫米,山洪暴发。全县冲毁山塘24口、堰5处、沟渠6条、小涵闸2座。倒塌房屋173间,死1人。15处圩口溃决,成灾农田7.89万亩。
1977年,年总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4—7月降雨集中,各地均比常年同期均值多300—500毫米,暴雨发生达7—9次;6月30日出现洪峰,江水位达16.98米。被淹成灾农田达8.12万亩,水毁山塘35口、石堰80处、河坝81处、渡槽1处、桥梁4座,倒塌房屋874间,死12人,大石公路一度中断,沿湖小圩漫溃。
1980年,6—8月雨日在50天以上,官港区达58天,超建国后同期雨日记录;3个月内先后遭遇6次强暴雨过程,洪方达7次;3个月总降雨量均为常年同期均值的1.5倍以上,广丰圩地区达2.4倍;7月30日至8月1日,洪方地区3天降雨量达335.9毫米。江水位到9月4日仍达16.95米,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洪峰出现最晚的一年;升金湖9月6日水位达16.35米,超过黄湓建闸后历年最高水位。洪水冲毁堰坝55处,桥涵3处,倒塌房屋115间,死亡3人,漫溃堤防55处,其中千亩以上堤防8处,农田成灾面积10.21万亩。
1983年,年总降水量均在2000毫米以上,洪方地区达2228.1毫米;6月下旬到7月中旬,始终处于强暴雨带之下,30天内雨日在23至24天,降雨量雁塔达589.5毫米;6月15日至7月5日的22天霉雨期,降雨699.0毫米,6月30日侯店日降雨量达209.1毫米,江水位7月13日达到17.95米,为有历史资料以来的第二位;湖水位也迅猛暴涨,太白湖7月6日达17.15米,升金湖7月15日达17.03米,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全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漫溃堤防65处,其中千亩以上圩15处;冲毁山塘46口,河堰270处,河坝67处,长39.1公里,渠道、涵闸、渡槽164处;7处机电泵站被淹没,损坏各种机械30台;倒塌房屋26763间,死20人,伤残81人,耕牛死亡158头,成灾田地26.69万亩,损失粮食5万吨。
1986年6月10日至7月6日,27天内先后出现4次强暴雨。尧渡总降雨量达686.2毫米,6月30日大渡口地区从8时10分到9时45分,一个半小时内降雨120.0毫米,大石公路一度中断,沿湖沿河地区一片汪洋,有21处堤防漫顶,溃破山塘2口,冲毁渠道10处,倒房367间,淹死4人,受洪涝成灾田地5.7万亩。
二、旱灾
清顺治九年二月,东流大水。夏、秋大旱,粮棉歉收。
顺治十年,旱。
顺治十八年,大旱。
康熙三年秋,旱。
康熙十年夏大旱,冬不雨,发生灾荒。
康熙十七年六至八月不雨,大旱。
康熙十八年,大旱。东流五至八月建德三至八月不雨。
康熙十九年,旱。
康熙二十三年夏、秋大旱,粮食歉收。
康熙三十三年,旱。
康熙四十六年秋,大旱,灾荒。
康熙四十八年,旱。
康熙五十五年,大旱。
雍正十三年夏五月,旱,湖水尽竭,秋大雨。
乾隆三年,旱灾。
乾隆四年夏,大旱。
乾隆四十年秋,旱。
乾隆四十六年秋,旱。
乾隆五十年秋,大旱,灾荒,乞讨者甚多。
嘉庆七年秋,大旱,灾荒。
嘉庆十九年秋,大旱。
嘉庆二十五年,旱。
道光八年,旱。
道光十五年,大旱,灾民食观音粉,死亡众多。
咸丰六年,大旱,五至八月不雨。
同治三年,旱,灾荒,民食树皮、观音粉,肠被塞,死者众多。
同治十年,建德、东流等县水旱虫风等灾,剔熟征收。
同治十一年,东流、建德等县水旱风虫灾,剔熟征收。
同治十二年,建德、东流等县受水旱风虫灾害,分别缓征。
光绪二十三年,旱,灾荒。建德受灾田地6297亩。
光绪三十四年,夏大水,秋大旱,建德受灾田地13381.2亩。
宣统元年,大旱,灾荒。
民国10年,水旱交替发生。
民国14年,旱灾。
民国18年,大旱。
民国23年,大旱,至德久晴不雨,乡村5至8月,县城到10月不雨,受灾面积127921亩,减产达85—95%。东流达120天不雨,受灾面积139267亩,无米下锅者达十分之一。秕糠、树皮、草根均已食尽,仅以观音土、野菜、青草充饥。
民国33年,旱,至德上乡6月至7月间,连续55天不雨,减产50%的面积达14887亩。
民国37年,旱。至德上乡6月至7月,连续40天不雨,减产48.8%以上,面积4626亩。
1953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1月不雨,东流农田4万余亩无水插稻秧;7月上旬末至8月中旬,又久晴不雨,两度受旱,农田4,7万亩成灾。
1957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不雨受旱,成灾农田5.41万亩。
1958年自5月中旬至8月中旬,近百天未下透雨,梅季不霉,6、7两个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均值少7—8成;气温高、蒸发量大,同期蒸发量是降雨量3至4倍,出现了罕见大旱。溪河断流,稻田发裂,人畜缺水。有4972处塘、坝、堰干涸。两县动员112379人进行抗旱,动用手摇水车10984部、脚踩水车1258部、风力车594部、畜力车173部,拦河筑坝8173道,开沟19700条,打井18766眼,挖泉眼5129处。农田受旱面积36.67万亩,成灾面积22.34万亩。
1959年7至10月,晴热少雨,4个月总降雨量在200—280毫米,比常年同期均值少5成左右;同期蒸发量458毫米,是降雨量2倍左右。里湖、胜利、城东、青山、河溪、昭潭旱情最重,尧渡、黄湓、龙泉3条干流上游断流,59条支河干涸,11836处蓄水设施有80%枯竭。全县发动8.4万名男女劳力投入车水打井、开沟、修渠、打坝。农田成灾面积9.2万亩。
1961年,春雨少,塘、库蓄水浅,缺水插秧;6月中旬到7月24日,45天中大部分地区又滴雨未下。东流7月份只降雨17.2毫米,同期,日蒸发量高达14.5毫米,塘堰干竭,全县成灾农田14.49万亩。
1966年7月中旬霉雨结束后,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旱情持续到10月底,有5.43万亩农田成灾。
1967年6月26日后,有110天未下透雨,同期降雨量比蒸发量少500—800毫米,农田成灾4.8万亩。
1971年6月下旬至9月下旬,旱达3个多月,9.72万亩农田成灾。
1978年,雨水稀少,东流全年总降水量只有677.3毫米,尧渡97天未下透雨,基本无雨39天;铁炉未下透雨持续128天,基本无雨54天。旱情从6月下旬露头,一直延续到10月底,梅旱、伏旱、夹秋旱,时间长,范围广,为历史罕见,造成水源枯竭,溪河断流,沟塘干涸,水库露底。龙泉河自7月中旬断流后,延续到11月9日,全县大部分水库干涸,有432个生产队、51800人,2.5万头耕牛缺水。县成立人工降雨办公室,动员8.36万人抗旱,开动电动机242台,8946千瓦,柴油机1880台,28743马力,水车3026部,打井、筑坝、开沟2979处,农田成灾面积24.28万亩。
1981年4月19日到6月26日,68天中降雨稀少,同期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水稻、棉花及旱粮作物全面受旱,成灾农田6.4万亩。
1985年,汛期少雨,梅季不霉,伏秋大旱,从5月下旬延续到9月中旬。全县2.43万人,1710头耕牛缺水,71座水库273口山塘干涸。全县动员了8.7万人开沟修渠,拦河筑坝,掏渗挖井,动用水车5783部,开动柴油机116万马力,电动机1.05万千瓦。受旱面积30.10万亩,成灾面积11.51万亩。
1986年,从元月至6月上旬,雨水稀少,塘库蓄水不足。旱情5月上旬露头,持续到6月中旬,有69座水库、2470处塘坝干涸,尧渡、黄湓、龙泉3条大河上游断流,支河、溪涧干竭。江水位比历史上最低的1928年,低1米多,升金湖接近枯水位,山、丘、圩全面受旱;梅季后,又晴热少雨,发生伏秋旱,成灾农田9.4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