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县内耕作,水田以水稻为主,旱地以棉花为主的两种不同类型耕作制度。
解放前,耕作粗放,广种薄收,耕作制度单一,复种指标很低,一般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水田一季中稻,除少数田块中稻收获后种植油菜、荞麦或萝卜外,多为休闲田。旱地为一季棉花、或棉——麦(油),也有种玉米或山芋,但产量很低。
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耕作制度相应发生了变化,水田粮食耕作制度变更,大体经历两个时期四个阶段。1956年以前,以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为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50年55万亩增加到88万亩,粮食总产由50910吨增加到102500吨。1956年以后,随着水利条件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以提高单产为主,主要是扩大旱地改水田面积和推广双季稻、杂交稻,使粮食产量中稻谷占90%以上。两个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1960年以前)。1954年开始试种双季稻,通过试验、示范,打下思想和技术基础。二是稳定发展阶段(1961—1969)。双季稻面积由占水田面积的15.3%,逐步扩大到29.6%。同时试种推广红花草绿肥,形成“稻—稻—肥”力主体的耕作制度。三是盲目发展阶段(1970—1977)。进入70年代,生产受极左思潮影响,认为越多越好而盲目发展,1977年,双季稻304661亩,占水田面积89.9%。同时红花草面积也占水田面积69.2%,带来了以粮挤油,“稻—稻—肥”连作,土壤理性状劣化,生产性能降低等不良后果。四是调整阶段(1978年后)。采取扩油稳粮措施,双季稻面积实行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形成“稻—稻—肥”、“稻—稻—油”等多种制度,双季稻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占水田面积72%。同时也出现了红花草面积下降,影响地力恢复的新问题。
旱地耕作制度。洲地,以种植棉花为主,38年来,棉花面积增加不多,但耕作制度却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50年代前期和中期,棉田一年一熟制。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麦——棉、油——棉制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麦(油)——棉占40%。肥——棉、休——棉各占30%的耕作制度。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休——棉逐渐被麦(油)——棉制取代,这时肥——棉仍占30%,这种麦(油、肥)与棉各占适当比例的制度,对培肥土壤,增加粮、油、棉产量起了积极作用;70年代中期以后,麦(油)——棉的比重上升到90%,而肥——棉不足10%。这种只种地、不养地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力。
丘陵旱地,土地瘠薄,耕作层浅,一般午季种植小麦、油菜,大季种植大豆、山芋与芝麻、花生等粮油作物。接近洲圩土质稍好的种植棉花。
山地,以种植玉米为主,林粮套种。60年代以后,玉米面积逐年扩大,1963年达7.17万亩。由于刀耕火种,水土流失严重。70年代中期,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逐步发展经济作物,辟茶园,种果树,玉米面积有所减少。
二、土壤改良
县境内低产土壤主要是冷浸田和石灰岩山及溶洞水灌溉而形成的积钙土壤。其主要表现为适效养分含量低,土地瘦、毒并存。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低产土壤面积15.05万亩,约占耕地面积24%左右。
冷浸田低产原因是“害在水上”。水的为害表现为潜、烂、冷、毒四方面,改良办法大多采取综合治理,以治水为中心,开防洪沟、引泉沟和排灌沟,使排灌分家,并增施速效暖性肥料和磷、钾肥,保持土壤中养分平衡,实行冬种和水旱轮作,即冬种油菜、熟化土壤。平原乡农科站有冷浸田27亩,1980年开始治理,开沟降低地下水位,实行排灌分家。1981年,由种一季稻改为稻——油轮作,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了土壤通透性,亩产量提高20.4%。
积钙泥田,是常年引用石灰岩洞泉水灌溉而破坏了土壤结构,理化性状差,质地粘重,碱性强,缺磷少钾,影响了水稻产量。改良办法:一是不用石灰岩洞的水灌溉。二是改换耕作茬口,改水田为旱地,改种耐碱作物。如油菜、玉米、大麦等。三是合理施肥,增施腐熟性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为防止速效磷在碱性土壤中被固定,采取集中施用,在水田采取磷肥沾秧根施用,可增产10%左右。
三、肥料
有机肥解放前,种田以农家肥料为主。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积肥。1958年,全县开展了“九有”积肥活动,即人有厕所、牛有栏、猪有圈、鸡鸭有笼、户有百担窖、队有万担窖、田头有临时窖、户有牛尾灶、队队有颗粒肥料厂。从60年代开始,全面贯彻养、种、积、制的积肥方法,使有机肥料的品种和数量均有所增加,主要有人粪尿、厩肥、草木灰、青槎、湖草、沟塘肥泥、花草、“三水一萍”(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红萍)、饼肥、秸杆还田、其他杂肥等。
化学肥料始用于1946年,时东流棉种办事处推广良种引进硫酸铵作棉地用肥,施后棉花生长旺盛,使棉农开始对化肥有所认识。1950年,在棉区推广硫酸铵94吨。在水稻区推广化肥,农民叫“肥田粉”,怕施后结田,推广较慢。农业合作化后,田地归队所有,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50年代,化肥用量只占总用肥量的5%,以硫酸铵为主。60年代,引进不少化肥新品种,年用量在6500吨,占总用肥量的20%。1972年,县化肥厂投产,化肥施用量增加,从1971年的7459吨增加到1979年的24845吨,占总用肥量的40%左右。80年代,化肥年用量达30980吨,占用肥量50%左右,而在“三要素”氮、磷、钾配比上发生了一定变化,特别是钾肥和复合肥用量逐年增加,出现了供不应求现象。施用过的化肥品种,氨肥有硫酸铵、氨水、硫酸氢氨、硝酸铵、尿素、石灰氨。磷肥主要有过磷酸钙,还有磷矿粉。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复合肥有氮、磷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微肥有硼肥、锌肥、稀土肥料等。
县内部分水稻区农民有用石膏打耖口或耘头交草施用石膏习惯。推广杂交稻以后,为防止稻包茎,大面积喷施菌肥“九二”。棉区遇不利气候,有喷施“乙稀利”和“三十浣醇”等生长激素。70年代初,全县各地均开展了土法生产“五四六”和“九二”菌肥工作,后因生产设备差,杂菌感染,效果不佳,未广泛应用。
四、培育和推广良种
水稻解放前,基本是一季中稻,品种以秈型为主,多达61个。主要是竹叶秈、麻壳秈、八月白、江西柳、天生稻、弯腰六、三朝齐、叶里藏、三粒寸、大叶稻、红嘴川、桂花球等。
1951年,开展农家品种鉴定工作,东流县评出三粒寸、江西柳、红嘴川等三个品种,比一般品种增产10—20%。50年代,推广的中稻有胜利秈、中秈399。双季早稻有江西白杆早、浙江早、南特号等。晚稻有小麻稻小红稻、小冬稻、浙场九号等。60年代,早稻推广有南特16号、莲塘早、陆才号。1965年,开始试种早稻矮杆品种矮脚南特。到1971年,从省内外陆续引进矮杆品种131个,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占早稻面积60%,主要有矮南早1号、二九青、福莲塘、广六矮4号等。晚稻有油粘子、先锋1号、新闻1号、晚粳农垦58。中稻有马尾早、杨秈5号。全县实现水稻良种化。70年代中后期,引进早稻竹莲矮、原丰早等中杆品种,提高了早稻产量。晚稻自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稻,主要推广汕优、四优、南优、威优等组合杂交稻及晚粳安庆晚2号,以汕优组合最好。1987年,双晚杂交稻17万亩,占晚稻总面积70%,实现了晚稻产量超早稻。这是水稻生产史上的重大突破。同年试种4000亩杂交早稻协优49获得成功,亩产达450—550公斤。80年代,早秈推广浙福802、竹广23、29。推广杂交稻以来,先后8次去海南岛繁殖、制种,县内建立两个制种基地,面积1900亩,年产杂交种子40万公斤,保证了全县生产用种。
麦子1955年以前,小麦一直沿用地方品种,有大黄皮、花树球、蜈蚣脚、柳麦、和尚头等。1959年,引进南大2419,在大渡口建立2.3万亩良种繁殖区。1958年,推广碧玛1号、早洋麦、华东6号。1956年,推广阿夫·吉利麦。70年代,推广万年2号、杨麦1号、武麦1号等。1983年,引进杨麦4号、宁麦3号两个新品种。
大麦品种有四月黄、东流大麦、蜈蚣须、胭脂麦、紫大麦等。1978年,引进尺八、早熟3号两个品种在棉区推广。米麦有花树球、黑米麦、青元麦等。二麦种植最高年份是1962年,面积达10万亩,以后逐年减少。
棉花民国年间,以种植中棉为主,品种有小籽棉、乌籽棉、铁籽棉等。民国22年(1933),开始引进美国爱籽棉、脱籽棉。35年,推广德字531种子2500公斤,种植700亩。
50年代初期,德字棉与岱字棉15号并存,1955年以岱字15号更换了原有改良棉和中棉。1965年,引进鄂光棉,后因品种退化而淘汰。1976年,在枯黄萎病区推广86—1。1982年,试种泗棉835,增产明显,从而取代岱字15号,成为棉花当家品种。
油料50年代中期,油菜品种以白菜型为主,有大乌籽、小乌籽、五花籽、大花籽等,少数红腊菜。1955年,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60年代,引进白菜型油菜有江西甜油菜、武油1号。甘蓝型有胜利92、云油7号、湘油3号、363等。但白菜型油菜始终占主导地位。1980年,引进矮脚早,大面积推广甘油5号。1981年,引进821,经过两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成为油菜当家品种。1984年,在张溪乡六联村建立821油菜良种繁殖基地,供应全县大田生产用种。
芝麻:传统品种为白芝麻、黑芝麻、霸王鞭,山区有对角麻、申和白、矮脚麻等。打火籽多用红芝麻(小芝麻),品种演变不大,1982年,引进中芝5号、7号优良品种。
花生:50年代前花生当家品种属龙生型。1963年推广山东伏花生。1982年,推广白沙1016、花28等品种,现已成为花生当家品种。
五、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害粮食作物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和生理性赤枯病、稻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稻叶蝉、纵卷叶螟以及麦类赤霉病、麦绣病、小麦散黑穗病等。稻瘟病多发生于山区,遇到适宜发病条件,常形成不同程度灾害。1956年以后,有7年成灾。1985年,早稻穗茎瘟大发生,减收稻谷1万吨。1974年,首次发现白叶枯病,现已成为部分地区主要病害之一。70年代初,发生纹枯病。近年来绿肥面积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纹枯病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三化螟为害双季晚稻,1979年大发生,晚稻减产10%。稻飞虱,1974年与1975年第三、四代大发生,晚稻减产15%左右。
棉花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瘟病、枯萎病、黄萎病以及蚜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棉叶螨等。枯黄萎病开始发生于1964年上高棉种场,后逐渐向大渡口棉区蔓延。70年代为害最烈,全县发病2.03万亩,占棉田面积20%。80年代,开始推广抗病品种,开展综合防治,发病面积有所下降,病害基本得到控制。红铃虫1964年至1970年为害较重。70年代初、中期铃害率下降到40%以下。1976年至1982年有所回升。此后,铃害率控制在30%左右,达到了全国控制指标。70年代初,棉铃虫大发生。1974年以后,采取大面积柳把诱蛾,施用菊脂类农药,有一定效果。
防治措施一抓病虫测报。水稻病虫测报始于1956年,先后在尧渡镇的团结、梅城大队设测报站。1973年在大渡口镇设棉花病虫测报站,两站掌握粮、棉病虫情况,及时发布,指导防治,并作中、长期预报。二抓病虫防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普及,病虫防治逐步得到改进,并日臻科学完善。病虫防治大致经历四个历程:50年代,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开始起步;60至70年代初,化学防治升居主导地位,辅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70年代中后期,化学防治仍占主导地位,结合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80年代,确定综合防治为病虫防治的主攻方向。1987年,全县粮、棉综合防治面积近20万亩,其余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