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畜禽疫病
畜禽传染病在境内流行广、危害大的有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霍乱等,牛出败、日本血吸虫、耕牛锥虫病、焦虫病也很严重。由于畜禽产品流通量不断增强,防疫灭病体系又不健全,以致有些疫病严重流行,危害较大。全县主要疫情:
1953年元月,东流县流行猪瘟,19个乡共死猪2149头。同年2—3月至德县葛公区平原、洪方乡流行猪瘟并发猪丹毒,先后死猪1300头,5—8月香隅区发生猪肺疫,死猪4200头。9—10月临江、白石、阜吉等乡及裕丰圩流行牛出败,死小牛28头,力牛4头。
1957年9—12月,香隅区28个农业社中有15个社流行猪瘟,香隅社死猪211头。
1979年5月,青山乡东山、牌楼两村有6头牛被狂犬咬伤,先后死亡。6月,东流化肥厂猪场有30头猪发生溶血性链球菌病,死亡24头。7—9月张溪乡流行此病,死猪140头,继之在五丰、白笏、坦埠等乡普遍发生,猪发病近4000头,死660头。香隅、尧渡亦呈散发性流行。12月,在官港、石城两乡8个村调查131头耕牛,就有60头牛发生强毒力B型牛出败,死牛37头。
1980年3至12月,尧渡、东流、胜利、大渡口等6区部分材发生畜疫,病猪达5000头以上。1983年1—5月,全县又发现130个疫点,分布在7区15乡、45个村、130个生产队。调查耕牛264头,发病66头,死牛1头。调查生猪3995头,发病1863头。
县境是血吸虫病的老疫区和重疫区。1958年,在张溪、香隅等地开展耕牛血吸虫病查治试点工作。1959年,在合镇乡香隅村因使用酒石酸锑钾治疗发生死牛而停止。1964年,安徽省农业厅会同有关单位在县种畜场检查耕牛132头,查出阳性病牛27头,阳性率为20.4%。1967年11月,县农业局成立防治耕牛血吸虫病的专业班子。1973年,成立耕牛血防小分队。到1985年,组织国家技干67人(次),集体和乡村兽医286人(次),参加耕牛血防工作,先后粪检耕牛11.29万头(次),查出病牛1.6万头。1982年至1985年,接受安徽省农牧厅“消灭江洲湖滩家畜血吸虫病对策研究”课题,在胜利乡江心村实验4年,共查耕牛883头(次),羊385头(次),猪166头(次),平均阳性率分别为牛36.3%,羊18.4%,猪4.2%。家畜血吸虫病阳性率有回升趋势。
耕牛锥虫病于1982年8月开始在高山乡金塔、高山两村发生,后传播到张溪、东流、尧渡等区,逐渐蔓延到全县。1983年,昭潭、官港、香隅、张溪、东流、胜利、大渡口等区33个乡村,534头耕牛抽血送省化验,查出病牛198头,阳性率为37.1%。1984年为发病高峰朗,共普查耕牛2.77万头,确诊病牛5850头,占普查耕牛数的21.1%。治疗3163头,治愈2423头,治愈牵为76.6%。死亡740头。
二、防疫措施
建立兽医组织从1952年始,配备国家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东流、至德两县有技干4人。1956年,区农技站有技干7人。至1987年,有技干32人。其中:区衣技站15人,县种畜场4人,具站13人。地方畜牧兽医从1952年12月开始组建协会,首批会员有25人。1963年,经整顿恢复9个区畜牧兽医诊所,人员发展到124人。1973年,全县130名集体兽医人员改为固定职工,纳入大集体事业单位。
疫病防治1952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畜禽防疫注射,并推广耕牛保健、畜病防治承包责任制等形式,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1980年春秋两季防疫期间,县站对基层兽医人员实行定人、定片、定任务、定时间的方法,全年注射猪瘟预防针23.1万头(次),猪丹毒15.3万头(次),仔猪副伤寒7.3万头(次),鸡新城疫59万只(次),鸭瘟1.5万只(次),生猪预防密度达90%以上。
检疫制度至德县1958年春在城关设立家畜检疫站,上半年共俭牲畜1479头。1964年春,成立东至具家畜检疫站,编制7人,设立人渡口、东流、尧渡、香隅、葛公、昭潭6个检疫点,负责上市和运输的畜禽检疫。1968年,撤销检疫站、检疫人员全部辞退。1985年,恢复检疫业务,当年东流检疫点,共检入境仔猪1.64万头。同年10月15日起,在县城农贸市场进行白肉检验试点工作,1987年,白肉检验已在全县9个集镇开展,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和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
畜禽传染病在境内流行广、危害大的有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霍乱等,牛出败、日本血吸虫、耕牛锥虫病、焦虫病也很严重。由于畜禽产品流通量不断增强,防疫灭病体系又不健全,以致有些疫病严重流行,危害较大。全县主要疫情:
1953年元月,东流县流行猪瘟,19个乡共死猪2149头。同年2—3月至德县葛公区平原、洪方乡流行猪瘟并发猪丹毒,先后死猪1300头,5—8月香隅区发生猪肺疫,死猪4200头。9—10月临江、白石、阜吉等乡及裕丰圩流行牛出败,死小牛28头,力牛4头。
1957年9—12月,香隅区28个农业社中有15个社流行猪瘟,香隅社死猪211头。
1979年5月,青山乡东山、牌楼两村有6头牛被狂犬咬伤,先后死亡。6月,东流化肥厂猪场有30头猪发生溶血性链球菌病,死亡24头。7—9月张溪乡流行此病,死猪140头,继之在五丰、白笏、坦埠等乡普遍发生,猪发病近4000头,死660头。香隅、尧渡亦呈散发性流行。12月,在官港、石城两乡8个村调查131头耕牛,就有60头牛发生强毒力B型牛出败,死牛37头。
1980年3至12月,尧渡、东流、胜利、大渡口等6区部分材发生畜疫,病猪达5000头以上。1983年1—5月,全县又发现130个疫点,分布在7区15乡、45个村、130个生产队。调查耕牛264头,发病66头,死牛1头。调查生猪3995头,发病1863头。
县境是血吸虫病的老疫区和重疫区。1958年,在张溪、香隅等地开展耕牛血吸虫病查治试点工作。1959年,在合镇乡香隅村因使用酒石酸锑钾治疗发生死牛而停止。1964年,安徽省农业厅会同有关单位在县种畜场检查耕牛132头,查出阳性病牛27头,阳性率为20.4%。1967年11月,县农业局成立防治耕牛血吸虫病的专业班子。1973年,成立耕牛血防小分队。到1985年,组织国家技干67人(次),集体和乡村兽医286人(次),参加耕牛血防工作,先后粪检耕牛11.29万头(次),查出病牛1.6万头。1982年至1985年,接受安徽省农牧厅“消灭江洲湖滩家畜血吸虫病对策研究”课题,在胜利乡江心村实验4年,共查耕牛883头(次),羊385头(次),猪166头(次),平均阳性率分别为牛36.3%,羊18.4%,猪4.2%。家畜血吸虫病阳性率有回升趋势。
耕牛锥虫病于1982年8月开始在高山乡金塔、高山两村发生,后传播到张溪、东流、尧渡等区,逐渐蔓延到全县。1983年,昭潭、官港、香隅、张溪、东流、胜利、大渡口等区33个乡村,534头耕牛抽血送省化验,查出病牛198头,阳性率为37.1%。1984年为发病高峰朗,共普查耕牛2.77万头,确诊病牛5850头,占普查耕牛数的21.1%。治疗3163头,治愈2423头,治愈牵为76.6%。死亡740头。
二、防疫措施
建立兽医组织从1952年始,配备国家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东流、至德两县有技干4人。1956年,区农技站有技干7人。至1987年,有技干32人。其中:区衣技站15人,县种畜场4人,具站13人。地方畜牧兽医从1952年12月开始组建协会,首批会员有25人。1963年,经整顿恢复9个区畜牧兽医诊所,人员发展到124人。1973年,全县130名集体兽医人员改为固定职工,纳入大集体事业单位。
疫病防治1952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畜禽防疫注射,并推广耕牛保健、畜病防治承包责任制等形式,控制疫病发生和流行。1980年春秋两季防疫期间,县站对基层兽医人员实行定人、定片、定任务、定时间的方法,全年注射猪瘟预防针23.1万头(次),猪丹毒15.3万头(次),仔猪副伤寒7.3万头(次),鸡新城疫59万只(次),鸭瘟1.5万只(次),生猪预防密度达90%以上。
检疫制度至德县1958年春在城关设立家畜检疫站,上半年共俭牲畜1479头。1964年春,成立东至具家畜检疫站,编制7人,设立人渡口、东流、尧渡、香隅、葛公、昭潭6个检疫点,负责上市和运输的畜禽检疫。1968年,撤销检疫站、检疫人员全部辞退。1985年,恢复检疫业务,当年东流检疫点,共检入境仔猪1.64万头。同年10月15日起,在县城农贸市场进行白肉检验试点工作,1987年,白肉检验已在全县9个集镇开展,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和防止畜禽疫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