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水土保持
县境山场面积328.6万亩,其中高程在5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308.5万亩。清末到民国年间,外籍人口大量迁移县境居住,加速了土地的开垦。尤其是山丘区,连年刀耕火种,水土流失严重。1949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02.61万亩,占山场面积的92.6%。1956年,两县人民政府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年组织人员在珠虹乡(今洋湖乡珠虹村)进行水保试点,结合水利兴修做水保工程12处,停耕陡坡地500多亩,封山育林1.23万亩,植树造林5000亩,总共控制面积19.5万亩。此后,采取挖鱼鳞坑、修梯田、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停垦还林等措施。到1974年,全县停垦还林5.8万亩,修梯田梯地2.12万亩,封山育林98万亩,修防洪坝165条,总治理面积38.73万亩。水土流失虽不断得到治理,但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人为活动不断加剧,有些地方仍开荒种植,建造坡式茶园,用全炼式方法进行人工造林、修建傍山公路等,特别是1958年全民烧炭炼铁,使全县森林覆盖率逐年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洪方乡红旗岭修建8公里长的公路,出碴约20万立方米,岭下的国富河淤积了2米厚。黄湓河上游葛公支河长14.9公里,平均淤积1—2.5米,总淤积量达120万立方米,1950年前后河内通航,到60年代木竹筏也不能通过,河床基本同原河岸相等。据对黄湓河、尧渡河、龙泉河3条河流的推算,每年要带走泥沙约32.6万吨。1982年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15.92万亩,主要分布在葛公、尧渡、香隅、张溪、官港、昭潭等地区的黄湓河、尧渡河、龙泉河3条河系上。1983年后,水土保持工作,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茶园逐步改为台阶式,人工育林改为梯带的方法。是年,全县封山育林13万亩,到1988年,共封山育林102万亩,全县有林地132万多亩、停垦还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8%。
县境沿江一带,由于江流的作用,江岸崩塌也较为严重。大渡口地区杨套江岸,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始,到1974年的前后74年,江岸崩塌宽度达3255米,长8000米,平均年崩率为44米,损失面积1.7万亩。老河口沿岸,从民国17年(1928)开始崩岸,到1974年,崩塌宽度608米,长2759米。为保护江岸不受冲塌流失,1964年成立杨套护岸保坍工程指挥所,开始进行护岸保滩工程,采取逐段连续平顺抛石的方法施工,到1985年止,施工总长1.58万米,护岸长度6736米,岸头抛石1560米,岸头整砌2373米,共抛石64.4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05.83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经过上述工程的实施,通过测图分析,白沙洲以上淤涨很快,其他崩岸段崩窝情况已基本缓和。老河口段,1984年开始工程实施,现已护岸长250米,抛石9988立方米,沉柳800担,国家投资10.53万元。今护段内的深线有所外移,原大崩窝的崩势有所缓和。
县境沿江一带,由于江流的作用,江岸崩塌也较为严重。大渡口地区杨套江岸,自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始,到1974年的前后74年,江岸崩塌宽度达3255米,长8000米,平均年崩率为44米,损失面积1.7万亩。老河口沿岸,从民国17年(1928)开始崩岸,到1974年,崩塌宽度608米,长2759米。为保护江岸不受冲塌流失,1964年成立杨套护岸保坍工程指挥所,开始进行护岸保滩工程,采取逐段连续平顺抛石的方法施工,到1985年止,施工总长1.58万米,护岸长度6736米,岸头抛石1560米,岸头整砌2373米,共抛石64.4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05.83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经过上述工程的实施,通过测图分析,白沙洲以上淤涨很快,其他崩岸段崩窝情况已基本缓和。老河口段,1984年开始工程实施,现已护岸长250米,抛石9988立方米,沉柳800担,国家投资10.53万元。今护段内的深线有所外移,原大崩窝的崩势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