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水力机具
县境内有4大河系440条大小支河,河流上游天然落差大。位于河流上游的东南部山区,年均降水量在1650毫米左右,雨量充沛,水流湍急。山区人民利用天然条件在支流河床上,打一些木桩,再堆砌大卵石和砂卵,垒起河坝,取得水头,建起水碓或水磨、水碾,进行谷物加工。水碓、水磨、水碾的主要部件是木制水轮,水轮直径都比较大,安在用一根粗大的长木料做成的主轴上,水流推动水轮转动,带动水碓、水磨或水碾,舂米磨麦碓谷。这种用水带动的简易谷物加工机械,县内山区使用源远流长。据调查,1949年,全具有水碓21处,水磨2处,水碾1处。高山乡东风村就有水碓11处。60年代前后,这类简易的水力加工机械发展较多,全县有水碓85处。这一期间,由于茶叶种植大发展,1958年的农机具大改革中,一种新的水力加工机械——水力揉茶机又在山区出现,盛产茶叶的官港区制作41部水力揉茶机,改变了以往全靠人工制作茶叶的局面。水力揉茶机,主要是把水轮大轴装上皮带,通过桥轴的传动带动揉茶机。到60年代后期,全县有水力揉茶机176部。葛公、尧渡、官港等产茶地区,普遍使用水力揉茶机。到70年代,山区柴油机、电动机兴起,水碓、水磨、水碾、水力揉茶机才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