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圈圩
县境沿江洲滩的围垦,始于清末。民国时期,围筑有大小圩口15处,垦地7.59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围垦17处,垦地6.55万亩,建成5大防洪圈,保护耕地28.51万亩。围垦规模大的工程有:
一、雁落诸洲围垦
雁落诸洲的围垦,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桐城、怀宁、望江等县的官宦、巨绅王鲁明、余城格、刘梧图、田俊义、徐培夫、姚绍珊、童诗文等,合股集资,招雇民工,筑堤圈圩。是年10月动工,江堤上自姚山脚起,经白沙、磨盘、雀儿料等洲,到丝茅墩止,长约2万余米。河堤自丝茅墩向南,穿九都湖、七潭洲,止于施家墩,长约4600米,圈筑面积78.8平方公里,名广丰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立安阜垦务公司,亦名八都湖垦务公司,办理圩内开垦事项,工人2980人。清宣统二年(1910),在施家墩建石朝天闸,名南闸。圩内只有沿江一线高地种植,低洼地带仍为芦苇柴场。民国5年(1916),修筑费用,耗资10余万金。桐城、枞阳、怀宁、庐江及皖北人,纷纷迁此地开垦,低洼地陆续被圈筑众多小圩。此时,垦权纠纷发生经年不息,以致诉讼到中央政府行政院。官宦巨绅为垦权争夺,置堤身矮小于不顾,民国20年,堤防被洪水溃破,淹死二三百人。次年成立堤工委员会,专事堤防修复和防洪。民国35年冬至36年春,加修一次,完成土方16.22万立方米。到1949年,该圩堤顶高程约17.0米左右,圩内垦种面积约5.72万亩。
雁落诸洲圈筑堤防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丝茅墩东、方定洲一带围筑堤防,名阜强圩,后更名永庆圩。是年堤防未完工,民国3年王做(南京人)、民国6年齐继黄(桐城人)相继续建,都因经费不足未成。民国16年,合肥人张志清与当地方云开、方瑞和、方善益等4人合股投资,圈筑堤防方告竣工。堤防自丝茅墩起,筑堤长约1900米,堤西与广丰圩东埂相连,至水庆圩江堤埂头,长2827米,围筑面积约2.3平方公里,耕地2400亩。有居民90户、902人。由于圈筑的堤防矮小,1949年前先后溃破6次。
民国8年,张鸿友发起围垦黄湓河老河口以西、永庆圩以东一片的洲滩,圈筑裕丰圩,因工程大,财力不足,围筑一半后停工。邑人章龙光于民国15年继续围垦。在此之前,民国14年,贵池县士绅钱翰臣在裕丰圩毗连之处,围筑万兴圩,堵塞了黄湓河入江之要道,老河被堵塞,致使舟楫不通,黄湓河及升金湖之水无法泄入长江,内江溢满,漫淹为灾。引起诉讼,状至国民党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建设委员会、内政部及安徽省政府代表,联合进行查勘,认为擅自堵塞古河,“实属不当”。两圩协商立约,万兴圩割地4000亩,以及山洪水道易地320亩,偿与裕丰圩。在裕丰圩与永庆圩之间,让出水道,开挖新河。新河由万兴圩负责开挖,并加块石护岸。这场诉讼案,直到民国26年还未停息。由于缠讼多年,以致裕丰圩内无法全垦,并屡遭洪灾,先后堤决9次。该圩围垦面积约5.7平方公里,开垦耕地0.7万亩,筑堤长11865米。到1949年,圩内有1乡、6村、292户、1417人。
民国16年,章兰生在姚山脚、广丰圩堤外滩,又圈筑了兰生圩。
1954年,永庆圩并入广丰圩。1960年东至、贵池两县合建黄湓闸,封堵了黄湓河原河口,1965年裕丰圩与广丰圩合并。1970大渡口、胜利两区,在广丰圩东埂外至800丈的湖滩地,挑筑了全长4672米堤坝,圈筑了面积为13.9平方公里的新丰圩,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从此,建起了上起姚山脚,下达老河口一条长27.24公里的长江大堤,原有各圩连成一体,成为一大防洪圈。该圩曾在1956年进行过治理,后于1972年进行较大规模的治理,完成土方600多万立方米。现已建成的主要配套工程有:排灌站3座、装机36台、4280千瓦,高压输电线路39.5公里,面江涵闸3座、流量92秒立方米,圩内控制闸5座,地下涵2处,排水干渠8条、52.3公里,灌溉干渠46.3公里。全圩集水面积12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07万亩,耕地率为46.5%。居住15137户、71485人。
二、尧渡河中下游防洪灭螺围垦
尧渡河中下游控制面积400.4平方公里,位于下游的七里湖滩洲湖汊占139平方公里。民国期间,在黄洲(即茅林洲)、炮儿洲、稠林洲进行一些小块围垦,总共面积只有三四千亩,仍然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地带。每到汛期,山洪暴发,尧渡河上游百川之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奔腾而下,泻入湖中,河床淤积,洪水四溢,泛溢成灾。高地开垦的耕地,十年九不收。已圈筑的堤防,时被漫溃成灾。同时又成为血吸虫寄生之地。从1916年到1949年的33年中,沿湖地区有300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120多个村庄完全毁灭,7万多亩耕地变成荒野。1949年以后,沿河沿湖人民先后兴建大小圩口20多处。1968年,筑东流大堤,建东流老闸,拒江水倒灌。这些工程虽发挥了一定效益,但未能从根本上治理这一地区水旱病灾。县城尧渡镇,从1949年到1974年的25年中,就有21年被淹,造成工厂停产,商店关门,学校停课,房屋倒塌,每年损失约20万元。中下游地区,累计成灾面积23万亩,平均每年有四分之一耕地受灾,损失粮食250多万公斤。中共东至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先后于1957年、1960年、1966年、1972年、1974年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勘察、规划,对治理方案反复研究。1974年,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规划。是年,县革委会组织工程的实施。
工程组织领导县成立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指挥部,县委书记张成钧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张德衍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江鹏森,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张伏生,县人武部副政委、县人武部长刘希秀,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潮改英,县委常委李炳忠任副指挥长。由张德衍、张伏生、王文宣、李炳忠4同志坐镇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政工组、工程组、后勤组、保卫组。成立东、西线指挥分部,分别由张伏生、张心乾担任指挥长。重点工程项目成立指挥所。区成立民兵团,公社建民兵营,大队为民兵连,生产队为民兵班。
工程标准规模设计标准,尧渡河段按50年一遇校核。堤防、江堤按1954年实测洪水位超高2米,河堤按20年一遇堤顶超过1.5米,尧渡大堤按20年一遇,香隅下游以1954年洪水校核。除涝、涵闸自排20年一遇,机排10年一遇。
工程规模按地形、水系特点,划三大片。第一片七里湖区81平方公里围垦灭螺。第二片治理县城13.2平方公里的洪涝。第三片香隅河43.1平方公里的洪涝治理及湖区围垦灭螺。主要单项工程有:尧渡河干流中下游、梅城河、香隅河3条河流的改道;汪公包、板壁章、顺风嘴、东流、茶叶山、红岭、梅山、韩家、佛宝山、乌石矶等10处切岗开河;穿湖挖河筑堤;3处公路改线,3处撇洪沟开挖;东流节制闸、船闸、七里湖、老虎岗、赤头排灌站及输变电,尧渡、红岭、乌石矶干线桥梁等枢纽工程建设。
整个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项工作,均以县内技术力量为主。
施工方案及实施施工安排的原则是:分片作战,分期施工;农闲大于,农忙小干;常备民工施工与冬季大会战相结合。整个工程分三条战线,三期施工。
1974年12月第一期工程动工,计划上2万民工,实上2.3万人,大干了100天,完成4处切岗,开通2条撇洪沟,筑好3处河堤,加固2处江堤,完成25处建筑,230万立方米土石方,超额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务。
1975年“三秋”前,第一批民工3.18万人进入工地,开始第二期工程施工。全县组织民17万人,高峰时上民工13万人。3条战线,全面动工,到翌年春,基本完成主要工程项目。
1976年8月开始第三期工程施工。这期工程主要是兴建东流新闸,以及改河工程的扫尾,上民工2万余人。1977年,兴建七里湖排灌工程,次年4月竣工。至此,整个工程基本完成,实现了“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目标。
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工程动工后,全县人民大力支援,积极参加。官港公社兴隆大队共产党员陈武益带着儿子、媳妇及年幼的孙子,一家人搬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劳动。洪方公社高潮大队年逾花甲的女劳模、共产党员方桂香,步行百里来到工地,挑土拉车,劳动半个多月。县直、区和公社干部有1230人和民工吃住在工地、劳动在一起。县直留守的机关干部也积极参加,共挑土1.2万立方米,搬运石头2900立方米,锤石子1974立方米。机关单位为前线服务,支援车辆、运送物资,先后出车3956次,运物资131.4万吨,运送木材2800立方米,毛竹2万根。商业、供销部门在工地摆摊设点,供应铁木工具10万多件。
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工程,是县内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项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工程共投工2000多万个,国家投资1272.9万元,完成土方1467.5万立方米,石方68.91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73万立方米,劈岗开河37.4公里,开挖河渠9条、52.8公里,切岗9.4公里,筑新堤45.9公里,公路改线9公里,兴建排灌站5座,装机53台、7465千瓦,大小涵闸16座,大小桥梁16座,及涵斗枢纽建筑物工程,共计100处。新垦农田5万亩,防洪保护面积9万亩,新增排涝面积6.65万亩,消灭钉螺2850多万平方米。1983年,成立七里湖管理区,1986年改为七里湖乡,建新村39个,居住5583人。
一、雁落诸洲围垦
雁落诸洲的围垦,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桐城、怀宁、望江等县的官宦、巨绅王鲁明、余城格、刘梧图、田俊义、徐培夫、姚绍珊、童诗文等,合股集资,招雇民工,筑堤圈圩。是年10月动工,江堤上自姚山脚起,经白沙、磨盘、雀儿料等洲,到丝茅墩止,长约2万余米。河堤自丝茅墩向南,穿九都湖、七潭洲,止于施家墩,长约4600米,圈筑面积78.8平方公里,名广丰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立安阜垦务公司,亦名八都湖垦务公司,办理圩内开垦事项,工人2980人。清宣统二年(1910),在施家墩建石朝天闸,名南闸。圩内只有沿江一线高地种植,低洼地带仍为芦苇柴场。民国5年(1916),修筑费用,耗资10余万金。桐城、枞阳、怀宁、庐江及皖北人,纷纷迁此地开垦,低洼地陆续被圈筑众多小圩。此时,垦权纠纷发生经年不息,以致诉讼到中央政府行政院。官宦巨绅为垦权争夺,置堤身矮小于不顾,民国20年,堤防被洪水溃破,淹死二三百人。次年成立堤工委员会,专事堤防修复和防洪。民国35年冬至36年春,加修一次,完成土方16.22万立方米。到1949年,该圩堤顶高程约17.0米左右,圩内垦种面积约5.72万亩。
雁落诸洲圈筑堤防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丝茅墩东、方定洲一带围筑堤防,名阜强圩,后更名永庆圩。是年堤防未完工,民国3年王做(南京人)、民国6年齐继黄(桐城人)相继续建,都因经费不足未成。民国16年,合肥人张志清与当地方云开、方瑞和、方善益等4人合股投资,圈筑堤防方告竣工。堤防自丝茅墩起,筑堤长约1900米,堤西与广丰圩东埂相连,至水庆圩江堤埂头,长2827米,围筑面积约2.3平方公里,耕地2400亩。有居民90户、902人。由于圈筑的堤防矮小,1949年前先后溃破6次。
民国8年,张鸿友发起围垦黄湓河老河口以西、永庆圩以东一片的洲滩,圈筑裕丰圩,因工程大,财力不足,围筑一半后停工。邑人章龙光于民国15年继续围垦。在此之前,民国14年,贵池县士绅钱翰臣在裕丰圩毗连之处,围筑万兴圩,堵塞了黄湓河入江之要道,老河被堵塞,致使舟楫不通,黄湓河及升金湖之水无法泄入长江,内江溢满,漫淹为灾。引起诉讼,状至国民党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建设委员会、内政部及安徽省政府代表,联合进行查勘,认为擅自堵塞古河,“实属不当”。两圩协商立约,万兴圩割地4000亩,以及山洪水道易地320亩,偿与裕丰圩。在裕丰圩与永庆圩之间,让出水道,开挖新河。新河由万兴圩负责开挖,并加块石护岸。这场诉讼案,直到民国26年还未停息。由于缠讼多年,以致裕丰圩内无法全垦,并屡遭洪灾,先后堤决9次。该圩围垦面积约5.7平方公里,开垦耕地0.7万亩,筑堤长11865米。到1949年,圩内有1乡、6村、292户、1417人。
民国16年,章兰生在姚山脚、广丰圩堤外滩,又圈筑了兰生圩。
1954年,永庆圩并入广丰圩。1960年东至、贵池两县合建黄湓闸,封堵了黄湓河原河口,1965年裕丰圩与广丰圩合并。1970大渡口、胜利两区,在广丰圩东埂外至800丈的湖滩地,挑筑了全长4672米堤坝,圈筑了面积为13.9平方公里的新丰圩,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从此,建起了上起姚山脚,下达老河口一条长27.24公里的长江大堤,原有各圩连成一体,成为一大防洪圈。该圩曾在1956年进行过治理,后于1972年进行较大规模的治理,完成土方600多万立方米。现已建成的主要配套工程有:排灌站3座、装机36台、4280千瓦,高压输电线路39.5公里,面江涵闸3座、流量92秒立方米,圩内控制闸5座,地下涵2处,排水干渠8条、52.3公里,灌溉干渠46.3公里。全圩集水面积12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9.07万亩,耕地率为46.5%。居住15137户、71485人。
二、尧渡河中下游防洪灭螺围垦
尧渡河中下游控制面积400.4平方公里,位于下游的七里湖滩洲湖汊占139平方公里。民国期间,在黄洲(即茅林洲)、炮儿洲、稠林洲进行一些小块围垦,总共面积只有三四千亩,仍然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地带。每到汛期,山洪暴发,尧渡河上游百川之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奔腾而下,泻入湖中,河床淤积,洪水四溢,泛溢成灾。高地开垦的耕地,十年九不收。已圈筑的堤防,时被漫溃成灾。同时又成为血吸虫寄生之地。从1916年到1949年的33年中,沿湖地区有300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120多个村庄完全毁灭,7万多亩耕地变成荒野。1949年以后,沿河沿湖人民先后兴建大小圩口20多处。1968年,筑东流大堤,建东流老闸,拒江水倒灌。这些工程虽发挥了一定效益,但未能从根本上治理这一地区水旱病灾。县城尧渡镇,从1949年到1974年的25年中,就有21年被淹,造成工厂停产,商店关门,学校停课,房屋倒塌,每年损失约20万元。中下游地区,累计成灾面积23万亩,平均每年有四分之一耕地受灾,损失粮食250多万公斤。中共东至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先后于1957年、1960年、1966年、1972年、1974年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勘察、规划,对治理方案反复研究。1974年,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规划。是年,县革委会组织工程的实施。
工程组织领导县成立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指挥部,县委书记张成钧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张德衍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江鹏森,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张伏生,县人武部副政委、县人武部长刘希秀,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潮改英,县委常委李炳忠任副指挥长。由张德衍、张伏生、王文宣、李炳忠4同志坐镇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政工组、工程组、后勤组、保卫组。成立东、西线指挥分部,分别由张伏生、张心乾担任指挥长。重点工程项目成立指挥所。区成立民兵团,公社建民兵营,大队为民兵连,生产队为民兵班。
工程标准规模设计标准,尧渡河段按50年一遇校核。堤防、江堤按1954年实测洪水位超高2米,河堤按20年一遇堤顶超过1.5米,尧渡大堤按20年一遇,香隅下游以1954年洪水校核。除涝、涵闸自排20年一遇,机排10年一遇。
工程规模按地形、水系特点,划三大片。第一片七里湖区81平方公里围垦灭螺。第二片治理县城13.2平方公里的洪涝。第三片香隅河43.1平方公里的洪涝治理及湖区围垦灭螺。主要单项工程有:尧渡河干流中下游、梅城河、香隅河3条河流的改道;汪公包、板壁章、顺风嘴、东流、茶叶山、红岭、梅山、韩家、佛宝山、乌石矶等10处切岗开河;穿湖挖河筑堤;3处公路改线,3处撇洪沟开挖;东流节制闸、船闸、七里湖、老虎岗、赤头排灌站及输变电,尧渡、红岭、乌石矶干线桥梁等枢纽工程建设。
整个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项工作,均以县内技术力量为主。
施工方案及实施施工安排的原则是:分片作战,分期施工;农闲大于,农忙小干;常备民工施工与冬季大会战相结合。整个工程分三条战线,三期施工。
1974年12月第一期工程动工,计划上2万民工,实上2.3万人,大干了100天,完成4处切岗,开通2条撇洪沟,筑好3处河堤,加固2处江堤,完成25处建筑,230万立方米土石方,超额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务。
1975年“三秋”前,第一批民工3.18万人进入工地,开始第二期工程施工。全县组织民17万人,高峰时上民工13万人。3条战线,全面动工,到翌年春,基本完成主要工程项目。
1976年8月开始第三期工程施工。这期工程主要是兴建东流新闸,以及改河工程的扫尾,上民工2万余人。1977年,兴建七里湖排灌工程,次年4月竣工。至此,整个工程基本完成,实现了“五年计划,三年完成”的目标。
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工程动工后,全县人民大力支援,积极参加。官港公社兴隆大队共产党员陈武益带着儿子、媳妇及年幼的孙子,一家人搬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劳动。洪方公社高潮大队年逾花甲的女劳模、共产党员方桂香,步行百里来到工地,挑土拉车,劳动半个多月。县直、区和公社干部有1230人和民工吃住在工地、劳动在一起。县直留守的机关干部也积极参加,共挑土1.2万立方米,搬运石头2900立方米,锤石子1974立方米。机关单位为前线服务,支援车辆、运送物资,先后出车3956次,运物资131.4万吨,运送木材2800立方米,毛竹2万根。商业、供销部门在工地摆摊设点,供应铁木工具10万多件。
尧渡河中下游防洪围垦灭螺工程,是县内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项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工程共投工2000多万个,国家投资1272.9万元,完成土方1467.5万立方米,石方68.91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73万立方米,劈岗开河37.4公里,开挖河渠9条、52.8公里,切岗9.4公里,筑新堤45.9公里,公路改线9公里,兴建排灌站5座,装机53台、7465千瓦,大小涵闸16座,大小桥梁16座,及涵斗枢纽建筑物工程,共计100处。新垦农田5万亩,防洪保护面积9万亩,新增排涝面积6.65万亩,消灭钉螺2850多万平方米。1983年,成立七里湖管理区,1986年改为七里湖乡,建新村39个,居住55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