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子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11家私营手工作坊和一些铁、木、竹器个体手工业,设备简陋,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299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私营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58年“大办工业”,东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1959年,工业企业发展到55个(全民26个、集体29个),工业产值达3413万元,比1949年增长10倍多。但是,1958年的“大跃进”、“大办工业”,也带来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促使了急于求成思想的发展。1962年全县工业企业猛增到159个。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盲目发展,造成一些工厂资金不足,原料缺乏,经济效益很差,当年工业产值只有983万元,比1959年下降71.2%。1962年,中共东至县委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关、停、并、转了一批不具备条件的厂矿企业,生产明显好转。1965年,全县只有49个工业企业,而产值却回升到1478万元,比1962年增长50.3%。1966年,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了工业生产秩序,生产停滞不前。1970年,大力发展“五小”(小水泥、小化肥、小农机、小窑煤、小钢铁)工业,全县兴办了电力工业,新建化肥、水泥、针织、造纸、拖拉机修配等一批国营工厂。1975年扩建机械工业,新增5家集体工厂(船舶、自行车三轴、塑料、皮革、建筑五金)。1982年起,投资941万元,对10家国营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棉纺厂;逐步恢复利用小三线化工企业转产复产;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小针织、农机修理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使工业生产展现新的局面。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89个,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产值10703万元,平均年递增率达到16.1%。1986年以来,深化企业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落实经济承包,制订行业规划,加强企业管理。到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调整为186家,职工13191人,固定资产原值10897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5095万元(含乡镇工业产值),占年计划总产值的144%,占全县工农业总值的46.3%,实现利润760.6万元,上交国家税利304.7万元,有省优、出口、传统等主要产品50余种,销往省内外,有的出口国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基本形成以棉纺、化工、机械、电力、食品、建材、煤炭、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县按自然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特点,初步形成以棉花资源为主进行轧花、纺纱、染织一条龙的东流棉纺区;以改造利用小三线基地正在复产的香隅化工产品区;以齿轮、花键轴等为主的尧渡机械产品工业区。3个工业区的形成,加快了工业的发展。1987年,县办工业达到65家,比1983年增加15家。老企业经过技术改造,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规模和生产能力。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83年的2419万元,增长到1987年的7827万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68%,全民职工人数由1983年3170人增加到5131人,增长61.8%。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私营工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58年“大办工业”,东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1959年,工业企业发展到55个(全民26个、集体29个),工业产值达3413万元,比1949年增长10倍多。但是,1958年的“大跃进”、“大办工业”,也带来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促使了急于求成思想的发展。1962年全县工业企业猛增到159个。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盲目发展,造成一些工厂资金不足,原料缺乏,经济效益很差,当年工业产值只有983万元,比1959年下降71.2%。1962年,中共东至县委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关、停、并、转了一批不具备条件的厂矿企业,生产明显好转。1965年,全县只有49个工业企业,而产值却回升到1478万元,比1962年增长50.3%。1966年,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了工业生产秩序,生产停滞不前。1970年,大力发展“五小”(小水泥、小化肥、小农机、小窑煤、小钢铁)工业,全县兴办了电力工业,新建化肥、水泥、针织、造纸、拖拉机修配等一批国营工厂。1975年扩建机械工业,新增5家集体工厂(船舶、自行车三轴、塑料、皮革、建筑五金)。1982年起,投资941万元,对10家国营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建棉纺厂;逐步恢复利用小三线化工企业转产复产;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小针织、农机修理为主体的乡镇企业,使工业生产展现新的局面。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189个,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产值10703万元,平均年递增率达到16.1%。1986年以来,深化企业改革,实行厂长负责制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落实经济承包,制订行业规划,加强企业管理。到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调整为186家,职工13191人,固定资产原值10897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5095万元(含乡镇工业产值),占年计划总产值的144%,占全县工农业总值的46.3%,实现利润760.6万元,上交国家税利304.7万元,有省优、出口、传统等主要产品50余种,销往省内外,有的出口国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基本形成以棉纺、化工、机械、电力、食品、建材、煤炭、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县按自然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特点,初步形成以棉花资源为主进行轧花、纺纱、染织一条龙的东流棉纺区;以改造利用小三线基地正在复产的香隅化工产品区;以齿轮、花键轴等为主的尧渡机械产品工业区。3个工业区的形成,加快了工业的发展。1987年,县办工业达到65家,比1983年增加15家。老企业经过技术改造,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规模和生产能力。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83年的2419万元,增长到1987年的7827万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68%,全民职工人数由1983年3170人增加到5131人,增长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