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革命纪念地
一、中共贵东县委会旧址
中共贵东县委会旧址坐落在县城东北35公里的洋湖乡青峰村洪氏祠堂。洪氏宗祠为清朝初年所建,座北朝南。四角飞翘,画栋雕梁。内有前后厅,厅内各有天井。宽敞明亮。总面积250平方米。四周层峦迭翠,高山流水,环境幽静。民国24年(1935)8月25日,贵东县委在祠堂门前召开了万人大会,组织发动全县的秋收暴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推翻当地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组织。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共皖赣特委、秋浦县委会旧址
中共秋浦县委会旧址在县城南75公里的东胜乡大板桥洋楼屋,这里四面环山,清静幽深。民国23年(1934)5月秋浦人曹光前、苏宏发等,在秋浦县与江西浮梁交界处的刘家重建中共秋浦县委会,同时成立了中共皖赣特委会。10月,县委和特委会由刘家迁往秋浦县大板桥洋楼屋。这座房子,为民国初所建,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内有走廊,外有回廊,三侧皆有门,面积150余平方米。当年建筑华丽,故称“洋楼屋”。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秋浦红军局第一次会议旧址
民国19年11月,红十军攻克秋浦县城,在回师江西途中,经秋浦县大板桥时,在该村天主堂内召开皖赣两省筹建红军局第一次会议。会后,昭潭一带就建立了3个红军局。天主堂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秋,现为大板村小学。天主堂四周青山环抱,松林覆盖,四季常青。门前有广场,左有石拱小桥,右通大板街,风景秀丽。这座建筑,解放后由于当地群众的保护和县民政局拨款维修,至今保存完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贵东县委会旧址坐落在县城东北35公里的洋湖乡青峰村洪氏祠堂。洪氏宗祠为清朝初年所建,座北朝南。四角飞翘,画栋雕梁。内有前后厅,厅内各有天井。宽敞明亮。总面积250平方米。四周层峦迭翠,高山流水,环境幽静。民国24年(1935)8月25日,贵东县委在祠堂门前召开了万人大会,组织发动全县的秋收暴动,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推翻当地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组织。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共皖赣特委、秋浦县委会旧址
中共秋浦县委会旧址在县城南75公里的东胜乡大板桥洋楼屋,这里四面环山,清静幽深。民国23年(1934)5月秋浦人曹光前、苏宏发等,在秋浦县与江西浮梁交界处的刘家重建中共秋浦县委会,同时成立了中共皖赣特委会。10月,县委和特委会由刘家迁往秋浦县大板桥洋楼屋。这座房子,为民国初所建,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内有走廊,外有回廊,三侧皆有门,面积150余平方米。当年建筑华丽,故称“洋楼屋”。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秋浦红军局第一次会议旧址
民国19年11月,红十军攻克秋浦县城,在回师江西途中,经秋浦县大板桥时,在该村天主堂内召开皖赣两省筹建红军局第一次会议。会后,昭潭一带就建立了3个红军局。天主堂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秋,现为大板村小学。天主堂四周青山环抱,松林覆盖,四季常青。门前有广场,左有石拱小桥,右通大板街,风景秀丽。这座建筑,解放后由于当地群众的保护和县民政局拨款维修,至今保存完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