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普通中学
清末到民国前期,东流、至德两县无中学。其间,安徽省教育厅虽在大渡口开办过高级工校和省立一中高中部,但为时短暂,辍于兵祸。民国21年(1932),东流县始设私立大光中学,1942年至德县创办初中,1945年私立天柱中学迁来东流县境,到此,两县有3所普通中学。
1949年,东流县人民政府并私立天柱、大光中学为私立天柱、大光联合中学,简称天大联中。1951年改名为实践中学,1952年转为公办,命名为东流中学;至德县立初级中学也在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办。
1957年,两县各有1所普通中学,其财务、人权均属省厅领导,委托行署教育局辖管,在校中学生800余名,为建国初学生的3倍以上。
1958年后,中等教育管理权限下放,交由县办县管。部分区镇及乡村创建民办中学,时称农中。1961年到1963年,经过调整、充实,采取并、转、停、撤等措施,最后保留东流中学、梅城中学、双塔中学、大渡口中学4校,在校学生900余名。1965年,全县31个公社开办半日制农业初中31所。
1974年,在县城新办东至二中,各区、社都办起全日制中学,部分小学又办起了戴帽初中班,到1976年底,全县有普通中学45所,其中完全中学14所,在校中学生19306人。良田公社乃滩大队还办起“一条龙”的学校,即在乃滩小学的基础上,开设从初中到高中直至农大班,并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准备推广。这种追求形式的翻新和数量的增长,与当时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实有一定的矛盾,使管理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1978年4月,县革委会选定东流中学、东至二中为县重点中学,同年7月,池州地区又选定东至二中为地区重点中学。1979年,本着“控制发展高中,切实办好初中”的原则,调整中学结构,撤销区设中学的高中部,扩充东流中学、东至一中、二中、昭潭中学和大渡口中学等5所完中。各社(含区政府所在公社)保留1所初中,原大队小学戴帽的初中班,除大渡口区保留4所外,其余一律并入公社中学。
二、中等青业学校与职业学校
民国24年,安徽省教育厅会同农林厅,在泉水塘创建安徽省东流林蚕职业学校。这是县内中等专业教育设施的发端。解放后,该校先后改为东流农校、池州农校,于1956年迁至大渡口镇。
县办中等专业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兴起,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其时,除了大办类似普通初中的农校外,还在东流及尧渡两镇,办起东至师范、东至卫校等中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从城乡招收小学与初中毕业生来校培训,毕业后由县分配。为充实县内师资,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起了一定作用。1962年,由于压缩城镇人口,学校全部停办。
1972年,由于中、小学数量剧增,师资缺乏,在东流镇办起了东至五·七大学。1982年撤五·七大学,建教师进修学校。
1983年,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单一化现状,增办职业中学和县办自费中专班。根据县内资源与生产的特点,1984年,县城三中新办高级职业中学,增办林业中专班和财会等职业班,次年首办自费财会中专班。1984年,将昭潭中学改为高级农业职业中学。1987年,又在官港、香隅”的大营创办高级职业中学,改昭潭农业职业中学为普通高中,职中专业设置与生产部门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经费主要来源于县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县城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厂矿企业的技工和财会、林业等专门人员,官港职业中学以造就农、茶、林生产的技术骨干为宗旨,香隅大营职业中学则以培养化工、果林、蚕桑人才为目标。主要中等专业学校简介如下:
东至初级师范建于1959年9月,由东流初级师范、至德初级师范合并而成。校址设在梅城村南门计家(今党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并校时两校有教职工33人,学生250人,当年招新生46名,共296名。为充实小学师资力量,是年底提前毕业分配30名学生。1961年秋,学校因精简停办,112名学生毕业分配到各小学任教,154名学生被动员回乡务农。
东至师范学校于1959年9月创办,校址设在东流镇(今东流中学校址),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1959年招收初师9个班,450名学员,中师2个班,100名学员。1960年和1961年,又招收中师4个班,200人。有教职工30人。初师班学生因精简城镇人口于1961年5月全部下放回乡务农。中师班也于1962年停办,对1959年招收的100名中师生,全部分配到学校当教师;1960年和1961年两届学生有60人由县统分,51人分到安庆、池州师范继续学习,其余回乡务农。
东至五·七大学1972年5月正式成立,校址在东流镇(原东流县委会),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当年招收3个班,学生125名,有教职工17人。五·七大学开办的10年间,共办9届,培养中师毕业生779名,这批学生大多分配到中小学任教。学校于1981年停办,校舍全部移交东流中学,教师多数转到县教师进修学校。
东至县教师进修学校于1982年成立,校址设南门岭鹫台山下,占地6000平方米,其中房屋4207平方米。1983年招收新生51名,学员来卧怀宁、望江、枞阳及县内民师。至1987年已办5届,培养中小学教师367人,其间,办在职教师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达500人。
东至县卫生学校1959年7月创办,校址在县城南门岭,配有教职员工10人,其中校长1人,专职教师5人,职14人;中专毕业生3人,大学毕业生1人,老中医1人。1960年2月更名为安徽省东至县卫生学校,并经省卫生厅批准,按中专统编教材进行教学。1961年7月因精简停办。两年共培养一年制护理员40名,二年制医士50名,中医30名。1984年4月,省计委、省编委、省卫生厅联合下文批准成立东至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直属县卫生局领导,1987年10月28日经省教委、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安徽省东至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校址在县城建德路14号,占地面积6.6亩,兴建有500平方米和840平方米2座教学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等辅助用房。人员编制11人,其中主治医师6人,西医师1人,护理人员2人,工勤人员2人,主要为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才。农村人口只承认学历,哪里来,哪里去,不包分配。城镇人口护理班包分配,学制最短半年,最长3年。1987年,共招收学员298名,其中医士班95名,护理班38名,医基班38名,检验班88名,助产班39名。
清末到民国前期,东流、至德两县无中学。其间,安徽省教育厅虽在大渡口开办过高级工校和省立一中高中部,但为时短暂,辍于兵祸。民国21年(1932),东流县始设私立大光中学,1942年至德县创办初中,1945年私立天柱中学迁来东流县境,到此,两县有3所普通中学。
1949年,东流县人民政府并私立天柱、大光中学为私立天柱、大光联合中学,简称天大联中。1951年改名为实践中学,1952年转为公办,命名为东流中学;至德县立初级中学也在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办。
1957年,两县各有1所普通中学,其财务、人权均属省厅领导,委托行署教育局辖管,在校中学生800余名,为建国初学生的3倍以上。
1958年后,中等教育管理权限下放,交由县办县管。部分区镇及乡村创建民办中学,时称农中。1961年到1963年,经过调整、充实,采取并、转、停、撤等措施,最后保留东流中学、梅城中学、双塔中学、大渡口中学4校,在校学生900余名。1965年,全县31个公社开办半日制农业初中31所。
1974年,在县城新办东至二中,各区、社都办起全日制中学,部分小学又办起了戴帽初中班,到1976年底,全县有普通中学45所,其中完全中学14所,在校中学生19306人。良田公社乃滩大队还办起“一条龙”的学校,即在乃滩小学的基础上,开设从初中到高中直至农大班,并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准备推广。这种追求形式的翻新和数量的增长,与当时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实有一定的矛盾,使管理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1978年4月,县革委会选定东流中学、东至二中为县重点中学,同年7月,池州地区又选定东至二中为地区重点中学。1979年,本着“控制发展高中,切实办好初中”的原则,调整中学结构,撤销区设中学的高中部,扩充东流中学、东至一中、二中、昭潭中学和大渡口中学等5所完中。各社(含区政府所在公社)保留1所初中,原大队小学戴帽的初中班,除大渡口区保留4所外,其余一律并入公社中学。
二、中等青业学校与职业学校
民国24年,安徽省教育厅会同农林厅,在泉水塘创建安徽省东流林蚕职业学校。这是县内中等专业教育设施的发端。解放后,该校先后改为东流农校、池州农校,于1956年迁至大渡口镇。
县办中等专业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兴起,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其时,除了大办类似普通初中的农校外,还在东流及尧渡两镇,办起东至师范、东至卫校等中等专业学校,这些学校从城乡招收小学与初中毕业生来校培训,毕业后由县分配。为充实县内师资,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起了一定作用。1962年,由于压缩城镇人口,学校全部停办。
1972年,由于中、小学数量剧增,师资缺乏,在东流镇办起了东至五·七大学。1982年撤五·七大学,建教师进修学校。
1983年,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单一化现状,增办职业中学和县办自费中专班。根据县内资源与生产的特点,1984年,县城三中新办高级职业中学,增办林业中专班和财会等职业班,次年首办自费财会中专班。1984年,将昭潭中学改为高级农业职业中学。1987年,又在官港、香隅”的大营创办高级职业中学,改昭潭农业职业中学为普通高中,职中专业设置与生产部门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经费主要来源于县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县城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厂矿企业的技工和财会、林业等专门人员,官港职业中学以造就农、茶、林生产的技术骨干为宗旨,香隅大营职业中学则以培养化工、果林、蚕桑人才为目标。主要中等专业学校简介如下:
东至初级师范建于1959年9月,由东流初级师范、至德初级师范合并而成。校址设在梅城村南门计家(今党校),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并校时两校有教职工33人,学生250人,当年招新生46名,共296名。为充实小学师资力量,是年底提前毕业分配30名学生。1961年秋,学校因精简停办,112名学生毕业分配到各小学任教,154名学生被动员回乡务农。
东至师范学校于1959年9月创办,校址设在东流镇(今东流中学校址),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1959年招收初师9个班,450名学员,中师2个班,100名学员。1960年和1961年,又招收中师4个班,200人。有教职工30人。初师班学生因精简城镇人口于1961年5月全部下放回乡务农。中师班也于1962年停办,对1959年招收的100名中师生,全部分配到学校当教师;1960年和1961年两届学生有60人由县统分,51人分到安庆、池州师范继续学习,其余回乡务农。
东至五·七大学1972年5月正式成立,校址在东流镇(原东流县委会),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当年招收3个班,学生125名,有教职工17人。五·七大学开办的10年间,共办9届,培养中师毕业生779名,这批学生大多分配到中小学任教。学校于1981年停办,校舍全部移交东流中学,教师多数转到县教师进修学校。
东至县教师进修学校于1982年成立,校址设南门岭鹫台山下,占地6000平方米,其中房屋4207平方米。1983年招收新生51名,学员来卧怀宁、望江、枞阳及县内民师。至1987年已办5届,培养中小学教师367人,其间,办在职教师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达500人。
东至县卫生学校1959年7月创办,校址在县城南门岭,配有教职员工10人,其中校长1人,专职教师5人,职14人;中专毕业生3人,大学毕业生1人,老中医1人。1960年2月更名为安徽省东至县卫生学校,并经省卫生厅批准,按中专统编教材进行教学。1961年7月因精简停办。两年共培养一年制护理员40名,二年制医士50名,中医30名。1984年4月,省计委、省编委、省卫生厅联合下文批准成立东至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直属县卫生局领导,1987年10月28日经省教委、省卫生厅批准更名为安徽省东至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校址在县城建德路14号,占地面积6.6亩,兴建有500平方米和840平方米2座教学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等辅助用房。人员编制11人,其中主治医师6人,西医师1人,护理人员2人,工勤人员2人,主要为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才。农村人口只承认学历,哪里来,哪里去,不包分配。城镇人口护理班包分配,学制最短半年,最长3年。1987年,共招收学员298名,其中医士班95名,护理班38名,医基班38名,检验班88名,助产班3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