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重点中、小学简介
一、东至二中
东至二中,坐落在尧城东路,创办于1972年,初为东方红中学(即东至一中)分部,1974年2月招收初一新生198名,8月17日与东方红中学脱钩正式建校,始名东至县第二中学。
初建时,学校一无图书、二无仪器,仅有两幢简陋的平房和一个小操场,教学条件差。1977年春,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建成完全中学体制。同年恢复校长制,陶德甫、朱云从担任正、副校长。年底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东至二中选拔4名高一学生参加高考,黄新平、孙益福2人被破格录取。在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中,东至二中获奖人数占池州地区获奖总数一半,学生赵晶晶获全省一等奖。
1978年4月,确定东至二中为县重点中学,一个月后,池州行署确定其为地区重点中学。
1979年,首届高中(二年制)毕业生93人参加高考,录取21人,录取率为22.5%,居池州地区所有完全中学之首。
1981年,高中部在全县招收4个重点班,学生180名,恢复三年制。同年秋,安庆地区化学教研会在东至二中举行,二中特级教师徐长春和青年教师宋河海为教研会开设了高中化学公开教学课;高二学生叶怀玉、范秀琴、吴先友等参加全国25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1982年高二(1)班团支部被评为安庆地区先进团支部。
1983年,教师徐长春、崔静安、吴晓伍、沙兆康等就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学问题撰写的专题论文,在安庆地区各科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吴晓伍的《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改进实验教学》论文获省级论文证书;高二学生童翔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次年高考中,应届考生童翔成绩冒尖,语文成绩获全省第一。其应考作文被选入《安徽省1984年高考作文选》。
1985年,中央讲师团(国家广播电视部)两名成员进驻二中,协助教学,并帮学校团委编印综合知识期刊《春笋》,建设“小百灵”广播站,组织文娱晚会,举办老山前线英模报告会。
从1986年开始,东至二中改革办学形式,一方面组织教师赴湖北省黄梅一中、安徽师范大学附中、合肥一中等校观摩教学,吸取先进教学经验,接受新的信息;一方面热情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来访,通过公开教学和座谈,切磋教学艺术。在全国第三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分区选拔赛中,刘昭军、杨林武、汪长安等9名学生分别获安徽赛区一、二、三等奖。
1987年,东至二中青年教师胡捷华、查小宝和檀杰松等在安庆地区中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在本年高考中,应届考生的成绩卓著,理科122名考生,录取95人,录取率77.8%,其中60人被全国重点院校录取,占理科录取数的63%;文科35名考生,录取27人,录取率77%,其中13人录取重点高校,占文科录取数的48%。理科考生许朝阳化学成绩100分,全省第一;文科考生袁先尧地理成绩98分,为全省最高分。本年8月,在二中召开的安庆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二中代表队获地区重点中学团体总分第二名,并获精神文明奖。
东至二中建校13年,为国家培养2293名初中毕业生,1731名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中有1252人考入高等院校(含高中专),其中有449人考入重点高校。有的已成为高级人才。1979届毕业生金发明在联邦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东至二中教师的辛勤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的表彰,有的被评为省、地、县先进教师,有的被推选担任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县政协常委、副主席,教师王绪志1983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1987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东至教育史增添了光彩。
东至二中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从1974年元月到1987年,国家累计投资200万元,社会各界赞助60万元。学校占地62亩,兴建教学楼、实验楼、礼堂、宿舍,总建筑面积达12500平方米,改善了教学条件,改变了校容校貌。
东至二中经过全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连年获得省、地、县各级政府的表彰。1986年被评为安庆地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先进单位,1987年被评为安庆地区四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东至县文明单位。
东至二中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75年开始办厂,生产一千伏安以下各种小型控制变压器,到1979年,先后生产各种型号的控制变压器1469台,价值3700元。1980年转产民用红灯711型收音机电源变压器和小型稳压电源。1982年改产可控变压器,由电器厂转为教学仪器厂。1984年,又开设小型商店。
到1987年底,东至二中有24个教学班,学生1619人。其中高中16个班,有学生966人;初中8个班,学生653人。正式教职员118人,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4名,中学一级教师37名,中学二级教师50名,三级教师9名。
学校环境优雅,郁郁葱葱,共栽植雪松、玉兰、樟树、石楠等名贵树木150余株;有缸栽凤尾柏、龙柏、铁树等50多株,盆栽四季花卉1000余棵。
二、东流中学
东流中学是东至县校史最长的一所完中,它的前身是天柱、大光联合中学。原大光中学全称为东流县私立大光中学,系邑人章大光于民国21年(1932)借私立大同小学部分校舍筹办。聘请许世英为校董会名誉会长,章大光任董事长,计祖述为首任校长。23年,大光中学由章村迁至大渡口镇。招收百余名学生,设3个初中班,有10多个教员授课。26年夏,安徽省国民政府以“土豪劣绅”罪,捕杀章大光,封闭大光中学。25年秋,上海晚报社社长章昌平(章大光侄儿)回原籍章村,缅怀先人遗愿,在大光中学旧址(大渡口镇),复办私立大光中学,内分初中与高中两部,由庐江籍人张士伦任校长,直到解放。
天柱中学是1941年桐城龙笑云在金寨县麻埠后冲创办。1944年,迁至龙笑云家乡——桐城县黄甲铺。1945年8月,在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汪士伦授意下,天柱中学迁来大渡口原高工校址(今池州农校处)。1947年,天柱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有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320余人,教职员工27人,龙笑云任校长。
1949年9月,天柱、大光两所中学合并,改称东流私立天柱大光联合中学,龙笑云继续任校长。有3个初中班,130余名学生,1951年又改名私立实践中学。
1952年,东流私立实践中学由国家接办,改称安徽省东流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分德、智、体、美4个班,连同原在校学生计有7个班,学生300余人。此后,东流初中沿着正确道路发展,成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1953年秋,增招高一新生,定名东流中学,有初、高中学生400多人,分8个班级授课,教职工30多人。
1954年春,东中体育代表队参加安庆地区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夺得普通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三级跳、撑竿跳、标枪、万米长跑等项目的冠军。
同年夏,沿江遭受百年未遇的水患,东流中学迁到潜山师范原址(梅城)复课,史耀明任校长。1956年2月,东中从潜山迁往安庆师范继续复课,是年暑假学校迁回大渡口原址,因灾后困难,高中部并入贵池中学,1956年迁往东流镇,复招高一新生。1957年,省教育厅派庞顺诚到东中任副校长,后任校长。
1958年春,东中有13个初中班,学生们1人,教职员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21名)。这年,由于受反右派斗争影响,东流中学的师资结构有所改变,一部分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老教师被打成右派,赶出校门。
1959年,东流中学改称东至第一中学(后于1968年复称东流中学)。7月,首届40多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次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总成绩列于安庆地区13县之冠,此时的学校规模比解放初期有了较大发展,全校有8个初中班,3个高中班,600多名学生,40多名教师。同年,东中在七里湖建农场1个,有耕地20余亩,耕牛12头,教室2个,师生轮流劳动。
1963年,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后,东流中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在师生中开展学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活动,学校形成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964年秋,国家决定改变中等学校管理体制,东流中学由地区转交东至县管辖。
1966年6月12日,东流中学部分教师贴出“第一张大字报”,称庞顺诚是“最大的走资派”。接着,学生组织红卫兵,横扫“四旧”。7月,全校教师在具城参加集训,县委派出文化大革命工作组参加,在3个月的集训中,一批教师遭到批判和斗争。10月初,集训结束,工作组撤出,教师返校。11月,东流中学部分师生组成“长征队”,进行大串连,有的到达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检阅。12月,部分师生组成“新东中部队”,开展大辩论,进行“造反”、“夺权”活动。
1967年3月,部分教师组织“三·一六”造反兵团,批判工作组的“资产阶级专政”行为。下半年,学校成立“群众专政”队,清理阶级队伍,10余名教师又被揪斗。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东流中学,实行军管。
1968年春,“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简称工宣队)替代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同时,东流中学招收初一推荐生两个班,按连、排、班形式组织各年级学生复课。
1970年春,招收高一推荐生两个班,春季始业,学制两年。同年,成立东流中学革命委员会,田哲生首任革委会主任。
东流中学经历十年内乱,不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被赶出校门,学校财产遭到破坏。
1978年,东流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胡志超任校长。同年,大渡口、张溪、胜利、香隅等完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到该校集中复习。7月,该校60名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2名理科生被初选。
从这年起,东中的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并开始使用国家统编(试用)教材。
1979年,高校招生统考中,60名应届毕业生加考,8人(文科2人,理科6人)被录取,录取率为13.3%,居全县12所完中的第二位。同年,东中创建“省级田径业余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83年,高中部改两年制为三年制,同年高考,东中53人考入本科,录取数居县之首。
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赵启盛继任校长。1985年,高一(1)班被评为省“先进班组”;高三学生王国顺写的《苦难并不可怕》一文,获省中学生暑假作文比赛一等奖,此文刊于1985年9月26日安徽青年报,同时发表钟雪生《朴实无华以情感人》的简评。
1986年8月,东流中学体育代表队参加皖、赣、鄂3省6县协作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同年,东流中学“田径业余体校”,经省体委验收合格,正式颁发“省级田径业余传统项目学校”证书。
1987年,学生胡雪玲参加在辽宁召开的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破少年女子组800米中跑全国纪录。
是年,东流中学有8个初中班,14个高中班,学生1200余名,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名,中学一级教师16名。学校占地面积120亩,校舍建筑面积6240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38年来,学校教职员工,为东流中学的发展洒下了辛勤汗水,高中英语教师陈凡(女),英语教学颇有建树,曾在安庆地区教育学会出版的《论文选编》上发表如何教学英语的论文,参加编写高中英语复习资料,并被选为安庆地区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5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获“五一”劳动奖章。高中语文教师李祖凡在安庆地区1982年中学语文教研会会刊上发表《我是怎样在上新课的同时结合复习旧知识的》文章。化学教师万睿生在安徽省中学化学研究会编辑的《资料选编》上发表介绍卤素单质活动性比较的文章。59届高中毕业生罗相才,潜心从教,在高中物理教学上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省、地、县优秀教师。
三、东至县实验小学
东至县实验小学是解放后新建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县直重点小学,位于尧渡镇尧城东路。
县实验小学前身是1945年8月尧渡镇公所在上街育英堂创办的尧渡镇小学。初,学校内设初、中、高3个复式班,学生百余人。1946年上半年迁至金家祠堂。解放前夕停办。1949年9月,复办尧渡小学,仍以金家祠堂为校址,定名“至德县城关中心小学”,招收学生200余人。
1954年,洪水泛滥,尧渡街进水数月,金家祠堂地势低,教室被淹,学校停办。水退后,校舍难以修复,暂借天主堂临时授课。1955年秋季,南门岭新校舍落成,城关小学高年级学生迁入新校,成立南门岭中心小学,原城关中心小学为南门岭中心小学分部。同年暑假拆金家祠堂,在尧渡西边湖(即今校址)购地十亩,建新校舍。1956年春,建成两排平房,8个教室,1间办公室,3间厨房。1至4年级学生全部迁入新校,因地处西边湖,故改为西边湖小学,仍为南门岭中心小学分部。
1958年,至德县开办初级师范,西边湖小学改为师范附小,统属南门岭中心小学领导。1962年师范停办,恢复西边湖小学。
1966年以前,西边湖小学受县、区、镇多层领导,学校秩序正常,教师教学一丝不苟。1963年,被列为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学校。“文化大革命”初期,西边湖小学成为“红卫兵”“造反”的指挥部,仅有的教学设施多遭破坏。
1967年9月,工宣队进驻西边湖小学领导斗、批、改,并与南门岭小学分开设置,划属尧渡镇,始招高小新生,改为五年一贯制完全小学,定名为“东至县尧渡镇小学”。“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学校大搞开门办学,种桑养蚕,办塑料厂,文化课以学语录、讲故事为主要内容。在“造反有理”的叫喊声中,学校秩序紊乱。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拨款4万元,由学校组织师生劳动建校,经过一年多施工,建成一座8个教室的教学楼,初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同年秋,梅家成老师进行“三算(口算、珠算、笔算)结合教学实验”,在县内部分小学推广。
1978年,尧渡小学列为东至县重点小学,改称“尧渡镇第一小学”(简称一小),有12个班,学生470多人,教师27人。1979年,毕业生升学率达98%,语、算学科平均成绩列尧渡考区之首。1980年3月,被评为“安庆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单位”。1982年,在“五讲四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1983年,又被评为县“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1987年,中共东至县委、县政府授予县实验小学“文明单位”称号。
1985年2月1日,尧渡镇一小改为东至县实验小学,全校18个班级,学生1023名。新建立的实验小学(简称实小),校风、学风良好,教与学均有建树。1985年,二一班少先队被评为“省优秀中队”。1986年,实小业余游泳体育学校,经省体校、省教委验收命名为“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987年,学生鲍建富在支援灾区学校的活动中表现出高尚的情操,被团省委授予“江淮好少年”称号。在1986年东至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教师叶见琴、史美华获二等奖,陈瑛获三等奖。在1987年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金晓雯、吴明富、周晓敏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实小开设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写作”两个实验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新路。这年秋,实小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87年,全校有3个学前班,幼儿115人,21个全日制小学班,学生1270人,教职员工5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一级教师28人。
几个年份中学、中专发展简况
东至二中,坐落在尧城东路,创办于1972年,初为东方红中学(即东至一中)分部,1974年2月招收初一新生198名,8月17日与东方红中学脱钩正式建校,始名东至县第二中学。
初建时,学校一无图书、二无仪器,仅有两幢简陋的平房和一个小操场,教学条件差。1977年春,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建成完全中学体制。同年恢复校长制,陶德甫、朱云从担任正、副校长。年底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东至二中选拔4名高一学生参加高考,黄新平、孙益福2人被破格录取。在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中,东至二中获奖人数占池州地区获奖总数一半,学生赵晶晶获全省一等奖。
1978年4月,确定东至二中为县重点中学,一个月后,池州行署确定其为地区重点中学。
1979年,首届高中(二年制)毕业生93人参加高考,录取21人,录取率为22.5%,居池州地区所有完全中学之首。
1981年,高中部在全县招收4个重点班,学生180名,恢复三年制。同年秋,安庆地区化学教研会在东至二中举行,二中特级教师徐长春和青年教师宋河海为教研会开设了高中化学公开教学课;高二学生叶怀玉、范秀琴、吴先友等参加全国25省、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1982年高二(1)班团支部被评为安庆地区先进团支部。
1983年,教师徐长春、崔静安、吴晓伍、沙兆康等就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教学问题撰写的专题论文,在安庆地区各科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吴晓伍的《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改进实验教学》论文获省级论文证书;高二学生童翔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次年高考中,应届考生童翔成绩冒尖,语文成绩获全省第一。其应考作文被选入《安徽省1984年高考作文选》。
1985年,中央讲师团(国家广播电视部)两名成员进驻二中,协助教学,并帮学校团委编印综合知识期刊《春笋》,建设“小百灵”广播站,组织文娱晚会,举办老山前线英模报告会。
从1986年开始,东至二中改革办学形式,一方面组织教师赴湖北省黄梅一中、安徽师范大学附中、合肥一中等校观摩教学,吸取先进教学经验,接受新的信息;一方面热情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的来访,通过公开教学和座谈,切磋教学艺术。在全国第三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分区选拔赛中,刘昭军、杨林武、汪长安等9名学生分别获安徽赛区一、二、三等奖。
1987年,东至二中青年教师胡捷华、查小宝和檀杰松等在安庆地区中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在本年高考中,应届考生的成绩卓著,理科122名考生,录取95人,录取率77.8%,其中60人被全国重点院校录取,占理科录取数的63%;文科35名考生,录取27人,录取率77%,其中13人录取重点高校,占文科录取数的48%。理科考生许朝阳化学成绩100分,全省第一;文科考生袁先尧地理成绩98分,为全省最高分。本年8月,在二中召开的安庆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二中代表队获地区重点中学团体总分第二名,并获精神文明奖。
东至二中建校13年,为国家培养2293名初中毕业生,1731名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中有1252人考入高等院校(含高中专),其中有449人考入重点高校。有的已成为高级人才。1979届毕业生金发明在联邦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东至二中教师的辛勤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政府的表彰,有的被评为省、地、县先进教师,有的被推选担任县人大常委、副主任、县政协常委、副主席,教师王绪志1983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1987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东至教育史增添了光彩。
东至二中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从1974年元月到1987年,国家累计投资200万元,社会各界赞助60万元。学校占地62亩,兴建教学楼、实验楼、礼堂、宿舍,总建筑面积达12500平方米,改善了教学条件,改变了校容校貌。
东至二中经过全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连年获得省、地、县各级政府的表彰。1986年被评为安庆地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先进单位,1987年被评为安庆地区四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东至县文明单位。
东至二中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75年开始办厂,生产一千伏安以下各种小型控制变压器,到1979年,先后生产各种型号的控制变压器1469台,价值3700元。1980年转产民用红灯711型收音机电源变压器和小型稳压电源。1982年改产可控变压器,由电器厂转为教学仪器厂。1984年,又开设小型商店。
到1987年底,东至二中有24个教学班,学生1619人。其中高中16个班,有学生966人;初中8个班,学生653人。正式教职员118人,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4名,中学一级教师37名,中学二级教师50名,三级教师9名。
学校环境优雅,郁郁葱葱,共栽植雪松、玉兰、樟树、石楠等名贵树木150余株;有缸栽凤尾柏、龙柏、铁树等50多株,盆栽四季花卉1000余棵。
二、东流中学
东流中学是东至县校史最长的一所完中,它的前身是天柱、大光联合中学。原大光中学全称为东流县私立大光中学,系邑人章大光于民国21年(1932)借私立大同小学部分校舍筹办。聘请许世英为校董会名誉会长,章大光任董事长,计祖述为首任校长。23年,大光中学由章村迁至大渡口镇。招收百余名学生,设3个初中班,有10多个教员授课。26年夏,安徽省国民政府以“土豪劣绅”罪,捕杀章大光,封闭大光中学。25年秋,上海晚报社社长章昌平(章大光侄儿)回原籍章村,缅怀先人遗愿,在大光中学旧址(大渡口镇),复办私立大光中学,内分初中与高中两部,由庐江籍人张士伦任校长,直到解放。
天柱中学是1941年桐城龙笑云在金寨县麻埠后冲创办。1944年,迁至龙笑云家乡——桐城县黄甲铺。1945年8月,在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汪士伦授意下,天柱中学迁来大渡口原高工校址(今池州农校处)。1947年,天柱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有初中4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320余人,教职员工27人,龙笑云任校长。
1949年9月,天柱、大光两所中学合并,改称东流私立天柱大光联合中学,龙笑云继续任校长。有3个初中班,130余名学生,1951年又改名私立实践中学。
1952年,东流私立实践中学由国家接办,改称安徽省东流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分德、智、体、美4个班,连同原在校学生计有7个班,学生300余人。此后,东流初中沿着正确道路发展,成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1953年秋,增招高一新生,定名东流中学,有初、高中学生400多人,分8个班级授课,教职工30多人。
1954年春,东中体育代表队参加安庆地区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夺得普通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三级跳、撑竿跳、标枪、万米长跑等项目的冠军。
同年夏,沿江遭受百年未遇的水患,东流中学迁到潜山师范原址(梅城)复课,史耀明任校长。1956年2月,东中从潜山迁往安庆师范继续复课,是年暑假学校迁回大渡口原址,因灾后困难,高中部并入贵池中学,1956年迁往东流镇,复招高一新生。1957年,省教育厅派庞顺诚到东中任副校长,后任校长。
1958年春,东中有13个初中班,学生们1人,教职员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21名)。这年,由于受反右派斗争影响,东流中学的师资结构有所改变,一部分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老教师被打成右派,赶出校门。
1959年,东流中学改称东至第一中学(后于1968年复称东流中学)。7月,首届40多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次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总成绩列于安庆地区13县之冠,此时的学校规模比解放初期有了较大发展,全校有8个初中班,3个高中班,600多名学生,40多名教师。同年,东中在七里湖建农场1个,有耕地20余亩,耕牛12头,教室2个,师生轮流劳动。
1963年,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后,东流中学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在师生中开展学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活动,学校形成较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964年秋,国家决定改变中等学校管理体制,东流中学由地区转交东至县管辖。
1966年6月12日,东流中学部分教师贴出“第一张大字报”,称庞顺诚是“最大的走资派”。接着,学生组织红卫兵,横扫“四旧”。7月,全校教师在具城参加集训,县委派出文化大革命工作组参加,在3个月的集训中,一批教师遭到批判和斗争。10月初,集训结束,工作组撤出,教师返校。11月,东流中学部分师生组成“长征队”,进行大串连,有的到达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检阅。12月,部分师生组成“新东中部队”,开展大辩论,进行“造反”、“夺权”活动。
1967年3月,部分教师组织“三·一六”造反兵团,批判工作组的“资产阶级专政”行为。下半年,学校成立“群众专政”队,清理阶级队伍,10余名教师又被揪斗。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东流中学,实行军管。
1968年春,“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简称工宣队)替代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同时,东流中学招收初一推荐生两个班,按连、排、班形式组织各年级学生复课。
1970年春,招收高一推荐生两个班,春季始业,学制两年。同年,成立东流中学革命委员会,田哲生首任革委会主任。
东流中学经历十年内乱,不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被赶出校门,学校财产遭到破坏。
1978年,东流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胡志超任校长。同年,大渡口、张溪、胜利、香隅等完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到该校集中复习。7月,该校60名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2名理科生被初选。
从这年起,东中的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并开始使用国家统编(试用)教材。
1979年,高校招生统考中,60名应届毕业生加考,8人(文科2人,理科6人)被录取,录取率为13.3%,居全县12所完中的第二位。同年,东中创建“省级田径业余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83年,高中部改两年制为三年制,同年高考,东中53人考入本科,录取数居县之首。
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赵启盛继任校长。1985年,高一(1)班被评为省“先进班组”;高三学生王国顺写的《苦难并不可怕》一文,获省中学生暑假作文比赛一等奖,此文刊于1985年9月26日安徽青年报,同时发表钟雪生《朴实无华以情感人》的简评。
1986年8月,东流中学体育代表队参加皖、赣、鄂3省6县协作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同年,东流中学“田径业余体校”,经省体委验收合格,正式颁发“省级田径业余传统项目学校”证书。
1987年,学生胡雪玲参加在辽宁召开的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破少年女子组800米中跑全国纪录。
是年,东流中学有8个初中班,14个高中班,学生1200余名,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名,中学一级教师16名。学校占地面积120亩,校舍建筑面积6240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38年来,学校教职员工,为东流中学的发展洒下了辛勤汗水,高中英语教师陈凡(女),英语教学颇有建树,曾在安庆地区教育学会出版的《论文选编》上发表如何教学英语的论文,参加编写高中英语复习资料,并被选为安庆地区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5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获“五一”劳动奖章。高中语文教师李祖凡在安庆地区1982年中学语文教研会会刊上发表《我是怎样在上新课的同时结合复习旧知识的》文章。化学教师万睿生在安徽省中学化学研究会编辑的《资料选编》上发表介绍卤素单质活动性比较的文章。59届高中毕业生罗相才,潜心从教,在高中物理教学上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省、地、县优秀教师。
三、东至县实验小学
东至县实验小学是解放后新建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县直重点小学,位于尧渡镇尧城东路。
县实验小学前身是1945年8月尧渡镇公所在上街育英堂创办的尧渡镇小学。初,学校内设初、中、高3个复式班,学生百余人。1946年上半年迁至金家祠堂。解放前夕停办。1949年9月,复办尧渡小学,仍以金家祠堂为校址,定名“至德县城关中心小学”,招收学生200余人。
1954年,洪水泛滥,尧渡街进水数月,金家祠堂地势低,教室被淹,学校停办。水退后,校舍难以修复,暂借天主堂临时授课。1955年秋季,南门岭新校舍落成,城关小学高年级学生迁入新校,成立南门岭中心小学,原城关中心小学为南门岭中心小学分部。同年暑假拆金家祠堂,在尧渡西边湖(即今校址)购地十亩,建新校舍。1956年春,建成两排平房,8个教室,1间办公室,3间厨房。1至4年级学生全部迁入新校,因地处西边湖,故改为西边湖小学,仍为南门岭中心小学分部。
1958年,至德县开办初级师范,西边湖小学改为师范附小,统属南门岭中心小学领导。1962年师范停办,恢复西边湖小学。
1966年以前,西边湖小学受县、区、镇多层领导,学校秩序正常,教师教学一丝不苟。1963年,被列为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学校。“文化大革命”初期,西边湖小学成为“红卫兵”“造反”的指挥部,仅有的教学设施多遭破坏。
1967年9月,工宣队进驻西边湖小学领导斗、批、改,并与南门岭小学分开设置,划属尧渡镇,始招高小新生,改为五年一贯制完全小学,定名为“东至县尧渡镇小学”。“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学校大搞开门办学,种桑养蚕,办塑料厂,文化课以学语录、讲故事为主要内容。在“造反有理”的叫喊声中,学校秩序紊乱。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拨款4万元,由学校组织师生劳动建校,经过一年多施工,建成一座8个教室的教学楼,初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同年秋,梅家成老师进行“三算(口算、珠算、笔算)结合教学实验”,在县内部分小学推广。
1978年,尧渡小学列为东至县重点小学,改称“尧渡镇第一小学”(简称一小),有12个班,学生470多人,教师27人。1979年,毕业生升学率达98%,语、算学科平均成绩列尧渡考区之首。1980年3月,被评为“安庆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单位”。1982年,在“五讲四美”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1983年,又被评为县“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1987年,中共东至县委、县政府授予县实验小学“文明单位”称号。
1985年2月1日,尧渡镇一小改为东至县实验小学,全校18个班级,学生1023名。新建立的实验小学(简称实小),校风、学风良好,教与学均有建树。1985年,二一班少先队被评为“省优秀中队”。1986年,实小业余游泳体育学校,经省体校、省教委验收命名为“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987年,学生鲍建富在支援灾区学校的活动中表现出高尚的情操,被团省委授予“江淮好少年”称号。在1986年东至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教师叶见琴、史美华获二等奖,陈瑛获三等奖。在1987年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金晓雯、吴明富、周晓敏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实小开设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写作”两个实验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新路。这年秋,实小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87年,全校有3个学前班,幼儿115人,21个全日制小学班,学生1270人,教职员工5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7人、小学一级教师28人。
几个年份中学、中专发展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