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县属医院
一、东至县人民医院
1950年春,原至德县卫生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至德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迁至老斋堂(现总工会附近)。有工作人员23人,病床15张。1955年,院址改在天主教堂,人员增到31人,病床30张,始设内、外、妇3科,能处理一般常见病。1956年迁至南门岭(现齿轮厂址)。1958年开展外科手术。东流、至德两县合并后,建立东至县人民医院。1960年,由县财政拨款,在县城尧城路,兴建一幢400平方米的门诊部和一幢1000平方米的住院部,县医院由南门岭迁至城内。1968年,并入东至县卫生站。1970年复名东至县人民医院。1979年,列为全省卫生事业三分之一重点县医院建设,国家投资70万元,征地15亩,增建医疗用房和生活用房7870平方米,增加大中型医疗器械128件,到1985年,累计建房13142平方米。有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五官、口腔、骨科、传染病科和病理、检验、放射、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胃镜等近30个科室,病床200张(不包括家庭病床),各种类型的医疗器械基本配套。1987年,职工发展到2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人,年门诊66805人次,住院3700人次。泌尿外科能开展肾血流阻断低温剖开取石术,脑外科能开展颅内异物摘除术,检验科能开展放射免疫检查,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1981年到1987年,有4项科研项目获县级科技成果奖。内科、检验科参加省血红蛋白病普查时,提出4个家族系,11例异常血红蛋白的科研资料,得到省鉴定会的高度评价,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1984年到1986年连续3年获省级文明医院称号。省人民政府颁发铜牌奖励。
二、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
1949年,原东流县卫生院改名东流县人民医院。1955年,新建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医院人员增到31人,病床增到30张,设内、外、妇科。外科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东流、至德合并后,改称东至县人民医院双塔分院。1962年,外科医师孙华章开始第一例脾切除术,获得成功。1969年,医院迁至洋湖乡,改名东至县洋湖战备医院。1983年,战备医院与东流区中心卫生院合并,改称东至县东流医院。1985年9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命名为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增到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人,病床80张,累计建房4192平方米。设西医内科、外科、妇产、中医、口腔、五官和生化、检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等科室。外科能开展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摘除术、肾摘除术等。年门诊3.2万人次,住院1400人次。
三、东至县中医院
1983年6月,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东至县中医院,与尧渡区中心卫生院合营。院址在尧渡镇尧河路,有医疗用房1219平方米,病床40张,职165人,设有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1985年,在尧渡镇尧北路征地11000多平方米,新建一座符合中医规范的中医院,自此与尧渡区中心卫生院分开。1987年,有职工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1人(中医人员占31.3%),病床80张。设中医内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针灸科和西医内外科、妇科、五官科、放射科等22个科室。
附仁寿诊所简况
1946年春,周志俊出资在家乡梅城村(今梅城小学址)创办至德县仁惠诊所,后改称仁寿诊所,聘请医护人员7人,其中5人聘于上海,每月拨活动经费600余元(包括人员工资、免费药品款及杂支和器械的补充等)。是年秋,上海受聘人员陆续离开诊所,继而周志俊聘请县内医生王友梅(民国35年毕业于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医疗系)担任诊所主任兼医师,并招收5名男女青年为学徒,边培训边工作。
解放后,仁寿诊所7名医护人员继续留任,活动经费仍由周志俊资助,在县卫生科管理下,开展正常的医务活动,直到1966年9月,周志俊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资金冻结,停止拨款而停歇。仁寿诊所的医护人员除一部分调到其他医疗单位,余下人员及资产均转入尧渡区中心卫生院。
1950年春,原至德县卫生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至德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迁至老斋堂(现总工会附近)。有工作人员23人,病床15张。1955年,院址改在天主教堂,人员增到31人,病床30张,始设内、外、妇3科,能处理一般常见病。1956年迁至南门岭(现齿轮厂址)。1958年开展外科手术。东流、至德两县合并后,建立东至县人民医院。1960年,由县财政拨款,在县城尧城路,兴建一幢400平方米的门诊部和一幢1000平方米的住院部,县医院由南门岭迁至城内。1968年,并入东至县卫生站。1970年复名东至县人民医院。1979年,列为全省卫生事业三分之一重点县医院建设,国家投资70万元,征地15亩,增建医疗用房和生活用房7870平方米,增加大中型医疗器械128件,到1985年,累计建房13142平方米。有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五官、口腔、骨科、传染病科和病理、检验、放射、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胃镜等近30个科室,病床200张(不包括家庭病床),各种类型的医疗器械基本配套。1987年,职工发展到2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5人,年门诊66805人次,住院3700人次。泌尿外科能开展肾血流阻断低温剖开取石术,脑外科能开展颅内异物摘除术,检验科能开展放射免疫检查,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1981年到1987年,有4项科研项目获县级科技成果奖。内科、检验科参加省血红蛋白病普查时,提出4个家族系,11例异常血红蛋白的科研资料,得到省鉴定会的高度评价,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1984年到1986年连续3年获省级文明医院称号。省人民政府颁发铜牌奖励。
二、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
1949年,原东流县卫生院改名东流县人民医院。1955年,新建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医院人员增到31人,病床增到30张,设内、外、妇科。外科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东流、至德合并后,改称东至县人民医院双塔分院。1962年,外科医师孙华章开始第一例脾切除术,获得成功。1969年,医院迁至洋湖乡,改名东至县洋湖战备医院。1983年,战备医院与东流区中心卫生院合并,改称东至县东流医院。1985年9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命名为东至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增到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人,病床80张,累计建房4192平方米。设西医内科、外科、妇产、中医、口腔、五官和生化、检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等科室。外科能开展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摘除术、肾摘除术等。年门诊3.2万人次,住院1400人次。
三、东至县中医院
1983年6月,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东至县中医院,与尧渡区中心卫生院合营。院址在尧渡镇尧河路,有医疗用房1219平方米,病床40张,职165人,设有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1985年,在尧渡镇尧北路征地11000多平方米,新建一座符合中医规范的中医院,自此与尧渡区中心卫生院分开。1987年,有职工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1人(中医人员占31.3%),病床80张。设中医内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针灸科和西医内外科、妇科、五官科、放射科等22个科室。
附仁寿诊所简况
1946年春,周志俊出资在家乡梅城村(今梅城小学址)创办至德县仁惠诊所,后改称仁寿诊所,聘请医护人员7人,其中5人聘于上海,每月拨活动经费600余元(包括人员工资、免费药品款及杂支和器械的补充等)。是年秋,上海受聘人员陆续离开诊所,继而周志俊聘请县内医生王友梅(民国35年毕业于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医疗系)担任诊所主任兼医师,并招收5名男女青年为学徒,边培训边工作。
解放后,仁寿诊所7名医护人员继续留任,活动经费仍由周志俊资助,在县卫生科管理下,开展正常的医务活动,直到1966年9月,周志俊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资金冻结,停止拨款而停歇。仁寿诊所的医护人员除一部分调到其他医疗单位,余下人员及资产均转入尧渡区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