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青阳县位于皖南北部,今属安徽省池州地区。县境东接南陵、泾县,南邻石台、黄山,西连贵池,北交铜陵。总面积1180. 6平方公里,中低山和丘陵居多,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现有人口27. 2万。县治蓉城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佛教名山、旅游胜地九华山位于县境西南。
青阳古属扬州,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属鄣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前,始置县,称陵阳。此后,三易县之名、治、域。至唐天宝元年(742)改置今县,时属宣州。宋至清俱属池州,民国初属芜湖道,后属安徽第八区。建国后,先后改属池州、安庆、宣城地区及芜湖市。
青阳含九华山脉主体,西北近临长江,东南依太平湖,向以山川秀丽见称,为皖南旅游名胜区。境内山峦重迭,多绵亘于县境西南,奇峰、怪石林立,有名山峦共128座,十王峰最高;河流纵横,多婉蜒于县境东北,曲溪、幽泉遍布,主要河流有4条,青通河最长。地势南高北低,起伏明显。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较少有重大自然灾害。
青阳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境内土质肥沃,盛产稻、茶、麻、桑等数百种农副产品;水域多被综合利用,盛产鱼、虾、藕、芡实等数十种水产品。因此,以“鱼米之乡”、“蚕桑之地”著称。覆盖森林50余万亩,已成森森林洋、浩浩竹海。名贵竹木、奇花异草、野生动物品种数以千计。其中,稀有树种有三尖杉、五叉松、金钱松、青钱柳、相思树等20余种;名贵药材有黄连、杜仲、五加皮、还魂草等170余种;珍禽异兽有獐、麂、鹿、穿山甲、叮当鸟等10余种。地下蕴藏的矿物,达7类36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宜采矿物有铅锌、硫铁、大理石等20余种。
青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今已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3处、宋铜矿遗址1处、西周至晋代古墓葬13处。出上文物数以千计,其中,西周时期的“双龙青铜尊”、春秋晚期的“菱形花纹戈”、汉晋时期的“堆塑人物谷仓罐”、隋代的“青瓷豆托五足炉”、唐代的“蜂蝶牡丹镜”、“真子飞霜镜”等均为罕见珍品。“青阳腔”堪称戏曲奇葩,明代即被奉为“时尚”,广传国内,并远及海外。境内之九华山佛教文化闻名遐迩,珍品纷呈,现馆藏佛教文物1300余件,其中贝叶经、钦赐“藏经”及《华严经》血抄本等均为旷世奇珍。有关佛教的著述远播中外。本县体现佛教文化特色的文艺美术竞相争艳。书画、石雕、竹编、纸扎、刺绣、剪纸等均久盛不衰。别具一格的傩戏、傩舞及竹马灯舞等均盛极一时,优美动听的九华民歌遍及城乡。古往今来,无数名人香客慕名来游九华,致有“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之咏。
纵观青阳的历史,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代有迁入,东晋年间移民尤多。他们带着比较先进的中原文化而来,与土著山越族杂居共处,繁衍生息,开发土地,原本地广人稀的面貌渐有改观。据出土文物证实,当时,县境除西南山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已开发成耕地,农业生产具有相当规模。以道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已有影响。但军阀争城,士族夺地的祸患常有发生。三国吴将徐盛剿击临城“南阿山贼”,南朝军阀亦多次荡除“山越”,致使大批县民或死于兵祸,或沦为佃客;大片良田或毁于战火,或掠为庄园。南齐萧子良还曾封闭山泽数百里,禁民采樵渔猎。
唐贞观年间,始得休养生息,人口日增,农垦日盛。至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县已有4700多户,2万多人。境内丘陵多垦为耕地,山林渐被蓄养,蚕桑、茶叶、芒麻生产驰誉江南。尤其是九华佛教的兴起,刺激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唐代,九华茶叶和天竺竹筷已畅销南洋;及宋,已有“天台云雾”、“九华龙眼”等名茶及精美的工艺竹编间世。蓉城、陵阳、慕善、金山、吴潭、铜埠、管埠等7个商品集散点,均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集镇。涉足县境的名僧、达官、显士历代不绝,唐有李白、刘禹锡、杜牧、杜荀鹤;宋有王安石、苏辙、周必大、杨万里、膝子京、岳飞、文天祥、僧希坦;元有萨都剌。他们或游山题咏,或聚徒讲学,对青阳文化影响颇大。境内名臣、文士代不乏人,唐有诗人费冠卿,五代有翰林学士、宰相殷文圭、殷崇义父子,宋有抗击秦桧的御史章贲以及诰封青阳开国公、同知枢密院事的程九万及其子程松,元有隐居不仕的陈岩。但是,青阳发展历受“官市”、“漕运”之扰,强取豪夺之侵,征战兵争之祸,数度出现“桑柘废空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的惨景。元至正十六年至二十年(1356—1360),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池州府境的四年兵争,对青阳的破坏尤为惨重。至元末,全县只有3100多户,1.2万多人,较唐开元时减少五分之二。
至明初,明太祖曾视皖南为“兴王之地”,施政较宽,青阳农业又得以复兴,其他各业也逐渐发展。至万历二十年(1592),兴修圩、塘、堰、坝数十处,从而“水至不为害,小旱亦庶可支”。其时,九华佛教鼎盛,全县手工业和商业亦空前兴盛,陵阳一带,出现一些富商大贾,致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美誉。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洪武年间创立县学,万历年间,王阳明书院、湛若水书院先后建成,理学家王阳明、湛若水及本邑名流施宗道、施学曾等均亲临讲学,从而书院大兴,讲学风行。及清,义学林立,凡集镇及较大村庄皆设有私塾。自明迄清,科举中试者多达百人以上,明代的柯乔、方新均累官御史;清代的王懿修、王宗诚、吴襄均累官尚书。有学术著作行世者数十人,明代陆仲远的《千金圣惠方》、清代陈坡的《天文集解》、曹笙南的《蚕桑清课》及袁瑛的《医学知源》等都很有影响。但因明有“计丁齐马”之政,所征马草、马银繁重;清代迎送上司游山耗费人力财力甚巨,致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同时,战祸、天灾多次发生。清咸丰六年(1856)大旱,几无收获;同治元年(1862)瘟疫流行,死者十之六七;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的十一年间,清军在县境内镇压太平军,致使出现“家随兵尽屋空存”的惨景,全县人口降至5100多人,田园大片荒芜。
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由于倡行新政,各项事业均有发展。民国17年(1928),全县人口增至14万多人,粮食自给有余,蚕茧年产1.6万余担,为全省之冠。民国28年前后,茶、麻生产以及造林、采矿、筑路等实绩可观。商业形成了以蓉城、木镇、庙前、陵阳4大集镇为中心的网络。蓉城、陵阳商家还在上海、芜湖、蚌埠等大。中城市兴办实业,拥有纺织、造纸、竹木加工等26个行业。民国26年日军侵华后,青阳遭受日军蹂躏长达8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至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多次“清剿”县境内的新四军、游击队及民兵,城乡一片白色恐怖。新办的诸多实业被摧残殆尽,方兴的城乡经济被洗劫一空。其间,青阳人民反独裁、反内战、反外侮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宁坤山、吴家元、洪广、熊筱春等数以百计的青阳优秀儿女英勇献身。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日益壮大。1949年4月21日,青阳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于23日成立了县人民政府。
建国40年来,青阳的国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至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17605万元,比1949年增长6.9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647万元,财政收入117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452元,职工人均年工资1283元。这40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1949~1956年,为除旧布新阶段。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农业生产有突破性发展,至1956年,粮食总产64954吨。同时建立起棉纺和铁木业为主体的生产合作社和工厂,工业总产值已达634万元。此期,先后建立了木镇、庙前、陵阳、九华、丁桥、蓉城等乡镇文化站,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教育事业开始普及,中小学生数成倍增长,城乡人民的脱盲识字教育也卓有成效。
1957~1978年,为曲折发展阶段。通过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农业生产条件有显著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大有提高,科学种田开始实施。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一批工厂,使工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社队(乡村)工业开始发展。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景象,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青阳农民画”曾荣获国家奖励。教育实现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工农业余教育也不断加强。但由于左倾干扰和“文革”动乱,国民经济未能得到顺利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大呼隆”干活方式和“大寨式”的政治评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农业总产值几度升降。工业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之后大多数企业下马。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878万元。“文革”期间,文教事业倍受摧残,“样板戏”、“语录歌”、“忠字舞”取代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以后,为开拓前进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失误,青阳县的国民经济开始沿着“改革、开放”的轨道向前发展。
农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在注重粮、棉生产的同时,发展以蚕桑、芒麻、茶叶为主的经济作物,重视植树造林、水产养殖及禽畜饲养,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至1989年,农业总产值达7568万元,比1949年增长2.6倍。 其内部各业的比率也发生了变化,不少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区性商品生产的专业村和专业户:朝华、花园、沙堤、庙前、新中等村被称为“蚕桑之乡”;五星、六泉等村被称为“苎麻之乡”;新丰、桥庵等村被称为“茶叶之乡”;童埠乡被称为“养鱼之乡”。同时,大批农民进入城镇办工业、搞运输、经营商业和服务业。迄今从事工交商贸的专业户已有756户,新经济联合体50个。
工业通过实行经济承包、开展横向联系、改进技术设备、优化劳动组合等措施,出现县、乡、村、家庭和联户工业多层次发展的态势。至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已达10037万元,比1949年增长66.68倍。已拥有纺织、建材、采矿、食品、机械、森工、轻工、化工、五金、印刷、橡胶等10多个门类1948个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9类17种,其中竹编工艺品、木制仿古家具、白厂丝、精干麻条。草墙纸、涂料等10余种产品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
商业坚持开放搞活方针,国营、集体、个体、联营、中外合资一齐上。商品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多达2550余个。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1647万元,比1949年增长53.4倍。
其他各项事业也都蓬勃发展。交通邮电,已实现乡乡通车,村村通邮;庙前邮电支局还在全省率先使用太阳能电源设备。旅游业空前繁荣,1989年,游客流量达24.3万人次,创收百万余元。文化、教育、科技均硕果累累。文艺创作和文物发掘、鉴定、整理都很有成绩,“陶长年树根造型”深受外国友人好评。“青阳腔”的发掘整理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国家文化部关注。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均达95%。文盲已基本扫除,小学已经普及;接受初中教育的青少年,城镇已达90%以上,农村接近70%;大学毕业生年近百人,研究生总数已逾百人,并有十余人出国留学。全县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000余人;各类科研成果和学术论著时有涌现,其中有不少项目获省、地、市奖励。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乡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县城和不少乡镇都设有福利工厂和敬老院,基本上做到残能就业,老有所养。1982年5月至1986年8月,全县农村新建住房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其中不少为2层砖混凝土结构楼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家具和用具开始进入农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勤劳朴实、讲究卫生、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逐步为科学文明所代替,社会主义新风尚日益形成。
青阳古邑经过数千年开发,特别是建国后40年建设,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但是,经济结构仍处于资源导向型的低层次,工业产品档次低、批量小、竞争力弱;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摆脱多年徘徊的局面。面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青阳人民正为增强经济实力而努力奋斗着。
农业方面,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开发整治荒山和低产田园,建设好商品粮和桑茧等生产基地,力争不断提高土地的报酬率和农副产品的商品率。
工业方面,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点行业,培育骨干企业,开拓拳头产品。着力建设轻纺工业,搞好丝绸纺织;开发以伞、扇、根雕、竹编和矿泉水为基础的旅游产品,提高相关的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的生产能力。
旅游方面,重点开发九华后山和笔架山旅游景点;建设好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鉴于当前县内科技力量较弱,劳动力素质较低的状况,大力振兴教育、科技,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全县人民正积极地付诸实施,前景乐观。
青阳的基础在农、潜力在山、关键在人、希望在智力的开发和坚定不移地倡兴科技、发展工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阳人民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青阳古属扬州,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属鄣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前,始置县,称陵阳。此后,三易县之名、治、域。至唐天宝元年(742)改置今县,时属宣州。宋至清俱属池州,民国初属芜湖道,后属安徽第八区。建国后,先后改属池州、安庆、宣城地区及芜湖市。
青阳含九华山脉主体,西北近临长江,东南依太平湖,向以山川秀丽见称,为皖南旅游名胜区。境内山峦重迭,多绵亘于县境西南,奇峰、怪石林立,有名山峦共128座,十王峰最高;河流纵横,多婉蜒于县境东北,曲溪、幽泉遍布,主要河流有4条,青通河最长。地势南高北低,起伏明显。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较少有重大自然灾害。
青阳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境内土质肥沃,盛产稻、茶、麻、桑等数百种农副产品;水域多被综合利用,盛产鱼、虾、藕、芡实等数十种水产品。因此,以“鱼米之乡”、“蚕桑之地”著称。覆盖森林50余万亩,已成森森林洋、浩浩竹海。名贵竹木、奇花异草、野生动物品种数以千计。其中,稀有树种有三尖杉、五叉松、金钱松、青钱柳、相思树等20余种;名贵药材有黄连、杜仲、五加皮、还魂草等170余种;珍禽异兽有獐、麂、鹿、穿山甲、叮当鸟等10余种。地下蕴藏的矿物,达7类36种,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宜采矿物有铅锌、硫铁、大理石等20余种。
青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今已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3处、宋铜矿遗址1处、西周至晋代古墓葬13处。出上文物数以千计,其中,西周时期的“双龙青铜尊”、春秋晚期的“菱形花纹戈”、汉晋时期的“堆塑人物谷仓罐”、隋代的“青瓷豆托五足炉”、唐代的“蜂蝶牡丹镜”、“真子飞霜镜”等均为罕见珍品。“青阳腔”堪称戏曲奇葩,明代即被奉为“时尚”,广传国内,并远及海外。境内之九华山佛教文化闻名遐迩,珍品纷呈,现馆藏佛教文物1300余件,其中贝叶经、钦赐“藏经”及《华严经》血抄本等均为旷世奇珍。有关佛教的著述远播中外。本县体现佛教文化特色的文艺美术竞相争艳。书画、石雕、竹编、纸扎、刺绣、剪纸等均久盛不衰。别具一格的傩戏、傩舞及竹马灯舞等均盛极一时,优美动听的九华民歌遍及城乡。古往今来,无数名人香客慕名来游九华,致有“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之咏。
纵观青阳的历史,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代有迁入,东晋年间移民尤多。他们带着比较先进的中原文化而来,与土著山越族杂居共处,繁衍生息,开发土地,原本地广人稀的面貌渐有改观。据出土文物证实,当时,县境除西南山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已开发成耕地,农业生产具有相当规模。以道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已有影响。但军阀争城,士族夺地的祸患常有发生。三国吴将徐盛剿击临城“南阿山贼”,南朝军阀亦多次荡除“山越”,致使大批县民或死于兵祸,或沦为佃客;大片良田或毁于战火,或掠为庄园。南齐萧子良还曾封闭山泽数百里,禁民采樵渔猎。
唐贞观年间,始得休养生息,人口日增,农垦日盛。至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县已有4700多户,2万多人。境内丘陵多垦为耕地,山林渐被蓄养,蚕桑、茶叶、芒麻生产驰誉江南。尤其是九华佛教的兴起,刺激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唐代,九华茶叶和天竺竹筷已畅销南洋;及宋,已有“天台云雾”、“九华龙眼”等名茶及精美的工艺竹编间世。蓉城、陵阳、慕善、金山、吴潭、铜埠、管埠等7个商品集散点,均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集镇。涉足县境的名僧、达官、显士历代不绝,唐有李白、刘禹锡、杜牧、杜荀鹤;宋有王安石、苏辙、周必大、杨万里、膝子京、岳飞、文天祥、僧希坦;元有萨都剌。他们或游山题咏,或聚徒讲学,对青阳文化影响颇大。境内名臣、文士代不乏人,唐有诗人费冠卿,五代有翰林学士、宰相殷文圭、殷崇义父子,宋有抗击秦桧的御史章贲以及诰封青阳开国公、同知枢密院事的程九万及其子程松,元有隐居不仕的陈岩。但是,青阳发展历受“官市”、“漕运”之扰,强取豪夺之侵,征战兵争之祸,数度出现“桑柘废空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的惨景。元至正十六年至二十年(1356—1360),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池州府境的四年兵争,对青阳的破坏尤为惨重。至元末,全县只有3100多户,1.2万多人,较唐开元时减少五分之二。
至明初,明太祖曾视皖南为“兴王之地”,施政较宽,青阳农业又得以复兴,其他各业也逐渐发展。至万历二十年(1592),兴修圩、塘、堰、坝数十处,从而“水至不为害,小旱亦庶可支”。其时,九华佛教鼎盛,全县手工业和商业亦空前兴盛,陵阳一带,出现一些富商大贾,致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美誉。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洪武年间创立县学,万历年间,王阳明书院、湛若水书院先后建成,理学家王阳明、湛若水及本邑名流施宗道、施学曾等均亲临讲学,从而书院大兴,讲学风行。及清,义学林立,凡集镇及较大村庄皆设有私塾。自明迄清,科举中试者多达百人以上,明代的柯乔、方新均累官御史;清代的王懿修、王宗诚、吴襄均累官尚书。有学术著作行世者数十人,明代陆仲远的《千金圣惠方》、清代陈坡的《天文集解》、曹笙南的《蚕桑清课》及袁瑛的《医学知源》等都很有影响。但因明有“计丁齐马”之政,所征马草、马银繁重;清代迎送上司游山耗费人力财力甚巨,致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同时,战祸、天灾多次发生。清咸丰六年(1856)大旱,几无收获;同治元年(1862)瘟疫流行,死者十之六七;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的十一年间,清军在县境内镇压太平军,致使出现“家随兵尽屋空存”的惨景,全县人口降至5100多人,田园大片荒芜。
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由于倡行新政,各项事业均有发展。民国17年(1928),全县人口增至14万多人,粮食自给有余,蚕茧年产1.6万余担,为全省之冠。民国28年前后,茶、麻生产以及造林、采矿、筑路等实绩可观。商业形成了以蓉城、木镇、庙前、陵阳4大集镇为中心的网络。蓉城、陵阳商家还在上海、芜湖、蚌埠等大。中城市兴办实业,拥有纺织、造纸、竹木加工等26个行业。民国26年日军侵华后,青阳遭受日军蹂躏长达8年之久。抗日战争期间至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多次“清剿”县境内的新四军、游击队及民兵,城乡一片白色恐怖。新办的诸多实业被摧残殆尽,方兴的城乡经济被洗劫一空。其间,青阳人民反独裁、反内战、反外侮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宁坤山、吴家元、洪广、熊筱春等数以百计的青阳优秀儿女英勇献身。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日益壮大。1949年4月21日,青阳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于23日成立了县人民政府。
建国40年来,青阳的国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至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17605万元,比1949年增长6.9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647万元,财政收入117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452元,职工人均年工资1283元。这40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1949~1956年,为除旧布新阶段。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农业生产有突破性发展,至1956年,粮食总产64954吨。同时建立起棉纺和铁木业为主体的生产合作社和工厂,工业总产值已达634万元。此期,先后建立了木镇、庙前、陵阳、九华、丁桥、蓉城等乡镇文化站,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教育事业开始普及,中小学生数成倍增长,城乡人民的脱盲识字教育也卓有成效。
1957~1978年,为曲折发展阶段。通过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农业生产条件有显著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大有提高,科学种田开始实施。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一批工厂,使工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社队(乡村)工业开始发展。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景象,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青阳农民画”曾荣获国家奖励。教育实现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工农业余教育也不断加强。但由于左倾干扰和“文革”动乱,国民经济未能得到顺利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大呼隆”干活方式和“大寨式”的政治评工,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农业总产值几度升降。工业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之后大多数企业下马。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878万元。“文革”期间,文教事业倍受摧残,“样板戏”、“语录歌”、“忠字舞”取代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以后,为开拓前进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失误,青阳县的国民经济开始沿着“改革、开放”的轨道向前发展。
农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在注重粮、棉生产的同时,发展以蚕桑、芒麻、茶叶为主的经济作物,重视植树造林、水产养殖及禽畜饲养,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至1989年,农业总产值达7568万元,比1949年增长2.6倍。 其内部各业的比率也发生了变化,不少地方形成了具有地区性商品生产的专业村和专业户:朝华、花园、沙堤、庙前、新中等村被称为“蚕桑之乡”;五星、六泉等村被称为“苎麻之乡”;新丰、桥庵等村被称为“茶叶之乡”;童埠乡被称为“养鱼之乡”。同时,大批农民进入城镇办工业、搞运输、经营商业和服务业。迄今从事工交商贸的专业户已有756户,新经济联合体50个。
工业通过实行经济承包、开展横向联系、改进技术设备、优化劳动组合等措施,出现县、乡、村、家庭和联户工业多层次发展的态势。至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已达10037万元,比1949年增长66.68倍。已拥有纺织、建材、采矿、食品、机械、森工、轻工、化工、五金、印刷、橡胶等10多个门类1948个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9类17种,其中竹编工艺品、木制仿古家具、白厂丝、精干麻条。草墙纸、涂料等10余种产品远销西欧、日本、东南亚。
商业坚持开放搞活方针,国营、集体、个体、联营、中外合资一齐上。商品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多达2550余个。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1647万元,比1949年增长53.4倍。
其他各项事业也都蓬勃发展。交通邮电,已实现乡乡通车,村村通邮;庙前邮电支局还在全省率先使用太阳能电源设备。旅游业空前繁荣,1989年,游客流量达24.3万人次,创收百万余元。文化、教育、科技均硕果累累。文艺创作和文物发掘、鉴定、整理都很有成绩,“陶长年树根造型”深受外国友人好评。“青阳腔”的发掘整理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国家文化部关注。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均达95%。文盲已基本扫除,小学已经普及;接受初中教育的青少年,城镇已达90%以上,农村接近70%;大学毕业生年近百人,研究生总数已逾百人,并有十余人出国留学。全县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000余人;各类科研成果和学术论著时有涌现,其中有不少项目获省、地、市奖励。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乡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县城和不少乡镇都设有福利工厂和敬老院,基本上做到残能就业,老有所养。1982年5月至1986年8月,全县农村新建住房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其中不少为2层砖混凝土结构楼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家具和用具开始进入农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勤劳朴实、讲究卫生、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逐步为科学文明所代替,社会主义新风尚日益形成。
青阳古邑经过数千年开发,特别是建国后40年建设,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但是,经济结构仍处于资源导向型的低层次,工业产品档次低、批量小、竞争力弱;农业生产尚未完全摆脱多年徘徊的局面。面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青阳人民正为增强经济实力而努力奋斗着。
农业方面,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开发整治荒山和低产田园,建设好商品粮和桑茧等生产基地,力争不断提高土地的报酬率和农副产品的商品率。
工业方面,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点行业,培育骨干企业,开拓拳头产品。着力建设轻纺工业,搞好丝绸纺织;开发以伞、扇、根雕、竹编和矿泉水为基础的旅游产品,提高相关的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的生产能力。
旅游方面,重点开发九华后山和笔架山旅游景点;建设好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鉴于当前县内科技力量较弱,劳动力素质较低的状况,大力振兴教育、科技,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全县人民正积极地付诸实施,前景乐观。
青阳的基础在农、潜力在山、关键在人、希望在智力的开发和坚定不移地倡兴科技、发展工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阳人民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