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农 业 区 划
一、耕地(不含茶园、果园用地)清顺治十四年(1657)丈量,本县实有耕地169861.8亩。咸丰年间,大片田地荒芜。至光绪十六年(1890),全县实有熟地仅75642亩。民国10年(1921),全县耕地为10万余亩。民国22年调查,全县耕地原额为174436亩,其中熟地为107813亩,荒地66623亩。民国32年统计,全县耕地面积为188263亩,人均耕地1.65亩。
建国后,鼓励农民开荒垦种,1949年底,全县实有耕地276754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2.27亩。1954年,全县耕地扩大到324786亩,其中水田252037亩,旱地72749亩。与1949年相比,水田扩增10585亩,旱地扩增37447亩。1955年后,公用、民用占地日增,耕地日趋减少。1984年统计,全县耕地面积为271317亩,其中水田242168亩,旱地29149亩,人均占有耕地仅1.41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垦植率为15.3%,耕地后备资源基本枯竭。1989年,全县耕地减至26612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减至1.08亩。在当年实际减少的366亩中,国家基建占地105亩、农民建房占地72亩、其他占地89亩。
二、农业分区
传统农业分区据民国22年《青阳风土志》载,四乡上质均宜种植稻麦及豆类等杂粮。县民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黄豆、棉花、苎麻、桑叶、茶叶、杂粮等。其分布情况为:水稻,四乡均大面积种植,主要产区为木镇、杨田、杜村、百架桥、高家塝等地,面积约8万余亩。麦与杂粮,四乡均有种植,主要产区为高家塝、董家桥、丁桥、葛家塘、元村等地,面积约5000余亩。黄豆,四乡均有零星种植,主要产区为童埠圩、石堰、丁桥、高家塝、董家桥等地带,面积3000余亩。棉花主要产区为董家桥、元村、丁桥一带,面积3400余亩。苎麻主要产区为六泉口、四板桥、高家塝等地,面积1200余亩。茶叶主要产区为九华山、黄石溪、拾宝山、宋冲、乌株山等地,面积约1600余亩。蚕桑主要产区为木镇、蓉城附近以及百架桥、庙前、陵阳等地,占地数千亩。烟草所产甚少,只高家塝、元村、丁桥等有少量种植。
综合农业区划本县地形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一定差异。传统生产方式,长期处于单一经营状态,即在五业(种植业、林、牧、副、渔业)中偏重种植业,在种植业中依赖于粮食生产。为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1984年,县人民政府组织专人,进行综合农业区划调查研究工作,按以下原则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以种植业为中心,林业为重点,主攻竹、木、茶、桑、麻;以养鱼为突破口,以乡镇企业和家庭副业为杠杆,活跃整个农业经济。是年和1987年,先后将全县调整为6个和5个农业分区。1984至1989年,各乡、镇基本上依照农业区划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县有关部门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改变了本县农业经济中单一经营的状况。
1、北部圩洼岗丘——粮、渔、桑区。位于青通河、七星河下游,包括童埠、新河、木镇、丁桥4乡镇,该区为本县油菜籽重要产区,耕种土壤类型主要是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少量黄红壤,耕地面积5.7万亩,劳力2.7万余人。
2、东部低山丘陵——粮、桑、林区。位于县境东部,七星河上游,包括酉华、乔木、竹阳3乡。该区为本县粮食、蚕桑重要产区。土壤类型为紫色土、石灰土、扁石黄红壤、水稻土。耕地面积4.3万余亩,劳力2万余人。
3、中部河谷平畈岗丘——粮、麻、桑区。位于县境中心,包括蓉城、城东、杨田3乡、镇。土壤类型主要是:水稻土、砂泥田、麻沙田、石灰土,黄红壤分布于岗丘。光热、水利条件较优越,适宜双季稻和桑、麻生长。耕地面积6万余亩,劳力2.6万余人。
4、西部河谷盆地低山丘陵——粮、茶、桑、林区。位于县境西部,包括九华、杜村、庙前、五溪4乡。该区宜林地占全县宜林地总面积20%以上,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为本县林、茶主要产区。地貌呈盆地岗丘交错形态,土壤类型主要是麻砂泥田、砂泥田。耕地面积4.9万余亩,劳力2.5万余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4亩,为本县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
5、南部中低山丘陵——粮、林、茶区。位于县境南部,包括沙济、陵阳、南阳、东堡、朱备5乡。该区境内山峦起伏,嵌有山间盆地。土壤类型主要是砂质土为主的水稻土,扁石黄红壤少量。耕地面积5.4万余亩,劳力1.8万余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38亩,为本县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区。
几个年份农作物种植结构比重表
建国后,鼓励农民开荒垦种,1949年底,全县实有耕地276754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2.27亩。1954年,全县耕地扩大到324786亩,其中水田252037亩,旱地72749亩。与1949年相比,水田扩增10585亩,旱地扩增37447亩。1955年后,公用、民用占地日增,耕地日趋减少。1984年统计,全县耕地面积为271317亩,其中水田242168亩,旱地29149亩,人均占有耕地仅1.41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垦植率为15.3%,耕地后备资源基本枯竭。1989年,全县耕地减至26612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减至1.08亩。在当年实际减少的366亩中,国家基建占地105亩、农民建房占地72亩、其他占地89亩。
二、农业分区
传统农业分区据民国22年《青阳风土志》载,四乡上质均宜种植稻麦及豆类等杂粮。县民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黄豆、棉花、苎麻、桑叶、茶叶、杂粮等。其分布情况为:水稻,四乡均大面积种植,主要产区为木镇、杨田、杜村、百架桥、高家塝等地,面积约8万余亩。麦与杂粮,四乡均有种植,主要产区为高家塝、董家桥、丁桥、葛家塘、元村等地,面积约5000余亩。黄豆,四乡均有零星种植,主要产区为童埠圩、石堰、丁桥、高家塝、董家桥等地带,面积3000余亩。棉花主要产区为董家桥、元村、丁桥一带,面积3400余亩。苎麻主要产区为六泉口、四板桥、高家塝等地,面积1200余亩。茶叶主要产区为九华山、黄石溪、拾宝山、宋冲、乌株山等地,面积约1600余亩。蚕桑主要产区为木镇、蓉城附近以及百架桥、庙前、陵阳等地,占地数千亩。烟草所产甚少,只高家塝、元村、丁桥等有少量种植。
综合农业区划本县地形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一定差异。传统生产方式,长期处于单一经营状态,即在五业(种植业、林、牧、副、渔业)中偏重种植业,在种植业中依赖于粮食生产。为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1984年,县人民政府组织专人,进行综合农业区划调查研究工作,按以下原则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以种植业为中心,林业为重点,主攻竹、木、茶、桑、麻;以养鱼为突破口,以乡镇企业和家庭副业为杠杆,活跃整个农业经济。是年和1987年,先后将全县调整为6个和5个农业分区。1984至1989年,各乡、镇基本上依照农业区划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县有关部门进行分类指导,逐步改变了本县农业经济中单一经营的状况。
1、北部圩洼岗丘——粮、渔、桑区。位于青通河、七星河下游,包括童埠、新河、木镇、丁桥4乡镇,该区为本县油菜籽重要产区,耕种土壤类型主要是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少量黄红壤,耕地面积5.7万亩,劳力2.7万余人。
2、东部低山丘陵——粮、桑、林区。位于县境东部,七星河上游,包括酉华、乔木、竹阳3乡。该区为本县粮食、蚕桑重要产区。土壤类型为紫色土、石灰土、扁石黄红壤、水稻土。耕地面积4.3万余亩,劳力2万余人。
3、中部河谷平畈岗丘——粮、麻、桑区。位于县境中心,包括蓉城、城东、杨田3乡、镇。土壤类型主要是:水稻土、砂泥田、麻沙田、石灰土,黄红壤分布于岗丘。光热、水利条件较优越,适宜双季稻和桑、麻生长。耕地面积6万余亩,劳力2.6万余人。
4、西部河谷盆地低山丘陵——粮、茶、桑、林区。位于县境西部,包括九华、杜村、庙前、五溪4乡。该区宜林地占全县宜林地总面积20%以上,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为本县林、茶主要产区。地貌呈盆地岗丘交错形态,土壤类型主要是麻砂泥田、砂泥田。耕地面积4.9万余亩,劳力2.5万余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4亩,为本县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区。
5、南部中低山丘陵——粮、林、茶区。位于县境南部,包括沙济、陵阳、南阳、东堡、朱备5乡。该区境内山峦起伏,嵌有山间盆地。土壤类型主要是砂质土为主的水稻土,扁石黄红壤少量。耕地面积5.4万余亩,劳力1.8万余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38亩,为本县人均耕地最多的地区。
几个年份农作物种植结构比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