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畜 禽 饲 养
一、饲养状况
家畜猪:民国20年,全县年饲养2万余头。民国30年前后,降至7000余头。1949年,全县饲养量为4.1万余头,1957年,发展到9.1万余头。1958年,推广集体养猪,禁止私人养猪,年饲养量大减,1960年,降至47159头,年末存栏仅8340头。1962年,落实自留饲料地,奖售饲料粮,扶持社员私人养猪,生猪饲养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饲养量增至63828头,年末存栏达35404头。1966至1976年,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猪场,全县有集体养猪场1524个,年均饲养10万头左右(含私人饲养),年均存栏数为5.44万余头。但由于出栏生猪体重轻等原因,猪肉供应仍紧缺。1978年,私人养猪发展很快,出现养猪专业大户,至1981年,全县饲养量达10.2万余头。1989年,全县饲养124215头,年末存栏70400头,其中种公猪54头、种母猪2959头。
本县生猪地方品种主要有圩猪、陵阳花猪。50年代中期,引进约克夏、巴克夏、长白、苏白、内江、荣昌等良种猪与本县土种猪杂交。巴克夏杂交一代,育肥期短,肉质好,为农户所喜爱,其余均逐渐被淘汰。1983年起,推广种母猪人工授精,引进大约克、汉普夏、杜洛克等杂交瘦肉型良种。1989年本县饲养的生猪,约70%为杂交品系。近年开发的土种陵阳花猪,具有早熟、肉质细、母性好、繁殖率高、耐粗饲料、适应性强等优点。
牛:民国30年前后,全县饲养耕牛1000头左右,主要为水牛,黄牛较少。1952年,发展到1.7万余头。1953至1957年,年均饲养1.5万余头。1958至1968年,年均1.36万余头。1969至1978年,年均饲养1.64万余头。1982年后,耕牛由集体饲养改为农户家庭饲养,饲养量逐年回升。是年,饲养1.47万余头。至1987年,增至1.8万头。1989年,全县养牛20195头,水牛12826头中能繁殖的母牛2421头,当年生子牛1637头;黄牛7369头中能繁殖的母牛2421头,当年生子牛918头。
本县水牛属地方品种——东流牛,黄牛属皖南黄牛。50年代引进“秦川”种水牛和本地水牛杂交繁殖。1973年,引进2头延安种黄牛和本地黄牛杂交繁殖。1984年,采用短角和摩拉牛的冷冻精液配种,产杂交牛15头。
羊:民国30年前后,全县养羊150至250头。建国后,先后从内蒙及太湖县、阜阳县引进中山羊、湖羊、淮山羊等品种,因疫病防治技术较复杂等原因,无发展。1987年,全县养有山羊87只。1989年,年饲养161只,年末存栏129只,其中能繁殖的母羊34只。
马、骡、驴:民国年间,本县少量饲养。民国30年全县养马11头,骡5头,驴49头。建国后,饲养量甚少。1958年,为实现农村运输“车、马化”,从新疆引进马50头,1962年后已绝迹。
家禽及其它本县饲养的家禽,鸡为大宗,鸭、鹅较少。民国20年前后,年饲养家禽20万只左右,民国30年后,降至9万余只。1949年全县饲养家禽14万只,1952年,发展到32.87万只。1958年,达44.17万只。1960年,骤减至20万只。1962年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回升至46万只。“文革”期间,户养家禽受制约,年饲养量徘徊不前。1978年后,户养家禽大幅度增加,新出现一批养鸡专业户,农户中以专人放鸭、养鹅为副业者增多。1984年,全县饲养家禽75.61万只。1987年,增至95万只。1989年,全县饲养965553只,年末存栏613717只,当年出栏351836只,产禽蛋1294.2吨。
本县饲养的家禽传统品种为当地土种。
鸡:有宣城鸡(又称三黄鸡)、麻黄鸡、乌皮鸡等。民国33年,引进“来杭鸡”一代杂交蛋3000枚孵育繁殖。建国后,先后引进推广来杭、白洛克、娘山、芦花、洛岛红、新浦东、星杂288、星杂579、希塞斯、星布罗、罗斯、巴布可克等优良品种,因保种不力,所剩甚少。
鸭:有中型麻鸭。1979年起,先后引进秋高、金定、樱桃谷、绍兴麻鸭、北京鸭、康贝尔、番鸭等。
鹅:有白鹅。1981年,引进郎溪雁鹅,当年繁殖5万只左右。
兔:民国时期,县农林场饲养少量。1959年,本县曾养兔2100只,后逐渐减少。1980年,引进西德长毛兔,至1983年,发展到1500只。后因市场兔毛价格下跌,饲养者渐少。1987年,全县养兔433只。1989年,饲养192只,其中非肉用兔59只。
蜜蜂:民国时期少数农户养蜂。1958年,全县养蜂460箱。后发展缓慢。1978年后,出现养蜂专业户。1979年,全县养蜂1000箱,年产蜂蜜18000公斤。1989年,养蜂1099箱,产蜜13641公斤。品种有中蜂、意蜂等。
水貂:1970年从外地引进,1977年,全县养貂251只。因成本高、经济效益低,1989年减至42只。
二、饲料
本县畜禽饲养,传统饲料为植物性饲料。米糠,为生猪主要饲料,1989年,农业人口人均有米糠约130公斤左右。
农作物秸杆,一般可用作(或经过加工)牲畜饲料。1989年,全县种植早、中单晚稻共22万余亩,稻草供全县耕牛秋冬饲食有余。2万余亩杂粮中部份秸杆可加工成粗饲料。
稻壳,1989年,风扬下可加工的稻壳,农户人均约有50公斤左右,今各村一般建有饲料加工厂,养猪已习惯用稻壳糠与米糠拌和喂猪。
麦麸、酒糟等粮食加工副产品,今农户常购入充作畜禽精饲料。
稻、米、黄豆、棉籽,菜籽饼等,农户传统做法是在寒冬、早春及春耕大忙季节,对耕牛添加黄豆,米饭及棉籽、棉饼等精饲料;在母猪哺乳期及壮猪催肥期,添加米粥、皮糠及熟黄豆。1980年后,农户养猪除剩余饭菜外,一般每日均添加粥饭。饲养鸭、鹅,一般每日早晚喂稻谷2次;鸡的饲料以稻谷、米饭为主。
山芋、蔬菜等,1980年后,农户栽培的山芋、南瓜及自食有余的萝卜、莴苣等蔬菜,大部分作饲料。
水生作物,有野茭白、菱角菜、苇草等,全县湖塘均有自然繁殖。1974年,一度引进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及红绿萍,兼作猪饲料。
配合饲料。70年代,曾推广过中曲糖化饲料。1985年,县建立配合饲料厂,年产饲料5000吨。
三、疫病防治
疫病牛的主要疾病有口蹄疫(五号病)、肺炎、炭疽、狂犬病、牛流行热(间隔5年发生一次)、日本血吸虫病等。1984年发现锥虫病,阳性率在20%左右。1987年,焦虫病流行。1989年,有100余头幼牛发生巴氏杆菌病,死亡76头。
猪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热、口蹄疫(五号病)、猪白痢、副伤寒、寄生虫病等,狂犬病也年有发生。1978年,首次发现猪溶血性链球菌病。1987年七八月,全县有13750头生猪发病,发病率为17.2%,死亡780头。1989年7至9月,有3700余头生猪发生巴氏杆菌病,死亡1500余头。
家禽主要疫病有鸡新城疫、鸡霍乱、球虫病、雏鸡白痢、鸭鹅禽霍乱及寄生虫等。
兽医民国时,兽医均为民间个体中药兽医,主要施用阉割术。1951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翌年,70余民间兽医,组成本县畜牧兽医工作协会。同年,建立4个区联合诊所以及乡兽医小组。1969年,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兽医站。1989年,全县有乡(镇)畜牧兽医站19个,畜牧兽医27人。
民国及建国初期,主要采用中草药、针灸治疗兽病。60年代后,乡(镇)集体兽医通过专业培训,学习用西医疗法治疗畜病,各行政村大都有经过多次培训的个体兽医。随着兽医技术及畜用西药的发展,已能对畜禽疫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防治民国期间,实行耕牛包槽(包洗口、包治疗、包冬保检查)。50年代中期起,每年春秋两季,给猪、牛注射疫苗。1970年,木镇兽医站开展合作防治,实行“三包”(包防疫、包阉割、包治疗),部份公社(乡)实行“四包(加包药费)一扶持(死亡扶持)。此后,全县普遍推行畜牧合作医疗防疫制度。1980年,合作医疗废止,推行以防治畜病为主的技术承包,并推行生猪保险。当年,注射疫苗50万支,生猪死亡率由50年代的20%下降到6%。牛瘟病、牛炭疽和猪肺热等疫病,基本得到控制。1989年,县、乡兽医站,对16408个农户开展了技术承包服务,承包耕牛9947头、生猪23943头,其中生猪保险1773头。是年,注射猪丹毒疫苗1.2万头次、子猪副伤寒疫苗0.98万头次,注射猪瘟疫苗的密度达85%;发放鸡新城Ⅰ、Ⅱ疫苗0.37万支。
1964年,设城关、庙前、木镇、陵阳、石安5个检疫点,开始兽医卫生检疫。“文革”废止。1979年,复设蓉城、庙前、木镇、陵阳、乔木、五溪、童埠等7个检疫点。1985年起,全县各乡(镇)均开展了卫生检疫工作,主要对子猪市场进行检疫,防止外地畜疫流入。对农贸市场实行定点检疫,对出售的猪、牛肉进行检验,对患有传染病的肉类采取腌制、没收销毁等措施,以控制畜禽疫病的扩散。
家畜猪:民国20年,全县年饲养2万余头。民国30年前后,降至7000余头。1949年,全县饲养量为4.1万余头,1957年,发展到9.1万余头。1958年,推广集体养猪,禁止私人养猪,年饲养量大减,1960年,降至47159头,年末存栏仅8340头。1962年,落实自留饲料地,奖售饲料粮,扶持社员私人养猪,生猪饲养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饲养量增至63828头,年末存栏达35404头。1966至1976年,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猪场,全县有集体养猪场1524个,年均饲养10万头左右(含私人饲养),年均存栏数为5.44万余头。但由于出栏生猪体重轻等原因,猪肉供应仍紧缺。1978年,私人养猪发展很快,出现养猪专业大户,至1981年,全县饲养量达10.2万余头。1989年,全县饲养124215头,年末存栏70400头,其中种公猪54头、种母猪2959头。
本县生猪地方品种主要有圩猪、陵阳花猪。50年代中期,引进约克夏、巴克夏、长白、苏白、内江、荣昌等良种猪与本县土种猪杂交。巴克夏杂交一代,育肥期短,肉质好,为农户所喜爱,其余均逐渐被淘汰。1983年起,推广种母猪人工授精,引进大约克、汉普夏、杜洛克等杂交瘦肉型良种。1989年本县饲养的生猪,约70%为杂交品系。近年开发的土种陵阳花猪,具有早熟、肉质细、母性好、繁殖率高、耐粗饲料、适应性强等优点。
牛:民国30年前后,全县饲养耕牛1000头左右,主要为水牛,黄牛较少。1952年,发展到1.7万余头。1953至1957年,年均饲养1.5万余头。1958至1968年,年均1.36万余头。1969至1978年,年均饲养1.64万余头。1982年后,耕牛由集体饲养改为农户家庭饲养,饲养量逐年回升。是年,饲养1.47万余头。至1987年,增至1.8万头。1989年,全县养牛20195头,水牛12826头中能繁殖的母牛2421头,当年生子牛1637头;黄牛7369头中能繁殖的母牛2421头,当年生子牛918头。
本县水牛属地方品种——东流牛,黄牛属皖南黄牛。50年代引进“秦川”种水牛和本地水牛杂交繁殖。1973年,引进2头延安种黄牛和本地黄牛杂交繁殖。1984年,采用短角和摩拉牛的冷冻精液配种,产杂交牛15头。
羊:民国30年前后,全县养羊150至250头。建国后,先后从内蒙及太湖县、阜阳县引进中山羊、湖羊、淮山羊等品种,因疫病防治技术较复杂等原因,无发展。1987年,全县养有山羊87只。1989年,年饲养161只,年末存栏129只,其中能繁殖的母羊34只。
马、骡、驴:民国年间,本县少量饲养。民国30年全县养马11头,骡5头,驴49头。建国后,饲养量甚少。1958年,为实现农村运输“车、马化”,从新疆引进马50头,1962年后已绝迹。
家禽及其它本县饲养的家禽,鸡为大宗,鸭、鹅较少。民国20年前后,年饲养家禽20万只左右,民国30年后,降至9万余只。1949年全县饲养家禽14万只,1952年,发展到32.87万只。1958年,达44.17万只。1960年,骤减至20万只。1962年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回升至46万只。“文革”期间,户养家禽受制约,年饲养量徘徊不前。1978年后,户养家禽大幅度增加,新出现一批养鸡专业户,农户中以专人放鸭、养鹅为副业者增多。1984年,全县饲养家禽75.61万只。1987年,增至95万只。1989年,全县饲养965553只,年末存栏613717只,当年出栏351836只,产禽蛋1294.2吨。
本县饲养的家禽传统品种为当地土种。
鸡:有宣城鸡(又称三黄鸡)、麻黄鸡、乌皮鸡等。民国33年,引进“来杭鸡”一代杂交蛋3000枚孵育繁殖。建国后,先后引进推广来杭、白洛克、娘山、芦花、洛岛红、新浦东、星杂288、星杂579、希塞斯、星布罗、罗斯、巴布可克等优良品种,因保种不力,所剩甚少。
鸭:有中型麻鸭。1979年起,先后引进秋高、金定、樱桃谷、绍兴麻鸭、北京鸭、康贝尔、番鸭等。
鹅:有白鹅。1981年,引进郎溪雁鹅,当年繁殖5万只左右。
兔:民国时期,县农林场饲养少量。1959年,本县曾养兔2100只,后逐渐减少。1980年,引进西德长毛兔,至1983年,发展到1500只。后因市场兔毛价格下跌,饲养者渐少。1987年,全县养兔433只。1989年,饲养192只,其中非肉用兔59只。
蜜蜂:民国时期少数农户养蜂。1958年,全县养蜂460箱。后发展缓慢。1978年后,出现养蜂专业户。1979年,全县养蜂1000箱,年产蜂蜜18000公斤。1989年,养蜂1099箱,产蜜13641公斤。品种有中蜂、意蜂等。
水貂:1970年从外地引进,1977年,全县养貂251只。因成本高、经济效益低,1989年减至42只。
二、饲料
本县畜禽饲养,传统饲料为植物性饲料。米糠,为生猪主要饲料,1989年,农业人口人均有米糠约130公斤左右。
农作物秸杆,一般可用作(或经过加工)牲畜饲料。1989年,全县种植早、中单晚稻共22万余亩,稻草供全县耕牛秋冬饲食有余。2万余亩杂粮中部份秸杆可加工成粗饲料。
稻壳,1989年,风扬下可加工的稻壳,农户人均约有50公斤左右,今各村一般建有饲料加工厂,养猪已习惯用稻壳糠与米糠拌和喂猪。
麦麸、酒糟等粮食加工副产品,今农户常购入充作畜禽精饲料。
稻、米、黄豆、棉籽,菜籽饼等,农户传统做法是在寒冬、早春及春耕大忙季节,对耕牛添加黄豆,米饭及棉籽、棉饼等精饲料;在母猪哺乳期及壮猪催肥期,添加米粥、皮糠及熟黄豆。1980年后,农户养猪除剩余饭菜外,一般每日均添加粥饭。饲养鸭、鹅,一般每日早晚喂稻谷2次;鸡的饲料以稻谷、米饭为主。
山芋、蔬菜等,1980年后,农户栽培的山芋、南瓜及自食有余的萝卜、莴苣等蔬菜,大部分作饲料。
水生作物,有野茭白、菱角菜、苇草等,全县湖塘均有自然繁殖。1974年,一度引进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及红绿萍,兼作猪饲料。
配合饲料。70年代,曾推广过中曲糖化饲料。1985年,县建立配合饲料厂,年产饲料5000吨。
三、疫病防治
疫病牛的主要疾病有口蹄疫(五号病)、肺炎、炭疽、狂犬病、牛流行热(间隔5年发生一次)、日本血吸虫病等。1984年发现锥虫病,阳性率在20%左右。1987年,焦虫病流行。1989年,有100余头幼牛发生巴氏杆菌病,死亡76头。
猪的疫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热、口蹄疫(五号病)、猪白痢、副伤寒、寄生虫病等,狂犬病也年有发生。1978年,首次发现猪溶血性链球菌病。1987年七八月,全县有13750头生猪发病,发病率为17.2%,死亡780头。1989年7至9月,有3700余头生猪发生巴氏杆菌病,死亡1500余头。
家禽主要疫病有鸡新城疫、鸡霍乱、球虫病、雏鸡白痢、鸭鹅禽霍乱及寄生虫等。
兽医民国时,兽医均为民间个体中药兽医,主要施用阉割术。1951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翌年,70余民间兽医,组成本县畜牧兽医工作协会。同年,建立4个区联合诊所以及乡兽医小组。1969年,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兽医站。1989年,全县有乡(镇)畜牧兽医站19个,畜牧兽医27人。
民国及建国初期,主要采用中草药、针灸治疗兽病。60年代后,乡(镇)集体兽医通过专业培训,学习用西医疗法治疗畜病,各行政村大都有经过多次培训的个体兽医。随着兽医技术及畜用西药的发展,已能对畜禽疫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防治民国期间,实行耕牛包槽(包洗口、包治疗、包冬保检查)。50年代中期起,每年春秋两季,给猪、牛注射疫苗。1970年,木镇兽医站开展合作防治,实行“三包”(包防疫、包阉割、包治疗),部份公社(乡)实行“四包(加包药费)一扶持(死亡扶持)。此后,全县普遍推行畜牧合作医疗防疫制度。1980年,合作医疗废止,推行以防治畜病为主的技术承包,并推行生猪保险。当年,注射疫苗50万支,生猪死亡率由50年代的20%下降到6%。牛瘟病、牛炭疽和猪肺热等疫病,基本得到控制。1989年,县、乡兽医站,对16408个农户开展了技术承包服务,承包耕牛9947头、生猪23943头,其中生猪保险1773头。是年,注射猪丹毒疫苗1.2万头次、子猪副伤寒疫苗0.98万头次,注射猪瘟疫苗的密度达85%;发放鸡新城Ⅰ、Ⅱ疫苗0.37万支。
1964年,设城关、庙前、木镇、陵阳、石安5个检疫点,开始兽医卫生检疫。“文革”废止。1979年,复设蓉城、庙前、木镇、陵阳、乔木、五溪、童埠等7个检疫点。1985年起,全县各乡(镇)均开展了卫生检疫工作,主要对子猪市场进行检疫,防止外地畜疫流入。对农贸市场实行定点检疫,对出售的猪、牛肉进行检验,对患有传染病的肉类采取腌制、没收销毁等措施,以控制畜禽疫病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