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国营林场
酉华林场位于酉华乡田屋村马冲,距县城35公里。1958年创建。有三元、盘台、乐元、潮水、留冲、草鞋岭、东山、东堡及场部9个营林区,分布于酉华、杨田、东堡3乡境内。山场总面积70965亩,有林地27667亩,其中用材林23251亩、经济林269亩、竹林226亩、其他3921亩,活立木蓄积量13万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1%。该场建场初期,造林验收不严,管理混乱。从1959至1962年,共上报造林14000亩,实际幼林保存面积仅有106亩。1961年该场技术员刘明月(后任场长)参加由省林业厅组织的考察组去山东、河北、辽宁、浙江四省,参观考察果树生产和造林实行经济定额等管理经验,1962年在全场进行推广,实行计件工资制,1963年后进一步完善、提高。1967年,刘明月分工驻盘台营林区,他在此推行整地植树造林作业责任制,坚持与外包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连续苦战8年,成绩显著。该场1981年开始间伐除满。1985年进行成熟林主伐。成为全省34个年提供木材能力2000立方米的国营林场之一。经济上已走上自给并略有结余。1978年后,修建长达10.2公里林区公路一条,使三元、盘台、草鞋岭和乐园营林区2万余亩山林连成一线,运输条件大有改善。至1989年,省、地、市三级共投资268.3万元,有固定资产446.7万元,职工37人,其中有技术人员12人。每年由社会闲散劳动力300至500入承包植树与伐木。并建有木材、饲料加工厂及旅社等。
南阳林场位于南阳乡东河洪石岭,距县城38公里。1959年创建。有大明塘、蜈蚣形、青峭湾、平坦、九华山、三大门及场部7个营林区,分布于九华山东西两侧,呈弓字形。山场总面积50920亩,原多系荒山,现在林地己达26206亩,其中用材林22219亩,防护林1066亩,特用林1471亩,经济林168亩,竹林1282亩。今活立木蓄积量13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6.5%。建场造林期间,副场长蔡华山在三十六岗上苦战22年,46岁下山安家,把青春献给了林业建设事业。
自1974年以来,该场先后修建长达16公里沟通5个营林区及环场公路各一条。从建场到1983年国家共投资320万元,1984年起由场自负盈亏。今场内建有旅游商店、旅社、餐厅、运输车队、木材加工厂。全场正式职工74人,临时工78人。
杨田苗圃1954年创建,在杨田乡杨田村,距县城10公里,土地肥沃,适合培养各种苗木。全圃总面积220亩,其中圃地100亩、可育苗面积80亩。另有养鱼水面120亩。1983年建立花木园三亩,培育从外地引进的凤尾松、雪松、广玉兰、龙柏、绒柏、花柏、瑛珞柏、海桐等观赏林木。自建圃以来,共培育苗2720万株,其中培育从国外引进的水杉是四旁绿化最佳树木,现已推广至全县。用材林苗木千余株,部份已是成熟林;柑桔、桂花、棕榈、板栗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苗木各100万株,部份已有经济效益。出圃苗木收入52.2万元,其中1987到1989年收入14.8万元,占36年总收入的28.4%。全圃有干部职工15人。
二、集体林场
乡、村(社、队)林场,属集体性质。60年代中期,县内出现一些集体小林场。主要经营桑、茶和药材,人工造林甚少。至70年代,在大办林业的推动下,社、队林场规模扩大,转轨定向,以发展林业生产为主。1989年,全县已有乡办林场18个,村办林场174个,场员共2216人,经营面积19.9万亩,有林地17万亩,其中用材林1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办得较好的有以下三场:
木镇黄山林场村办集体林场,1966年创建。总面积1100亩,有林地645亩,其中幼林342亩。活立本蓄积量2513立方米。该场始以植桑、种药材为主。1969年,中共党员场长刘开友,抱着“荒山不绿不下山”的决心,毅然离开家庭来到林场,肩负起造林任务。他带领20多名场员,苦战7个寒暑,终于奠定了林场规模。该场近年来林木年均收入4万余元,在经济上已能做到自给有余。
南阳东河村林场1972年创办,1982年后,70年代营造的杉木林开始间伐,共收入191544元,该场用于扩场承包造林85534元,年均造林300亩,做到以林养林,砍造结合。1989年,已造林4004亩,其中成材林2371亩,活立木蓄积量8000立方米,年立木生长量700立方米,该场有专职护林员12人。

蓉城牌楼林场1968年创办。经营面积1068亩。1981年实行联产联利承包责任制,改过去场员回队分配为在场分配,以适应农业承包后生产队分配形式的改变。1989年,己营造杉木784亩、毛竹、油桐混交104亩、油桐84亩、杉桐混交40亩、桑叶29亩、茶叶13亩、苗圃14亩。目前山场全部绿化,并已大部郁闭成林,油桐已挂果。每年杉木间伐和茶桑等纯收入为1.5至2万元,该场有场员39人。
上一篇:第六节 用材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