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纺织工业
清代,本县民间手工缫丝、织布、纺纱等业初具规模。光绪年间,土丝年产量达5吨多。民国初期,全县织布业300余户,其中蓉城镇有100多户,铁木织机达数百台,主要产品有夏布、土布、线袜、毛巾、布带等。民国8年(1919)6月,省立青阳县纺织厂开工,专事缫丝生产,是年产丝7000余两。民国12年,省实业厅所属实业工厂第八厂在蓉城建成,从事纺织、刺绣、缫丝生产。民国22年,本县“城内有第六工厂(专事缫丝、纺织)与平民工厂各一所,又织布厂数家”(李非《青阳风土志》)。民国32年,在朱备开办县中心纺织厂,有织布机4台,部分乡建立分厂,主要生产细布、土布,不久关闭。
建国初,个体织布业兴盛,仍为纺车木机手工操作。1952年,蓉城织布业18户、36人组成联营处。此后,个体纺织业从业人员,就地参加合作社组织。1958年,将各地棉织业社(组)集中于蓉城,组建县棉织厂,并开办县丝绸厂和缫丝厂。1960年,正式成立地方国营青阳棉织厂。1962年,棉织厂、丝绸厂、缫丝厂全部下马。1966年重建县棉织厂。1978年,木镇缝纫社迁入蓉城西峰路,建立集体性质的县针织厂。此后,先后重建、新建缫丝、丝绸、精干麻等工厂。1984年,建县麻纺厂,至1989年已初步形成从苎麻粗加工到精加工的一条龙生产流水线,但由于麻价下跌,产品限价,亏损严重。1987年,缫丝、丝绸厂合并组成县丝绸总厂,1989年实现产值530.9万元。
1978年后,乡(镇)村纺织工业有较大发展。1987年建朱备乡丝绸厂,聘请上海丝绸厂退休工人作技术指导,至1989年有职工144人,固定资产净值97.7万元,年产值347万元,实现利润15.7万元,上交税金2.7万元。1987年,建酉华乡缫丝厂,至1989年,有职工172人,固定资产净值62.2万元,是年产白厂丝17.8吨,产值302.6万元,实现利润12.7万元。1988年,创建五溪毛巾厂,至1989年有职工73人,固定资产净值29.2万元,产值39.21万元,实现利税4.31万元。
1989年全县有纺织工业企业14户(其中乡[镇]村10户),职工2719人,固定资产净值994.3万元,产值2499.3万元,占全具工业总产值25%,利润233.93万元。
二、食品工业
粮食油料加工业清末至民国年间,本县粮食加工以手工操作、个体经营为主。山区靠水碾、水碓加工;集镇、圩区采用本砻脱壳,再用石臼舂制。油脂加工主要以木榨撞击,出油率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镇仁记油坊创办,年产油脂1000余担。民国13年(1924),木镇广和米行始用机器动力碾米。民国15年,蓉城私营大生米厂开业。至1949年,私营米厂发展到19户,均安装卧式12匹马力柴油机,仍用木砻出糙;私营油坊89户,其中杨田油榨埂油坊规模较大,以油质纯净芳香,饮誉全县。50年代初,木镇勤丰米厂和蓉城庆丰砻坊,因偷盗、挪用公粮,在稻中掺砂作弊而受法律制裁,其余米厂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入其它行业;私营油坊或由供销社归口经营,或改建成乡村集体油坊。1950年,在蓉城建县粮食加工库,安装14匹马力柴油机,配备砻谷机、碾机各1部,加工军粮和地方供给米。1953年在木镇建第一米厂,配20匹马力柴油机。是年,蓉城加工库停办。粮食加工始行包缴制,限定出米率、溢余米和副产品,由加工厂销售处理,抵算加工费。10月改为工缴制,厂方按原粮或成品粮数量、质量向委托站收取加工费。1954年,县公安局劳改股利用原蓉城粮食加工库址建新生米厂,翌年歇业,粮食局在其基础上建立第二米厂。至1960年,全县有城关、木镇、陵阳、庙前、石安等6个粮食加工厂。1962年,杨田、石安2厂因原粮不足、亏损而关闭。
50年代初,粮食加工使用柴油机推动砻谷机,其余工艺如上料、过筛、装包等仍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过关。1954年,第一米厂技工欧阳天保研制人工撞筛成功,减轻劳动强度,后又制成3层毛谷机带动撞筛,提高了除杂工效。1956年,改进6道单式分谷流筛成功。因技术革新成绩显著,欧阳天保被评为出席全国轻工劳模会议代表。70年代后,粮油加工设备相继更新。至1979年,城关、木镇、陵阳、庙前4厂全部改柴油机传动力电动装置,实现了工艺流程自动化。城关、庙前二厂将原2号米机改用30—A型米机。1985年,木镇厂安装GCP112X3型谷糙分离筛,陵阳厂安装SG125型高速振动除稗筛等先进设备。油脂加工机械也不断更新。1980年,城关厂油脂车间改用90型榨油机,后又安装95型榨油机。1982年,木镇厂建成日产10吨油脂车间。乡村粮油加工厂、坊,逐步使用柴油机或电动机传动,配套小型联合米机、磨粉机和饲料粉碎机,机器榨油取代了古老笨重的木榨。1985年,国营粮食加工改工缴制为价拨制,即拨付原料,收回成品,这一改革使站、厂双方责、权、利分清,有利于加强质量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989年,全具有国营粮油加工企业4户,从业人员120人,年加工大米15466吨,油脂92吨;乡(村)镇集体粮油加工厂89个,其中集体油坊43个,年加工大米54000吨,油脂1040吨;有34户经营小型联合米机的专业户,专事米谷加工,方便群众,年加工大米约700吨。此外,1985年,城关粮油加工厂机面车间建成,使用0.5吨锅炉热气和自动链条传输等先进设备,至1989年底,共生产机面250吨。19个乡镇有12户生产机制面条专业户,蓉城北郊1户家庭面条厂,年产机面可达10吨以上,并拥有较先进的面条生产线。
饲料加工1957年,本县各粮油加工厂始利用稻壳加工统糠,并拌和30%皮糠,名混合糠,供应国营种畜场、食品公司及农村养猪户。饲料产量逐年上升,1985年产4675吨。是年,为适应畜牧业、渔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筹建年产5000吨配合饲料厂,翌年4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914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至1989年底,共生产配合、混合饲料24700吨,并增加了鸡饲料、鱼饲料等品种。年底有职工34人,固定资产净值103.4万元,产值142万元。
酿酒、饮料业民国初期,县内有数户糟坊,分布在木镇、蓉城、杨田、庙前等地,均系土法酿制,产品有黄酒、糯米甜酒、粮食酒等。1950年,蓉城成立白酒加工联社,1958年,改为国营青阳县酒厂,以传统手工工艺酿制白酒。1978年后,加强企业管理,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生产逐步上升,1989年生产白酒1409吨。1985年,县园艺场建成九华清泉汽酒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低档果酒、汽酒、汽水等,1989年有职工30人,固定资产净值9.3万元。是年产果酒400吨、饮料150吨,产值67.6万元。1987年,县食品公司建成铜陵啤酒分装厂,1989年实现产值23.9万元。陵阳、杜村、庙前等乡有3户个体经营的糟坊,经年即停。庙前1户个体汽酒厂,年产20吨左右。
1987年相继建成酉华、木镇黄山等饮料厂,年产饮料100吨左右。1989年,建庙前六泉矿泉饮料厂,与同济大学联营生产优质矿泉饮料,已批量生产,投放上海等地市场。
糕点食品加工业本县糕点制作历史悠久,陵阳蛤膜酥、黄精蜜饯等久负盛名。民国年间,有广丰、晋丰等作坊。1966年,县食品厂建成,占地面积9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年产各类糕点350吨,酱油150吨。由于销路不佳,连年亏损。1988年,县丝绸总厂承包经营,1989年末有职工28人,固定资产净值11.9万元,是年实现产值11.7万元。1987年,轻工局建罐头食品厂,年产值24.2万元。全县有基层供销社糕点坊13户,均为前店后坊,年产量约200吨。土产公司知青食品厂年产核桃酥、花生酥约20吨左右。1989年全县有集体糕坊12户,个体经营的食品加工作坊37户、酱制厂4户、豆制品业6户、个体豆腐业近百户,总产值42.54万元,占全县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3.5%。其中蓉城镇强化食品厂年产值5.14万元,木镇酱制品厂年产值1.54万元,杨田食品厂年产值2万元。1984年,陵阳食品厂恢复黄精蜜饯生产,翌年9月,在黄山全国旅游信息产品展销交流会上获第8名,1988年4月,在上海“熊猫杯”全国保健食品研评会上获铜牌奖。
三、采矿工业
清代,本县乡民始用手工开采出露地表的石膏、煤炭,规模较小,多为露天或爬笼开采。宣统元年(1909),芜湖留法学生鲍幼学回国后在本县丁桥牛山人工开采石膏矿,经年即停。民国5年,本县商办裕青公司、丰利公司在洛家潭西北的五佛冠山、太阳山及方冲、煤炭涝一带开采煤矿,后因产量不高关停。民国8年,庙前乡绅姜孝维投资3000元,开采洛家潭高桥冲煤矿,年产量4吨。翌年江苏顾姓承租开采,7年后因地震停止开采。民国11年,太湖县组织20余人开采凤形岔煤矿,产20多吨后停产。此后,上海史文修投资6000元开采丁桥牛山石膏矿。繁昌李翠文投资1000元,开采七房冲煤矿,产煤100余吨,抗日战争时期停产。民国35年,新河、丁桥等乡均有土法开采的小窑煤。
建国初,新河、丁桥、木镇等乡均有私人经营的小煤窑。1956年后,改为大队、生产队集体经营,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原煤年产量5000吨左右。1958年,始开采洪山铁矿,有职工200余人,农民工500余人,露天开采,人工操作,矿石供各乡镇和县直小高炉炼铁,翌年停产。1959年,全县有小煤矿17户。1969年7月,新河乡在向阳村建中材煤矿。翌年11月,由县接管经营,有职工130人,当年产煤1500吨,因煤层薄、储量小、埋藏深、变化大,经年停止开采。1972年,重建县洪山铁矿,露天开采,至1979年,累计生产铁矿石91016吨、锰矿石2900吨,产值253.46万元,后因铁矿资源枯竭,转产开采硫铁。1982年,洪山铁矿正式更名为县硫铁矿,年产硫铁矿石4万吨。
1957年,省冶金厅在本县杨田乡缑山村建成青阳铅锌矿,翌年投产,初期设计月处理矿石50吨。1962年交安庆地区重工业局领导。1965年,划属池州地区。1972年扩建,月生产能力120吨。1980年,改属宣城地区工业局,1983年,划归芜湖市经委。至1985年末,共生产铅锌矿石4万吨,实现利税789万元。是年,有职工355人,固定资产净值277万元。1986年因矿源枯竭闭坑。
1989年,全县乡(镇)村经营的小煤矿11户(其中乡办3户,村办8户),职工1083人,固定资产净值175.4万元,年产原煤8.44万吨,产值501万元;乡办小铁矿1户,固定资产净值1.4万元,职工30人,年产铁矿石1600吨;化学矿3户,固定资产净值189万元,职工351人,年产硫铁矿石6.99万吨。
四、建材工业
本县砖瓦生产历史悠久,“汉代老田吴姓,用粘土制砖建房”(老田《吴氏宗谱》载)。明代童埠朱家渡人用湖土烧砖,运往南京筑城。时砖瓦窑遍及乡里,仅童埠湖沼地区就有砖瓦窑99座。明末九华山寺庙大部分被毁,清康熙、乾隆年间重建时,砖瓦材料均由本县生产。清末,砖瓦己成为本县大宗产品之一,年产值达数万银元。民国初年,为本县砖瓦生产的鼎盛时期,时有砖瓦窑150座,砖瓦品种30余种。抗日战争中,砖瓦业渐趋萧条。至1949年,生火窑不满30座,是年产砖52万块、瓦40万块。1952年,砖瓦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年产量201万块。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基本完成后,砖瓦窑改由生产大队、生产队集体经营。1963年产砖瓦43万块,比1958年实绩286万块下降85%。1965年后,生产稍有回升。“文革”期间,生产处于徘徊状态,1975年,生产砖瓦41.4万块。1978年,新建新河乡轮窑厂。是年,全县产砖132.7万块、瓦169.8万块。此后,蓉城、庙前、城东等乡镇先后建起轮窑厂,至1989年,全县砖瓦窑有乡办11座、村办54座,职工1913人,固定资产净值243.6万元,产值356万元。另有户办小砖瓦窑23座,年产砖46.5万块、瓦300万块,产值30万元。
本县民间烧制石灰,一向采用小堆窑,以柴草作燃料,此法沿至建国初。1957年,县民政科在蓉城镇办石灰厂后,逐渐改为立窑,以煤炭作燃料。1989年,有蓉城镇办石灰窑1座,村办石灰窑厂7个,共有职工60人,固定资产净值1.4万元。
1958年,县水泥厂土法上马,生产水泥40吨,后因质量不合格停办。1970年,城郊公社复建水泥厂,翌年8月投产。1972年,改为地方国营青阳水泥厂。至1989年,共生产水泥15.7万吨。1987年丁桥乡独龙村水泥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水泥50吨。1989年,该厂有职工136人,固定资产净值39.5万元,产值92万元。同时,水泥预制业发展迅速。1989年,全县有水泥预制业29户,其中乡(镇)村办22户,联户办6户。产品有空心楼板、水泥砌块、衍条、门窗架、涵管等,产值233万元。
1986年,县铅锌矿停产后,在木镇北河桥北建白水泥厂,转产白水泥。本县黄砂蕴藏量较大,含杂质、泥土量低,粒度均匀,多棱角,耐压力强,是优质建筑材料(俗称通砂,因由铜陵大通镇水运得名)。民国时期多系个体开采。1956年,本县成立黄砂站,1958年改为黄砂厂,1980年6月砂石站与黄砂厂合并成立黄砂公司,有职工103人。至1986年共生产黄砂488.2万吨,产值1796.73万元,利润378.2万元,税金57.18万元。后因砂源渐枯,产量渐少,1989年全县生产黄砂24万吨,实现产值148.9万元。
1978年后,乡(镇)村先后兴办白云石、佛石、石英砂、方解石等砂石矿11户,至1989年有职工311人,固定资产净值41.3万元,产值541万元。
1986年11月,始筹建县花岗岩开发公司,翌年8月投产。地址在蓉城镇西峰路,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职工50人。年产荒料500立方、大理石板材5000平方米。有锯石机、手扶磨机、手摇切机等设备。产品有青阳花、青阳青、芦花白等花岗岩品种及雪花白、蓝雪花、翠绿、木纹绿、枣红、晶墨玉等大理石品种。
1989年,本县共有砖瓦、水泥、水泥预制构件、黄砂、石料、涂料、拼花地板等建材工业企业107个,其中乡(镇)村办103个,职工1075人,固定资产净值598万元,产值1222.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2%。
五、化学工业
民国15年(1926),蓉城镇东门建成裕青制皂厂。
1949年,城东乡双溪村和杨田乡梅溪村均建有私人松油作坊,提炼松油。1955年迁至陵阳办厂,翌年成立公私合营陵阳大新松油厂,有职工21人,年产松节油、松焦油5.18万公斤。1957年,该厂迁至蓉城镇南门鲁班庙,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青阳松油厂,是年11月,更名县化工原料厂。1959年3月,附建硫酸厂。翌年4月,两厂合并成立县化工厂,下设化工原料、硫酸、炼铁3个分厂,当年固定资产净值14.2万元,生产硫酸60.5吨、化肥235.6吨、松焦油43吨、硫磺15吨、烤焦8.14吨、产值18万元。1970年,县化工厂附建肥皂厂。1975年,因松油、制皂原料中断,转产腐植酸,更名县腐植酸厂。1977年3月因亏损而关闭。
1970年8月,本县筹建小氮肥厂,厂址在蓉城镇殷家山,共集资230万元。1973年试车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1983年改造后,年产5000至8000吨。至1985年,共生产合成氨25416吨,产值1623万元。是年有职工494人,固定资产净值538万元,因长期经营性亏损,于1985年末关停。此后,在其基础上办起化工原料厂,经年停办。
1976年1月,在丁桥乡筹建县磷肥厂,投资50万元,因磷矿石品位低,产品质量不合格,于1979年3月倒闭。
1982年5月,杨田乡建成乡办小磷肥厂。1989年,有职工15人,固定资产净值138万元,年产过磷酸钙2000吨,含钙量14%。
1987年,县经济协作公司创办县化工厂,化工锰和复合肥2个项目当年投产。翌年,公司分别与杨田乡、五溪乡云山村和蓉城镇牌楼村联合建成县塑料厂、村硫酸锰厂和村粉剂化工厂。1989年,县化工厂生产复合肥600吨、二氧化锰粉100吨,产值34.5万元,利税4.12万元。县塑料厂生产撕裂膜75吨、打包带25吨,实现产值70万元。硫酸锰厂及粉剂化工厂2个村办企业分别实现产值35.4万元和41.7万元。1987年,县硫铁矿投资600万元,筹建年产2万吨的附属硫酸厂,1989年12月试车投产。
1989年末,全县有化学工业企业7户,职工201人,固定资产净值436万元,产值156.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5%。
六、印刷、造纸工业
民国初年,本县有瀚墨庄等3户个体私营石印所。抗日战争期间,江村乡龙口村开办云春祥印刷所,用石印印制机关团体的表格、信封、信笺及帐簿等。建国前,瀚墨庄、新青印刷所等3户石印所,业务清淡。1950年,增办1户印刷所,从芜湖购进1台2号圆盘印刷机,为本县铅印之始。1955年3月,4户印刷所组成合作生产组,有铅印机3台,从业人员17人。1956年,《青阳报》社附设印刷厂。翌年,印刷合作生产组并入,转为地方国营青阳县印刷厂。60年代后,逐渐增添印刷机械设备。至1989年,有铅印机4台、切纸机2台、高速订书机1台、锁线机2台、铸字机2台、铜模10多副,职工52人,产值28.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6.2万元。
1978年,兴办集体性质的教委印刷厂、蓉城印刷厂及知青兴华印刷厂。1988年,兴华印刷厂并入县印刷厂。此后,九华乡和蓉城镇先后办起印刷厂,并有个体印刷厂3户,规模都较小。
1985年,蓉城镇联户办海鸥复印社。1988年建成县电脑印刷厂。
1989年全县有印刷企业5户,从业人员87人,固定资产净值35.4万元,产值59.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58%。
清代全县有纸槽10户,年产土纸5000担。销往蚌埠、南京等地。建国初,全县有个体纸槽14户,资金5.5万元,职工110人,年产土纸8000担。德胜祥纸槽(二圣乡)和三兴纸槽(九华乡)产量最高。1958年,本县建成国营造纸厂,产品质量低劣,当年关停。60年代后,森林资源大面积减少,造纸原料枯竭,大部分纸槽相继关停。1987年,竹阳乡建造纸厂,酉华乡朝华村联户建纸槽,产量都很小。1989年,全县3户造纸企业产值45.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44%。
七、机械、五金工业
民国24年(1935),本县有铁作铺112户,从业人员242人,仅蓉城镇就有30多户。抗日战争期间铁作铺倒闭甚多。建国前夕,全县共有铁作铺112户,从业人员268人,庙前生产的吊罐和木镇利民锅厂生产的铁锅,质量优良。
1952年,成立蓉城铁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建蓉城农具修配厂,1958年,并入光明木器生产合作社。是年,与木镇利民锅厂合并后转为地方国营县中心机械厂,有职工160人,固定资产净值6.26万元,产值22.74万元,产品有钢磨、水泵等。1960年更名县农机厂。是年,光明木器生产合作社析出,改称木器社,1969年更名农机二厂,大集体企业,主要生产打稻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1975年,县农机厂始试制机耕船,当年产30台。1978年,木镇农具厂并入农机二厂,成立县家具厂。
1980年,分置木器家具厂和轻工机械厂。轻机厂主要产品有打稻机、脱粒机、饲料粉碎机及供出口的机制镰刀等。1989年,县农机厂、轻机厂产值分别为31.2万元和47万元。
1959年,木镇、庙前、陵阳等公社相继建起农机修配厂。至1989年,全县有15户乡办农机修配厂,产值82.7万元,担负着乡村拖拉机、农用汽车的中、小修业务。80年代,乡村涌现出一些个体汽车、拖拉机修理专业户,部分乡办农机修理厂由个人承包经营。1986年底,建立木镇汽车配件厂,1989年产值达170万元,实现利润11.3万元。
1989年,全县有机械、修理企业19户,规模均较小,职工449人,固定资产净值158.6万元,产值359.5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58%,利润12.2万元。
民国年间,蓉城镇有银器作铺5户,从业5人。铜器、锡器、白铁业共17户,从业20人。民国31年,本县有制秤业2户,五金修理业以蓉城陈在庭五金修理店最大,经营钟表、自行车、土枪、步枪修理及配钥匙等业务。
建国后,金银由政府统管,本县从事金银首饰业者相继改行。1955年,私营手工业改造完成后,银器、锡器、铜器、铁器4业组成合作生产小组,翌年成立五金社。1970年成立县五金厂,属集体企业,生产日用铝锡制品和白铁制品。1980年,开始生产蒸馏锅。当年生产100台,产值17万元。1985年有职工63人,固定资产净值24.7万元,产值9.86万元。后五金厂生产日趋萧条,无定型产品,每年生产元钉数十吨、白铁桶数千只、日用菜刀1.5万把及炉栅等。1984年,朱备拉丝厂投产,生产铅丝、元钉等市场紧缺商品。
1989年,全县有五金企业2户,职工87人,固定资产净值43.1万元,产值110.9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1.1%,利润1.6万元。
八、工艺竹编工业
明嘉靖年间(1521—1540),西洪岭上崇圣寺和尚法名慈海,常在经余膳后,手工破篾取丝,编织佛笼帘,誉称“近看远处如镜,远看近处无影”,成为当时一绝。清代,竹编生产兴盛,且将竹编与漆工工艺巧妙地结合于一体,使产品更加美观耐用。清中期,始生产绘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多种图案的描金五彩果盆、花瓶等精致工艺品。清光绪年间生产的金漆堆花圆(方)菜盒、高脚供瓶,通体涂金,至今光彩夺目。民国初期,九华街有工艺竹编生产业24户,从业38人,编织香篮、提篮、托盘等数十种产品。抗日战争期间,产量下降,至1949年仍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建国初至1956年前,工艺竹编业得以恢复发展,并增加了竹雕笔筒、笔架等新产品。1958年后,生产凋零,60年代几乎绝迹。全县4户竹器社,主要生产竹制农具。1972年8月,庙前竹器社恢复工艺竹编生产,当年生产面包篮6万件,销售港澳。1975年,庙前竹器社、雨伞社合并成立九华工艺厂,主要生产工艺竹编。水磨玉骨直面扇等。1981年,县二轻局建立县工艺竹编总厂,负责全具工艺竹编产品的开发设计及组织厂外加工。1985年,仅组织出口DM—7008(A)字纸篓一项,即创汇12万元。1989年,全县共有杜村、九华、庙前、朱备、蓉城、陵阳、南阳等8个加工点,主要产品有各式水果碗、盘、碟,动物造型的花篮、花瓶及精致字纸篓、灯具及面包篮等8大类,200多个品种。
清代本县批量生产竹骨纸折扇,后工艺失传。民国初年,蓉城镇孙姓杂货店从杭州王兴记扇厂购回黑纸扇,在扇面上用金粉绘制九华山全图出售,销路颇畅。抗日战争后,本县蓉城、庙前等地有个体制扇作坊,工艺粗劣,产量很小。1950年,蓉城镇有2户个体作坊,后停办。1975年,九华扇厂在蓉城镇西峰路建立,购进破篾机等设备,建起远红外烘房。1989年,生产折扇20.34万把,产值41.6万元,产品30余种,黑面扇、黑面描金九华山全图扇、印花扇、水磨玉骨宣纸面扇等颇为畅销,大型宣纸面扇(直径1.5米),远销日本。
1989年末,全县工艺竹编、折扇业8户,职工641人(含厂外加工点人数),固定资产净值25.7万元;乡镇加工点8个,从业500余人。共计产值171.3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7%,利润0.5万元,创汇34万元。
九、木材加工
民国年间,木器作坊遍布各个乡镇。民国35年,全县木器作坊118户,从业162人,其中蓉城镇20余户。主要产品有木制家具、木桶等。建国前夕,本器作坊纷纷倒闭。1949年,全县有木器业60余户。1952年,蓉城镇15户个体木器手工业者,组织合作生产小组,从业16人,翌年改称光明木器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60年,精减整顿,恢复集体性质的木器社建制。1969年改名农机二厂,1978年与木镇农具厂合并。1980年,分置木器家具厂和轻机厂。至1989年,木器家具厂机械化程度达80%,有平刨、电焊机、光电平刨等设备20余台,还自制了双头开榫机、圆盘下料机、大小带锯、磨钻机等近30台,固定资产净值23.1万元,职工65人,产值67.4万元,生产各式家具,除在本县销售外,还销往上海、南京等地。
1980年,南阳、酉华1个国营林场建立木材加工厂,生产半成品和成品材,年加工量约500至1000立方米。酉华、杜村、陵阳、南阳、庙前、东堡、沙济等乡村建立了8个木材加工厂,规模较小。
1989年,全县有木材加工企业4户,职工108人,固定资产净值269万元,产值58.1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0.57%,利润0.7万元。
十、服装、雨具工业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全县有10余户针匠铺,从业20余人,以手工缝制土布便装为主。民国18年(1929),蓉城镇周姓从芜湖购进2台缝纫机(后增至11台),开始机器加工服装。抗日战争期间,缝纫业凋蔽,后发展缓慢。1949年,蓉城镇有缝纫铺7户,从业20余人。
1953年,蓉城、庙前、木镇先后建立缝纫合作生产小组。1956年,成立城关缝纫社。1959年改成被服厂。1968年更名县服装厂。此后,由为商业部门加工服装成品,改为自设服装门市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78年后,乡、村、镇个体服装加工业兴起。1989年,全县有服装厂1户,固定资产净值9.1万元,职工38人,年产值70.4万元。个体缝纫业78户,从业121人,年产值700万元。
清末,本县有数户鞋匠铺。民国初年,有制鞋业19户,从业21人,以手工缝绱为主,式样陈旧,产量较小。1956年建县制鞋社,从事布鞋生产。70年代后期,改为制鞋厂,为二轻集体企业。1989年,有职工34人,固定资产净值6.3万元,当年产各式皮鞋0.1万双、布鞋1.06万双,产值5.8万元。
清代,蓉城、庙前设有制伞作坊,生产黄油布伞。民国时期,全县有制伞作坊8户。1953年,庙前、陵阳分别成立雨伞合作生产组。1956年两组合并设置竹器雨具社,1964年分置竹器社和雨具社,1969年成立县雨具厂,1985年始与上海伞厂联营生产晴雨伞。1989年有职工64个,固定资产净值15.3万元,产值268万元,利润3.6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