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一、基层组织和党员
民国16年(1927)4月,湖北黄岗中共党员曹风山来青阳,于木镇、酉华吸收桂西元、李炳辉入党。至民国17年秋,发展党员10余人,建立秘密党支部,下设毛田湖、长山门、天峰山等4个党小组。旋因国民党清党,形势恶化,停止组织活动。民国20年初,安庆中心县委在本县发展党员20余人,组建中共青阳区委。是年6月,安庆中心县委被国民党破坏,终止活动。翌年,皖北中心县委派桐城浮山中学(今属枞阳县)党员沙良洲、王松年来青阳中学,先后吸收10名师生入党,成立党支部,设乌株山等党小组。后在组织学生罢课中,被国民党县政府察觉,终止活动。是年末,宣城特委派员到南阳湾发展党员,建立中共青阳特别支部,属宣城特委领导。后因宣城特委撤销,改由徽州工委领导。民国23年春夏间,中共中央上海局在陵阳乡白沙岭组建中共皖南工委。同时,石青太中心县委在庙前小杨冲组建中共青阳县委,各辖下列支部:
翌年4月,党组织暂停活动。民国27年,共产党员苏拓夫自铜陵来本县,与新四军政治部、皖南特委接上关系,和金厚初分别在杨田、陵阳等地发展党员。此后方向明受皖南特委委派,在梅溪组建了中共青阳工委,下设杨田区委,并辖3个支部。民国28年,工委改为青阳县委,沈鹰任书记。增设牛山、乔木、陵阳、宾木、杨田5个区委、3个直属支部、2个交通站,党员723人。翌年11月,本县中共党员大部奉命随县委北撤,留下常备队支部和杨田交通站支部多名党员,在陈法周、陈文领导下活动,收集军事情报,保证沿江山区游击队通讯联络畅通。民国34年10月,沿江中心县委命令铜青南县委进驻本县宾山地区,旋因形势变化,分设泾青南、铜青南两工委,在宾山、茗山和青贵交界处开展活动。民国36年7月,上述两工委合并,在宋冲成立铜青贵县委。不久,根据地连成一片,撤铜青贵县委置泾青南县委。民国37年9月,组建泾青太工委和办事处。翌年2月,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置青阳县委。
1949年4月,本县解放,县委迁至城内办公。置城关、吴潭、庙前、陵阳4个区党委会。1950年1月吴潭区委分置石安、丁桥两区委。城关区委分设蓉城、杨田两区委。全县有6个区党委会,均直辖村党支部。1952年,全县56个乡党委组织分属6个区党委领导。翌年12月,各乡均设立党支部,配备专职支部书记。1954年底,全县党员增至527人,有6个区委会,1个总支,28个党支部。至1955年末,全县党员增至1419人,其中农村党员1118人,建立2个总支,39个支部;机关党员301人,有6个区委,21个支部。1961年底,全县党员增至3732人,其中农村党员占绝大多数。“文革”开始至1967年,停止发展党员。1971年,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突击发展一些党员。至1980年,全县党员增至7737人,占全县人口3.3%。本县党组织多年来接受知识分子党员较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至1978年,全县党员中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者占77.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2.7%。1984年,接收93名知识分子新党员。1985年,全县发展166名新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8名。至1989年末,全县9428名党员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有974名。
几个年份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分布情况一览表
几个年份党员文化程度情况一览表
二、县历次党代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4月24至30日在蓉城举行。大会实到代表172人,列席人员32名,代表全县1419名党员。李秀之作县委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青阳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5名;选举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一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6人。大会号召全县党员为彻底完成农业合作化及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而努力奋斗,为超额完成粮食生产指标,争取实现亩产千斤县而努力工作。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18至20日在蓉城举行,实到代表236名,列席人员70名,代表全县3339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6名。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11名,并选举产生中共青阳县监察委员会。大会号召:“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团结全县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旗帜,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轰轰烈烈的、更大更全面的生产高潮。”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5年7月10至11日在蓉城举行。正式代表310名,列席人员48名,代表全县4033名党员。王克东作县委工作报告,赵钰作青阳县1965—1970年农业发展规划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县委委员17名,候补委员4名。三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7名。大会号召:发展集体经济,把农村生产推向新的高潮。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2月22至24日在蓉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05名。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4名。四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9名。这次会议是在“文革”时期召开的。大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12月15至17日在蓉城召开,大会代表405名,代表全县7733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五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9名,选举产生第五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名。并选举产生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大会号召全县党员争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搞好党风的促进派、安定团结的促进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9月21至24日在蓉城举行,正式代表334人,代表全县8190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选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名。六届一次会议选举常委10名。会议决定:以积极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不断完善各种形式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全面推行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以增强企业活力;农业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改革重点,调整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蚕桑事业,加速青阳经济发展。
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19至22日在蓉城举行,会议代表332名,代表全县9188名党员。代表中干部219名,占66%;农民25人,占7.5%;工人4名,占1.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名,占13.4%;先进模范39人,占11.7%;妇女代表51人,占15.4%;两户一体(专业户个体户、经济联合体)代表3人,占0.9%;少数民族1名,占0.3%。年龄构成:35岁以下46人,占13.9%;35—45岁118人,占35.5%;45—55岁141人,占42.5%;56岁以上27人占8.1%。文化结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13%;中专(高中)59人,占17.8%;初中123人,占37%;小学以下106人,占32.2%。
大会听取和审议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委工作报告。通过无记名差额选举,产生第七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新当选的委员平均年龄43.6岁,35岁以下的5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4名,占51.8%。其中女委员3名,占11.1%。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七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0名,常委平均年龄44.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占40%。大会决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符合青阳特点的工业,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坚持对外开放,为振兴青阳经济而努力奋斗!
中共青阳县委历任负责人更迭表
中共青阳县委历任负责人更迭表
三、中共青阳县委员会
民国23年(1934)4月,中共青阳县委员会在庙前小杨冲成立,内设组织、宣传2部。翌年4月,县委机关遭破坏,书记石生根被捕牺牲,活动暂停。
民国28年9月,在杨田梅溪组建中共青阳县委,属皖南特委领导。下设组织、宣传2部,另置统战、妇女等委员。翌年11月,县委奉命随新四军北撤。1949年2月,改泾青太工委为青阳县委,属沿江工委领导,内设秘书室(后改名办公室)及组织、宣传、社会3部。1950年10月,撤销社会部,另设统战部,属池州地委领导。1952年,撤池州地区,易属安庆地委领导。1954年9月,增设农村工作部。1955年9月,增设财贸部。1956年3月,成立县委五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机关内部肃反工作。是年6月起,先后置政法部、文教部。翌月,撤销政法部,文教部并入宣传部。1958年11月,改党训班为党校。1959年,恢复政法部(1961年10月撤销)。1960年5月,增设工业、交通2部,翌年合并为工交部,1964年撤销。1965年,恢复池州地区,易属池州地委领导。“文革”开始后,各级党组织停止活动。1968年5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下设办事、政治工作、生产指挥、人民保卫4大组。1969年10月,成立中共青阳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71年4月,恢复中共青阳县委员会。至1974年末,全县1镇18公社和县直机关党委全部建立,各级党组织恢复正常工作。1976年,实行党政分开,中共青阳县委置办公室及组织、宣传、统战3部。1980年,县委划属宣城地委。是年11月,增设老干部工作委员会,管理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离休老干部(1984年改为老干部局)。1982年,恢复县委农村工作部(1986年改为农村经济委员会)。1983年7月,县委划属芜湖市委。是年,建立县保密委员会。此外,县委下属单位有县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等常设机构。1988年10月,划属池州地委。
组职工作民国16年(1927),本县始建中共基层组织,在贫苦农民中吸收党员。抗日战争期间,发展对象是贫苦农民、店员、工人、常备队中出身贫苦的官兵及经过考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1949年,本县党员人数较少,主要是老解放区(河北、山东)南下干部和从事秘密工作的本地党员,大多数分布在县直和区级机关。当时建党对象是机关干部、贫苦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中的优秀分子,实行按比例发展。1955年3月,县委组织部下达《关于1955年建党计划》:“手工业组织起来291人,无党员,按2~3%比例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含邮电)职工91人,党员10人,按5~7%比例发展;建筑工人460人,无党员,按2~3%比例发展。发展对象均为单位领导、劳动模范、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财经企业职工638人,按3.5~5%比例发展;学校:中学(含附师)职工24人,发展2至3人;小学教师(含扫盲教师16人)中,以经过思想改造,历史清楚,出身贫苦的为建党对象。农村发展对象为互助合作骨干、劳动模范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1956年2月,县委组织部给地委报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1953~1957)应按农业人口(151169人)的1.5%比例发展党员,现有党员1118人,至1957年末,还需发展1152人。”依据上述计划,1961年底,全县党员增至3727人,其中农村党员占绝大比重。翌年起,暂停发展党员。1965年“四清”运动后期,在阶级成份好(贫、下中农),历史和社会关系清楚,政治运动表现积极的优秀分子中,发展一批党员。1971年,按照“吐故纳新”的指示和“积极慎重”的方针,吸收一批新党员。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以“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和各行各业的骨干中发展党员。1984年起,进一步注意培养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1979年后,在中共基层组织开展先进党支部、党小组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竞赛活动,表彰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1982年,县委表彰45个先进党支部,55个先进党小组,250名优秀党员。1988年,全县评选65个先进党支部,737名优秀党员。是年,受到省委、地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89个,优秀党员338名。至1989年,全县共评选先进党支部198个,先进党小组94个,优秀党员1595名。
50年代,县委组织部门管理全县党员干部(正区级以上由地委组织部管理)。60年代,组织部管理股站长(科员级)以上干部。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管理权限下放,县委管理县委、县政府各委、办、局、校的正副职及乡(镇)党、政正、副职;县供销社、县群团部门正、副职及巡视员、调研员、督导员;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县纪委副书记、常委;县法院、检察院党组正、副书记、副院长、副检察长;各完中(含教师进修学校)正、副校长;缫丝厂、硫铁厂、棉织厂、百货公司等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企业领导的副职下放主管委局管理。
县委委托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是:各部委办内设科室正副职(含秘书);县纪委检查员、县委组织部组织员、行政事业单位二级机构正、副职;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正、副科长、检查员。
组织部管理:基层党委委员(秘书);妇联正、副主任;团委正、副书记;武装部正、副部长;县直群团部门内设部室正、副职;县纪委助理检查员;县法院、检察院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县政府局级单位人秘股长;完中秘书。体制改革中选拨一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员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1987年,10名县委常委与上一届相比平均年龄由47.1岁,降到44.7岁;文化程度由初中和高中以下,上升到高中(中专)3人,大学3人。5名正、副县长平均年龄由46.9岁下降到42.8岁,文化程度上升到高中1人,大专2人,本科2人。县委、政府所属部委办局领导班子122名成员,平均由年龄45.1岁,降至42.7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56.5%,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5人,占27%。乡(镇)党委104名领导成员,平均年龄41岁,下降了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5人,占43.2%,上升18.2%
1984年开始整党,至1986年12月结束。通过组织思想整顿,提高了党员的素质。1988年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试点,1989年全面开展,通过民评,增强了党员组织性、纪律性。
宣传工作中共青阳县委宣传工作是围绕县委的中心任务开展的。建国以来,本县开展较大的宣传活动有: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末,开展反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粮食统购统销、过渡时期总路线、肃反、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宣传;1958年、开展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宣传;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宣传;1966年后,开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的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新时期总任务、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1950年成立中共青阳县委干部训练班,增训农村建党对象和县直、区乡干部。1955年,成立县党员培训班,训练区级党员干部和合作化、互助组骨干。
1957年2月,建立报告员制度。第一批报告员26人,由县委委员和部委办主要负责人担任,后发展到132名。1958年,建立县委党校,重点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960年,从县直机关挑选45名党员干部任农村支部教员,定期到农村给党员上党课。“文革”期间,报告员和支部教员被取消。1958年,重新建立报告员制度,全县有报告员116名。1987年,全县办业余党校23期,培训党员4912人次;举办短期训练班36期,训练党员4705人;上党课596次,听课人员21081人次;举办报告会23次听众1691人;举办电化教育18次,收看录像5524人次。是年,全县建立党员教育活动室48个。
50年代,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坚持每天1小时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共党史和联共布党史等。60年代,县直机关建立“红专夜校”。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等活动。“文革”期间,以学习《毛主席语录》代替理论学习。1978年后,干部理论学习逐渐恢复。1979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恢复。1985年,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本县组织干部系统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课程。县委常委将每周星期三作为学习日。此后,将人大、政府、政协、纪委、武装部的负责干部集中成立县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制定制度,定期学习,各乡镇党委也相继成立学习中心组。是年,全县有444名干部参加全省哲学考试,合格424人,平均分数73.99分。1987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弄通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9年,北京“六四”政治风波后,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传达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稳定。
统战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本县中共地方组织,为争取和团结社会各界上层人士共赴国难进行统战工作。杨田梅溪陈维稷,在上海等地大学任教多年,且与国民党将领冯玉祥有亲戚关系,和共产党员方彬等交谊颇深,其兄陈次权,弟次泽在县内甚有名望,1934年起,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由香港返乡探亲,旋任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县长兼任)。中共皖南特委确认陈为统战对象,派方彬与陈联系,邀陈去新四军军部(云岭)。在动委会领导下,先后组建“儿童救亡团”、“青年工作团”、“第一特种工作团”、“巡回教育团”。动员民众奋起抗日。1939年,陈维稷被皖南特委接收为特别党员。陈次权、孙梅先、陈次泽等均受其影响,在支持中共地方组织活动方面,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方组织在本县工商业者和县常备队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通过争取大华布店经理陈德和、王其刚,使该店成为游击队转运物资,掩护地下工作者的据点。1949年2月,党组织通过共产党员陈文堃,争取副大队长吴举贤参加县常备队起义,使常备队两个中队及陵阳区小队计270余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国初,统战工作主要对象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宗教界人士和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950年全县列为统战对象的27人,其中县政府无党派政府副科长1人,宗教界人士4人(佛教3人,伊斯兰教1人,佛教界上层人士崔义方被列为重点统战对象),非共产党员知识分子11人(教育6人、医务3人,农业技术人员2人),留用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1人。
1955年,县委统战部在九华山设立管理处,加强九华山统战工作,具体管理宗教事务。组织僧尼参加劳动、学习时事政治,关心照顾年老体弱的僧尼,维修寺庙、庵篷。“文革”期间,统战工作瘫痪。1976年,县委统战部恢复,统战政策逐步落实。
1978年后本县统战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点为祖国和平统一服务。翌年起,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错案进行复查,至1981年4月结束。全县复查4193件,占案件总数的90.3%。对“文革”中立案审查的200人,平反纠正107人,有错误部分纠正的63人,分别占审查总数的53.5%和31.5%。反右派案件208件,全部予以改正。复查反右倾和“四清”运动中案件1203件,1103人得到正确结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3年,对“文革”期间被占用的“三胞”亲属房产进行清理,退还房屋1825平方米,赔偿21户,17600元。由于落实了对“三胞”亲属的统战政策,本县去台人员567名中已有454名与家乡亲人通信,回乡探亲的人员逐年增多,自1987至1989年,共184人(次),其中1989年达83人(次)。
四、纪律检查委员会
机构沿革1950年7月,成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5月,更名为中共青阳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改属中共青阳县委内设工作机构。1966至1971年1月,监察机构停止活动。1971年2月,纪检机构被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取代。1976年,改由中共青阳县委组织部统管。1979年9月,恢复中共青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改称中共青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设常委会,接受同级党委及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内设机构有纪律检查科、案件审理科、来信来访科和办公室。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成员,1956年前,由上级党委任免;1956至1980年,由县委全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1984年9月起,改由县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历任纪委(监委)书记更迭表
基层组织1956年7月,县人民银行、供销总社、统计科分别设监察(纪检)小组、监察员(纪检员);各乡(镇)常委设监察委员(纪检委员)。“文革”中纪检基层组织被取消。1985年4月,乡(镇)常委、总支、支部设纪检委员;部分厂、矿建立纪检组;县直党委由党代表会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
主要活动县纪委经常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检查处理党员违纪违法案件。1951年,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警告及取消候补党员资格等处分的党员10名。1954年,在粮食统购统销中,少数党员强迫群众卖“过头粮”,出现打入、捆人、非法搜查等违纪、违法行为,县纪委将其中8名情节严重者,开除党籍。1956年,整风运动中,有16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分别受到党纪处分。1957年,反右斗争结束,有12名党员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四清”运动中,采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206名农民党员遭到批判和处分。1966至1976年,全县有195名党员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撤职、警告等处分,其中有些处分是错误的。县纪委(监委)先后两次进行复查,分别予以甄别、改正、平反。第一次是1961年9月,县委成立甄别工作领导小组。复查1957年以来受到批判、处理的党员、职工共7533人,其中党员569人,由于“左”的思想束缚,仍有部分党员未能得到正确结论。第二次是1979年,县委直接复查254件;公社(镇)党委复查652件,72人恢复党籍,105人改变处分,使建国后各个时期被处分的党员,都得到了公正的结论。
1980年后,县纪委为提高纪检干部素质,先后举办三期领导骨干训练班,根据《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多次检查各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1982年后,县纪委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户口“农转非”问题,进行查处,对不符合政策的17户,31人予以注销城镇户口;并对县直675户党员干部住房进行调查,对超标准的101户,有9户作出退出住房,92户作出加租处理。1984年后,抓紧对经济案件的查处工作,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立案37起,共39人,依法逮捕13人,按党纪处分7人,政纪处分19人。1979至1989年,县纪委共处理违纪党员243人,处以警告、严重警告的140人,留党察看的79人,开除党籍的24人。
民国16年(1927)4月,湖北黄岗中共党员曹风山来青阳,于木镇、酉华吸收桂西元、李炳辉入党。至民国17年秋,发展党员10余人,建立秘密党支部,下设毛田湖、长山门、天峰山等4个党小组。旋因国民党清党,形势恶化,停止组织活动。民国20年初,安庆中心县委在本县发展党员20余人,组建中共青阳区委。是年6月,安庆中心县委被国民党破坏,终止活动。翌年,皖北中心县委派桐城浮山中学(今属枞阳县)党员沙良洲、王松年来青阳中学,先后吸收10名师生入党,成立党支部,设乌株山等党小组。后在组织学生罢课中,被国民党县政府察觉,终止活动。是年末,宣城特委派员到南阳湾发展党员,建立中共青阳特别支部,属宣城特委领导。后因宣城特委撤销,改由徽州工委领导。民国23年春夏间,中共中央上海局在陵阳乡白沙岭组建中共皖南工委。同时,石青太中心县委在庙前小杨冲组建中共青阳县委,各辖下列支部:
翌年4月,党组织暂停活动。民国27年,共产党员苏拓夫自铜陵来本县,与新四军政治部、皖南特委接上关系,和金厚初分别在杨田、陵阳等地发展党员。此后方向明受皖南特委委派,在梅溪组建了中共青阳工委,下设杨田区委,并辖3个支部。民国28年,工委改为青阳县委,沈鹰任书记。增设牛山、乔木、陵阳、宾木、杨田5个区委、3个直属支部、2个交通站,党员723人。翌年11月,本县中共党员大部奉命随县委北撤,留下常备队支部和杨田交通站支部多名党员,在陈法周、陈文领导下活动,收集军事情报,保证沿江山区游击队通讯联络畅通。民国34年10月,沿江中心县委命令铜青南县委进驻本县宾山地区,旋因形势变化,分设泾青南、铜青南两工委,在宾山、茗山和青贵交界处开展活动。民国36年7月,上述两工委合并,在宋冲成立铜青贵县委。不久,根据地连成一片,撤铜青贵县委置泾青南县委。民国37年9月,组建泾青太工委和办事处。翌年2月,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置青阳县委。
1949年4月,本县解放,县委迁至城内办公。置城关、吴潭、庙前、陵阳4个区党委会。1950年1月吴潭区委分置石安、丁桥两区委。城关区委分设蓉城、杨田两区委。全县有6个区党委会,均直辖村党支部。1952年,全县56个乡党委组织分属6个区党委领导。翌年12月,各乡均设立党支部,配备专职支部书记。1954年底,全县党员增至527人,有6个区委会,1个总支,28个党支部。至1955年末,全县党员增至1419人,其中农村党员1118人,建立2个总支,39个支部;机关党员301人,有6个区委,21个支部。1961年底,全县党员增至3732人,其中农村党员占绝大多数。“文革”开始至1967年,停止发展党员。1971年,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突击发展一些党员。至1980年,全县党员增至7737人,占全县人口3.3%。本县党组织多年来接受知识分子党员较少,党员文化程度偏低。至1978年,全县党员中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者占77.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2.7%。1984年,接收93名知识分子新党员。1985年,全县发展166名新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8名。至1989年末,全县9428名党员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有974名。
几个年份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分布情况一览表
几个年份党员文化程度情况一览表
二、县历次党代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4月24至30日在蓉城举行。大会实到代表172人,列席人员32名,代表全县1419名党员。李秀之作县委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青阳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5名;选举出席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一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6人。大会号召全县党员为彻底完成农业合作化及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而努力奋斗,为超额完成粮食生产指标,争取实现亩产千斤县而努力工作。
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18至20日在蓉城举行,实到代表236名,列席人员70名,代表全县3339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6名。二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11名,并选举产生中共青阳县监察委员会。大会号召:“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团结全县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旗帜,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轰轰烈烈的、更大更全面的生产高潮。”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5年7月10至11日在蓉城举行。正式代表310名,列席人员48名,代表全县4033名党员。王克东作县委工作报告,赵钰作青阳县1965—1970年农业发展规划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县委委员17名,候补委员4名。三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7名。大会号召:发展集体经济,把农村生产推向新的高潮。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2月22至24日在蓉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05名。选举产生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4名。四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9名。这次会议是在“文革”时期召开的。大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12月15至17日在蓉城召开,大会代表405名,代表全县7733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五届一次会议选举县委常委9名,选举产生第五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名。并选举产生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大会号召全县党员争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搞好党风的促进派、安定团结的促进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9月21至24日在蓉城举行,正式代表334人,代表全县8190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选举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名。六届一次会议选举常委10名。会议决定:以积极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不断完善各种形式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全面推行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以增强企业活力;农业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改革重点,调整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的比例关系;大力发展蚕桑事业,加速青阳经济发展。
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19至22日在蓉城举行,会议代表332名,代表全县9188名党员。代表中干部219名,占66%;农民25人,占7.5%;工人4名,占1.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名,占13.4%;先进模范39人,占11.7%;妇女代表51人,占15.4%;两户一体(专业户个体户、经济联合体)代表3人,占0.9%;少数民族1名,占0.3%。年龄构成:35岁以下46人,占13.9%;35—45岁118人,占35.5%;45—55岁141人,占42.5%;56岁以上27人占8.1%。文化结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3人,占13%;中专(高中)59人,占17.8%;初中123人,占37%;小学以下106人,占32.2%。
大会听取和审议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委工作报告。通过无记名差额选举,产生第七届县委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新当选的委员平均年龄43.6岁,35岁以下的5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4名,占51.8%。其中女委员3名,占11.1%。选举产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七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县委常委10名,常委平均年龄44.9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占40%。大会决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符合青阳特点的工业,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坚持对外开放,为振兴青阳经济而努力奋斗!
中共青阳县委历任负责人更迭表
中共青阳县委历任负责人更迭表
三、中共青阳县委员会
民国23年(1934)4月,中共青阳县委员会在庙前小杨冲成立,内设组织、宣传2部。翌年4月,县委机关遭破坏,书记石生根被捕牺牲,活动暂停。
民国28年9月,在杨田梅溪组建中共青阳县委,属皖南特委领导。下设组织、宣传2部,另置统战、妇女等委员。翌年11月,县委奉命随新四军北撤。1949年2月,改泾青太工委为青阳县委,属沿江工委领导,内设秘书室(后改名办公室)及组织、宣传、社会3部。1950年10月,撤销社会部,另设统战部,属池州地委领导。1952年,撤池州地区,易属安庆地委领导。1954年9月,增设农村工作部。1955年9月,增设财贸部。1956年3月,成立县委五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机关内部肃反工作。是年6月起,先后置政法部、文教部。翌月,撤销政法部,文教部并入宣传部。1958年11月,改党训班为党校。1959年,恢复政法部(1961年10月撤销)。1960年5月,增设工业、交通2部,翌年合并为工交部,1964年撤销。1965年,恢复池州地区,易属池州地委领导。“文革”开始后,各级党组织停止活动。1968年5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下设办事、政治工作、生产指挥、人民保卫4大组。1969年10月,成立中共青阳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71年4月,恢复中共青阳县委员会。至1974年末,全县1镇18公社和县直机关党委全部建立,各级党组织恢复正常工作。1976年,实行党政分开,中共青阳县委置办公室及组织、宣传、统战3部。1980年,县委划属宣城地委。是年11月,增设老干部工作委员会,管理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离休老干部(1984年改为老干部局)。1982年,恢复县委农村工作部(1986年改为农村经济委员会)。1983年7月,县委划属芜湖市委。是年,建立县保密委员会。此外,县委下属单位有县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等常设机构。1988年10月,划属池州地委。
组职工作民国16年(1927),本县始建中共基层组织,在贫苦农民中吸收党员。抗日战争期间,发展对象是贫苦农民、店员、工人、常备队中出身贫苦的官兵及经过考验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1949年,本县党员人数较少,主要是老解放区(河北、山东)南下干部和从事秘密工作的本地党员,大多数分布在县直和区级机关。当时建党对象是机关干部、贫苦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中的优秀分子,实行按比例发展。1955年3月,县委组织部下达《关于1955年建党计划》:“手工业组织起来291人,无党员,按2~3%比例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含邮电)职工91人,党员10人,按5~7%比例发展;建筑工人460人,无党员,按2~3%比例发展。发展对象均为单位领导、劳动模范、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财经企业职工638人,按3.5~5%比例发展;学校:中学(含附师)职工24人,发展2至3人;小学教师(含扫盲教师16人)中,以经过思想改造,历史清楚,出身贫苦的为建党对象。农村发展对象为互助合作骨干、劳动模范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1956年2月,县委组织部给地委报告,“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1953~1957)应按农业人口(151169人)的1.5%比例发展党员,现有党员1118人,至1957年末,还需发展1152人。”依据上述计划,1961年底,全县党员增至3727人,其中农村党员占绝大比重。翌年起,暂停发展党员。1965年“四清”运动后期,在阶级成份好(贫、下中农),历史和社会关系清楚,政治运动表现积极的优秀分子中,发展一批党员。1971年,按照“吐故纳新”的指示和“积极慎重”的方针,吸收一批新党员。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以“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和各行各业的骨干中发展党员。1984年起,进一步注意培养吸收知识分子入党。
1979年后,在中共基层组织开展先进党支部、党小组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竞赛活动,表彰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1982年,县委表彰45个先进党支部,55个先进党小组,250名优秀党员。1988年,全县评选65个先进党支部,737名优秀党员。是年,受到省委、地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89个,优秀党员338名。至1989年,全县共评选先进党支部198个,先进党小组94个,优秀党员1595名。
50年代,县委组织部门管理全县党员干部(正区级以上由地委组织部管理)。60年代,组织部管理股站长(科员级)以上干部。1984年,实行体制改革,管理权限下放,县委管理县委、县政府各委、办、局、校的正副职及乡(镇)党、政正、副职;县供销社、县群团部门正、副职及巡视员、调研员、督导员;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县纪委副书记、常委;县法院、检察院党组正、副书记、副院长、副检察长;各完中(含教师进修学校)正、副校长;缫丝厂、硫铁厂、棉织厂、百货公司等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企业领导的副职下放主管委局管理。
县委委托组织部管理的干部是:各部委办内设科室正副职(含秘书);县纪委检查员、县委组织部组织员、行政事业单位二级机构正、副职;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正、副科长、检查员。
组织部管理:基层党委委员(秘书);妇联正、副主任;团委正、副书记;武装部正、副部长;县直群团部门内设部室正、副职;县纪委助理检查员;县法院、检察院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县政府局级单位人秘股长;完中秘书。体制改革中选拨一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员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1987年,10名县委常委与上一届相比平均年龄由47.1岁,降到44.7岁;文化程度由初中和高中以下,上升到高中(中专)3人,大学3人。5名正、副县长平均年龄由46.9岁下降到42.8岁,文化程度上升到高中1人,大专2人,本科2人。县委、政府所属部委办局领导班子122名成员,平均由年龄45.1岁,降至42.7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56.5%,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5人,占27%。乡(镇)党委104名领导成员,平均年龄41岁,下降了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5人,占43.2%,上升18.2%
1984年开始整党,至1986年12月结束。通过组织思想整顿,提高了党员的素质。1988年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试点,1989年全面开展,通过民评,增强了党员组织性、纪律性。
宣传工作中共青阳县委宣传工作是围绕县委的中心任务开展的。建国以来,本县开展较大的宣传活动有:建国初期至“一五”时期末,开展反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粮食统购统销、过渡时期总路线、肃反、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宣传;1958年、开展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宣传;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宣传;1966年后,开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的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新时期总任务、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1950年成立中共青阳县委干部训练班,增训农村建党对象和县直、区乡干部。1955年,成立县党员培训班,训练区级党员干部和合作化、互助组骨干。
1957年2月,建立报告员制度。第一批报告员26人,由县委委员和部委办主要负责人担任,后发展到132名。1958年,建立县委党校,重点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960年,从县直机关挑选45名党员干部任农村支部教员,定期到农村给党员上党课。“文革”期间,报告员和支部教员被取消。1958年,重新建立报告员制度,全县有报告员116名。1987年,全县办业余党校23期,培训党员4912人次;举办短期训练班36期,训练党员4705人;上党课596次,听课人员21081人次;举办报告会23次听众1691人;举办电化教育18次,收看录像5524人次。是年,全县建立党员教育活动室48个。
50年代,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坚持每天1小时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共党史和联共布党史等。60年代,县直机关建立“红专夜校”。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等活动。“文革”期间,以学习《毛主席语录》代替理论学习。1978年后,干部理论学习逐渐恢复。1979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得以恢复。1985年,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本县组织干部系统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课程。县委常委将每周星期三作为学习日。此后,将人大、政府、政协、纪委、武装部的负责干部集中成立县委理论学习中心小组,制定制度,定期学习,各乡镇党委也相继成立学习中心组。是年,全县有444名干部参加全省哲学考试,合格424人,平均分数73.99分。1987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弄通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9年,北京“六四”政治风波后,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传达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稳定。
统战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本县中共地方组织,为争取和团结社会各界上层人士共赴国难进行统战工作。杨田梅溪陈维稷,在上海等地大学任教多年,且与国民党将领冯玉祥有亲戚关系,和共产党员方彬等交谊颇深,其兄陈次权,弟次泽在县内甚有名望,1934年起,即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由香港返乡探亲,旋任县民众动员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县长兼任)。中共皖南特委确认陈为统战对象,派方彬与陈联系,邀陈去新四军军部(云岭)。在动委会领导下,先后组建“儿童救亡团”、“青年工作团”、“第一特种工作团”、“巡回教育团”。动员民众奋起抗日。1939年,陈维稷被皖南特委接收为特别党员。陈次权、孙梅先、陈次泽等均受其影响,在支持中共地方组织活动方面,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方组织在本县工商业者和县常备队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通过争取大华布店经理陈德和、王其刚,使该店成为游击队转运物资,掩护地下工作者的据点。1949年2月,党组织通过共产党员陈文堃,争取副大队长吴举贤参加县常备队起义,使常备队两个中队及陵阳区小队计270余人,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国初,统战工作主要对象是无党派知识分子、宗教界人士和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950年全县列为统战对象的27人,其中县政府无党派政府副科长1人,宗教界人士4人(佛教3人,伊斯兰教1人,佛教界上层人士崔义方被列为重点统战对象),非共产党员知识分子11人(教育6人、医务3人,农业技术人员2人),留用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1人。
1955年,县委统战部在九华山设立管理处,加强九华山统战工作,具体管理宗教事务。组织僧尼参加劳动、学习时事政治,关心照顾年老体弱的僧尼,维修寺庙、庵篷。“文革”期间,统战工作瘫痪。1976年,县委统战部恢复,统战政策逐步落实。
1978年后本县统战工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点为祖国和平统一服务。翌年起,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错案进行复查,至1981年4月结束。全县复查4193件,占案件总数的90.3%。对“文革”中立案审查的200人,平反纠正107人,有错误部分纠正的63人,分别占审查总数的53.5%和31.5%。反右派案件208件,全部予以改正。复查反右倾和“四清”运动中案件1203件,1103人得到正确结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巩固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3年,对“文革”期间被占用的“三胞”亲属房产进行清理,退还房屋1825平方米,赔偿21户,17600元。由于落实了对“三胞”亲属的统战政策,本县去台人员567名中已有454名与家乡亲人通信,回乡探亲的人员逐年增多,自1987至1989年,共184人(次),其中1989年达83人(次)。
四、纪律检查委员会
机构沿革1950年7月,成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5月,更名为中共青阳县监察委员会。1959年,改属中共青阳县委内设工作机构。1966至1971年1月,监察机构停止活动。1971年2月,纪检机构被县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取代。1976年,改由中共青阳县委组织部统管。1979年9月,恢复中共青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改称中共青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增设常委会,接受同级党委及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内设机构有纪律检查科、案件审理科、来信来访科和办公室。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成员,1956年前,由上级党委任免;1956至1980年,由县委全会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1984年9月起,改由县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历任纪委(监委)书记更迭表
基层组织1956年7月,县人民银行、供销总社、统计科分别设监察(纪检)小组、监察员(纪检员);各乡(镇)常委设监察委员(纪检委员)。“文革”中纪检基层组织被取消。1985年4月,乡(镇)常委、总支、支部设纪检委员;部分厂、矿建立纪检组;县直党委由党代表会选举产生纪律检查委员会。
主要活动县纪委经常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检查处理党员违纪违法案件。1951年,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中,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警告及取消候补党员资格等处分的党员10名。1954年,在粮食统购统销中,少数党员强迫群众卖“过头粮”,出现打入、捆人、非法搜查等违纪、违法行为,县纪委将其中8名情节严重者,开除党籍。1956年,整风运动中,有16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分别受到党纪处分。1957年,反右斗争结束,有12名党员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四清”运动中,采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206名农民党员遭到批判和处分。1966至1976年,全县有195名党员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撤职、警告等处分,其中有些处分是错误的。县纪委(监委)先后两次进行复查,分别予以甄别、改正、平反。第一次是1961年9月,县委成立甄别工作领导小组。复查1957年以来受到批判、处理的党员、职工共7533人,其中党员569人,由于“左”的思想束缚,仍有部分党员未能得到正确结论。第二次是1979年,县委直接复查254件;公社(镇)党委复查652件,72人恢复党籍,105人改变处分,使建国后各个时期被处分的党员,都得到了公正的结论。
1980年后,县纪委为提高纪检干部素质,先后举办三期领导骨干训练班,根据《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多次检查各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1982年后,县纪委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户口“农转非”问题,进行查处,对不符合政策的17户,31人予以注销城镇户口;并对县直675户党员干部住房进行调查,对超标准的101户,有9户作出退出住房,92户作出加租处理。1984年后,抓紧对经济案件的查处工作,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立案37起,共39人,依法逮捕13人,按党纪处分7人,政纪处分19人。1979至1989年,县纪委共处理违纪党员243人,处以警告、严重警告的140人,留党察看的79人,开除党籍的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