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新闻广播
一、报刊
《九华钟》日报于民国9年(1920)1月31日创刊,四开石印,停刊时间不详。省档案局现藏该报旧页10余张。它与民国8年发刊的《九华钟周刊》,同是县内民办的进步报刊,除登载省及全国要闻外,辟有“本邑纪事”、“蓉城月旦”、“杂俎”、“钟余”、“白话”等专栏,报导新闻,发表评论,宣传新文化思想。
《青阳日报》于民国24年初创刊,国民党县党部主办。四开石印。民国27年秋季,因日机轰炸蓉城停办。现省档案局收存有40余张。主要报导县、省及全国的党政要闻,动员群众抗日。
《抗战》于民国26年12月1日创刊,本县抗敌后援会主办。黄焕文任发行人兼主编。以动员抗日、保卫家园为宗旨。今已无存。
《先导报》于民国28年5月30日创刊,社址在本县南阳湾。第八专员行政公署创办,主编孙岱亭。该报与国民党驻军二十三集团军有联系,报导抗日前线战况及后方民情,出版时间不长,今已无存。同时出刊的还有《先导月刊》。
《青阳旬刊》于民国32年9月1日创刊,四开石印。县民众教育馆主办。民国35年6月20日后停刊,共10期,其中第2期为《青阳旬刊副刊》,主要内容为抗日报导和文艺作品,省档案馆有存件。
《利群报》原为《青年通讯》,民国35年底创刊,三青团青阳分团部主办。翌年春,改名《利群报》。后以分团主任倪椿个人名义呈报登记发证,倪任社长,陈子元任主编。民国36年,成立以洪静安为董事长的董事会,独立对外发行。为四开石印,正反两版周报,每期销售600—700份。民国37年10月停刊。二版辟有“星海”、“绿洲”两个文艺副刊,不定期刊出业余作者文艺创作。
《青阳报》于1956年4月创办,中共青阳县委机关报,四开铅印,1961年2月停刊,共发行589期,每期发行量5000份左右。原系周报,1958年改为双日刊(每周3次)。江启新兼任主编,陈复初、徐直先后任副主编,另有编辑兼记者3人。分4个版面:一版登载“要闻”;二版“经济”;三版“文教、卫生、文艺副刊”;四版“时事政治”。1960年前后,多次获安庆地区县报评比一、二名。
《青阳史话》于1984年创办,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办。主要为汇集本地文史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不定期刊物。至1989年己出4辑。
《九华》为不定期刊物,1981年创刊,县文化馆主办,每期发行量1000份,至1989年已出版4期,其中第4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专辑,精选本县文艺作者在地(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63篇。
二、广播电视
管理机构1950年,本县设收音站,配干部1名负责收听、记录工作。1955年9月,改名广播收音站,负责编印“收听摘要”、“广播宣传材料”,并组织群众收听。是年秋,木镇乡新桥、九华乡老田2村获得国务院赠送的干电池5灯收音机各1部,县直单位也添置收音机20余部,分别建立收音站。1958年,县站扩大为广播站,开始对全县广播。配备行政、编播、机线员各1人。1969年初,建立木镇、庙前、陵阳3个公社广播站。1971年,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广播放大站,工作人员共33人。1976年5月,成立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与广播站合署办公,职工增至62人,其中工程师2人,机线员34人。1980年增加电视业务,设电视台。1984年5月,改为广播电视局,在省广播电视厅农网检查评比中,获二等奖。1989年,全系统共有职工85人,其中县局、站、台44人,乡站、台41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中级技术职称2人,助理员9人,播音员10人。
广播1958年,利用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安装高音喇叭10只、小喇叭365只,每天早、中、晚播音60分钟,其中转播节目40分钟、自办节目20分钟。1966年,全县安装大喇叭24只、小喇叭2852只,入农户率为6.7%,播音时间增至90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30分钟。1971年,大喇叭增至83只、小喇叭24531只,入农户率提高到71.6%,形成以县为中心,乡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广播网。“文革”期间,播音时间全部用于转播。1979年,实现县、乡、村广播专杆专线,共装大喇叭110只、小喇叭41191只,入农户率81.3%。1981年,日播音增至395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45分钟。1985年底,调频广播已通播杨田、东堡、陵阳、童埠等乡。至1987年,具内18个乡镇(除南阳乡外)全接无线调频信号,通播率为95%。日播音时间增至435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85分钟,有“本县新闻”、“理论与知识学习”、“农林科技”、“文化生活”、“法律知识”、“计划生育”、“周末文艺”等专题。
电视1971年,县广播站首次配购到1台上海牌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979年8月建立县电视差转台。11月,在县广播事业局楼顶树立一座15米高桅杆式发射塔,购置1台50瓦电管差转机及其天馈系统和检测仪器(扫频仪),1980年1月,正式开播,蓉城附近5个乡人民可收看电视。1984年10月,添置1台50瓦晶体管差转机。1985年,在九华西路建造1幢面积525平方米的五层电视大楼。1986年5月,架设起1座高64米多功能发射铁塔,发射天线由原来的两层十字天线改成四层蝙蝠翼天线,天线增益由0.79b提高到6.2b,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是年,庙前、南阳两乡各建了功率10瓦的电视差转台。1987年10月,本县自行安装了省配给的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1套,直接收看太平洋上空卫星发来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图像清晰,声音宏亮。至此,全县有50瓦差转机3台、10瓦差转机2台、录像机21台、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共10945台,城镇、农村拥有电视机户数比率分别为71%、15%。1989年,电视发射机功率为3104部/千瓦,电视覆盖率95%。
三、通讯报导
旧时,地方通讯和新闻由县内所设报社的记者或通讯员采编刊载,有时由当地军政机关供稿。1958年,县广播站设“自办节目”,辟有“本县新闻”等专题,配1名专业采编员,年撰稿300余篇。1987年,县站采编员增至6人,外聘39名通讯员,建成通讯报道网,年投入稿件达2400余篇,采用1700余篇,稿件质量也不断提高。1989年,来稿1125篇,采用604篇。先后3次参加宣城地区、芜湖市好新闻评比,均获二等奖。《安徽日报》采用了《全国第一届老年运动会在青阳召开,创三项全国最好成绩》、《一个团结战斗的党小组》、《青阳县黄沙物美价廉远销十个省市》等稿件。
新闻报道工作,建国初期由县委宣传部领导。《皖南日报》社按时给投稿者寄报道提纲。1954年,县委办公室成立通讯组,成员3人,负责编印《农村工作快报》及向上级报刊投稿。后由《青阳报》接办。1962年,县委办公室组成6人编辑室,通讯工作开展非常活跃,其时有一个月,《皖江日报》采用本县通讯稿件32篇,《安徽日报》采用稿件12篇。“文革”期间,编辑室被解散。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宣传部设专职通讯干事1人。1984年5月,《芜湖日报》派来1名常驻记者,负责采写本县新闻。近10年中,他们采写的稿件,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羊城晚报》、《芜湖日报》等报纸刊载。同时,芜湖市、安徽省及中央等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播发的稿件共有1000余件(内芜湖市约600余件)。其中《窗口前的笑声》获省1985年好新闻2等奖。钱华贵采写的《扶危济困三十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引起海内外震动,港澳地区华人和南亚华侨,纷纷汇款赠物,支持叶新太的高尚行动。
《九华钟》日报于民国9年(1920)1月31日创刊,四开石印,停刊时间不详。省档案局现藏该报旧页10余张。它与民国8年发刊的《九华钟周刊》,同是县内民办的进步报刊,除登载省及全国要闻外,辟有“本邑纪事”、“蓉城月旦”、“杂俎”、“钟余”、“白话”等专栏,报导新闻,发表评论,宣传新文化思想。
《青阳日报》于民国24年初创刊,国民党县党部主办。四开石印。民国27年秋季,因日机轰炸蓉城停办。现省档案局收存有40余张。主要报导县、省及全国的党政要闻,动员群众抗日。
《抗战》于民国26年12月1日创刊,本县抗敌后援会主办。黄焕文任发行人兼主编。以动员抗日、保卫家园为宗旨。今已无存。
《先导报》于民国28年5月30日创刊,社址在本县南阳湾。第八专员行政公署创办,主编孙岱亭。该报与国民党驻军二十三集团军有联系,报导抗日前线战况及后方民情,出版时间不长,今已无存。同时出刊的还有《先导月刊》。
《青阳旬刊》于民国32年9月1日创刊,四开石印。县民众教育馆主办。民国35年6月20日后停刊,共10期,其中第2期为《青阳旬刊副刊》,主要内容为抗日报导和文艺作品,省档案馆有存件。
《利群报》原为《青年通讯》,民国35年底创刊,三青团青阳分团部主办。翌年春,改名《利群报》。后以分团主任倪椿个人名义呈报登记发证,倪任社长,陈子元任主编。民国36年,成立以洪静安为董事长的董事会,独立对外发行。为四开石印,正反两版周报,每期销售600—700份。民国37年10月停刊。二版辟有“星海”、“绿洲”两个文艺副刊,不定期刊出业余作者文艺创作。
《青阳报》于1956年4月创办,中共青阳县委机关报,四开铅印,1961年2月停刊,共发行589期,每期发行量5000份左右。原系周报,1958年改为双日刊(每周3次)。江启新兼任主编,陈复初、徐直先后任副主编,另有编辑兼记者3人。分4个版面:一版登载“要闻”;二版“经济”;三版“文教、卫生、文艺副刊”;四版“时事政治”。1960年前后,多次获安庆地区县报评比一、二名。
《青阳史话》于1984年创办,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办。主要为汇集本地文史资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不定期刊物。至1989年己出4辑。
《九华》为不定期刊物,1981年创刊,县文化馆主办,每期发行量1000份,至1989年已出版4期,其中第4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专辑,精选本县文艺作者在地(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63篇。
二、广播电视
管理机构1950年,本县设收音站,配干部1名负责收听、记录工作。1955年9月,改名广播收音站,负责编印“收听摘要”、“广播宣传材料”,并组织群众收听。是年秋,木镇乡新桥、九华乡老田2村获得国务院赠送的干电池5灯收音机各1部,县直单位也添置收音机20余部,分别建立收音站。1958年,县站扩大为广播站,开始对全县广播。配备行政、编播、机线员各1人。1969年初,建立木镇、庙前、陵阳3个公社广播站。1971年,以公社为单位建立广播放大站,工作人员共33人。1976年5月,成立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与广播站合署办公,职工增至62人,其中工程师2人,机线员34人。1980年增加电视业务,设电视台。1984年5月,改为广播电视局,在省广播电视厅农网检查评比中,获二等奖。1989年,全系统共有职工85人,其中县局、站、台44人,乡站、台41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中级技术职称2人,助理员9人,播音员10人。
广播1958年,利用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安装高音喇叭10只、小喇叭365只,每天早、中、晚播音60分钟,其中转播节目40分钟、自办节目20分钟。1966年,全县安装大喇叭24只、小喇叭2852只,入农户率为6.7%,播音时间增至90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30分钟。1971年,大喇叭增至83只、小喇叭24531只,入农户率提高到71.6%,形成以县为中心,乡为基础,连接千家万户的广播网。“文革”期间,播音时间全部用于转播。1979年,实现县、乡、村广播专杆专线,共装大喇叭110只、小喇叭41191只,入农户率81.3%。1981年,日播音增至395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45分钟。1985年底,调频广播已通播杨田、东堡、陵阳、童埠等乡。至1987年,具内18个乡镇(除南阳乡外)全接无线调频信号,通播率为95%。日播音时间增至435分钟,自办节目日平均85分钟,有“本县新闻”、“理论与知识学习”、“农林科技”、“文化生活”、“法律知识”、“计划生育”、“周末文艺”等专题。
电视1971年,县广播站首次配购到1台上海牌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979年8月建立县电视差转台。11月,在县广播事业局楼顶树立一座15米高桅杆式发射塔,购置1台50瓦电管差转机及其天馈系统和检测仪器(扫频仪),1980年1月,正式开播,蓉城附近5个乡人民可收看电视。1984年10月,添置1台50瓦晶体管差转机。1985年,在九华西路建造1幢面积525平方米的五层电视大楼。1986年5月,架设起1座高64米多功能发射铁塔,发射天线由原来的两层十字天线改成四层蝙蝠翼天线,天线增益由0.79b提高到6.2b,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是年,庙前、南阳两乡各建了功率10瓦的电视差转台。1987年10月,本县自行安装了省配给的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1套,直接收看太平洋上空卫星发来的中央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图像清晰,声音宏亮。至此,全县有50瓦差转机3台、10瓦差转机2台、录像机21台、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共10945台,城镇、农村拥有电视机户数比率分别为71%、15%。1989年,电视发射机功率为3104部/千瓦,电视覆盖率95%。
三、通讯报导
旧时,地方通讯和新闻由县内所设报社的记者或通讯员采编刊载,有时由当地军政机关供稿。1958年,县广播站设“自办节目”,辟有“本县新闻”等专题,配1名专业采编员,年撰稿300余篇。1987年,县站采编员增至6人,外聘39名通讯员,建成通讯报道网,年投入稿件达2400余篇,采用1700余篇,稿件质量也不断提高。1989年,来稿1125篇,采用604篇。先后3次参加宣城地区、芜湖市好新闻评比,均获二等奖。《安徽日报》采用了《全国第一届老年运动会在青阳召开,创三项全国最好成绩》、《一个团结战斗的党小组》、《青阳县黄沙物美价廉远销十个省市》等稿件。
新闻报道工作,建国初期由县委宣传部领导。《皖南日报》社按时给投稿者寄报道提纲。1954年,县委办公室成立通讯组,成员3人,负责编印《农村工作快报》及向上级报刊投稿。后由《青阳报》接办。1962年,县委办公室组成6人编辑室,通讯工作开展非常活跃,其时有一个月,《皖江日报》采用本县通讯稿件32篇,《安徽日报》采用稿件12篇。“文革”期间,编辑室被解散。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宣传部设专职通讯干事1人。1984年5月,《芜湖日报》派来1名常驻记者,负责采写本县新闻。近10年中,他们采写的稿件,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羊城晚报》、《芜湖日报》等报纸刊载。同时,芜湖市、安徽省及中央等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播发的稿件共有1000余件(内芜湖市约600余件)。其中《窗口前的笑声》获省1985年好新闻2等奖。钱华贵采写的《扶危济困三十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引起海内外震动,港澳地区华人和南亚华侨,纷纷汇款赠物,支持叶新太的高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