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本县设有儒学、书院、义学、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始办小学堂。民国13年(1924),始有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5年间,推行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微。民国36年统计,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4.5%,大学、高中、初中和高小文化程度者分别为全县人口总数的0.14‰、0.87‰、1‰和9.77‰,而初识字者及文盲却高达88.22%。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整顿、改进,贯彻“教育向工农兵开门”、“努力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50年后,农村掀起办学热潮。至1965年,全县有幼儿园(班)9个,各类小学696所,初中3所,完中1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农业中学14所。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教育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1985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1%,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翌年,全县基本扫除文盲。1989年,全县有幼儿班98个,小学178所,中学30所(含完中3所、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3.7万余人,形成村有完小、乡(镇)有初中、片有完中的合理布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亦初步建立。1989年底统计,大专、高中(含中专)、初中、高小文化程度者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率,分别是0.55%、4.65%、19.33%和44.41%。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