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小学
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副贡生林之楠改临城书院为公立蓉城高等小学堂。至宣统二年(1910),相继创设私立吴潭初等小学堂及公立忠爱、灵岩、九华初等小学堂。其时,实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学制为初、高等各4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格致、算术、体操等课程,高等加授图画。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学制改为初小4年(7—10岁,实施义务教育),高小3年,实行春季招生。是年,创建县立第一女子初等小学校。民国5年,县劝学所将全县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自治区,各设1所模范小学,然招生困难,发展缓慢。民国6年,在蓉城中山公园增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翌年,县劝学所复将5个自治区划分为若干小区,规定每小区设一所国民学校,以办学先后命名为“青阳县第×区第×国民学校”,并规定新设学校,可领取40元补助金。经县、区层层发动,当年申报建校56所,其中大多由私塾演变而来。民国12年、高等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国民小学改为初级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初小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高小加授公民、卫生、历史、地理等。至民国18年,全县有完全小学5所(含女小一所),蓉城2所,陵阳、木镇、庙前各1所;初小53所,城区(今蓉城、城东、朱备)8所,东区(今杨田、东堡)11所,南区(今陵阳、沙济、南阳)11所,西区(今庙前、杜村、九华、五溪)15所,北区(今木镇、新河、童埠、丁桥、竹阳、酉华、乔木)8所,在校学生1850人,其中女生300余人。
民国25年,推行义务教育,规定联保设短期小学,小学教育有所发展。是年,全县有完全小学8所(县立6所,私立2所)、初小30所(县立3所、区立12所、私立15所)、短期小学46所,学生3610人。民国28年前后,县境频遭日机轰炸,多数小学停办。杜村、乔木、朱备等地,曾办有难童小学。民国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规定乡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学校,乡保长兼任校长(后改为专任)。翌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5所、保国民学校74所,学生4400人。另有省立临时小学(址在乔木湾)和池州师范附设小学各1所。至民国36年,中心国民学校增至20所,有保国民学校75所和池师附小1所,在校学生达5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4.5%。
1949年4月底,县人民政府接管乡中心国民学校、私立三育小学及23所保国民学校,分别改为县立完小和村办初小,5月2日正式复课。7月起,改造旧教育,对小学进行撤并整顿。至年末,有县立完小8所、池师附小1所、初小19所,分设蓉城、杨田、庙前、木镇、丁桥、河东、南阳等7个学区。1951年“土改”结束后,农村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全县138个行政村,有民办公助小学90所,采用新课本的私塾36所,全县小学生增至8718人。是年秋,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教课书,低中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后改为美术、手工劳动)等课程,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等。1952年,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
1953年起,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纠正师生中过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混乱现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县划分14个辅导学区,村小学按学区成立联合教研组,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各校普遍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1957年,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行启发式、讲读法等教学方法。
1958年,提倡队队办小学,校数及学生数较上年增加50%以上。1963年,贯彻《小学工作条例》,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翌年,各地大办耕读小学,有二部制、半日制、早晚班、牧童班、冬春学校、水上学校等多种形式。1965年,全县1镇14个公社,有完全小学20余所,170个大队,有初小670余所,在校学生总计272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毕业生升学率为53%。其问,各校“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
“文革”开始后,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解体,全日制小学瘫痪,校数及学生数大幅度减少。1969年,蓉城镇3所小学由进驻的“工宣队”管理,农村小学由所在大队贫下中农管委会管理。完小教师或下放农村小学,或回原籍(本队)任教。是年起,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学制由“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各大队初小相应升格为完全小学。停开地理、历史课,增设政治、劳动课,改自然为农业常识,体育为军体,并启用省编教材。升留级、考试制度被取消,教育质量下降。
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对小学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公社(乡)设中心完小,大队(村)设完小,偏远山村设教学点。是年,校数由上年409所减为195所,恢复秋季招生制度,招生数较上年增加40%。贯彻执行部颁《小学生守则(修正稿)》和《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79年,县教研室恢复建制,建立县教研室一学区一学校三级教研网,多层次地开展各项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198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实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一起抓。是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9%,至1985年上升到98.1%。1986年5月,省人民政府向本县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县合格证书》。1989年,全县有完小175所,初小3所,共903个班,在校学生25956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实施。
1989年全日制小学分布概况表单位:所、人
蓉城第二小学简介
前身为蓉城高等小学堂,建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春,首任堂长为副贡生林之楠。当年招生21人,教职员6人。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学风》载:“该堂管理谨严”、“学生成绩名列全府榜首”。宣统三年(1911)春,始招收初级小学生,又名蓉城丙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招收男生50名。翌年,过境军队占用校舍,被迫停办,民国3年复办,设2个班,每班不足20人。民国12年,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亦称城区完全小学。有4个班,学生120人。设教务、训育、事务,文书4个股。民国23年,改称县立孔庙小学,6个班,学生230人。民国26年秋,为避日机轰炸,迁至百架桥江氏宗祠,翌年停办。民国32年春,在县城黄家大屋复办,定名为几个年份全县小学基本情况表单位:所、人
县立临城示范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4年,孔庙修复,迁回原址。翌年11月,更名为县立中正小学,8个班,学生366人,教职员15人。
1949年5月,更名为新民小学,有6个班,学生320人。翌年,改称蓉城小学。1953年9月,改称蓉城第一小学。1957年11月,改为县初级师范附属小学,因原校舍孔庙改建为汽车站,校址暂设在杨家山嘴。1962年,改称蓉城第二小学,迁入定心桥南巷新址。此后县人民政府几次拨款维修扩建,至1989年,有校舍6幢,建筑面积达1648平方米,12个班,学生672人,教职工28人。
木镇小学简介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9月,原名私立吴潭初等小学堂,首任堂长附生李毓章。校址吴潭镇后街拥华庵。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木镇初等小学堂。民国12年,改为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是年,北区绅士阮晋臣等筹捐银元500余元扩建了校舍。曾先后改名为县立第三小学。县立木镇小学。民国15年,有3个班,学生64人,教职员4人。民国27年8月,校舍被日机炸毁,先后迁至倪家冲山咀村。民国30至33年,先后改称醒狮乡中心国民学校、醒平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迁回木镇原址,更名为木镇中心国民学校。
建国后,定名为县立木镇完全小学。195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购买了校园内及毗邻的民房3幢,扩大了校园面积。
1954年,大水,校园被淹。数月的潮汛期间,分设教学点于木镇周围山村,教师涉水历险,坚持送教,被省、地区评为“坚持灾区教学的先进单位”。1963年,被列为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小学,教学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983年,复遭特大洪水袭击,校舍被淹,损失严重。后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至1989年,拥有校舍47间(其中新建楼房1幢),建筑总面积846平方米。有小学班7个,幼儿班1个,学生284人,教职工13人。
县立第一女子小学简介
原名县立第一女子初等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创办于县城阳明祠。翌年,过境军队占用校舍,停办。
民国8年,在武庙(关岳庙)复办,更名为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始招收高年级学生。校长先为沈珣华,后为周绍濂,周治校有方,执教认真,曾受省教育厅嘉奖。民国18年,有4个班,学生(女)156人,教职员7人。设教务、训育、文书、出版、交际、事务6股,办有“蓉光”、“女晓”校刊,并每日摘编国内外新闻,张示校门前,供师生阅读。教室内还辟有“错别字统计”专栏,办学成绩斐然。民国23年,改名为武庙小学,男女兼收,民国24年,有5个班,学生176人,民国27年停办。
陵阳小学简介
前身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建于民国6年(1917),校址初设蓉城中山公园。民国12年8月,改为南区完全小学,迁陵阳霞公祠。是年,由校长宁文程与地方士绅等7人,组成建校委员会,募集银元3万余元,于陵阳崇真观新建校舍,翌年秋落成,迁入上课。有楼房3幢,平房数间。民国14年春,始招初级生。翌年,更名县立第二小学。民国23年,改称县立陵阳小学校。民国25年秋,校舍转让新设的省立陵阳简易师范,迁回陵阳镇霞公祠。民国29年,因避日机轰炸,迁至华阳冲三公祠,后迁至所村陈氏宗祠。民国31年,更名陵阳乡中心国民学校。
建国初,迁回华阳冲三公祠,改称陵阳完全小学。1950年8月,迁回崇真观原址。1958年,校舍转让陵阳初级农业中学,再迁入三公祠。1970年,县拨款1万元,社、队献工献料,于陵阳镇新建平房3幢(今址)。1989年,设小学5个班,附设1个幼儿班,学生179人,有教职工11人(含民师2人)。
庙前小学简介
原名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创建于民国14年(1925),首任校长柯德风,校址在庙前镇南街,校舍为地方捐资兴建。民国23年,更名县立庙前小学,3个班,学生84人,教师5人。民国27年,校舍被日机炸毁,迁至拥华村鲍氏宗祠。民国31年,改称庙前乡中心国民学校。翌年,迁至庙前镇施家祠,有4个班,学生102人,教师7人。
1949年9月,更名县立庙前完全小学,设5个班,学生180余人。翌年8月,发展到7个班,学生增至250余人。是年,迁至河西赵村,于赵村张氏宗饲和庙前镇吴姓私房分设本、分两部。至1956年,发展到15个班,学生570余人。是年,96名高小毕业生,76人考入初中,以办学成绩优异,校长张心栽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1958年,本部校址转让庙前初级中学,迁至庙前上街粮库(今址)。1971年,本、分部合并,校园渐具规模。
1989年,占地面积5亩,校舍8幢32间。设9个小学班,学生337人;附设1个幼儿班,收教幼儿32人。教师19人。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学制改为初小4年(7—10岁,实施义务教育),高小3年,实行春季招生。是年,创建县立第一女子初等小学校。民国5年,县劝学所将全县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自治区,各设1所模范小学,然招生困难,发展缓慢。民国6年,在蓉城中山公园增办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翌年,县劝学所复将5个自治区划分为若干小区,规定每小区设一所国民学校,以办学先后命名为“青阳县第×区第×国民学校”,并规定新设学校,可领取40元补助金。经县、区层层发动,当年申报建校56所,其中大多由私塾演变而来。民国12年、高等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国民小学改为初级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初小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高小加授公民、卫生、历史、地理等。至民国18年,全县有完全小学5所(含女小一所),蓉城2所,陵阳、木镇、庙前各1所;初小53所,城区(今蓉城、城东、朱备)8所,东区(今杨田、东堡)11所,南区(今陵阳、沙济、南阳)11所,西区(今庙前、杜村、九华、五溪)15所,北区(今木镇、新河、童埠、丁桥、竹阳、酉华、乔木)8所,在校学生1850人,其中女生300余人。
民国25年,推行义务教育,规定联保设短期小学,小学教育有所发展。是年,全县有完全小学8所(县立6所,私立2所)、初小30所(县立3所、区立12所、私立15所)、短期小学46所,学生3610人。民国28年前后,县境频遭日机轰炸,多数小学停办。杜村、乔木、朱备等地,曾办有难童小学。民国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规定乡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学校,乡保长兼任校长(后改为专任)。翌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5所、保国民学校74所,学生4400人。另有省立临时小学(址在乔木湾)和池州师范附设小学各1所。至民国36年,中心国民学校增至20所,有保国民学校75所和池师附小1所,在校学生达5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4.5%。
1949年4月底,县人民政府接管乡中心国民学校、私立三育小学及23所保国民学校,分别改为县立完小和村办初小,5月2日正式复课。7月起,改造旧教育,对小学进行撤并整顿。至年末,有县立完小8所、池师附小1所、初小19所,分设蓉城、杨田、庙前、木镇、丁桥、河东、南阳等7个学区。1951年“土改”结束后,农村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全县138个行政村,有民办公助小学90所,采用新课本的私塾36所,全县小学生增至8718人。是年秋,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教课书,低中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后改为美术、手工劳动)等课程,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等。1952年,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
1953年起,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纠正师生中过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混乱现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县划分14个辅导学区,村小学按学区成立联合教研组,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各校普遍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1957年,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行启发式、讲读法等教学方法。
1958年,提倡队队办小学,校数及学生数较上年增加50%以上。1963年,贯彻《小学工作条例》,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翌年,各地大办耕读小学,有二部制、半日制、早晚班、牧童班、冬春学校、水上学校等多种形式。1965年,全县1镇14个公社,有完全小学20余所,170个大队,有初小670余所,在校学生总计272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毕业生升学率为53%。其问,各校“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
“文革”开始后,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解体,全日制小学瘫痪,校数及学生数大幅度减少。1969年,蓉城镇3所小学由进驻的“工宣队”管理,农村小学由所在大队贫下中农管委会管理。完小教师或下放农村小学,或回原籍(本队)任教。是年起,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学制由“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各大队初小相应升格为完全小学。停开地理、历史课,增设政治、劳动课,改自然为农业常识,体育为军体,并启用省编教材。升留级、考试制度被取消,教育质量下降。
1978年后,县人民政府对小学布局作了合理调整,公社(乡)设中心完小,大队(村)设完小,偏远山村设教学点。是年,校数由上年409所减为195所,恢复秋季招生制度,招生数较上年增加40%。贯彻执行部颁《小学生守则(修正稿)》和《学籍管理暂行办法》,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79年,县教研室恢复建制,建立县教研室一学区一学校三级教研网,多层次地开展各项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198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实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一起抓。是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1.9%,至1985年上升到98.1%。1986年5月,省人民政府向本县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县合格证书》。1989年,全县有完小175所,初小3所,共903个班,在校学生25956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实施。
1989年全日制小学分布概况表单位:所、人
蓉城第二小学简介
前身为蓉城高等小学堂,建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春,首任堂长为副贡生林之楠。当年招生21人,教职员6人。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学风》载:“该堂管理谨严”、“学生成绩名列全府榜首”。宣统三年(1911)春,始招收初级小学生,又名蓉城丙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招收男生50名。翌年,过境军队占用校舍,被迫停办,民国3年复办,设2个班,每班不足20人。民国12年,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亦称城区完全小学。有4个班,学生120人。设教务、训育、事务,文书4个股。民国23年,改称县立孔庙小学,6个班,学生230人。民国26年秋,为避日机轰炸,迁至百架桥江氏宗祠,翌年停办。民国32年春,在县城黄家大屋复办,定名为几个年份全县小学基本情况表单位:所、人
县立临城示范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4年,孔庙修复,迁回原址。翌年11月,更名为县立中正小学,8个班,学生366人,教职员15人。
1949年5月,更名为新民小学,有6个班,学生320人。翌年,改称蓉城小学。1953年9月,改称蓉城第一小学。1957年11月,改为县初级师范附属小学,因原校舍孔庙改建为汽车站,校址暂设在杨家山嘴。1962年,改称蓉城第二小学,迁入定心桥南巷新址。此后县人民政府几次拨款维修扩建,至1989年,有校舍6幢,建筑面积达1648平方米,12个班,学生672人,教职工28人。
木镇小学简介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9月,原名私立吴潭初等小学堂,首任堂长附生李毓章。校址吴潭镇后街拥华庵。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木镇初等小学堂。民国12年,改为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是年,北区绅士阮晋臣等筹捐银元500余元扩建了校舍。曾先后改名为县立第三小学。县立木镇小学。民国15年,有3个班,学生64人,教职员4人。民国27年8月,校舍被日机炸毁,先后迁至倪家冲山咀村。民国30至33年,先后改称醒狮乡中心国民学校、醒平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5年,迁回木镇原址,更名为木镇中心国民学校。
建国后,定名为县立木镇完全小学。195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购买了校园内及毗邻的民房3幢,扩大了校园面积。
1954年,大水,校园被淹。数月的潮汛期间,分设教学点于木镇周围山村,教师涉水历险,坚持送教,被省、地区评为“坚持灾区教学的先进单位”。1963年,被列为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小学,教学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1983年,复遭特大洪水袭击,校舍被淹,损失严重。后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至1989年,拥有校舍47间(其中新建楼房1幢),建筑总面积846平方米。有小学班7个,幼儿班1个,学生284人,教职工13人。
县立第一女子小学简介
原名县立第一女子初等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创办于县城阳明祠。翌年,过境军队占用校舍,停办。
民国8年,在武庙(关岳庙)复办,更名为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始招收高年级学生。校长先为沈珣华,后为周绍濂,周治校有方,执教认真,曾受省教育厅嘉奖。民国18年,有4个班,学生(女)156人,教职员7人。设教务、训育、文书、出版、交际、事务6股,办有“蓉光”、“女晓”校刊,并每日摘编国内外新闻,张示校门前,供师生阅读。教室内还辟有“错别字统计”专栏,办学成绩斐然。民国23年,改名为武庙小学,男女兼收,民国24年,有5个班,学生176人,民国27年停办。
陵阳小学简介
前身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建于民国6年(1917),校址初设蓉城中山公园。民国12年8月,改为南区完全小学,迁陵阳霞公祠。是年,由校长宁文程与地方士绅等7人,组成建校委员会,募集银元3万余元,于陵阳崇真观新建校舍,翌年秋落成,迁入上课。有楼房3幢,平房数间。民国14年春,始招初级生。翌年,更名县立第二小学。民国23年,改称县立陵阳小学校。民国25年秋,校舍转让新设的省立陵阳简易师范,迁回陵阳镇霞公祠。民国29年,因避日机轰炸,迁至华阳冲三公祠,后迁至所村陈氏宗祠。民国31年,更名陵阳乡中心国民学校。
建国初,迁回华阳冲三公祠,改称陵阳完全小学。1950年8月,迁回崇真观原址。1958年,校舍转让陵阳初级农业中学,再迁入三公祠。1970年,县拨款1万元,社、队献工献料,于陵阳镇新建平房3幢(今址)。1989年,设小学5个班,附设1个幼儿班,学生179人,有教职工11人(含民师2人)。
庙前小学简介
原名县立第四高等小学,创建于民国14年(1925),首任校长柯德风,校址在庙前镇南街,校舍为地方捐资兴建。民国23年,更名县立庙前小学,3个班,学生84人,教师5人。民国27年,校舍被日机炸毁,迁至拥华村鲍氏宗祠。民国31年,改称庙前乡中心国民学校。翌年,迁至庙前镇施家祠,有4个班,学生102人,教师7人。
1949年9月,更名县立庙前完全小学,设5个班,学生180余人。翌年8月,发展到7个班,学生增至250余人。是年,迁至河西赵村,于赵村张氏宗饲和庙前镇吴姓私房分设本、分两部。至1956年,发展到15个班,学生570余人。是年,96名高小毕业生,76人考入初中,以办学成绩优异,校长张心栽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1958年,本部校址转让庙前初级中学,迁至庙前上街粮库(今址)。1971年,本、分部合并,校园渐具规模。
1989年,占地面积5亩,校舍8幢32间。设9个小学班,学生337人;附设1个幼儿班,收教幼儿32人。教师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