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学
民国12年(1923)8月,县教育行政会议决定筹建县立初级中学。翌年2月,招收预科新生43人,开学上课,学制4年,开设社会(公民、历史、地理)、语文(国语、外语)、算术、艺术(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生理卫生5科课程。民国16年,初中学制改为3年。民国18年,初中开设党义、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自然、生理卫生、图画、体育、工艺、童子军等12科课程,是年,县立初中有3个班,学生78人(全为男生),教职员7人。此后,按照《修正中学规程》规定,初中开设课程有所变动,党义改为公民,国文改为国语,外语改为英语,算术改为数学,自然改为物理、化学、博物,工艺改为劳作、音乐,共开设15科。民国20年,基督教华人牧师沙毅,于蓉城双河口创办私立育德中学,当年招生20余人,初定学制5年,后因经费困难停办。民国30年,县立初中有4个班,203名学生,女生仅9人。至民国37年秋,县初中增至6个班,学生243人,女生仅8人。其时,中学招生考试录取工作,均由中学自行办理,考生可自由选校报考。
1949年4月底,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初中,时有5个班,学生230人,教职工43人。翌年起,中学由地区接管,委托县政府代管,中学经费、人事均由地区统一安排。到1957年,青阳初中发展到8个班,学生增至410人,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1958年秋,始在青阳初中招收高一1个班,青阳初中改为完中,更名青阳中学,并于庙前新发村创建庙前初中。是年起,中学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初中招生,由县统一命题考试,统一录取;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县组织考试,地区统一阅卷、录取。翌年秋,创办木镇初中。建国初至1957年,中学教学秩序基本正常。每年暑假,教师大都集中地区备课学习。后因师生参加炼铁、支农劳动过多,影响教学。1962年,对中等教育进行调整,改陵阳初级农校为陵阳初级中学,全县初中班级数由21个调整为14个,学生由1022人调整为582人。调整后保留专职教师113人(含大专43人,中师17人,初师53人)。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动物、植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图画及生产劳动课等课程。“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随后,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清理阶级队伍”,进行“斗、批、改”。1968年秋,恢复初中招生,翌年,恢复高中招生。随后,各公社纷纷设立初中和小学附设初中班,九华初中、木镇初中、陵阳初中先后增设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建制。至1972年,全县有初级中学15所,86个班(含附设初中班);完全中学4所,10个高中班。在校学生增至4538人,其中,初中生增至4019人。中学学制改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实行春季招生。课程精简为语文、数学、外语(农村中学可免开)及工、农业基础知识等科,启用省编中学教材。其时,学工、学农被列为学校首要工作,抓教学质量被视为修正主义回潮,教学制度废弃,校教具损毁严重,仅青中的经济损失就在10万元以上。
1976年,开办县第二中学(完中建制)。至翌年,全县有完全中学5所、社办初中18所,122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在校学生14537人,当年毕业2073人,招收新生6201人;高中在校学生2011人,当年毕业635人,招收新生1355人,均为本县最高纪录。是年起,全县各级各类中学陆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1980年起,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调整”和“改革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的决定,逐年裁并小学附设初中班。1983年,改陵阳完中为农业职业高级中学,改青阳二中为职业高级中学。1986年,全县有完中3所,初中17所,1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11765人(高中生1342人,初中生10423人)。中学学制恢复为“三、三制”(初高中各3年)。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
1989年,全县有完中3所,初中19所,在校学生达10611人,为1949年的89倍。建国40年来,累计初中毕业生3.8万余人,高中毕业生1万余人,向大专院校输送1600余人。是年,青阳中学倡议,县硫铁矿、石油公司、丝绸总厂等28个单位,捐资2.9万余元,创设“青阳中学精教勤学基金”,设德育、智育、体艺3种,每年度,以基金利息奖勉该校精教勤学成绩突出的师生,为集资办学开创了新路。
1977—1989年录取大、中专院校一览表
全县普通中学几个年份简况表
1985年普通中学概况表
建国前留学生概况表
建国后留学生概况表
青 阳 中 学 简 介
民国12年(1923)8月,始建县立初级中学,翌年春,以旧县署为校舍招收预备科新生43人。民国14年8月,迁入中山公园新建校舍。民国19年,有3个班,101名学生(全为男生),9名教职员。设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务、训育、事务3部。民国27年6月,为避日机轰炸,迁至杜村刘祠。翌年,增设简易师范科1班,学生32人(女生2名);有普通科4班,学生89人(女生9人)。教员共10人。民国29年,先后迁至九华山上禅堂、闵园慧居寺。民国33年,迁至朱备店谭氏宗祠。其间,曾先后开办难童小学、民众学校,组织歌咏团、戏剧队、通俗演讲队,出版《抗战》期刊,举办图画壁报及民众服务社。民国34年3月,获得省教育厅评发的“办学成绩乙等奖”(奖金4200元)。翌年秋,迁至城郊汪祠,民国37年春,移于中山公园旧址,新建楼房3幢,平房数间,有5个班,学生190余人,教职工20人。
1949年4月底,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称安徽省青阳初级中学。翌年,改由地区接管。1953年,有普通科5个班,初级师范2班,学生共392人。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改为完全中学。1964年,郭沫若亲笔题写“安徽省青阳中学”校牌。“文革”时期,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11月和翌年春,先后恢复初、高中招生,开始复课。1978年9月,被定为池州地区重点中学。1984年12月,隆重举行60年校庆,与会校友有时任广东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许章法及华中农学院教授谢成章等。1988年11月,老校友陈锦华(时任中国石化公司总经理)前来探视。翌年6月,设立“青阳中学精教勤学奖励基金”,聘请老校友陈锦华、李席儒(美籍水利专家)任该基金理事会正、副名誉理事长。1989年,建筑面积达8338平方米。有18个班,学生922人(含高中12个班、学生583人)。教职工79人,专职教师67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6人。1983年后,14人被评为中学高级技术职称。
建校66年,累计初中毕业生5850余人(含建国前1060余人),高中毕业生5900余人,向大、中专院校输送680余人,其中,留学国外获博士学位者16人。
九 华 中 学 简 介
1958年6月,于庙前河西赵村张氏宗祠,建庙前初级中学,秋季,改名九华初级中学,3个班,学生180人,教职工14人。
“文革”初期,改称红卫中学,学生停课,中止招生。1968年,恢复招生。翌年春,始招收高一新生1个班,升为完中建制。
1971年,改名安徽省青阳九华中学,初中4个班,学生210人;高中2个班,学生83人。教职工23人。1973年夏,将原址校舍拆迁至庙前街下河滩新建。1976年秋,拆迁工程竣工,校园占地50余亩,全校迁入新址。其间,师生员工坚持边教学、边建校,义务劳动,为国家节约资金40余万元。同时,在玉屏山开垦茶林场,占地数百亩,栽培茶苗8万余株,杉木6万余株。先后被评为县、地、省勤俭办学的先进中学。
1977年起,该校高中毕业录取大专院校比率,连续2年居全县第一。1978年,全校学生491人中有260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全省中学之冠,先后受到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及省教育厅、省体委的奖励。翌年春,因办学成绩优异,受到省人民政府嘉奖。
1989年,建筑面积6860.4平方米。18个班,学生875人,其中高中12个班,学生580人,教职工71人。
建校31年,累计培养初、高中毕业生5000余名,为大专院校输送400余名,其中,有2名博士生留学美国。
木 镇 中 学 简 介
1959年秋建木镇初级中学。招收3班新生160人,教职工11人。借用城东杨家山嘴公房作校舍。翌年4月,迁木镇河北六甲村。是年秋季,只招1个班,后改制半耕半读学校。1961年,实行“四·八制”(学生在校学习4个月,回乡劳动8个月)。其时,该校有大片耕地和一座窑场,师生坚持课余制砖、垦种,自己动手,实行蔬菜自给。《安徽教育》曾载文附图报导了该校教师研制的“日光板书器”。1962年,恢复全日制。至1966年,全部迁入任冲新址。
“文革”期间,改名红旗中学。1968年,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81人。翌年,该校分散扩点,派4名教师去武圣、月路开办初中班,6名教师留校任教。1971年春,招收高中班,升格为完中建制,更名安徽省青阳县木镇中学。
1976年起,学校规模逐步扩大。至1989年校园占地面积41亩,建筑总面积7022平方米,有18个班,学生933人(含初中6个班300人)。专职教师67人中,有5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建校30年,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300余人,其中有部分人考取研究生。
1949年4月底,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初中,时有5个班,学生230人,教职工43人。翌年起,中学由地区接管,委托县政府代管,中学经费、人事均由地区统一安排。到1957年,青阳初中发展到8个班,学生增至410人,教育质量有所提高
1958年秋,始在青阳初中招收高一1个班,青阳初中改为完中,更名青阳中学,并于庙前新发村创建庙前初中。是年起,中学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初中招生,由县统一命题考试,统一录取;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县组织考试,地区统一阅卷、录取。翌年秋,创办木镇初中。建国初至1957年,中学教学秩序基本正常。每年暑假,教师大都集中地区备课学习。后因师生参加炼铁、支农劳动过多,影响教学。1962年,对中等教育进行调整,改陵阳初级农校为陵阳初级中学,全县初中班级数由21个调整为14个,学生由1022人调整为582人。调整后保留专职教师113人(含大专43人,中师17人,初师53人)。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动物、植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图画及生产劳动课等课程。“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随后,工人、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清理阶级队伍”,进行“斗、批、改”。1968年秋,恢复初中招生,翌年,恢复高中招生。随后,各公社纷纷设立初中和小学附设初中班,九华初中、木镇初中、陵阳初中先后增设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建制。至1972年,全县有初级中学15所,86个班(含附设初中班);完全中学4所,10个高中班。在校学生增至4538人,其中,初中生增至4019人。中学学制改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实行春季招生。课程精简为语文、数学、外语(农村中学可免开)及工、农业基础知识等科,启用省编中学教材。其时,学工、学农被列为学校首要工作,抓教学质量被视为修正主义回潮,教学制度废弃,校教具损毁严重,仅青中的经济损失就在10万元以上。
1976年,开办县第二中学(完中建制)。至翌年,全县有完全中学5所、社办初中18所,122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在校学生14537人,当年毕业2073人,招收新生6201人;高中在校学生2011人,当年毕业635人,招收新生1355人,均为本县最高纪录。是年起,全县各级各类中学陆续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1980年起,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调整”和“改革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的决定,逐年裁并小学附设初中班。1983年,改陵阳完中为农业职业高级中学,改青阳二中为职业高级中学。1986年,全县有完中3所,初中17所,1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校学生11765人(高中生1342人,初中生10423人)。中学学制恢复为“三、三制”(初高中各3年)。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图画等课程。
1989年,全县有完中3所,初中19所,在校学生达10611人,为1949年的89倍。建国40年来,累计初中毕业生3.8万余人,高中毕业生1万余人,向大专院校输送1600余人。是年,青阳中学倡议,县硫铁矿、石油公司、丝绸总厂等28个单位,捐资2.9万余元,创设“青阳中学精教勤学基金”,设德育、智育、体艺3种,每年度,以基金利息奖勉该校精教勤学成绩突出的师生,为集资办学开创了新路。
1977—1989年录取大、中专院校一览表
全县普通中学几个年份简况表
1985年普通中学概况表
建国前留学生概况表
建国后留学生概况表
青 阳 中 学 简 介
民国12年(1923)8月,始建县立初级中学,翌年春,以旧县署为校舍招收预备科新生43人。民国14年8月,迁入中山公园新建校舍。民国19年,有3个班,101名学生(全为男生),9名教职员。设校务委员会,下设教务、训育、事务3部。民国27年6月,为避日机轰炸,迁至杜村刘祠。翌年,增设简易师范科1班,学生32人(女生2名);有普通科4班,学生89人(女生9人)。教员共10人。民国29年,先后迁至九华山上禅堂、闵园慧居寺。民国33年,迁至朱备店谭氏宗祠。其间,曾先后开办难童小学、民众学校,组织歌咏团、戏剧队、通俗演讲队,出版《抗战》期刊,举办图画壁报及民众服务社。民国34年3月,获得省教育厅评发的“办学成绩乙等奖”(奖金4200元)。翌年秋,迁至城郊汪祠,民国37年春,移于中山公园旧址,新建楼房3幢,平房数间,有5个班,学生190余人,教职工20人。
1949年4月底,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称安徽省青阳初级中学。翌年,改由地区接管。1953年,有普通科5个班,初级师范2班,学生共392人。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改为完全中学。1964年,郭沫若亲笔题写“安徽省青阳中学”校牌。“文革”时期,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11月和翌年春,先后恢复初、高中招生,开始复课。1978年9月,被定为池州地区重点中学。1984年12月,隆重举行60年校庆,与会校友有时任广东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许章法及华中农学院教授谢成章等。1988年11月,老校友陈锦华(时任中国石化公司总经理)前来探视。翌年6月,设立“青阳中学精教勤学奖励基金”,聘请老校友陈锦华、李席儒(美籍水利专家)任该基金理事会正、副名誉理事长。1989年,建筑面积达8338平方米。有18个班,学生922人(含高中12个班、学生583人)。教职工79人,专职教师67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6人。1983年后,14人被评为中学高级技术职称。
建校66年,累计初中毕业生5850余人(含建国前1060余人),高中毕业生5900余人,向大、中专院校输送680余人,其中,留学国外获博士学位者16人。
九 华 中 学 简 介
1958年6月,于庙前河西赵村张氏宗祠,建庙前初级中学,秋季,改名九华初级中学,3个班,学生180人,教职工14人。
“文革”初期,改称红卫中学,学生停课,中止招生。1968年,恢复招生。翌年春,始招收高一新生1个班,升为完中建制。
1971年,改名安徽省青阳九华中学,初中4个班,学生210人;高中2个班,学生83人。教职工23人。1973年夏,将原址校舍拆迁至庙前街下河滩新建。1976年秋,拆迁工程竣工,校园占地50余亩,全校迁入新址。其间,师生员工坚持边教学、边建校,义务劳动,为国家节约资金40余万元。同时,在玉屏山开垦茶林场,占地数百亩,栽培茶苗8万余株,杉木6万余株。先后被评为县、地、省勤俭办学的先进中学。
1977年起,该校高中毕业录取大专院校比率,连续2年居全县第一。1978年,全校学生491人中有260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全省中学之冠,先后受到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及省教育厅、省体委的奖励。翌年春,因办学成绩优异,受到省人民政府嘉奖。
1989年,建筑面积6860.4平方米。18个班,学生875人,其中高中12个班,学生580人,教职工71人。
建校31年,累计培养初、高中毕业生5000余名,为大专院校输送400余名,其中,有2名博士生留学美国。
木 镇 中 学 简 介
1959年秋建木镇初级中学。招收3班新生160人,教职工11人。借用城东杨家山嘴公房作校舍。翌年4月,迁木镇河北六甲村。是年秋季,只招1个班,后改制半耕半读学校。1961年,实行“四·八制”(学生在校学习4个月,回乡劳动8个月)。其时,该校有大片耕地和一座窑场,师生坚持课余制砖、垦种,自己动手,实行蔬菜自给。《安徽教育》曾载文附图报导了该校教师研制的“日光板书器”。1962年,恢复全日制。至1966年,全部迁入任冲新址。
“文革”期间,改名红旗中学。1968年,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81人。翌年,该校分散扩点,派4名教师去武圣、月路开办初中班,6名教师留校任教。1971年春,招收高中班,升格为完中建制,更名安徽省青阳县木镇中学。
1976年起,学校规模逐步扩大。至1989年校园占地面积41亩,建筑总面积7022平方米,有18个班,学生933人(含初中6个班300人)。专职教师67人中,有5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建校30年,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300余人,其中有部分人考取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