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医疗
一、医疗机构
种福堂清光绪末年,民间集资创办的慈善机构,堂址设县城东门,内设施医施药(中医中药)部,民国4年(1915),改称“同仁医药局”,设中医中药、西医西药2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日军炮火。
县卫生院原名县诊疗所,民国27年,在江村二圣庙开办,时有医务人员5人,系本县官办医疗机构之始。民国30年改名为县卫生所。民国32年,改为县卫生院,职工14人,院址始设江村沙滩。民国34年下半年,迁至县城孔庙。翌年,迁至西门大圣庙,再迁至今卫生局址。
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9年4月,原名县人民政府诊疗所,所址设城北双河口一幢破旧老屋,有职工5人。同年11月,更名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迁至今卫生局址。1957年,改称县人民医院,有平房4幢,职工27人,设内、外、中医、妇产、检验等科室,有病床30张。1964年,列为省重点县医院建设单位,院址新迁至九华路西段今址,省厅一次拨给钢丝床100张。是年,设住院部,开设病床120张,简易病床30张,能开展上腹部手术及子宫全切除术。1968年4月,与县血防站、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兽医站、县医药公司合并,组成县卫生事业服务站。1970年,改与防疫站、保健站合并组成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73年,恢复原建制。1979年后,建起三层住院楼、老干部病房、四层门诊楼各1幢。1989年,全院占地面积2997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692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6000平方米。院内科室基本齐全,能处理一些疑难病症及较大手术。每年用于人材培养、智力开发资金均在1.3万元以上,培训消化、心肾、神经、血液、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科等系列专业人员。
县中医院1985年8月,在城东卫生院的基础上筹备成立,属集体事业单位。翌年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全民事业单位。6月11月,举行开诊典礼。1989年,全院占地面积53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47平方米,其中门诊楼1幢,1028平方米,病房及辅助用房183平方米。设中医科室有内、妇、儿、骨、伤、针灸科;西医科室有内、外、妇、口腔、理疗科以及放射、化验、B超、心电图等科室,有病床40张,配有B超、中风预测仪等现代医疗设备,注重发展中医特色。
乡镇卫生院1951至1952年,先后成立木镇、陵阳、九华、杨田、丁桥等5个区卫生所。1953年起,相继成立九华、杨田、城关、丁桥、酉华、沙济、乔木、杜村、朱备、南阳、新河等11个乡联合诊所。1957年,区卫生所改名中心卫生所。1958年,全县10个公社均以联合诊所及中心卫生所为基础,先后成立公社卫生所,旋改称卫生院。1976年,庙前、陵阳、木镇、杨田公社卫生院升格为中心卫生院。1985年,城东乡卫生院改建为县中医院,杨田中心卫生院改为乡卫生院。1989年,全县有陵阳、木镇、庙前等3个中心卫生院;杨田、九华、杜村、蓉城、朱备、东堡、南阳、沙济、童埠、新河、丁桥、酉华、竹阳、乔木等14个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总面积16427平方米,共有职工228人,206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3人,主治西医师11人。
厂矿、学校卫生室1989年,本县有厂矿,学校卫生室9个,分别担负本单位人员卫生保健及常见病防治工作,简况见下表:
村卫生室1964年,本县始建大队(村)保健室。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全县建有83个大队(村)合作医疗室。至1978年,发展到170个,每个大队(村)均设有医疗室。1981年后,合作医疗停办,村级医疗机构改称卫生室。1987年,县卫生局组织人
员,对全县178个行政村医疗机构分批进行整建,整建后,有166个村建立医疗点324个。1989年,全县178个行政村,成立村卫生室172个,共设医疗点283个,其中村办1个、乡村医生联办15个、乡卫生院设点1个,余为个体承包。
个体诊所建国前,本县个体诊所主要是私营中药店兼开的中医诊所。30年代至建国前夕,蓉城先后有汪同和、陈茂源、查同仁等13个中药店兼诊所及新华、一中、永武、健民、金文俊等中医诊所,农村集镇开中药店兼设诊所的,木镇有陈葆元、张余昌等9家,庙前有陶万春、张恒春等10家,陵阳有利济社、寿康堂等9家。
民国3年(1914),寿县西医赵连城来县城区挂牌行医,为本县西医诊所之始。民国8年,赵连城在蓉城创办“同济中西药局”,经营中、西药兼办医院。民国29年前后,西医朱泽西在庙前开设“皖西诊所”。此后,流落在本县的国民党川军中的一些军医,在蓉城、木镇、陵阳等地先后开办了普城诊所、廖仪诊所等西医诊所。到建国前夕,蓉城地区个体开业的西医诊所有13家,庙前、木镇、陵阳等集镇有个体西医诊所、中医诊所共10余家。
1951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调查登记,全县有私人开业的中医68家,西医27家。1955年统计,全县有私人开业中医诊所15个,中西医联合诊所4个。1956年前后,个体诊所多参加联合诊所。1958年间,并入公社卫生院;1981年后,合作医疗停办,大队(村)赤脚医生事实上转为个体行医。1987年,160个行政村的324个医疗点中,属个人开业的有318个,另有单科开业定点行医的个体诊所13个。1989年,全县各行政村所设医疗点中,有个体诊所262个。
二、卫生队伍
个体开业医生民国37年底,全县有开业个体中医44个,半农半医31人。1951年调查,申请登记的中医士68人,西医士27人,未申请登记的中西医士74人。1955年,全县有个体开业中医99人,中药人员49人。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农村卫生队伍日益壮大。至1979年,全县有赤脚医生428人、卫生员947人、接生员224人。1989年,全具有经考核合格发给《安徽省个体行医许可证》的乡村医生116人,卫生员314人,农村接生员143人,无证及其它医务人员21人。
国家、集体医务人员建国前夕,官办县卫生院有职工14人,其中医务人员11人。1954年起,开始接收医学院、卫生学校毕业生和部队转业医务人员充实本县卫生队伍。至1961年,全县医务人员增至260人,其中,被吸收到各级卫生机构工作的个体医务人员,有曹锦云、李仲芬、张淮德等51人。1962年,本县卫生人员精简下放59人。1968至1971年,下放农村41人。同期,省卫生系统20余人下放至本县农村,均参与农村医防事业。1981年,县卫生系统改正错划右派13人,并重新安排其工作。是年至1987年,先后加入本县卫生队伍的有退离休职工子女顶替的67人,经考核合格的社会中医4人,医学院本科毕业生88人,中等卫校毕业生199人。1989年,全县共有卫生人员593人,其中集体人员135人。
卫生人员进修1952至1958年,本县组织4名中医到省中医进修学校脱产进修,12人参加函授学习。50年代至1987年,先后选送40余名医护人员到合肥省立医院、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及安徽医学院、芜湖、蚌埠、安庆医学专科学校,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实习或业务学习。1981、1982年两年,全县医护人员考试合格晋升的共121人。1988、1989两年,本县共有30名医护人员到外地医院、医学院校脱产进修。此外,县卫生系统还多次举办文化、专业、医学理论等培训班,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成人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文化专业技术水平。1988年,考试合格获得专业结业证书的5人,有8人获得中医学徒出师证书。
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始于1951年4月,训练改造旧产婆。1953年,始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1964至1983年,共举办43期(含难产处理2期),培训农村接生员827人次。1965年,开始培训大队(村)卫生员。1969至1976年,采取集中授课、临床实习的方法,先后培训农村赤脚医生428人。自1985年起,组织、指导农村医生自学业务,经考核合格者,称为“乡村医生”,发给《安徽省个体行医许可证》。1989年,本县有乡村医生103人、卫生员34人参加省、县举行的考试考核,部分人参加池州地区举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考试,均取得良好成绩。
三、医疗水平
中医本县著名中医,明代有陆仲远,曾精研唐孙思邈《千金方》中的五千多个药方,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著《千金圣惠方》。清代的袁瑛,为江南名医,有《医学知源》传世。民国时期,城关的叶丙仪、王席珍、李元术,陵阳的李仲芬,庙前的陈玉堂,木镇的张仲芳,医术均系祖传师授,于内、妇、儿、伤科各有擅长。此外,新河武师周敬雄习气功疗法,治愈一些病人。还有一些中医,或擅长于接骨、推拿,或以草药单方治病,亦多见奇效。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宏扬中医技艺,倡导中西结合,中医事业得以健康发展。1956年,举办中医进修班、针灸培训班各1期,共100余人参加学习。同期,县卫生科先后召开2次中医座谈会,与会代表共献出内、妇、伤科验方291个,治疗地方病验方、秘方36个。1958年前后,陈玉堂被吸收到各级医疗机构工作,县、社(乡)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曹锦云、李仲芬、张淮德、曹瑞庭等应县卫生科的要求整理医案。1969至1979年间,一些西医和农村赤脚医生,能用中、西两法治疗常见病,推广中草药和针灸疗法,县人民医院曾在外科手术中,开展针刺麻醉。东堡公社(乡)医院采取中草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243例。
1986年,县中医医院正式开诊。4年来,年均门诊41760人次,住院600余人次,治愈率均在60%以上。1989年,该院开展学习白求恩、学雷锋活动,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医疗质量有所提高。一活动性肺结核、脓性腹膜炎患者,入院时,腹部胀痛,身体羸弱,经服用加减“小承气汤”30余剂而渐恢复。又一患者,酒后下腹绞痛、呕吐、便秘,中医诊为出血性急性胰腺炎住院,服用加味“大承气汤”1剂后,便通痛止,安然入睡。后以“大柴胡汤”加减治愈。
1989年主要医疗设备分布情况表
现在,县乡医院中医科,能进行内、妇、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针灸法,伤科能进行推拿及骨折的整复、固定等。
西医建国前,本县个体西医诊所及县卫生院医疗水平都很低,内科只能处理一般常见病,外科仅能进行切开脓肿引流等小手术。据统计,民国29年(1940)至32年,县卫生院年均诊疗735人次。
建国后,本县西医事业迅速发展。1952年,县区医疗机构6个,病床10张,全年门诊(含出诊)27010人次,住院96人次。1989年,县、乡(镇)西医医疗机构25个。病床386张。据县人民医院及14所乡卫生院(含中心卫生院)的统计,全年门诊共为22.17万余人次,接收住院病人7260余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一般在70%以上。县人民医院内科,能较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能进行“三衰”(心衰、肾衰、呼吸衰)抢救,能掌握心电术、超声波、内窥镜的检测。儿科,现能进行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进行危、重病的治疗和抢救。妇产科,1965年,在外科协助下进行子宫全切除术。1979年,首例进行膀胱阴道漏修补术。现能掌握腹腔外剖腹产、大月分引产术及难产的处理。五官、口腔科,现能进行白内障、青光眼、眼球手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和镶牙、补牙及唇裂缝修补术。外科,1954年,始做部分下腹部手术。1962年,首例做成上腹部手术。1976年,成功地进行了针麻切除26公斤卵巢囊肿一例。1977年,首例行右前臂不全离断再植术及胸外科手术。1983年,脑外科能行脑内减压、脑血肿消除、脑外伤抢救等手术;现能行肺叶、食道癌切除术,直肠癌、乳腺癌根治术,肝修补术、上腹部脾、胃、胆、肾切除及椎前盘突出校正等手术。放射科,1964年,始进行摄片,现能作肺部食道、胃肠等各种透视及摄片造影。检验科,1965年,始进行部分生化检验,1979年,首次进行血液病骨髓象检验,现能熟练掌握生化、免疫检验、细菌培养等。
县级以下卫生院,现均能诊治各种常见疾病。至1979年,有4个中心卫生院设有心电图室,12个公社卫生院能进行X线透视。是年,庙前、陵阳中心卫生院,在外地医疗队的指导、协助下,作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209例;木镇、杨田中心卫生院,进行下腹部手术37例;新河、朱备卫生院,共进行下腹部手术30例。1989年,全县3个中心卫生院和14个乡镇卫生院中,能进行X线透视的12个,X线摄片的3个,能进行生化检验的2个,能进行上腹手术的2个,下腹部手术的8个,难产手术的3个。
附:(一)县内巡回医疗
1949至1959年,年均组织巡回医疗组40余个(每组2至3人),分赴全县农村,就地为群众注射疫苗、诊疗疾病。10年中,共巡回诊疗251452人次。1983年水灾,县抽调医护人员5人,到重灾区的木镇、丁桥、童埠等公社(乡)进行巡回诊疗。
(二)援外医疗和抗震
1972年5月,选派县医院外科医师汪盈生等参加安徽省援外医疗队,赴南也门从事医疗工作。1974年10月回国。
1976年7月,选派汪盈生等5名医护人员,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工作。
(三)外来驻点医疗
1954年以来,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以及蚌埠医学院。安徽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铜陵市人民医院,先后给本县派来过医疗队。
南京空军医院给本县丁桥公社(乡)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文革”前2批共8人;1970至1978年3批共28人。每批时间半年,驻丁桥卫生院帮助工作。参加医疗队的有副院长娄克、许青山,内科主任军医朱学恒,妇产科主任军医柯静宜等。
1969年7月至1971年2月,南京军区总医院,选派由各科专家27人组成的医疗队,在本县陵阳、沙济等地巡诊约4600人次,其中手术约3200人次,包括开颅术、开胸术、咽喉肿瘤切除、脾切除、泪囊摘除等大手术。内有外科一级专家吴公良、妇产科一级专家何碧辉、骨科专家范国声、内科专家陈子达、杨治忠等。
1987年4月,南京军区总医院3名皮肤科专家来本县讲学,并开展专家门诊。
四、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1952年9月,本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11月,开始施行公费医疗制度,凡党政群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凭公费医疗证就诊,其经费由地方财政定额预算拨给。由医疗单位与公费医疗管委会统一结算。1962年,全县有1458人享受公费医疗,预算经费28008元;实际支出46343.9元。此后,每年均超支。1985年,改一级管理为“分级管理、包干使用”,由各预算单位统一掌握。用于公费医疗人员的门诊和住院,节约归单位,超支不补。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每年公费医疗经费均大幅度超支。1985年,3589人享受公费医疗,预算15万元,实际支出18.5万元。1989年,5460人享受公费医疗,人均开支210.5元。
劳保医疗本县50年代开始实行劳动保护医疗制度。全民性质的企业,以职工及其直系亲属为享受对象,凭单位介绍信至合同医疗单位就医,医药费由所在单位与医疗单位结算支付,职工全额报销,职工直系亲属可报销50%。集体性质企业职工就诊手续及医药费报销与全民劳保医疗相同,但其直系亲属一般不享受劳保医疗待遇。1985年后,多数单位实行药费包干,按期发给职工固定医药费,包干使用,节约归已。工伤和住院的医药费用超支部分,由单位负担其全部或大部。1989年,本县全民所有制6500余名企业职工,共支出医疗卫生费用40.2万元。
合作医疗1969年,全县160个大队中,有83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室。其形式有:以大队为主体的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公社与大队联办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公益金中提取和社员自筹各一半。医疗室医生称为“赤脚医生”,其工资由大队记工和定额补助解决。1978年,全县170个合作医疗室中有167个医疗室实行合医合药。其中在医疗室就诊医药费部分报的9个,在医疗室就诊药费全报的139个、在公社卫生院就诊药费全报的2个,在县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药费全报的17个。1981年合作医疗停办。
种福堂清光绪末年,民间集资创办的慈善机构,堂址设县城东门,内设施医施药(中医中药)部,民国4年(1915),改称“同仁医药局”,设中医中药、西医西药2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日军炮火。
县卫生院原名县诊疗所,民国27年,在江村二圣庙开办,时有医务人员5人,系本县官办医疗机构之始。民国30年改名为县卫生所。民国32年,改为县卫生院,职工14人,院址始设江村沙滩。民国34年下半年,迁至县城孔庙。翌年,迁至西门大圣庙,再迁至今卫生局址。
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49年4月,原名县人民政府诊疗所,所址设城北双河口一幢破旧老屋,有职工5人。同年11月,更名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迁至今卫生局址。1957年,改称县人民医院,有平房4幢,职工27人,设内、外、中医、妇产、检验等科室,有病床30张。1964年,列为省重点县医院建设单位,院址新迁至九华路西段今址,省厅一次拨给钢丝床100张。是年,设住院部,开设病床120张,简易病床30张,能开展上腹部手术及子宫全切除术。1968年4月,与县血防站、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兽医站、县医药公司合并,组成县卫生事业服务站。1970年,改与防疫站、保健站合并组成县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1973年,恢复原建制。1979年后,建起三层住院楼、老干部病房、四层门诊楼各1幢。1989年,全院占地面积2997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692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6000平方米。院内科室基本齐全,能处理一些疑难病症及较大手术。每年用于人材培养、智力开发资金均在1.3万元以上,培训消化、心肾、神经、血液、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科等系列专业人员。
县中医院1985年8月,在城东卫生院的基础上筹备成立,属集体事业单位。翌年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全民事业单位。6月11月,举行开诊典礼。1989年,全院占地面积53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47平方米,其中门诊楼1幢,1028平方米,病房及辅助用房183平方米。设中医科室有内、妇、儿、骨、伤、针灸科;西医科室有内、外、妇、口腔、理疗科以及放射、化验、B超、心电图等科室,有病床40张,配有B超、中风预测仪等现代医疗设备,注重发展中医特色。
乡镇卫生院1951至1952年,先后成立木镇、陵阳、九华、杨田、丁桥等5个区卫生所。1953年起,相继成立九华、杨田、城关、丁桥、酉华、沙济、乔木、杜村、朱备、南阳、新河等11个乡联合诊所。1957年,区卫生所改名中心卫生所。1958年,全县10个公社均以联合诊所及中心卫生所为基础,先后成立公社卫生所,旋改称卫生院。1976年,庙前、陵阳、木镇、杨田公社卫生院升格为中心卫生院。1985年,城东乡卫生院改建为县中医院,杨田中心卫生院改为乡卫生院。1989年,全县有陵阳、木镇、庙前等3个中心卫生院;杨田、九华、杜村、蓉城、朱备、东堡、南阳、沙济、童埠、新河、丁桥、酉华、竹阳、乔木等14个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总面积16427平方米,共有职工228人,206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3人,主治西医师11人。
厂矿、学校卫生室1989年,本县有厂矿,学校卫生室9个,分别担负本单位人员卫生保健及常见病防治工作,简况见下表:
村卫生室1964年,本县始建大队(村)保健室。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全县建有83个大队(村)合作医疗室。至1978年,发展到170个,每个大队(村)均设有医疗室。1981年后,合作医疗停办,村级医疗机构改称卫生室。1987年,县卫生局组织人
员,对全县178个行政村医疗机构分批进行整建,整建后,有166个村建立医疗点324个。1989年,全县178个行政村,成立村卫生室172个,共设医疗点283个,其中村办1个、乡村医生联办15个、乡卫生院设点1个,余为个体承包。
个体诊所建国前,本县个体诊所主要是私营中药店兼开的中医诊所。30年代至建国前夕,蓉城先后有汪同和、陈茂源、查同仁等13个中药店兼诊所及新华、一中、永武、健民、金文俊等中医诊所,农村集镇开中药店兼设诊所的,木镇有陈葆元、张余昌等9家,庙前有陶万春、张恒春等10家,陵阳有利济社、寿康堂等9家。
民国3年(1914),寿县西医赵连城来县城区挂牌行医,为本县西医诊所之始。民国8年,赵连城在蓉城创办“同济中西药局”,经营中、西药兼办医院。民国29年前后,西医朱泽西在庙前开设“皖西诊所”。此后,流落在本县的国民党川军中的一些军医,在蓉城、木镇、陵阳等地先后开办了普城诊所、廖仪诊所等西医诊所。到建国前夕,蓉城地区个体开业的西医诊所有13家,庙前、木镇、陵阳等集镇有个体西医诊所、中医诊所共10余家。
1951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调查登记,全县有私人开业的中医68家,西医27家。1955年统计,全县有私人开业中医诊所15个,中西医联合诊所4个。1956年前后,个体诊所多参加联合诊所。1958年间,并入公社卫生院;1981年后,合作医疗停办,大队(村)赤脚医生事实上转为个体行医。1987年,160个行政村的324个医疗点中,属个人开业的有318个,另有单科开业定点行医的个体诊所13个。1989年,全县各行政村所设医疗点中,有个体诊所262个。
二、卫生队伍
个体开业医生民国37年底,全县有开业个体中医44个,半农半医31人。1951年调查,申请登记的中医士68人,西医士27人,未申请登记的中西医士74人。1955年,全县有个体开业中医99人,中药人员49人。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农村卫生队伍日益壮大。至1979年,全县有赤脚医生428人、卫生员947人、接生员224人。1989年,全具有经考核合格发给《安徽省个体行医许可证》的乡村医生116人,卫生员314人,农村接生员143人,无证及其它医务人员21人。
国家、集体医务人员建国前夕,官办县卫生院有职工14人,其中医务人员11人。1954年起,开始接收医学院、卫生学校毕业生和部队转业医务人员充实本县卫生队伍。至1961年,全县医务人员增至260人,其中,被吸收到各级卫生机构工作的个体医务人员,有曹锦云、李仲芬、张淮德等51人。1962年,本县卫生人员精简下放59人。1968至1971年,下放农村41人。同期,省卫生系统20余人下放至本县农村,均参与农村医防事业。1981年,县卫生系统改正错划右派13人,并重新安排其工作。是年至1987年,先后加入本县卫生队伍的有退离休职工子女顶替的67人,经考核合格的社会中医4人,医学院本科毕业生88人,中等卫校毕业生199人。1989年,全县共有卫生人员593人,其中集体人员135人。
卫生人员进修1952至1958年,本县组织4名中医到省中医进修学校脱产进修,12人参加函授学习。50年代至1987年,先后选送40余名医护人员到合肥省立医院、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及安徽医学院、芜湖、蚌埠、安庆医学专科学校,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实习或业务学习。1981、1982年两年,全县医护人员考试合格晋升的共121人。1988、1989两年,本县共有30名医护人员到外地医院、医学院校脱产进修。此外,县卫生系统还多次举办文化、专业、医学理论等培训班,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成人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文化专业技术水平。1988年,考试合格获得专业结业证书的5人,有8人获得中医学徒出师证书。
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始于1951年4月,训练改造旧产婆。1953年,始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1964至1983年,共举办43期(含难产处理2期),培训农村接生员827人次。1965年,开始培训大队(村)卫生员。1969至1976年,采取集中授课、临床实习的方法,先后培训农村赤脚医生428人。自1985年起,组织、指导农村医生自学业务,经考核合格者,称为“乡村医生”,发给《安徽省个体行医许可证》。1989年,本县有乡村医生103人、卫生员34人参加省、县举行的考试考核,部分人参加池州地区举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考试,均取得良好成绩。
三、医疗水平
中医本县著名中医,明代有陆仲远,曾精研唐孙思邈《千金方》中的五千多个药方,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著《千金圣惠方》。清代的袁瑛,为江南名医,有《医学知源》传世。民国时期,城关的叶丙仪、王席珍、李元术,陵阳的李仲芬,庙前的陈玉堂,木镇的张仲芳,医术均系祖传师授,于内、妇、儿、伤科各有擅长。此外,新河武师周敬雄习气功疗法,治愈一些病人。还有一些中医,或擅长于接骨、推拿,或以草药单方治病,亦多见奇效。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宏扬中医技艺,倡导中西结合,中医事业得以健康发展。1956年,举办中医进修班、针灸培训班各1期,共100余人参加学习。同期,县卫生科先后召开2次中医座谈会,与会代表共献出内、妇、伤科验方291个,治疗地方病验方、秘方36个。1958年前后,陈玉堂被吸收到各级医疗机构工作,县、社(乡)卫生院均设有中医科。曹锦云、李仲芬、张淮德、曹瑞庭等应县卫生科的要求整理医案。1969至1979年间,一些西医和农村赤脚医生,能用中、西两法治疗常见病,推广中草药和针灸疗法,县人民医院曾在外科手术中,开展针刺麻醉。东堡公社(乡)医院采取中草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243例。
1986年,县中医医院正式开诊。4年来,年均门诊41760人次,住院600余人次,治愈率均在60%以上。1989年,该院开展学习白求恩、学雷锋活动,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医疗质量有所提高。一活动性肺结核、脓性腹膜炎患者,入院时,腹部胀痛,身体羸弱,经服用加减“小承气汤”30余剂而渐恢复。又一患者,酒后下腹绞痛、呕吐、便秘,中医诊为出血性急性胰腺炎住院,服用加味“大承气汤”1剂后,便通痛止,安然入睡。后以“大柴胡汤”加减治愈。
1989年主要医疗设备分布情况表
现在,县乡医院中医科,能进行内、妇、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针灸法,伤科能进行推拿及骨折的整复、固定等。
西医建国前,本县个体西医诊所及县卫生院医疗水平都很低,内科只能处理一般常见病,外科仅能进行切开脓肿引流等小手术。据统计,民国29年(1940)至32年,县卫生院年均诊疗735人次。
建国后,本县西医事业迅速发展。1952年,县区医疗机构6个,病床10张,全年门诊(含出诊)27010人次,住院96人次。1989年,县、乡(镇)西医医疗机构25个。病床386张。据县人民医院及14所乡卫生院(含中心卫生院)的统计,全年门诊共为22.17万余人次,接收住院病人7260余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一般在70%以上。县人民医院内科,能较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能进行“三衰”(心衰、肾衰、呼吸衰)抢救,能掌握心电术、超声波、内窥镜的检测。儿科,现能进行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诊断,进行危、重病的治疗和抢救。妇产科,1965年,在外科协助下进行子宫全切除术。1979年,首例进行膀胱阴道漏修补术。现能掌握腹腔外剖腹产、大月分引产术及难产的处理。五官、口腔科,现能进行白内障、青光眼、眼球手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和镶牙、补牙及唇裂缝修补术。外科,1954年,始做部分下腹部手术。1962年,首例做成上腹部手术。1976年,成功地进行了针麻切除26公斤卵巢囊肿一例。1977年,首例行右前臂不全离断再植术及胸外科手术。1983年,脑外科能行脑内减压、脑血肿消除、脑外伤抢救等手术;现能行肺叶、食道癌切除术,直肠癌、乳腺癌根治术,肝修补术、上腹部脾、胃、胆、肾切除及椎前盘突出校正等手术。放射科,1964年,始进行摄片,现能作肺部食道、胃肠等各种透视及摄片造影。检验科,1965年,始进行部分生化检验,1979年,首次进行血液病骨髓象检验,现能熟练掌握生化、免疫检验、细菌培养等。
县级以下卫生院,现均能诊治各种常见疾病。至1979年,有4个中心卫生院设有心电图室,12个公社卫生院能进行X线透视。是年,庙前、陵阳中心卫生院,在外地医疗队的指导、协助下,作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209例;木镇、杨田中心卫生院,进行下腹部手术37例;新河、朱备卫生院,共进行下腹部手术30例。1989年,全县3个中心卫生院和14个乡镇卫生院中,能进行X线透视的12个,X线摄片的3个,能进行生化检验的2个,能进行上腹手术的2个,下腹部手术的8个,难产手术的3个。
附:(一)县内巡回医疗
1949至1959年,年均组织巡回医疗组40余个(每组2至3人),分赴全县农村,就地为群众注射疫苗、诊疗疾病。10年中,共巡回诊疗251452人次。1983年水灾,县抽调医护人员5人,到重灾区的木镇、丁桥、童埠等公社(乡)进行巡回诊疗。
(二)援外医疗和抗震
1972年5月,选派县医院外科医师汪盈生等参加安徽省援外医疗队,赴南也门从事医疗工作。1974年10月回国。
1976年7月,选派汪盈生等5名医护人员,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工作。
(三)外来驻点医疗
1954年以来,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以及蚌埠医学院。安徽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铜陵市人民医院,先后给本县派来过医疗队。
南京空军医院给本县丁桥公社(乡)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文革”前2批共8人;1970至1978年3批共28人。每批时间半年,驻丁桥卫生院帮助工作。参加医疗队的有副院长娄克、许青山,内科主任军医朱学恒,妇产科主任军医柯静宜等。
1969年7月至1971年2月,南京军区总医院,选派由各科专家27人组成的医疗队,在本县陵阳、沙济等地巡诊约4600人次,其中手术约3200人次,包括开颅术、开胸术、咽喉肿瘤切除、脾切除、泪囊摘除等大手术。内有外科一级专家吴公良、妇产科一级专家何碧辉、骨科专家范国声、内科专家陈子达、杨治忠等。
1987年4月,南京军区总医院3名皮肤科专家来本县讲学,并开展专家门诊。
四、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1952年9月,本县成立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11月,开始施行公费医疗制度,凡党政群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凭公费医疗证就诊,其经费由地方财政定额预算拨给。由医疗单位与公费医疗管委会统一结算。1962年,全县有1458人享受公费医疗,预算经费28008元;实际支出46343.9元。此后,每年均超支。1985年,改一级管理为“分级管理、包干使用”,由各预算单位统一掌握。用于公费医疗人员的门诊和住院,节约归单位,超支不补。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每年公费医疗经费均大幅度超支。1985年,3589人享受公费医疗,预算15万元,实际支出18.5万元。1989年,5460人享受公费医疗,人均开支210.5元。
劳保医疗本县50年代开始实行劳动保护医疗制度。全民性质的企业,以职工及其直系亲属为享受对象,凭单位介绍信至合同医疗单位就医,医药费由所在单位与医疗单位结算支付,职工全额报销,职工直系亲属可报销50%。集体性质企业职工就诊手续及医药费报销与全民劳保医疗相同,但其直系亲属一般不享受劳保医疗待遇。1985年后,多数单位实行药费包干,按期发给职工固定医药费,包干使用,节约归已。工伤和住院的医药费用超支部分,由单位负担其全部或大部。1989年,本县全民所有制6500余名企业职工,共支出医疗卫生费用40.2万元。
合作医疗1969年,全县160个大队中,有83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室。其形式有:以大队为主体的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公社与大队联办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公益金中提取和社员自筹各一半。医疗室医生称为“赤脚医生”,其工资由大队记工和定额补助解决。1978年,全县170个合作医疗室中有167个医疗室实行合医合药。其中在医疗室就诊医药费部分报的9个,在医疗室就诊药费全报的139个、在公社卫生院就诊药费全报的2个,在县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药费全报的17个。1981年合作医疗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