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成土母质
(1)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
面积75.37万亩。主要分布在六都、七都、兰关、横渡、七里、大演、占大、珂田、丁香、小河、七井等乡镇,尤以石芜公路北侧最为集中。主要为泥质条带灰岩、白云岩、石灰岩、龟裂纹灰岩、瘤状灰岩的溶蚀残留物质。地貌多为低山、丘陵。该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土层浅薄,质地粘重,富含钙质、中牲或微碱性反应,有效养份含量一般。
(2)泥质岩类残坡积物
面积98.70万亩。广布全县各乡镇,尤以石芜公路南侧、石占公路西侧的古潭、东山、库山、五塘岗一带最为集中。主要是页岩风化物,多以片状出露地表,该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土层中等偏薄,土壤半风化物残体含量较漓,呈微酸性反应,质地粘重,养份丰富。但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3)酸性结晶岩类残坡积物
面积16.95万亩。主要是花岗岩、花岗斑岩的风化物,以南部的古牛降、仙寓山,东部的杨山、老山,北部的黄花尖为主体组成的中山、低山丘陵地带较为集中。该风化物发育的土壤,土层深厚,大多有深厚的风化壳,质地粗,石英或长石颗粒含量高,通透性好,呈酸性——微酸性反应,钾素含量高,磷钙等缺乏。自然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4)第四纪红色粘土
面积0.58万亩。主要分布于在丁香镇的皂角树(龙泉村境内)一带,其成土土壤酸性强,质地粘重,通气性差,养份缺乏。
(5)洪积物
面积0.62万亩。由山谷季节性洪流搬运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区俐沟谷出口处,多呈扇形排列,母质分选性差,砾石含量高,磨园度低。发育的土壤土层较厚,砾质性强,层次分异不明显,土壤属性与附近山林坡积母质发育之土壤相似。
(6)近代河流冲积物
面积2万亩。由秋浦河、后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分布于河流两岸,南自新店、占坡、唐村到杨坑、沟汀,西自龙泉、尧田到莘田,东自琏溪、新桥到香口,均为河流冲积母质。分选性较好,上游两岸砾石含量高,下游含砾石量低;近河含沙量高,远河含沙量低,发育的土壤土层深厚,质地偏轻,养份丰富,呈酸性微酸性反应。
2.分类系统
1982年春至1983年底普查,本县土壤共划分为7个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71个土种。列分类系统表如下:
石台县土壤分类系统表
单位:亩


3.土壤分布
本县土壤分布上表现为明显的地带性和多种形式的区域性。
以古牛降、仙寓山、五塘岗、杨山等为主体的中山山脉,构成山地黄壤、暗黄棕壤为主的土区;遍布全县的低山丘陵为水平地带性土壤——黄红壤的分布区;石芜公路、石占公路北侧,主要为石灰岩土分布区;秋浦河、后河沿岸及其支流谷地,主要为水稻土分布地区。土壤自东南向西北的大体分布规律是:暗红棕壤——山地黄壤——黄红壤——石灰岩土——水稻土。
附:古牛降—莘田土壤分布示意图(见72页)本县中山地区受山地小气候影响,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并有规律的排列成垂直地带谱。其结构和分布,随山地坡向、形状与高低的不同而变化。县境西部五塘岗土壤垂直地带谱由基带土壤红壤土类、黄红壤亚类开始,600米以下为黄红壤,600—900米为山地地黄壤,900米以上为暗黄棕壤。由于南坡、北坡水热条件的差异,各建谱土壤分布的上下限有所变化。
附:五塘岗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见74页)县境东南部的古牛降主峰土壤垂直地带谱同上。
本县土壤区域性分布主要有三种:
山地、丘陵区土壤的枝状分布每一枝状单位由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耕种土壤构成相似的土壤组合。主要有石灰岩土为主的土壤组合和泥质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组合两种。前一种分布于石芜公路北侧及石占公路北侧的低山丘陵区;后一种主要分布在丁香镇的库山、西岩、张田等地的山地丘陵区。
宽阔平畈区土壤的阶梯式分布以龙泉畈、莘田畈、尧田畈、红石畈



为代表。沿河两侧,距河床30—100米,相对高差1—2米的为一级阶地,多分布砾底砂泥田;距河床100—300米,相对高差3—4米的为二级阶地,分布有沙泥田;距河床300—500米,相对高差5—7米的为三级阶地,分布有扁石泥田或石灰泥田,相对高差8—10米的岗丘,多为浅石灰泥田或浅扁石泥田。
河谷盆地土壤的带状分布全县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的河谷盆地,宽窄不一,各类土壤大多沿河床作带状分布,从河床至谷坡土壤的组合方式为:砾底砂泥田—砂泥田—砂底石灰泥田或沙底扁石泥田—石灰泥田或扁石泥田—浅石灰泥田或浅扁石泥田—鸡肝土或扁石黄红土。
附:石台县土壤分布图(见第73页)
上一篇:(三)水文
下一篇:(五)自然资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