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茶园垦辟
建国前,茶农垦辟茶园通常是用“刀耕火种”(俗称“打火子”)的方法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底,全县共垦复荒芜茶园1100亩。至此,全县茶园面积为2300亩。这些垦复的茶园零星分散,每处面积一般1至7亩,后来称之为“一老、二稀、三高(山)、四远、五分散”的茶园。
1953年始辟新茶园,至195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增至6151亩。时因缺乏技术指导,新辟茶园一般都是稀植丛栽,且无垒坝保土措施。1965年后,逐步采取单行条布或等高种植方式开辟梯形茶园。1973年,为迎接翌年全国茶叶会议的召开,大力开辟新茶园10187亩,创历史最高水平。1974年,全国茶叶会议确定,本县为全国100个至1980年产茶5万担的重点县之一,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是年,全县新辟茶园4391亩。1976年,确定以林茶为主的山区生产方针后,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6年至1985年10年间,全县共新辟茶园34783亩。
若干年份石台县茶园发展情况表
单位: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底,全县共垦复荒芜茶园1100亩。至此,全县茶园面积为2300亩。这些垦复的茶园零星分散,每处面积一般1至7亩,后来称之为“一老、二稀、三高(山)、四远、五分散”的茶园。
1953年始辟新茶园,至195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增至6151亩。时因缺乏技术指导,新辟茶园一般都是稀植丛栽,且无垒坝保土措施。1965年后,逐步采取单行条布或等高种植方式开辟梯形茶园。1973年,为迎接翌年全国茶叶会议的召开,大力开辟新茶园10187亩,创历史最高水平。1974年,全国茶叶会议确定,本县为全国100个至1980年产茶5万担的重点县之一,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是年,全县新辟茶园4391亩。1976年,确定以林茶为主的山区生产方针后,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6年至1985年10年间,全县共新辟茶园34783亩。
若干年份石台县茶园发展情况表
单位: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