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石油、煤炭
石油1978年以前,本县石油由县百货公司兼营。油库及加油站设在七里老街下首重阳坑口。1978年成立县石油煤建公司,专营柴油、机油、汽油、润滑油等10多个型号,仓储容量400吨。
1979年9月,县石油煤建公司更名为石油公司,并增设六都加油站。公司职工31人。全年供应量:柴油345吨、汽油310吨、润滑油32吨、煤油65吨。石油购进总值40万元,销售总值50万元。
1984年公司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是年10月14日,油库负责人工作失职,误将1976公斤柴油注入已装有8954公斤的汽油罐内、造成混油,事故后公司职工采取技术处理措施,挽回了经济损失。
1985年,经营的石油品种发展到20种型号,全年柴油、汽油供应量分别为624吨和565吨,比1979年增长0.8和1.8倍,润滑油供应量为47吨,比1979年增长1.6倍;煤油供应量为165吨,比1979年增长1.5倍。年销售总值97万元,比1978年增长4倍多,比1984年增长1.2倍,实现利润3.61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石油公司油库及加油站(包括六都)占地3800平方米,拥有50立方米油罐12只、80立方米油罐1只;运输油罐车2辆/9吨;仓储容量560吨。主要防火设施有:25马力消防泵1台,石棉布、水枪各1套,8公斤干粉灭火机10只,65公升泡沫灭火机2只,10公升灭火机18只,二氧化碳灭火机6只,100公升灭火机2只,65公升干粉灭火机1只。
附:1978—1985年石油经济指标示意图(见第234页)
煤炭1980年以前,本县煤炭由县工业局经营,每年销售量在3000吨左右。1980年12月划归物资局经营,设立煤炭经销处。1981年供应量达4437吨,其中生产用煤占99.9%。
1984年4月28日,成立县燃料公司(隶属县物资局),专司煤炭经销业务。
1985年,县燃料公司建成蜂窝煤场和可容千吨的堆煤场各1个,开始向城关居民定量供应生活用煤(每人每月供应蜂窝煤饼22个),价格优惠25.7%。是年全县煤炭供应量5703吨,其中生活用煤2026吨,占总供应量的35.5%;完成利润总额5.7万元,比1981年增长1.4倍多。
1981年至1985年,全县煤炭销售额平均每年递增10.13%,各个年度下达的经济指标和节能200吨的任务均完成。
附:1981—1985年煤炭经济指标示意图(见第235页)
2.机电产品
本县机电产品受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每年销售的品种和数量均不稳定,故多采取以销定进的方法。1978年前,每年供应4至7个品种,销售额在8至32万元之间。1979年以来,供应的机电产品增加到16种,其中,社会需求量最多的是交流电动机、布电线、裸铝线、工业轴承,其次为变压器、电焊条及电磁线等。1983年后,个体运输专业户日益增多,载重汽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84年,县物资部门销售载重汽车9辆。
1971年至1985年,县物资局共销售交流电动机1463台/8762千瓦,变压器156台/6330千伏安;裸铝线94.5吨,布电线2513千米,钢锅芯胶线2.8吨,电磁线1.7吨,工业轴承49646套,载重汽车31辆,金属切削机4台,电动葫芦1台,工业锅炉1台/蒸发量1吨,低压阀门1.8吨,工业泵5台,电焊机12台,电焊条48吨,压缩氧气瓶74台。累计销售机电产品总额达382.53万元,其中1985年销售额为68.30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分别比1971年和1978年增长7.7倍和1.1倍。



3.金属材料
1971年以前,本县金属材料的供应由供销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经营。1971年起,由物资局经营。是年供应钢材140吨、生铁71吨。在这以后的10年中,钢材销售量逐年增多。至1983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是年供应钢材615吨,比1971增长4.4倍。钢材供应分配比例为:农业及农机165吨、轻工市场127吨、机械制造75吨、基本建设186吨、更新改建68吨。
1984年,国家下达本县钢材计划300吨,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缺口。为保证供应,当年另购进计划外的议价钢材341吨,基本上满足了本县的需求。
1985年,通过市场调节和计划分配,共购进钢材951吨,销售846吨。另销售生铁22吨、有色金属2.98吨,全年销售总额96.26万元,分别比1971年和1978年增长11倍和3倍,是年,金属材料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
4.化轻材料
本县化工、轻工材料供应,自1971年始由县物资局负责,并一直以农业为主,实行对口进销。1978年前供应品种3至4种,销售总额4至6万元左右;1981年增加到6种,销售额达10.16万元。
据统计,1971年至1985年,县物资局共销售轮胎1743套、传动带3.78万米、三角带7603根、输水管9259米、电石5.8吨、麻袋2.80万条。其中,1985年销售轮胎204套、传动带的87米、三角带1393根、输水管2278米、麻袋2716条。是年,销售总额为11万元,分别比1971年和1976年增加1.6倍和73.7%。
5.建筑材料
1970年以前,本县水泥、玻璃、油毡等建筑材料,销售量很小。1971年后,供应品种和数量渐有增加。尤其是1978年以后,全县建筑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大,供不应求。1979年,水泥、平板玻璃、油毡的销售量均比1971年增长2倍以上。据统计,1979年至1985年,共销售水泥1130吨、平板玻璃2720标箱、压花玻璃5955平方米、油毡10505卷,销售总额达234.7万元。其中,1985年销售额为47.52万元,分别比1971年和1979年增长6.2倍和38%。
附:若干年份建筑材料销售情况示意图(见第236页)
6.爆破材料
1966年以前,爆破材料由县公路指挥所经营,品种有炸药、雷管和导火索,主要用于公路建筑、水利兴修和基本建设等方面。1967年划归县水利电力局经营。1976年全县共销售炸药62265公斤、雷管129345发、导火索83860米,销售总额突破13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上一篇:(一)农用物资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