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夕,本县党员甚少。民国38年(1949)4月,全县仅有3个党支部、43名党员。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石埭县委员会领导下,开展了建党工作,并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分布状况,陆续建立和健全了党的各级组织。1949年底,全县有总支委员会1个、支部委员会19个,党员313人。1956年2月乡镇开始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建立公社(镇)党委会或总支委员会。1983年政社分设后建立乡镇党委会,1985年,有党委会17个、党组7个、总支部委员会12个、支部委员会302个、党员3498人。
建国初期,重点在干部队伍和工农群众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大批老党员蒙受冤屈被揪斗和停止组织生活,或受党纪处分,或下放劳动,而“造反派”有的则被突击入党。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以后,各级党组织认真抓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时,将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1982年,全县发展党员49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5人,占30.6%。同时,将一批基本具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条件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截止1985年12月,乡镇党委会70名成员,平均年龄由1981年41.4岁,下降到38.6岁,文化程度由原来初中32人、高中11人上升到高中27人、大专8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党委成员总数50%。
附:若干年份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情况表
上一篇:(二)县委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