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建制
民国38年(1949)春,本县乌竹、舒泉、南屏等地建立民主政权,民兵组织亦即成立。1949年12月,在全县54个村建立民兵村队,1952年全县普建民兵组织,吸收18岁至40岁男性公民参加,建立乡队部,下设中队、分队、小队等组织。每队设正副队长各1人,队的编制原则上规定:有民兵8至15人可编为1个小队;有2至4个小队可编为1个分队,有2至4个分队可编为1个中队。
1954年始建基干民兵9个乡队,517人。1958年民兵与预备役合编,总计2345人,其中基干民兵785人。翌年,实行全民皆兵,县成立民兵师,16岁至50岁男性公民均参加民兵组织。1971年建立武装基干团,建制15个连,基干民兵10283人,县为团,公社为连,大队为排。1976年后增设通讯、侦察等专业分队和打坦克班。1981年,缩减民兵组织,民兵人数由1980年的25524人减至10508人。其中基干民兵从1980年的12245人减至2742人。普通民兵的年龄降为18至35岁,基干民兵降为18至28岁。同时,根据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增编了侦察、通讯、地炮、高机、反坦克火器31个专业分队,502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18.3%。
若干年份民兵组织概况表

若干年份民兵训练概况表

1954年始建基干民兵9个乡队,517人。1958年民兵与预备役合编,总计2345人,其中基干民兵785人。翌年,实行全民皆兵,县成立民兵师,16岁至50岁男性公民均参加民兵组织。1971年建立武装基干团,建制15个连,基干民兵10283人,县为团,公社为连,大队为排。1976年后增设通讯、侦察等专业分队和打坦克班。1981年,缩减民兵组织,民兵人数由1980年的25524人减至10508人。其中基干民兵从1980年的12245人减至2742人。普通民兵的年龄降为18至35岁,基干民兵降为18至28岁。同时,根据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增编了侦察、通讯、地炮、高机、反坦克火器31个专业分队,502人,占基干民兵总数的18.3%。
若干年份民兵组织概况表

若干年份民兵训练概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