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巢湖市
1990年,辖7区、10镇、36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76.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7万人;耕地77.39万亩,人均1.018亩;人口密度为368人/平方公里。
该市属江淮丘陵区,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地形大致是“一分半山丘二分半水,五分岗地一分圩”;主要河流12条,总长133.1公里;中小型水库70座,库容3599万立方米;矿产资源有铁、铜、煤、粘土、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砂岩、磷、陶土、石英岩等。半汤温泉水资源十分丰富。银鱼、虾米、螃蟹被誉为“巢湖三珍”。自然灾害主要为旱灾、涝灾,一般各为二三年一遇。
该市历史上为农业区。1985年被列为省商品粮基地,以稻、麦、棉花、油菜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元。
解放初,工业仅有县办酒厂、电厂、印刷厂3家地方国营企业,职工不到50人,年产值11万元。1990年,已形成建材、针纺织、粮油食品、机械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厂矿企业300多个,固定资产3005万元,职工4.04万人,工业总产值约4.2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95亿元。
邮电事业发展很快。1990年末,有邮电局(所)46个。1986年11月开通自动电话,为每百人0.63部。农村电话单机636部,乡村邮路503公里。
1990年末,全市有商业零售网点近万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8亿元;对外贸易额为2369万元。
1990年,财政收入6801万元,财政支出8501万元,年末存款余额4.4亿元,贷款余额5.05亿元,个人存款总额2.27亿元。
解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1990年,有影剧院44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1个,市图书馆藏书13.5万册。司集乡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化乡”。全市有高等学校1所,幼儿园24所,小学446所,普通中学63所,职业中学8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13.17万人。区、乡、村三级科技网络已形成,有科普会员7052人,各种学会、协会11个,在册89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76人,其中高级职称179人,中级职称1594人;各类医疗机构67个,其中医院48个,门诊部15个。病床1105张,医务人员1774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4.5张、医务人员15人。儿童计划免疫率为85%以上,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有电视差转台、中波广播电台各1座,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专职教练员3人,等级裁判员318人,等级运动员297人;市区建有社会福利院1所,乡镇敬老院48所。
二、无为县
1990年辖10区、16镇、61个乡。总人口130.7万人。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73%。人均耕地1亩,人口密度为542人/平方公里。
本县地处皖中丘陵南部,县境西北为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21.3%。中部为低岗平畈,占全县总面积21.8%,东南部为圩区,占全县总面积40.6%。沿江为洲地,占全县总面积16.3%;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已发现16个矿种,其中大型石膏矿1个,中型铀矿1个。自然灾害以涝灾为最,次为旱灾。1949至1990年,发生大涝灾6次,中等水灾29次,小水灾7次。
199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5.69万亩,复种指数1.88。其中粮食作物为168.17万亩,总产56.18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8.47万亩,其中棉花16万亩,是区内主要产棉区之一;有林地19.99万亩,占宜林面积62.5%,森林覆盖率为9%;农业总产值4.3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7.1%,农民人均纯收入508元;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2.9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0.5%,年总产值3.9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0.3%。全年在外务工经商有5.7万人,其中当保姆的2.03万人,经营板鸭的1.71万人,年总收入2.2亿元。季节性在外务工经商有4.41万人,年总收入0.74亿元。
解放初,仅有几家印刷厂、碾米厂。70年代新建一批骨干企业。到1990年,从事工业生产的职工有397万人,总产值4.87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35个,集体企业406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35亿元,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56亿元。
解放初,境内及过境公路仅有军埠至二坝、巢县至无城、合肥至芜湖三条,总长128.4公里。到199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03公里。淮南铁路过境13公里。内河通航里程331公里,境内长江航道104公里。
1990年末,有邮电局1个,支局(所)22个,代办所41个,邮路总长度883公里,农村投递邮路总长度3622公里。农村电话普及率为0.085部/百人,市话普及率为1.98部/百人,并进入全国长途直拨网络。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3亿元。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3.40亿元,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0.93亿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3.31亿元。城乡共建有25处专业市场,其中刘渡木材市场日销售量300多立方米,经营者来自11个省(市)的80多个县(市)。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972万元,出口总额793万元,创汇194万美元。
社会事业发展较快。1990年,县图书馆建筑面积1279平方米,藏书14.5万册;县文化馆1个,区(县)文化站13个,乡镇文化站63个,个体文化站9个,文化经营户150个。影剧院51个,座位2.82万个。高级中学13所,教职工497人,在校学生7298人。初级中学77所,教职工2297人,在校学生4.29万人。小学808所,教职工5645人,在校学生13.38万人。幼儿园8所,教职工198人,在校生2544人。中等专业学校5所。儿童入学率为97%;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12人,其中高级职称151人,中级职称1583人;医疗卫生机构119个,其中医院86个、病床913张,卫生技术人员16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3%;建有县广播站1个,电视台差转台1座;有运动场15个,足球场3个,篮球场405个,排球场9个,旱冰场1个;有敬老院35所。
三、庐江县
1990年辖8区、8镇、67乡。总人口111.51万人,总面积235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93亩,人口密度474人/平方公里。
全县属江淮丘陵地带,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境内主要河流14条,总长度为276.2公里。有1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94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为8841万立方米;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铁、铝、银、锌、镓、铀、明矾等,其中铁矿石储量约5.4亿吨,硫铁矿储量1.4亿吨。大小矾山有明矾石1.48亿吨,为全国较大的矿源;境内河流河道短、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3700千瓦,已建小型水电站26座,装机32台/641千瓦,发电50.89万度。汤池温泉是全省最大的温泉。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涝灾,一般为三年一遇,大旱、大涝各为七年一遇。
农业盛产稻、麦,是江淮重点农业县之一,80年代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是省油料商品基地县之一。禽畜以饲养鸭、猪、牛为主。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51.31万吨,油菜籽2.66万吨,花生3394吨,棉花389吨,猪饲养量24.18万头。巢湖麻鸭为优良品种;中药材资源丰富,有312个品种;林地面积达40.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1%,获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称号。
唐代即手工开采、冶炼明矾。1949年有工厂及作坊6191个,产值仅596.58万元。1990年有国营、集体、乡镇企业13528个,工业总产值3.09亿元,职工人数5.17万人。
1990年末,有合铜、军二、庐巢、庐枞、裴桂等公路91条,总长752公里。水运有通长江航道1条,内河航道20条,大小港口11个。合九铁路过境37公里,设金牛、庐江、柯坦3站。
1949年,全县仅有商店1100家,到1990年已发展到5738个、职工1.76万人,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1亿元。1990年全县外贸收购总值620万元。县财政收入3766.3万元,财政支出4853.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4.6元。1990年,有县文化馆1座,区、镇、乡文化站66个,县图书馆藏书4.2万册,影剧院17座;有各级各类学校721所(含幼儿园31所),教职员9318人,在校学生17.53万人;有科研机构10个、科普组织205个、科技人员1.46万人,并建成县区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90个,床位1237张,卫生技术人员1394人;有线广播站及电视差转台各1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0个,收养人员3161人。
四、和县
1990年辖7区、6镇、33乡,总人口57.28万人,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沿江及滁河、石跋河、得胜河上流为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5%,中间地区为岗地,约占总面积的35%,西北和西南部为丘陵区,约占总面积的20%;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境内有河流7条,总长196公里。另有界河2条。矿产有煤、铁、白云石、磷、石灰石等。中药材资源丰富。自然灾害为旱、涝灾,多3—4年一遇。
种植业以稻、棉、花生、黄豆、桑茶、芝麻为主。1990年,粮食总产33.7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646.5公斤。油料4.46万吨,居全省八强、全国百强之列。棉产2962吨。建成“城南蔬菜、城北瓜果、善后大椒”的菜篮子工程体系。是沿江地区最大的“菜园子”,面积达6万亩,其中塑料大棚蔬菜2.1万亩,总产24.08万吨,远销10多个省市,年产值3052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猪、鸡、鹅、鸭为主。水产品7203吨。木材蓄积量28.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
1949年,仅有工业企业和手工作坊69个,到1978年,已逐步形成煤炭、机械、化工、建材、食品、造纸印刷、纺织、服装等工业体系。1990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61个,职工1.63万人,总产值1.62亿元。村及村以上工业企业7359个,职工2.14万人,产值9676万元。
1990年末境内公路干线有2条、62.3公里,县乡道30条,总长292.7公里,乡乡通汽车;境内长江航道48公里,设和(县)马(鞍山)汽车轮渡;内河航道7条,常年通航72公里,季节性通航172公里;有邮电局所17个,代办所2个。邮路20条、375公里。市话实现自动拨号,县区(镇)间半自动拨号。
1949年,全县有商号605家,到1990年末达1.43万家,职工2.62万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96万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1.25亿元。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总值1257万元,金融机构80个。
1990年,有县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区乡(镇)文化馆38个。有影剧院57座,电影队46个;有中等学校45所,其中普通中学39所,在校学生2.1万人,教职工1545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生612人,教职员工104人。中等师范学校1所,在校学生278人,教职员工80人。有小学367所、幼儿园1所、小学附设学前班44个;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5973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1114人;有县级医院3所,中心卫生院4所,乡卫生院35所,每万人拥有病床12.9张,拥有医务人员17.8人;有县广播站1个,乡镇有广播放大站40个,乡镇通播率100%,村通播率83.6%;县体育占地2.3万平方米,有业余体育学校1所;有敬老院39所,福利工厂4家。
五、含山县
1990年辖6个区、3个直属镇、8个乡级镇、16个乡。总人口39.84万人,总面积1032.8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84亩,人口密度386人/平方公里。
县境介于江淮丘陵与沿江圩区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境内有河流30条,年径流总量为2.36亿立方米;已知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萤石、煤及少量铁矿、方铅矿等。自然灾害主要为旱、涝灾。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1990年全县粮食作物总产20.8万吨,平均亩产477公斤。油菜籽产量1.56万吨,茶叶产量71.1吨。大牲畜年末存栏1.79万头,生猪饲养量14.56万头。家禽饲养量292万只。林业用地36万亩,森林覆盖率19.6%,林木蓄积量51.5万立方米。中药材达337个品种。
解放前仅有少数私人手工业,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349万元。到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6193个,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231个,职工32413人,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2.9%。
1949年有公路57.3公里,到1990年末有公路23条,总里程300.6公里。淮南铁路过境27.73公里,设林头、东关、铜城闸3个车站。通航河流有12条,通航里程110.4公里。1990年末,全县有邮电局(所)21座,农村邮电路1371公里,农村电话线路253杆公里。市话普及率1.64部/百人。
1990年末,有商业网点4008个,从业人员1.21万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8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8255万元,外贸出口商品总额3966万元。
1990年,县财政收入2457万元,财政支出273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26亿元、存款余额1.43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1990年,有影剧院18座,农村放映队11个;县文化馆、图书馆各1座。含弓戏为特有的地方剧种。有篮球场105个、排球场12个,田径场6个;有敬老院23所,收养孤老残人员277人。有福利工厂6个。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