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地形地貌
本区总的趋势是北倚江淮分水岭向沿江倾斜,地势渐低。细部趋势是:以中部北东——南西向的山丘带为界(庐南山区——巢无交界山丘区——昭关——香泉一线),其东南部为向长江倾斜地势,形成山丘——岗地——圩畈多级阶梯;其西北部是巢湖蝶状盆地,为四周渐次向巢湖倾斜的地势。区内最高点海拔675米(无为境内的三官山),最低点海拔4米左右(无为高沟一带)。
地貌类型包括低山丘陵、岗(台)地、圩畈平原三大类,以平原为主;据土壤普查资料测算,其构成比为12.3∶48.9∶38.8。
一、平原
分布于长江、巢湖沿岸及西河、牛屯河、滁河、裕溪河两岸等。
(一)东南沿江冲积平原
分布于和县东南部、含山县南部和无为县大部,由河漫滩、沙洲、阶地组成。海拔5—20米,相对高度小于10米,组成物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平均比降为1/1000—1/2000,由上游向下游、内缘向江河微倾。一般宽10—14公里,在无为县汤沟、襄安和含山、和县交界处的沈巷、铜城闸一带宽达20公里。
(二)沿湖平原
分布于巢湖、白湖、黄陂湖及入湖河流的下游或交汇地带,由湖滩、湖成低阶地、河漫滩、河成低阶地、三角洲等组成。海拔10—20米,相对高度5—10米,组成物质以亚粘土、砂壤土为主,平均比降为1/1000,向河湖倾斜。宽度不一,最窄不足2公里,宽处达30余公里。
(三)河谷平原
分布于滁河、含山县长河、得胜河、清溪、林头河,庐江县黄泥河、罗埠河、金牛河、柯坦河、罗昌河等河流沿岸,呈条带状。海拔一般20—40米,相对高度10米以上,平均比降一般1/50—1/100,宽度2—10公里。组成物质随河流不同分段而异,上游段以亚砂土为主,冲积层较薄;下游段以砂壤土、亚粘土为主,冲积层较厚。
二、岗地(台地)
(一)堆积岗地
分布于巢湖市的花集、凤凰、岐阳、庙岗、方集,含山县的骆集、姚庙、巨兴、福山、长岗集,和县的孙堡、香泉、金城庙,无为县的吉祥、金鸡、先锋、红庙,庐江县的东岳、许桥、五里、魏家岗、迎松、青龙、石桥、岳庙、陈埠、池城、七桥、店桥、石婆庙等乡镇,由红色粘土、网纹红土和棕黄色亚粘土组成,其中常夹砾石层。海拔一般40—50米,相对高度20—30米,向河、湖方向微倾,顶坡8°—10°、土旁坡12°左右、冲坡6°—8°,岗、土旁、冲之比大体为3∶3∶4,冲多辟为水田,岗、土旁多垦为旱地。
(二)剥蚀岗地
分布于巢湖市东部、西北部,含山县中部、南部,庐江县东南和西部,和县西部,无为县西北和西南部等地域的山前地带,呈狭长状态,由砂页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火山岩等经长期剥蚀作用而成,由内侧向外侧倾斜,岗顶12°左右、岗坡20°左右,海拔100—120米,相对高度60—80米,抗侵蚀能力强,其间发育沟谷密度远较堆积岗地为小,仅局部地段分布有马尾松林,大部仍为荒坡荒地。
三、低山、丘陵
(一)巢湖市北部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巢湖市与肥东县的接壤处,北起田家埠,南至中庙,呈北东向展布,全长50余公里,宽5—10公里,面积约380平方公里。东南坡在巢湖市境内,西北坡在肥东县境内。自东北而西南主要山丘有:西大山、太子山、浮槎山、尖山、横山、白马山、四顶山等,海拔174—327米,相对高度150—200米。大部由花岗岩、火山岩、石灰岩和砂岩等组成。丘陵脊部为弧状,坡度15°左右,丘坡18°—20°,丘间冲沟发育,小型盆地点缀其中,构成正负地貌的组合格局。
其次,在巢湖市北部尚分散罗列一系列丘陵,面积约156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50—200米,相对高度100—150米。以巢(湖市)含(山县)交界处的黄山最高,海拔233米,相对高度200米。大部分丘陵呈浑圆状,丘顶宽缓,坡度5°—6°,丘坡12°—18°,多由早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等组成。
(二)中部低山丘陵区
起自和县亭子山,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和县境内有花山、馒头山、老虎庵山等,至含山县境内分为南北两支。
北支:含山境内主要有鲁家大山、黄鹰山、独龙尖、青龙尖等;巢湖市境内有大尖山、凤凰山、马家山、龟山等;庐江县境内有夏楼山、石山、冶父山、东顾山等。呈北东走向,长约120公里,宽约4—8公里。
南支:含山县境内有鹿岩山、仓山、方山、太湖山等;巢湖市境内有望湖山、白牡山、笆斗山、银屏山、鸡毛燕等;无为县境内有潘家山、刺山、龙骨山、大山、龙王山、毛公山、天井山、周家大山等。呈北东向展布,长约80公里,宽10—15公里。
该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50米以下,少数达350—480米,相对高度200米左右,坡度10°—20°;少数山丘其山脊、峰顶由坚硬的石英岩、硅质灰岩构成,坡度达30°—40°;组成物质有砂岩、粉砂岩、页岩、白云岩、灰岩、板岩、千枚岩等。(三)南部庐无低山丘陵区
该区位于庐江东南部和无为县西南部,面积约356平方公里,主要有雾顶山、塔猫尖、寨脚山、三官山、钟子山、大安山、双顶山、岳山等;海拔220—675米,以三官山最高(海拔675米),相对高度200—600米,坡度30°—45°,脊部由次生石英岩构成,常形成峻峭绝壁;本区出露地层全部由火山岩碎屑组成。
(四)庐江县西南部低山丘陵区
该区分布于庐江县西南部与桐城、舒城两县毗连处;主要山丘有老和尚包、牛王寨、三山、三峰尖、龙池山、鸭池山、大阴山、平顶山等,呈北东向展布,长17.5公里,宽约14公里,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海拔200—597米,相对高度150—500米。其中老和尚包最高(海拔597米),牛王寨次之(海拔595米)。山势西部陡峻,向东北渐缓。组成物质上部为火山岩,下部以板岩、千枚岩为主。
附:主要山丘
三官山位于无为县西部与枞阳县接壤处。呈近南北走向,长5公里,宽1—2公里,主峰海拔675米,为本区最高峰。山势由南向北倾斜,两坡对称,坡度30°—45°,山脊呈尖齿状,由凝灰质粉砂岩、粗安岩和角砾熔岩等组成。
老和尚包位于庐江县西部果树乡。呈北东——南西走向,长5公里,宽3公里,顶平坦,两坡对称,坡度30°—35°;海拔597米,为庐江县最高峰。由凝灰质页岩、凝灰质粉砂岩等组成。
牛王寨位于庐江县果树乡境内与老和尚包相连。北东走向,长4公里,宽3.5公里,海拔594米,顶宽缓,西北坡长而缓,坡度20°左右,东南坡陡35°左右。由含砾凝灰岩、粗面玄武岩等组成。
石婆凹位于无为县西南与枞阳县接壤处。呈东西向展布,长3公里,宽2公里,海拔539米;山体两坡不对称,北缓南陡;由含砾凝灰岩、粗面岩、角砾溶岩等组成。
鸡毛燕位于无为县北部与巢湖市接壤的响山乡境内。呈北东走向,长3.2公里,宽1.5公里,海拔527.9米,山体两坡对称、中段最高;由砂岩、页岩、百云岩、石灰岩组成。
银屏山位于巢湖市南郊银屏乡境内。呈近东西走向,长2.8公里,宽1.4公里,海拔508米,东、南坡陡,西、北坡缓,山间巨石嶙峋、崎岖不平,多溶洞,以仙人洞最有名。由钙质页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等组成。
仓山位于含山县城西南12公里,北东走向,长8公里,宽2—4公里,海拔480.7米。由页岩、粉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林头与长岗集两乡之间,北东走向,长10公里,宽1—3公里,海拔441米。山地呈波状起伏,由石英岩砂岩和灰岩组成。
地貌类型包括低山丘陵、岗(台)地、圩畈平原三大类,以平原为主;据土壤普查资料测算,其构成比为12.3∶48.9∶38.8。
一、平原
分布于长江、巢湖沿岸及西河、牛屯河、滁河、裕溪河两岸等。
(一)东南沿江冲积平原
分布于和县东南部、含山县南部和无为县大部,由河漫滩、沙洲、阶地组成。海拔5—20米,相对高度小于10米,组成物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平均比降为1/1000—1/2000,由上游向下游、内缘向江河微倾。一般宽10—14公里,在无为县汤沟、襄安和含山、和县交界处的沈巷、铜城闸一带宽达20公里。
(二)沿湖平原
分布于巢湖、白湖、黄陂湖及入湖河流的下游或交汇地带,由湖滩、湖成低阶地、河漫滩、河成低阶地、三角洲等组成。海拔10—20米,相对高度5—10米,组成物质以亚粘土、砂壤土为主,平均比降为1/1000,向河湖倾斜。宽度不一,最窄不足2公里,宽处达30余公里。
(三)河谷平原
分布于滁河、含山县长河、得胜河、清溪、林头河,庐江县黄泥河、罗埠河、金牛河、柯坦河、罗昌河等河流沿岸,呈条带状。海拔一般20—40米,相对高度10米以上,平均比降一般1/50—1/100,宽度2—10公里。组成物质随河流不同分段而异,上游段以亚砂土为主,冲积层较薄;下游段以砂壤土、亚粘土为主,冲积层较厚。
二、岗地(台地)
(一)堆积岗地
分布于巢湖市的花集、凤凰、岐阳、庙岗、方集,含山县的骆集、姚庙、巨兴、福山、长岗集,和县的孙堡、香泉、金城庙,无为县的吉祥、金鸡、先锋、红庙,庐江县的东岳、许桥、五里、魏家岗、迎松、青龙、石桥、岳庙、陈埠、池城、七桥、店桥、石婆庙等乡镇,由红色粘土、网纹红土和棕黄色亚粘土组成,其中常夹砾石层。海拔一般40—50米,相对高度20—30米,向河、湖方向微倾,顶坡8°—10°、土旁坡12°左右、冲坡6°—8°,岗、土旁、冲之比大体为3∶3∶4,冲多辟为水田,岗、土旁多垦为旱地。
(二)剥蚀岗地
分布于巢湖市东部、西北部,含山县中部、南部,庐江县东南和西部,和县西部,无为县西北和西南部等地域的山前地带,呈狭长状态,由砂页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火山岩等经长期剥蚀作用而成,由内侧向外侧倾斜,岗顶12°左右、岗坡20°左右,海拔100—120米,相对高度60—80米,抗侵蚀能力强,其间发育沟谷密度远较堆积岗地为小,仅局部地段分布有马尾松林,大部仍为荒坡荒地。
三、低山、丘陵
(一)巢湖市北部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巢湖市与肥东县的接壤处,北起田家埠,南至中庙,呈北东向展布,全长50余公里,宽5—10公里,面积约380平方公里。东南坡在巢湖市境内,西北坡在肥东县境内。自东北而西南主要山丘有:西大山、太子山、浮槎山、尖山、横山、白马山、四顶山等,海拔174—327米,相对高度150—200米。大部由花岗岩、火山岩、石灰岩和砂岩等组成。丘陵脊部为弧状,坡度15°左右,丘坡18°—20°,丘间冲沟发育,小型盆地点缀其中,构成正负地貌的组合格局。
其次,在巢湖市北部尚分散罗列一系列丘陵,面积约156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50—200米,相对高度100—150米。以巢(湖市)含(山县)交界处的黄山最高,海拔233米,相对高度200米。大部分丘陵呈浑圆状,丘顶宽缓,坡度5°—6°,丘坡12°—18°,多由早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等组成。
(二)中部低山丘陵区
起自和县亭子山,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和县境内有花山、馒头山、老虎庵山等,至含山县境内分为南北两支。
北支:含山境内主要有鲁家大山、黄鹰山、独龙尖、青龙尖等;巢湖市境内有大尖山、凤凰山、马家山、龟山等;庐江县境内有夏楼山、石山、冶父山、东顾山等。呈北东走向,长约120公里,宽约4—8公里。
南支:含山县境内有鹿岩山、仓山、方山、太湖山等;巢湖市境内有望湖山、白牡山、笆斗山、银屏山、鸡毛燕等;无为县境内有潘家山、刺山、龙骨山、大山、龙王山、毛公山、天井山、周家大山等。呈北东向展布,长约80公里,宽10—15公里。
该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50米以下,少数达350—480米,相对高度200米左右,坡度10°—20°;少数山丘其山脊、峰顶由坚硬的石英岩、硅质灰岩构成,坡度达30°—40°;组成物质有砂岩、粉砂岩、页岩、白云岩、灰岩、板岩、千枚岩等。(三)南部庐无低山丘陵区
该区位于庐江东南部和无为县西南部,面积约356平方公里,主要有雾顶山、塔猫尖、寨脚山、三官山、钟子山、大安山、双顶山、岳山等;海拔220—675米,以三官山最高(海拔675米),相对高度200—600米,坡度30°—45°,脊部由次生石英岩构成,常形成峻峭绝壁;本区出露地层全部由火山岩碎屑组成。
(四)庐江县西南部低山丘陵区
该区分布于庐江县西南部与桐城、舒城两县毗连处;主要山丘有老和尚包、牛王寨、三山、三峰尖、龙池山、鸭池山、大阴山、平顶山等,呈北东向展布,长17.5公里,宽约14公里,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海拔200—597米,相对高度150—500米。其中老和尚包最高(海拔597米),牛王寨次之(海拔595米)。山势西部陡峻,向东北渐缓。组成物质上部为火山岩,下部以板岩、千枚岩为主。
附:主要山丘
三官山位于无为县西部与枞阳县接壤处。呈近南北走向,长5公里,宽1—2公里,主峰海拔675米,为本区最高峰。山势由南向北倾斜,两坡对称,坡度30°—45°,山脊呈尖齿状,由凝灰质粉砂岩、粗安岩和角砾熔岩等组成。
老和尚包位于庐江县西部果树乡。呈北东——南西走向,长5公里,宽3公里,顶平坦,两坡对称,坡度30°—35°;海拔597米,为庐江县最高峰。由凝灰质页岩、凝灰质粉砂岩等组成。
牛王寨位于庐江县果树乡境内与老和尚包相连。北东走向,长4公里,宽3.5公里,海拔594米,顶宽缓,西北坡长而缓,坡度20°左右,东南坡陡35°左右。由含砾凝灰岩、粗面玄武岩等组成。
石婆凹位于无为县西南与枞阳县接壤处。呈东西向展布,长3公里,宽2公里,海拔539米;山体两坡不对称,北缓南陡;由含砾凝灰岩、粗面岩、角砾溶岩等组成。
鸡毛燕位于无为县北部与巢湖市接壤的响山乡境内。呈北东走向,长3.2公里,宽1.5公里,海拔527.9米,山体两坡对称、中段最高;由砂岩、页岩、百云岩、石灰岩组成。
银屏山位于巢湖市南郊银屏乡境内。呈近东西走向,长2.8公里,宽1.4公里,海拔508米,东、南坡陡,西、北坡缓,山间巨石嶙峋、崎岖不平,多溶洞,以仙人洞最有名。由钙质页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等组成。
仓山位于含山县城西南12公里,北东走向,长8公里,宽2—4公里,海拔480.7米。由页岩、粉砂岩和砂岩等组成。
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林头与长岗集两乡之间,北东走向,长10公里,宽1—3公里,海拔441米。山地呈波状起伏,由石英岩砂岩和灰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