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自然灾害
本区襟长江而滨巢湖,自然灾害频仍,洪涝、干旱交替出现,其中尤以水灾为甚,常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危灾,危及国计民生。
一、水灾
本区水灾记载最早见诸北宋,乾德与大中祥符年间,无为州大水均有所记。清代267年中,区内大水55次,平均4.7年一次,其中尤以道光二十九年(1849)为最。是年,无为江堤冲决,“没田庐人畜,有入市深丈余者”;庐江县城江洪倒灌,“水没城垣,堞上行舟,经冬不落”;“和州大水入城,愈月始退,数百年水患莫此为甚”。据查考,该年巢湖姥山后湾水位高达13.57米。民国元年至38年(1912—1949)长江水位有12次超过芜湖水位10.44米以上发生洪灾,即民国元年、10年、11年、13年、15年、20年、22年、24年、26年、31年、37年、38年,平均每3.1年一遇。其间1931年大水,芜湖水位持续在设防水位以上186天,警戒水位79天,最高水位达11.87米,终于8月24日导致无为江堤溃决,巢湖流域受灾面积2.09万平方公里,被淹农田419.81万亩,毁房12万间,受灾人口45万,死亡3000人。1949年入夏,由于长江流域连降暴雨,水位陡涨并接近民国20年水位。入汛后,江堤持续在设防水位以上长达170天。是时区内已获解放,党政军民奋力抗灾,确保了长江干堤安全渡汛,但江水倒灌和内河水位猛涨,以致全区溃破圩口654个,受灾农田93.33万亩,受灾人口33.26万人。
建国后截至1990年,全区按凤凰颈13.00米、芜湖10.87米的警戒水位为准,41年间共发生大水13次,即1954、1962、1968、1969、1970、1973、1974、1976、1977、1980、1983、1988、1989年,平均每3.2年一遇。其中尤以1954、1983年受灾最为严重。1954年5月中旬入梅,7月底出梅,区内先后9次遭大暴雨袭击(5月4次、6月2次、7月3次),长江流域雨量之大,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几与民国37年(1848)相同,芜湖超过保证水位(11.87米)75天,持续在警戒水位(11.44米)以上96天,以致8月1日凌晨,无为大堤在安定街江坝溃破,成灾面积无为县160余万亩,和县65.95万亩,庐江县51.52万亩,含山县30.1万亩,巢县27.52万亩。1983年入夏时,长江中下游普降暴雨400—500毫米,六七两月,本区又再降暴雨,其中6月29日至7月4日,牛埠降雨743毫米,凤凰颈降雨687毫米;6月29日至7月4日5天中,全区平均降雨445.4毫米,以致长江水位陡涨,凤凰颈水位6月25日达11.65米,7月4日达13.25米,7月13日达14.55米。由于全区党政军民奋力抗灾,确保了江堤安全,但由于江水顶托,内河水位居高不下,全区受涝面积230万亩,绝收130.5万亩;溃破圩口482个,淹没农田36.03万亩;受灾人口218.9万人。
二、旱灾
据史志载,自清代至民国300余年中,巢湖流域发生较大旱灾61次,平均为5年一遇,其中大旱8次。
清顺治九年(1652)四至八月百余日无雨,“禾稼尽枯,河道断流,岁大饥”。康熙十年(1671)五至九月不雨,“庐属四州县缓征”。康熙十八年(1679)三至八月无雨,“禾苗尽枯,蝗蝻云集,收成绝望”。乾隆四年(1739)春夏大旱,秋始降雨。乾隆五十年(1785),“自上年冬至岁末均无透雨,郡属俱大旱,道歹堇相望”。咸丰六年(1856)四至八月“无雨,庐郡旱蝗,米价腾贵,野有饿殍”。民国18年(1929)大旱,“河断流枯”。民国23年(1934)5至7月无雨,旱情奇重。
建国后,全区发生较大旱灾分别为1958、1959、1961、1967、1976、1978、1988、1990年,平均为5年一遇。
1958年春夏干旱,5月初至8月上旬,90天未下透雨,区内河道干涸,塘底龟裂,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受旱面积216万亩,粮食减产18.25万吨。1959年连续干旱,梅雨期仅降水80多毫米,夏秋又百余日无雨,受旱面积192万亩,粮食减产38.35万吨。1961年受旱面积161万亩。1966年夏秋连续干旱,5至9月仅降雨300毫米,巢湖水位降至7.0米以下,受旱面积98万亩,粮食减产8.5万吨。1967年6至8月少雨,受旱面积45万亩,粮食减产10.75万吨;1978年春夏季200余天未下透雨,巢湖水位降至6.58米,受旱面积200万亩,其中50万亩晚稻绝收。1988年大旱,受旱面积83亩。1990年受旱面积122万亩。
三、地震
本区地处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西有郯庐断裂带穿过,东邻下扬子破碎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属于地震重点监视区。自有史料记载以来,截至1990年,区内共发生3级(MS)以上地震37次,其中以1585年巢县南发生的5.75级和1654年庐枞间发生的5.25级地震为最。另外,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本区亦受波及,震害也较大。
全区地震统计表
四、其它灾害
(一)低温阴雨大致分布于春秋两个季节。一是春播期(4月份)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2℃,同时伴有降水,造成早稻烂秧死苗和影响早播棉花出苗。出现机率约三年一遇。建国以来,出现连续超过7天的强低温阴雨年份有1957、1958、1960、1963、1964、1967、1969、1973、1975、1979、1983等11年,1957年4月17—27日持续11天。二是秋季低温阴雨,多发生有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20℃,影响双晚抽穗扬花,加重秕率,同时造成棉花裂铃落桃。建国以来,出现7天以上秋季低温连阴雨的年份有1961、1964、1965、1970、1973、1974、1975、1977、1981、1983等10年,其中1985年9月28日—10月12日持续15天。
(二)夏季高温七八月份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30℃或日最高气温>35℃,同时,14时空气湿度<60%的天气称为夏季高温。高温不利于水稻抽穗扬花,易使棉花落铃,出现频率为两年一遇。
(三)暴雨连续暴雨和大暴雨常造成本区洪涝灾害。平均每年2—3次,最多可达7—9次。
1975—1980年全区降水极值综合表
(四)大风风速在8级以上时称之大风,区内平均每年17次,庐江最多,达28次。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7—8月份出现机率最高,达26%以上,主要为暴雨大风;春季3—4月份约占25%,主要为寒潮大风。最大为1968年3月4日庐江出现的10级大风(风速28米/秒),刮倒大量通信、输电线路及民房。(五)冰雹在巢湖市银屏山区至北黄山一线以及含山县祁门、和县西埠一带,冰雹多呈季节性发生,对局部区域农作物危害极大。
一、水灾
本区水灾记载最早见诸北宋,乾德与大中祥符年间,无为州大水均有所记。清代267年中,区内大水55次,平均4.7年一次,其中尤以道光二十九年(1849)为最。是年,无为江堤冲决,“没田庐人畜,有入市深丈余者”;庐江县城江洪倒灌,“水没城垣,堞上行舟,经冬不落”;“和州大水入城,愈月始退,数百年水患莫此为甚”。据查考,该年巢湖姥山后湾水位高达13.57米。民国元年至38年(1912—1949)长江水位有12次超过芜湖水位10.44米以上发生洪灾,即民国元年、10年、11年、13年、15年、20年、22年、24年、26年、31年、37年、38年,平均每3.1年一遇。其间1931年大水,芜湖水位持续在设防水位以上186天,警戒水位79天,最高水位达11.87米,终于8月24日导致无为江堤溃决,巢湖流域受灾面积2.09万平方公里,被淹农田419.81万亩,毁房12万间,受灾人口45万,死亡3000人。1949年入夏,由于长江流域连降暴雨,水位陡涨并接近民国20年水位。入汛后,江堤持续在设防水位以上长达170天。是时区内已获解放,党政军民奋力抗灾,确保了长江干堤安全渡汛,但江水倒灌和内河水位猛涨,以致全区溃破圩口654个,受灾农田93.33万亩,受灾人口33.26万人。
建国后截至1990年,全区按凤凰颈13.00米、芜湖10.87米的警戒水位为准,41年间共发生大水13次,即1954、1962、1968、1969、1970、1973、1974、1976、1977、1980、1983、1988、1989年,平均每3.2年一遇。其中尤以1954、1983年受灾最为严重。1954年5月中旬入梅,7月底出梅,区内先后9次遭大暴雨袭击(5月4次、6月2次、7月3次),长江流域雨量之大,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几与民国37年(1848)相同,芜湖超过保证水位(11.87米)75天,持续在警戒水位(11.44米)以上96天,以致8月1日凌晨,无为大堤在安定街江坝溃破,成灾面积无为县160余万亩,和县65.95万亩,庐江县51.52万亩,含山县30.1万亩,巢县27.52万亩。1983年入夏时,长江中下游普降暴雨400—500毫米,六七两月,本区又再降暴雨,其中6月29日至7月4日,牛埠降雨743毫米,凤凰颈降雨687毫米;6月29日至7月4日5天中,全区平均降雨445.4毫米,以致长江水位陡涨,凤凰颈水位6月25日达11.65米,7月4日达13.25米,7月13日达14.55米。由于全区党政军民奋力抗灾,确保了江堤安全,但由于江水顶托,内河水位居高不下,全区受涝面积230万亩,绝收130.5万亩;溃破圩口482个,淹没农田36.03万亩;受灾人口218.9万人。
二、旱灾
据史志载,自清代至民国300余年中,巢湖流域发生较大旱灾61次,平均为5年一遇,其中大旱8次。
清顺治九年(1652)四至八月百余日无雨,“禾稼尽枯,河道断流,岁大饥”。康熙十年(1671)五至九月不雨,“庐属四州县缓征”。康熙十八年(1679)三至八月无雨,“禾苗尽枯,蝗蝻云集,收成绝望”。乾隆四年(1739)春夏大旱,秋始降雨。乾隆五十年(1785),“自上年冬至岁末均无透雨,郡属俱大旱,道歹堇相望”。咸丰六年(1856)四至八月“无雨,庐郡旱蝗,米价腾贵,野有饿殍”。民国18年(1929)大旱,“河断流枯”。民国23年(1934)5至7月无雨,旱情奇重。
建国后,全区发生较大旱灾分别为1958、1959、1961、1967、1976、1978、1988、1990年,平均为5年一遇。
1958年春夏干旱,5月初至8月上旬,90天未下透雨,区内河道干涸,塘底龟裂,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受旱面积216万亩,粮食减产18.25万吨。1959年连续干旱,梅雨期仅降水80多毫米,夏秋又百余日无雨,受旱面积192万亩,粮食减产38.35万吨。1961年受旱面积161万亩。1966年夏秋连续干旱,5至9月仅降雨300毫米,巢湖水位降至7.0米以下,受旱面积98万亩,粮食减产8.5万吨。1967年6至8月少雨,受旱面积45万亩,粮食减产10.75万吨;1978年春夏季200余天未下透雨,巢湖水位降至6.58米,受旱面积200万亩,其中50万亩晚稻绝收。1988年大旱,受旱面积83亩。1990年受旱面积122万亩。
三、地震
本区地处大华北地震区的南缘,西有郯庐断裂带穿过,东邻下扬子破碎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属于地震重点监视区。自有史料记载以来,截至1990年,区内共发生3级(MS)以上地震37次,其中以1585年巢县南发生的5.75级和1654年庐枞间发生的5.25级地震为最。另外,1668年郯城8.5级大地震本区亦受波及,震害也较大。
全区地震统计表
四、其它灾害
(一)低温阴雨大致分布于春秋两个季节。一是春播期(4月份)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2℃,同时伴有降水,造成早稻烂秧死苗和影响早播棉花出苗。出现机率约三年一遇。建国以来,出现连续超过7天的强低温阴雨年份有1957、1958、1960、1963、1964、1967、1969、1973、1975、1979、1983等11年,1957年4月17—27日持续11天。二是秋季低温阴雨,多发生有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20℃,影响双晚抽穗扬花,加重秕率,同时造成棉花裂铃落桃。建国以来,出现7天以上秋季低温连阴雨的年份有1961、1964、1965、1970、1973、1974、1975、1977、1981、1983等10年,其中1985年9月28日—10月12日持续15天。
(二)夏季高温七八月份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30℃或日最高气温>35℃,同时,14时空气湿度<60%的天气称为夏季高温。高温不利于水稻抽穗扬花,易使棉花落铃,出现频率为两年一遇。
(三)暴雨连续暴雨和大暴雨常造成本区洪涝灾害。平均每年2—3次,最多可达7—9次。
1975—1980年全区降水极值综合表
(四)大风风速在8级以上时称之大风,区内平均每年17次,庐江最多,达28次。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7—8月份出现机率最高,达26%以上,主要为暴雨大风;春季3—4月份约占25%,主要为寒潮大风。最大为1968年3月4日庐江出现的10级大风(风速28米/秒),刮倒大量通信、输电线路及民房。(五)冰雹在巢湖市银屏山区至北黄山一线以及含山县祁门、和县西埠一带,冰雹多呈季节性发生,对局部区域农作物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