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种植业是本区农业的主体产业,建国后,在农业总产值中,一直占75—85%左右,牧业占10%左右,副业占7—12%,林业仅占3%以下。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所占比重逐年有所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
一、主要作物品种与分布
本区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籽、棉花为主。
(一)水稻水稻是本区主要粮食作物,区内南部沿江、沿湖圩区以及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均有种植。其播种面积在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重,1953至1957年,占70%左右,1958至1962年占62%,1966至1970年后又逐步上升,1986至1990年占80%左右。
本区水稻种植,建国前至1954年以单季稻为主,双季稻所占比重很轻。1949年,单季稻播种面积331.10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3.8%;1954年,单季稻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0%左右。1955年开始,全区开展了水稻耕作制度改革,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至1956年,全区单季稻面积压缩到258.46万亩,比1954年减少161.03万亩,下降38.4%,年递减17.6%;早稻面积扩大到183.66万亩,较1954年增加145.09万亩,增长3.76倍,年递增2.18倍。此后,水稻结构比重出现一些反复,单季稻比重一度回升,双季稻比重下降。1958至1960年,单季稻比重又缓慢下降,双季稻再次缓慢回升。1960年,单季稻面积降为227.66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3.3%,早稻面积扩大到127.9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29.9%。再后,虽然水稻结构比重仍有一些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双季稻生产有很大发展,单季稻比重逐年下降。1977年,全区单季稻面积仅68.74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1.7%,而早稻播种面积发展到268.52万亩,双晚发展到249.94万亩,分别占水稻播种面积45.7%和42.6%。与建国初期相比,单季稻由水稻生产的主导地位降为次要地位,双季稻上升为主导地位。至70年代,全区已由建国初期的单季稻区转变为以双季稻生产为主的稻作区。1979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双季稻比重下降,单季稻比重上升,使全区的水稻类型逐渐趋于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结构。到1990年,全区早稻、单季稻、双晚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63.44万亩,160.15万亩、162.46万亩,各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3.6%、33.0%、33.4%;总产分别为606413吨、724468吨、489493吨,分别占水稻总产的33.3%、39.8%、26.9%。面积与总产均呈较为合理的“三三”结构。
(二)小麦是本区第二大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和县及巢湖市,其中以和县播种面积最大,占耕地比重最高。
建国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小麦在区内粮食生产中的比重逐年提高。1949年,全区播种面积仅43.15万亩,总产20982吨。1955年,播种面积发展到116.43万亩,总产达67726吨,与1949年相比,面积扩大73.28万亩,增长169.8%,总产增加46744吨,增长222.8%。1956年,面积达123.71万亩,为历史最大面积。1984年,播种面积为91.90万亩,总产154573吨,与1956年相比,面积虽减少31.81万亩,下降25.7%,而总产却增加到98081吨,增长1.74倍,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以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面积与总产均有下降,1986年为最低值,面积仅48.03万亩,接近建国初期水平,但总产为83017吨,仍高于1979年以前产量。80年代末,小麦生产又略有回升。
(三)油菜区内各县市普遍种植,是本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与所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以和县最高,为49.7%;无为、庐江两县较低,分别为36.1%及36.8%;含山、巢湖市居中,分别为42.4%及43.5%。
建国前,本区种植面积不大,产量很低。1949年全区播种面积仅22.5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总产9140吨。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油菜生产。1958年,播种面积达45.52万亩,较1949年增加22.94万亩,增长101.6%,总产19256吨,较1949年增加10116吨,增长110.7%。其后,由于政策失误与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急剧下跌,到1962年,播种面积仅11.46万亩,总产仅2649吨,为建国以来最低谷。1962至1970年,生产仍未回升。1970至1982年,全区油菜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0年,播种面积为17.62万亩,比1949年减少4.96万亩,但总产达到9402吨,比1949年增加262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油菜生产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982年,全区播种面积达136.61万亩,比1977年增加86.82万亩,增长1.74倍,年递增22.4%;总产170245吨,为历史最高年份,比1977年增加148456吨,增长6.8倍,年递增150.8%。1987年播种面积达206.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9%,为历史上播种面积最大的年份。但由于播种面积过大,宜油耕地有限,且难以实行冬茬轮作,容易发生病虫害等,造成产量上升幅度落后于面积上升幅度,有的年份出现面积增加而总产下降的情况。1987年与1982年相比,面积增加70.21万亩,增长51.4%,但总产却减少13150吨,下降7.7%。1987年以后控制面积主改单产。1990年,播种面积比1987年下降32.81万亩,但总产达158984吨,比1987年增加1897吨。
(四)棉花1949年前,主要集中在和县,播种面积8.99万亩,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48.4%,占该县耕地面积的12.4%。其次是巢县,播种面积2.84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15.3%,占该县耕地面积的4.4%。当时,和县乌江及巢县黄麓、烔炀等地,是远近闻名的棉花产区。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在省博物馆观看了黄麓棉花标本。经40多年的变化,全区棉花产区南移,以无为县发展最快,1990年,播种面积15.97万亩,占全区棉花总播种面积的44.5%。其次是巢湖市播种面积9.29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25.9%。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无为县的白茆、泥汊、和县的联合、西梁山,巢湖市的烔炀、黄麓等沿江、沿湖地区。
本区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生长,植棉历史悠久,早在民国11年(1922),和县乌江就引进“改良棉种”。但建国前,生产水平一直很低,1949年,全区播种面积仅18.5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总产1476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量仅0.6公斤。
建国后,本区各级党政部门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先后制定了粮棉比价政策、扶棉贷款政策、棉花奖励销售政策、粮棉“五定”政策(定面积、定产量、定任务、定自产粮、定口粮)等,调动了棉农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1953至1959年,区内棉花生产发展很快。1959年,播种面积发展到43.46万亩,比1949年增长1.34倍,总产6847吨,比1949年增长3.64倍。1960年开始,面积与产量急剧下跌。1962年,播种面积仅19.88万亩,总产1476吨,回落到建国初期水平。经过调整,国家采取基本口粮加奖励政策,1965年,面积恢复到43.24万亩,与1959年基本持平,总产达17977吨,比1959年增长1.63倍。此后,全区播种面积稳定在44万亩左右,总产在11632—21756吨之间。1981至1986年,播种面积又持续减少,由1981年的44.63万亩降为1986年的29.92万亩,五年内下降33%。但由于此时期国家对棉产区的棉农提高平价粮油供应标准,实行棉肥挂钩,调动了棉农应用农业科技积极性,棉花良种和育苗移栽技术迅速得到推广,1984年全区营养钵移栽已达11.7万亩。这些政策与技术措施的落实,使得全区棉花在播种面积虽有减少的情况下,总产却有回升。1986年,总产达18617吨,五年间增加4292吨,增长30.0%。1986年以后,棉花生产总的呈上升趋势。1990年,播种面积为35.91万亩,比1986年增加近6万亩,总产达24249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耕作制度
在建国40多年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提高,本区耕作制度在长期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与利用,促进了粮油棉等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建国至50年代初期,区内大多沿袭建国前传统的耕作制度,以单季稻生产为主体,实行一年一熟一沤制,搭配稻麦、稻油一年两熟制。午季以小麦为主体,兼种大麦、蚕豆、豌豆等。春夏以单季稻为主,其次是棉花。
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区内实行“低产改高产、旱作改水作、单季(稻)改双季(稻)”,并大力压缩冬沤田,扩大绿肥面积。1959年,全区绿肥面积达68.75万亩,较1954年扩大23.87万亩,增长53.2%。到60年代初期,农作物复种指数虽有下跌,但整个结构未发生较大的变化。
自60年代初,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也相应作了调整,复种指数回升。1966至1978年,本区形成了以肥——稻——稻为主,搭配油——稻——稻,麦——稻——稻的一年三熟制。1979年后,耕作制度逐步演变成以油——稻——稻为主体,搭配肥—稻—稻、油——稻、麦——稻、菜——稻的结构。1990年,全区油菜播种面积达174.01万亩,比1978年扩大114.27万亩,增长1.9倍;早稻播种面积为163.40万亩,双晚播种面积为162.46万亩,分别比1978年减少82.83万亩、37.61万亩,下降率分别为33.6%、18.8%;单季稻面积160.15万亩,较1978年增加71.69万亩,增长81.0%;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回升,1990年达71.74万亩,较1978年增加20.25万亩,增长39.3%;绿肥面积大幅度下跌,1990年为84.89万亩,较1978年减少119.31万亩,下降率58.4%。此期农作物复种指数基本稳定。1990年全区复种指数为219.9%,比1978年仅上升了4.6%,其他年份均在200%左右波动。
1990年,全区种植方式约有60多种。其中10万亩以上的有油菜——双季稻;大、小麦——单季稻;油菜——单季稻;绿肥——单季稻;冬闲——双季稻;油菜——棉花;蔬菜——稻;油(麦)——花生(芝麻);麦——瓜——稻;麦——豆——薯类等。
三、品种改良与推广
从1949至1957年,主要是发掘传统的农家品种。对已混杂退化的品种采用提纯复壮。每年午秋两季,各县召开由领导干部、农技干部、农民参加的三结合良种评选会议,开展田间评选,并发动群众开展田间片选、穗选或粒选,辅之引进一些抗病虫及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这一阶段全区代表品种,单季稻有鸡爪籼、三粒寸、三朝齐;早稻有五十子、六十子、南特号等;双晚有小红稻、小冬稻;小麦有农家种、白和尚头;引进品种有南大2419、碧玛1号;山芋有大红皮、胜利百号。
60年代,早稻改良目标是推广耐肥抗倒伏的矮杆品种,先后选用莲塘早、陆才号、矮脚南特、矮南早1号。双晚改良目标是耐寒高产,由籼稻型向粳稻型发展,先后采用浙场9号、老来青、农垦58等品种。自1967年起,实行“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的“四自留种”方针。从1964年开始,各县推行“二级种子田”制度,即由一级种子田(单本田)繁殖的种子供第二年二级种子田用,二级种子田去杂、去劣后,收获的种子供下年大田生产用种,一级种子田株选的种子供下一年一级种子田用种。
1966年后,选育良种工作一度陷于停顿。种子出现多、乱、杂局面。1970年,恢复了种子繁育推广机构,种子工作开展较活跃,“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已在全区取得成效。1970年,无为县官镇公社谢老生产队从矮脚南特系统选育出无谢3号。1971年,白湖农场从早闽4号系统选育出白农3号并用于大田生产。1973年,从墨西哥引进“墨池”、“墨波”、“墨伊”三个小麦品种,并在区内试种成功。1975年,开始试种籼型杂交稻,取得一定的经验,为杂交稻在全区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基础,并普遍建立了水稻提纯繁殖基地。巢县环城公社岗岭大队12个生产队,队队建立水稻单本繁殖田共3.8亩。区内良(原)种场建立“三圃”,使良种保纯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良种推广取得了较大成绩。早稻主要是普及矮杆高产品种,实现早、中、迟熟品种配套。早熟品种有矮南早1号,二九南1号及二九青;中熟品种有桂陆矮8号及6044;迟熟品种有先锋1号、广陆矮4号。双晚重点推广早熟品种,保证安全齐穗,主要品种有武家早、沪选19、当选晚2号,早熟农垦等;中稻重点发展了中杆高产品种,实行熟期配套,籼粳配套,主要品种有南京11号、69—1、东方红1号等。
80年代,农作物良种繁育与推广以高产、稳产、优质为重点。前、中期,以重点推广杂交水稻和优质高产品种为主,如汕优2号、3号、6号、徽粳804、当选晚2号、密阳23、当优C堡等。后期,注重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早稻有早籼213、嘉选442;中稻有汕优桂33、汕优69、协优63、汕优63、汕优64、九一O、特青、特白矮3号等;双晚有秀水64、秀水37、当选晚2号等。小麦推广品种有扬麦4号、5号、鄂麦6号。棉花推广品种有广泗棉2号;油菜有秦油2号和甘蓝型92—13、821等。
附:蔬菜大棚
1980年,和县沈巷镇开始用塑料小棚种植蔬菜,规模较小。1983年,和县农业局在城南乡太平大队搭盖塑料大棚,培育早熟辣椒、蕃茄等应市。因效益颇佳,1984年后,全乡大棚蔬菜面积逐年增加,1985年为96亩;1986年扩为860亩;1987年,有3000多户,搭大棚5000多个,面积2000多亩。
蔬菜大棚主要类型有以钢管为骨架搭盖的钢管大棚,抗风雪能力强,造价高,每亩需万余元;以特种水泥、抗碱玻璃纤维作骨架的薄膜大棚,使用期长,耐腐蚀,每亩造价需2000—2200元;以小竹杆和塑料薄膜搭建的简易大棚,制作简便,使用期1—2年,每亩造价不超过1300元。
大棚的标准,一般长30—50米,宽3.4米。高1.75米,中间操作沟宽0.3米,大棚内外两侧开挖排水沟2条,深0.3米。
大棚栽培的早熟蔬菜主要有:番茄、辣椒、黄瓜、四季豆、茄子以及晚熟的晚辣椒、秋番茄、毛豆等,突破了千百年来节令对蔬菜生产的制约,解决了厂矿及城镇居民在淡季对蔬菜的需求,为“菜篮子工程”奠定了基础,同时,拓宽了致富门路,前途十分广阔。
四、农机农具
(一)耕作机具
本区传统耕作机具为木犁、木耙。由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造价低廉,至1990年时农村仍广泛使用。
1955年,无为县建起全区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拥有3台中型拖拉机。其后各县相继建立了拖拉机站。到1979年,全区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7081台、77843千瓦。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拖拉机拥有量一度有所下降。1984年后,拖拉机拥有量又逐步增多。1990年,全区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为2.21万台、17.2千瓦;全区机耕面积为69.32万亩,机耙面积为67.5万亩,机械耕、耙水平达16%。与拖拉机配套的机具,50年代为悬挂犁、圆盘、铁口耙;70年代后有液压式悬挂犁(三铧、四铧)、旋耕机、水田耙等。1990年,全区有大中型配套机具334台,配套比为1∶0.38,小型配套面具20024台,配套比为1∶0.95。
(二)排灌机具
区内传统排灌机具为木制龙骨水车,其动力一般为人力或畜力。1949年无为县使用两台共32马力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排灌机械,开本区机械排灌之先河。1955年全区拥有排灌机械179台、3737马力,配套动力多数为柴油机。60年代农用小水泵在全区推广。1978年后农民自筹资金添置小型排灌机械。1990年全区排灌机械达68073台、366566千瓦,配套动力大都改为电动机;全区机械排灌面积为314.72万亩。
(三)收获机具
区内传统收获农具为镰刀、斛桶、风车等。50年代,开始引进人力割禾器、人力滚筒式脱粒机。1960年和县引进4台4马力专用底盘割晒机、3台联合收割机。各县开始使用电动脱粒机。1978年全区有电动脱粒机25198台。1979年全区拥有割晒机30台、130马力,1990年割晒机增加到256台、3421千瓦;电动脱粒机达36252台,年机械脱粒量达107.25万吨。
(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为石碾、石磨、碓窝、木榨等。1957年巢县开始使有碾米机、磨面机。1978年拥有碾米机、磨面机共11407台,轧花机1443台,榨油机447台,饲料粉碎机1806台。1990年,全区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机具12516台,农副产品加工总量为129.22万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五)农业运输机械
传统农用运输工具有箩、筐、袋、木制独轮车、牛车及少数马车、驴车。1956年和县拥有第一台拖拉机拖车,为全区之首,1966年该县又引进两台农用汽车。1978年后,出现了以营业性运输为主的农机专业户。当年全区有农用汽车204辆。1990年,全区有12116台大中小型拖拉机参加农业耕作及运输;有农用载重汽车1383辆;农用运输车1228辆。
下一篇:第三节 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