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无为大堤
一、形成
无为大堤系无为江堤及和县江堤裕溪口至黄山寺段的总称,上起无为县牛埠果合兴,下迄和县黄山寺,全长124公里,其中在无为县境内112.5公里,和县境内11.5公里。大堤关系着无为、和县、庐江、含山、肥东、肥西、舒城、巢湖市、合肥市七县二市的427.3万亩耕地、1000多万人口,以及淮南铁路、合芜公路等交通动脉和流域内的工业等主要设施的安危,是巢湖流域防御长江洪水的屏障。
无为大堤的形成,始于巢湖流域大面积沿江滩地的围垦开发。三国时,吴国就在区内沿江一带垦田种植,以济军需民用。宋代以后,沿江筑圩之风大兴。明代至清中叶,沿江圈圩筑堤达到了鼎盛时期。清中期,江左岸宽达20多公里的河漫滩地,已基本得到围垦开发。但当时的沿江圩口,多独自成圈,互相分割,且堤身矮小,抗洪能力低。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无为洲江潮盛涨,漫缺堤坝大小缺口二百余处,合洲被灾。”次年,开始整修全堤,将沿江零散的诸多堤坝联成四大段:第一段自千棵柳至青岗寺,长16里;第二段自饼子铺至刘公庙,长55里,增建了荻港圩至永城圩垸堤;第三段自上新圩至神塘圩,长50里;第四段自临江坝至雍家镇交和州界,长100里。如此堤坝相联,形成了无为大堤的雏形。
嘉庆八年(1803)至民国37年(1948),经历多次决堤、筑堤、退堤及联并圩,逐步形成檀树棵至刘公庙、白玉池至新坝、土公祠至胥家拐三段。1954年,在青岗寺以上丘陵冲地筑了七段堤防,使长江大堤延至果合兴;1967年裕溪闸建成后,又将和县裕溪口至黄山寺段江堤划归无为大堤,形成无为大堤全貌。现按自然地形可分为三大段:上段自牛埠果合兴至土桥凉屋,长9.865公里;中段自青岗寺至裕溪闸,长102.55公里;下段自裕溪闸至黄山寺,长11.539公里。
二、治理
解放前,无为大堤标准很低,顶宽一般为3—4米,堤坡比1∶2—3,且常年失修。抗日战争期间,皖江行政公署组织抗日军民作过江堤退建和整治工程。1954年,长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无为大堤在安定街溃破成灾,洪水淹没了无为、和县、含山、庐江、巢县、肥东、肥西、舒城及合肥等八县一市的沿湖沿河圩区和傍山土地,受灾面积达427.3万亩,受灾人口500余万。汛后,迅速堵口复堤并对大堤进行全面整修。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无为大堤设计标准逐步提高,1949至1953年按1931年洪水位超高1米;1954至1968年按1954年最高水位超高1.8米;1969至1977年按1954年最高洪水位超高2米;1977年以后,根据长江防洪规划,按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超高2.5米。
1982年11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批准了无为大堤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并将此列入国家基建计划。从此,无为大堤逐年加高培厚,并实施了填塘固基、护岸、护坡、加固涵闸等工程,使防洪抗洪能力不断提高。1990年,大堤堤顶高程按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起高2.5米,堤顶宽度达到8米,堤坡放缓到1∶3—5,并在内坡增设7米宽的平台。用人工或机械填平大堤内外的沟塘,消灭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五四龙塘、缺口龙塘、骆家套龙塘、丁家、余家、大、小戴家龙塘和新北龙塘。先后兴建安定街至太阳洲、小江坝、惠生堤等护岸工程。对治堤的涵闸进行了加固,挖除埋藏在堤身的暗斗门30座。从1949至1990年,仅国家投资即达1.46亿元,累计完成土方6044.3万立方米;抛石248.5万立方米,沉排40.17万立方米,沉树1.6万组;护岸长达34公里;砌石块护坡13.2公里,砌石17万立方米;植树造林100万株,形成内外防护林带80多公里。
经过建国后40年的建设,无为大堤堤容、堤貌有了根本变化,原有的裂缝、蚁道、洞穴逐一填实,过去“光秃秃、水汪汪,两水夹一堤”已初步变成两林护一堤,经抛石护岸的34公里岸线基本稳定,大堤抗洪能力显著提高。1973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3.92米,1977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3.76米,1983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4.55米,大堤仍安然无恙。
三、管理
1954年江堤溃口后,芜湖专署成立安定街堵口复堤指挥部。1956年工程结束后改为无为大堤整堤防汛指挥部,负责堤防和管理。后经过多次充实加强,演变为无为大堤建设管理局,全面承担大堤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大堤防汛警戒水位定为凤凰颈13.2米,裕溪闸10.7米。长江水位超过设防水位而未至警戒水位,分别由无为、和县防汛指挥部承担防汛任务;长江水位如超过警戒水位,则由巢湖地区五县市及合肥市共同承担防汛任务。
无为大堤系无为江堤及和县江堤裕溪口至黄山寺段的总称,上起无为县牛埠果合兴,下迄和县黄山寺,全长124公里,其中在无为县境内112.5公里,和县境内11.5公里。大堤关系着无为、和县、庐江、含山、肥东、肥西、舒城、巢湖市、合肥市七县二市的427.3万亩耕地、1000多万人口,以及淮南铁路、合芜公路等交通动脉和流域内的工业等主要设施的安危,是巢湖流域防御长江洪水的屏障。
无为大堤的形成,始于巢湖流域大面积沿江滩地的围垦开发。三国时,吴国就在区内沿江一带垦田种植,以济军需民用。宋代以后,沿江筑圩之风大兴。明代至清中叶,沿江圈圩筑堤达到了鼎盛时期。清中期,江左岸宽达20多公里的河漫滩地,已基本得到围垦开发。但当时的沿江圩口,多独自成圈,互相分割,且堤身矮小,抗洪能力低。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无为洲江潮盛涨,漫缺堤坝大小缺口二百余处,合洲被灾。”次年,开始整修全堤,将沿江零散的诸多堤坝联成四大段:第一段自千棵柳至青岗寺,长16里;第二段自饼子铺至刘公庙,长55里,增建了荻港圩至永城圩垸堤;第三段自上新圩至神塘圩,长50里;第四段自临江坝至雍家镇交和州界,长100里。如此堤坝相联,形成了无为大堤的雏形。
嘉庆八年(1803)至民国37年(1948),经历多次决堤、筑堤、退堤及联并圩,逐步形成檀树棵至刘公庙、白玉池至新坝、土公祠至胥家拐三段。1954年,在青岗寺以上丘陵冲地筑了七段堤防,使长江大堤延至果合兴;1967年裕溪闸建成后,又将和县裕溪口至黄山寺段江堤划归无为大堤,形成无为大堤全貌。现按自然地形可分为三大段:上段自牛埠果合兴至土桥凉屋,长9.865公里;中段自青岗寺至裕溪闸,长102.55公里;下段自裕溪闸至黄山寺,长11.539公里。
二、治理
解放前,无为大堤标准很低,顶宽一般为3—4米,堤坡比1∶2—3,且常年失修。抗日战争期间,皖江行政公署组织抗日军民作过江堤退建和整治工程。1954年,长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无为大堤在安定街溃破成灾,洪水淹没了无为、和县、含山、庐江、巢县、肥东、肥西、舒城及合肥等八县一市的沿湖沿河圩区和傍山土地,受灾面积达427.3万亩,受灾人口500余万。汛后,迅速堵口复堤并对大堤进行全面整修。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无为大堤设计标准逐步提高,1949至1953年按1931年洪水位超高1米;1954至1968年按1954年最高水位超高1.8米;1969至1977年按1954年最高洪水位超高2米;1977年以后,根据长江防洪规划,按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超高2.5米。
1982年11月,国家水利电力部批准了无为大堤加固工程设计方案,并将此列入国家基建计划。从此,无为大堤逐年加高培厚,并实施了填塘固基、护岸、护坡、加固涵闸等工程,使防洪抗洪能力不断提高。1990年,大堤堤顶高程按湖口水位22.5米的相应水位起高2.5米,堤顶宽度达到8米,堤坡放缓到1∶3—5,并在内坡增设7米宽的平台。用人工或机械填平大堤内外的沟塘,消灭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五四龙塘、缺口龙塘、骆家套龙塘、丁家、余家、大、小戴家龙塘和新北龙塘。先后兴建安定街至太阳洲、小江坝、惠生堤等护岸工程。对治堤的涵闸进行了加固,挖除埋藏在堤身的暗斗门30座。从1949至1990年,仅国家投资即达1.46亿元,累计完成土方6044.3万立方米;抛石248.5万立方米,沉排40.17万立方米,沉树1.6万组;护岸长达34公里;砌石块护坡13.2公里,砌石17万立方米;植树造林100万株,形成内外防护林带80多公里。
经过建国后40年的建设,无为大堤堤容、堤貌有了根本变化,原有的裂缝、蚁道、洞穴逐一填实,过去“光秃秃、水汪汪,两水夹一堤”已初步变成两林护一堤,经抛石护岸的34公里岸线基本稳定,大堤抗洪能力显著提高。1973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3.92米,1977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3.76米,1983年长江凤凰颈水位14.55米,大堤仍安然无恙。
三、管理
1954年江堤溃口后,芜湖专署成立安定街堵口复堤指挥部。1956年工程结束后改为无为大堤整堤防汛指挥部,负责堤防和管理。后经过多次充实加强,演变为无为大堤建设管理局,全面承担大堤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大堤防汛警戒水位定为凤凰颈13.2米,裕溪闸10.7米。长江水位超过设防水位而未至警戒水位,分别由无为、和县防汛指挥部承担防汛任务;长江水位如超过警戒水位,则由巢湖地区五县市及合肥市共同承担防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