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文物 名胜
一、文物
(一)古遗址
龙潭洞猿人遗址位于和县西北45公里处陶店乡汪家山北坡。1981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安徽省文物队在龙潭洞进行发掘,出土一具距今30—4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和一枚猿人门牙化石,以及粗陋骨器、角器等物。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
在同一堆积层中,还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5种、鸟类及爬行类动物化石30余种。其中有生长于北方的肿骨鹿、剑齿虎、巨河狸;南方的剑齿象、中国犀牛、鬣狗等化石。
猿人头盖化石现存于中国科学院。猿人门齿化石及鬣狗粪便化石存和县。
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山智人遗址在巢湖市岱山乡银山。1982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在银山石灰溶洞中,掘出古人类头部枕骨化石一块,1984年又发掘出右上颌骨化石一块。银山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阶段,距今约30万年。随智人化石出土的,还有长鼻三趾马、剑齿象、巨剑齿虎、犀牛及豹、貘、熊、马、鹿等多种化石。1984年10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家滩古遗址位于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东北,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85年10月,村民掘出石斧、石石奔、玉环、玉镯等文物30余件。1986年6月,省考古研究部门首次发掘,又出土石斧、石石奔、石铲、石锄及大量玉环玉扣,其中最为珍贵的有玉人、玉龟及原始的玉八卦图形物,总计300余件。石器中的月形石石奔,长16厘米,厚0.6厘米,刃宽9.7厘米,石料为青白色,磨制精细。其中个别石石奔面刻有弧形线组成的空心月亮图案。上述文物经省专家鉴定,定为一级文物。
同时出土的玉器也很精致,呈青白及肉红两色,经鉴定为新石器中、后期随葬品,定为二级文物。玉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玉制八卦图形,揭示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形成河图洛书和八卦观念,为探索中国哲学思想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城墩遗址位于含山县西北仙踪镇附近。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为东西走向长方形台地。1984年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巢湖地区文管所、含山县文管所联合发掘4次,出土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大宗文物。其代表性器物有:釜形鼎,质地为夹砂红陶,外红内黑,属典型大汶口文化;泥质黑陶碗、陶纺轮、青铜刀、骨椎等生产用具,为典型龙山文化;泥质黄褐陶鼎,为二里头文化代表;夹砂灰陶鬲,属商代文化;青铜削,属周代文化。
(二)古墓葬
周瑜墓在庐江县东门外朝墓巷,建于东汉十五年(210)。明正统七年(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庐江知县黄金兰立碑,文曰:“吴名将周公瑾之墓”。清咸丰年间,墓坍毁。民国31年(1942),国民政府军驻庐部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盗掘墓穴后,为掩人耳目而重修,并置四对石狮于墓前。
“文革”中,碑砸墓毁。1989年11月,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重修。
华高墓在含山县黄墩乡。1954年,黄墩乡农民掘地垦荒,在墓穴中发现镶金边玛瑙碗一只,绢扇一把。后经清理,又发现墓道中有墓碑一块,上刻“武藏将军华高”字样。据史载,元末时,华高曾任都督,后降明,封广德侯。奉使广东,卒于崖州,归葬黄墩祖茔地,追封巢国公。
伍钧墓在巢湖市郊环城乡伍贾圩村西300米处。墓内有碑刻墓志铭一方,楷书阴文为《唐故伍群墓志铭》。铭文涉及楚伍员家族史,为研究伍子胥提供新的史据。伍钧墓中出土棱形执壶4把,青白瓷碗3只,茶托、茶杯及茶碾各1个。
丁汝昌墓在无为县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丁汝昌清末任北洋海军提督,中日“甲午海战”中,因战败自杀。清廷下诏“旨不予恤”,其遗骸被运回与夫人合葬于小鸡山丁氏家族墓地。1958年,墓遭掘毁,墓穴中有紫檀棺两口,棺口有朝珠数十枚,金镏子一只。一说此墓系衣冠冢。
(三)古建筑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为北宋书画家米芾所建。祠在今无为县图书馆内。
北宋崇宁年间,米芾知无为军(今无为县)时,建“宝晋斋”,藏晋人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法帖。清乾隆时,无为知州改宝晋斋为“米公祠”,并增建书画舫、香月亭及拜石轩。祠前留有“墨池”,池中有“投砚亭”;墨池北有“拜石亭”。祠内藏有晋、唐以来名家碑帖、石刻150方。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塔位于无为县城东7公里处,因塔附近有黄金闸而得名。塔9层,高37米,砖石结构,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明洪武、隆庆年间重修,清康熙时再修。塔原在南汰寺内,今寺已毁,唯塔独存。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万元修缮。
镇淮楼又名“鼓楼”,在和县旧城南门。建于何时无考。楼基四周以巨砖砌成,中间垒土成台。台长55米,宽21米,高11米。平台正中留有拱门。平台上建两层楼阁,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据《和州志》载:“明太祖驻师和阳时,尝与诸将饮酒赋诗其上。”朱元璋《登镇淮楼》有感赋诗,诗云:“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明、清时,镇淮楼屡经修缮。现存楼阁为光绪十年(1891)和州知州罗锡畴重修。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楼基有宋代砖刻。1989年5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馆藏文物
鱼龙化石1958年,巢湖东风石矿开山采石,发现1块长不足1米的三叠纪鱼龙化石,至今1亿多年,命名为“巢湖鱼龙”。无为县百胜乡乌龙山于1989年3月开山炸石时,也发现一条完整的鱼龙化石,长63厘米,胸宽为5厘米,同属“巢湖鱼龙”,现藏无为县。
和县猿人门齿化石1985年,在和县龙潭洞猿人遗址发现。此为左上第一门齿,乳白色,铲形;齿冠及根部残缺。齿高0.7厘米,长1.1厘米,宽0.6厘米。化石存在年代为30—40万年。
大型石斧1962年出土于巢湖市槐林镇神墩,经专家鉴定,为商周时石制用具。石斧全长19厘米,宽9厘米,厚4厘米。磨制精细,光滑锋利,质地坚硬。
空心画像砖出土于和县石阳乡桥西村战国晚期墓葬中,共6块。砖面存阴文线条画像,造型古朴。
窃曲纹西周铜鼎1982年发现于巢湖市废品回收部门。此鼎造型庄重,双耳三足。鼎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腹深10厘米,耳高4厘米,足高7.3厘米,重3.23公斤。
青铜鼎1989年在含山县张疃乡发现。经专家鉴定,为省级二级文物。鼎高35.5厘米,口径25厘米,足高7厘米,耳高6.5厘米。
铜弋1983年在含山县废品清理中发现,共为6把,其中3把残缺。弋长27厘米,厚0.5厘米。经省专家鉴定,为春秋时遗物。
北魏佛像此佛像高20厘米,宽5厘米,重500克,造型精美,保存完好。佛像背刻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等字样。
重列式高浮雕神兽铜镜此镜于1975年在和县濮集乡黄圩西晋墓葬中出土。铜镜有隶书阳刻铭文和重列式高浮雕神像等图形,并有阳文“君宜寿”三字。经鉴定,为东汉末年遗物。
鸡首壶此壶为隋代文物,曾多次入选参加省及国家级展览,属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银盒1985年在含山县褒禅山宝塔旧址地宫中出土。银盒上刻有“宋元丰三年八月”等字样。经省专家鉴定,属省一级文物。古墨锭1984年在庐江县马厂乡刘岗村古墓中出土。墨锭呈长扁圆形,墨色深沉,质地坚硬。据墓考证,此墨为北宋景德年间文物。
《观景图》轴轴长120厘米,宽6厘米,绢质彩绘。构图为一老人倚杖观赏山景。图轴作者盛懋,是元末颇享盛誉的画家。
青花罐1989年在含山县一古墓中出土,共4只。青花罐绘有花卉图案和人物。据墓碑考证,系明代文物。经专家鉴定,为省二级文物。
(五)纪念馆舍
张治中故居故居在巢湖市洪家疃村,有青砖瓦房18间,建于民国16年(1927)。民国27年,日寇侵占巢县时焚毁7间,现存11间,占地180平方米。故居门首悬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张治中故居”匾额,正厅和两厢辟为张治中将军遗物及著作陈列室,配有名人书画。庭院中有花卉盆景及假山。在故居东百米处,是张治中先生早年捐资创办的黄麓师范学校。1990年10月,巢湖市政府在黄师校园为张治中先生塑造了玻璃钢全身塑像,并隆重举行了张治中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1989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玉祥故居故居在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有房屋5间,砖木结构,约15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庭院宽敞。此居舍系民国15年(1926)冯玉祥回故乡时所建。其故居客厅现辟为“冯玉祥纪念馆”、门首悬有赵朴初书写“冯玉祥故居”匾额。室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题写的挽幛,周恩来为冯玉祥六十辰书写的《祝词》(系复制品)以及照片和名人字画。庭院内有冯玉祥将军全身塑像。1989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旧址民国30年(1941)5月至34年9月,新四军第七师以无为县为中心创建抗日根据地。原中共皖江区党委和第七师师部及皖江行政公署驻严桥乡徐岗乡三水涧村,今旧址犹存。建国后,省人民政府在三水涧村建立皖江革命烈士纪念塔。1989年5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名胜
(一)王乔洞
位于巢城北郊约5公里处的紫薇山下安徽省维尼纶厂背后。此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面积约200平方米。洞呈半月形,两头有洞口相通,状若城门。全洞长55米,南宽北窄,底部平坦。南洞口宽5.5米,北洞口宽3.5米,洞高3—5米。洞壁刻有浮雕佛像530多尊,大都分布于洞口。佛像之间饰有多种花纹图案,并杂有珍禽异兽图。佛像中除观音雕像完好无损外,余皆被凿去头部,其因不详。其中有一组图像是两个侍从与两个武士之间,有一只狮子、一只大象,文殊、普贤两佛分别乘坐其上;另一组为观音两旁侍立四位弟子,莲座饰有云形花纹。佛像雕刻于何时,无考。但据其雕刻风格,似为隋唐时所刻。
古洞石壁除佛像外,尚遗有碑刻6块:即北宋绍圣二年(1095)1块,明嘉靖、隆庆各1块,清代3块。洞口东壁,有嘉靖时所刻“王乔洞”三字。
相传,周灵王太子晋(一名乔),善吹笙,常作凤鸣声,后受仙人浮丘公指引,曾来此洞修炼,成仙而去。后人名此洞为“王乔洞”,亦称“王乔仙洞”。明、清时此洞被称为“巢县八景”之一。1956年,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二)仙人洞牡丹花仙人洞在巢城南15公里处的银屏山仙人岭下。相传唐代巢县人崔自然尝居此洞辟谷修炼,捣药成仙,故又名“崔仙洞”。洞高约20米,宽30米,纵深200余米。洞内曲折幽深,蔚然奇观。仙人洞上方为悬崖峭壁,高有百米,临空欲倾,形极险峻。峭壁的石缝中长有一丛白牡丹,每当“谷雨”前后牡丹盛开,如雪似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清道光、咸丰年间,画家刘衡夫绘《仙人洞牡丹图》,为后世所珍藏。花下峭壁摩崖上刻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手书“银屏奇花”四个大字,更为名花增色。近年来,巢湖市政府拨款修建了“观花台”、“仙人桥”等游览设施,并定农历“谷雨”为观花节。
(三)中庙姥山
中庙位于巢湖市中庙镇,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明清及民国期间,都有修缮。庙宇翘檐画栋,楼阁巍然,壮观典雅,有“湖天第一胜境”之美誉。明代进士黄道年、黄道月,清初兵部尚书龚鼎孳,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及著名书画家石涛等人均到此游览,题咏甚多,《中庙志》记载颇详。今中庙已修葺一新,并改善了旅游设施,开放接待游客。中庙与姥山隔水相望,有船可渡。
姥山,位于巢湖水中,距中庙约4公里。山呈椭圆形,由“三山九峰”组成,面积0.8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5米,为巢湖舟船天然避风港和停泊之处。
山顶有姥山塔(一名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时仅成四层即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倡捐续建三层,共七层。塔高51米,135级。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铁铃叮当。塔内壁有砖雕佛像802尊,并有李鸿章、刘铭传等人所题刻石碑匾25块。李鸿章撰写的《姥山塔碑记》犹存。据民间传说,古巢州陆地陷落为湖时,有姥登此山避水,故名“姥山”;其子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为孤山(一名儿山);其双鞋遗落,化为“鞋山”。
姥山旧有圣姥庙(一名圣妃庙),创建于晋,历代香火不绝。今庙已不存。晚唐诗人罗隐、南宋词人姜夔曾到此游览,作有诗词《湖圣姥庙》和《满江红·迎神送神曲》传世。姥山与中庙已成为“合肥——巢湖一日游”的旅游胜地。
(四)半汤温泉
位于巢湖市东北7公里处汤山西麓的半汤镇。据《巢县志》载:温泉由水温相差较大的汤泉与冷泉汇合而成,故名“半汤”。据1953年勘测,泉有48处,水中含有氡气等30多种活性元素,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相传早在隋唐时期,山乡居民即以石砌池,蓄水沐浴。晚唐诗人罗隐到此留有诗句:“饮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清康熙五年(1666),巢县知县聂芳,修石池,建亭阁,手书匾额曰“无垢”。
民国25年(1936),爱国将领冯玉祥捐资建男、女浴池,造福乡梓。
建国以后,汤山之麓已陆续建成干部、工人、空军、地质、电力等5所温泉疗养院,并发展成为著名的疗养区。
(五)霸王庙
一名项王庙,霸王灵祠,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庙始建于唐代,因奉祀西楚霸王项羽故名。相传此庙极盛时,建有正殿、配殿、行宫、回廊、亭阁等建筑,号称“九十九间半”。岁月沧桑,屡毁屡修。解放初期,仅剩正殿三正三厢。殿上悬有“盖世英雄”匾额,迎门立柱有金字楹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正殿中央原有霸王、虞姬塑像,两侧有项王谋臣范增、龙且塑像及石狮、石船、钟鼎等供物。殿后松林中,有霸王衣冠冢,冢前立有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和州知州谭之凤手书“西楚霸王之墓”碑。碑、冢均在“文革”中毁废。
1984年6月,省、地、县政府拨款10.7万元,拆除旧殿,新建仿古享殿5间,重塑霸王像一尊,像高2.66米。殿上悬挂书法家田原手书“叱咤风云”匾额。旧有的“司马迁乃汉臣”楹联也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写复原。门首“霸王灵祠”匾额,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书。此外,还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林散之等书写的楹联多副。1986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陋室
为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长庆四年(824)贬任和州刺史时所建,并撰《陋室铭》一文,由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置于室前。陋室历经多次修缮,明代曾添建“傍松楼”、“舞鹤轩”、“虚山亭”、“临流亭”及“江山一览亭”等建筑。后因屡遭兵燹,室、碑、亭皆毁。清乾隆时,和州知州刘思仁重建“陋室”。民国初期,岭南书法家金福保补书《陋室铭》,并刻碑。“文革”时,碑复遭毁,陋室也一度被占用。1986年,省、县拨款修缮,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手书“陋室”匾额,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写《陋室铭》并勒石。陋室正厅塑有刘禹锡像,并列有省内外书法家张恺帆、司徒越、葛介屏、刘子善、萧劳、李铎、文永华、江波等人的题词及楹联多副。1986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褒禅山
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旧名花山。因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山势幽深,景色秀丽。山西麓为“慧空禅院”故址。其东5里有“华山洞”(即花阳洞),洞穴曲折,怪石嶙峋,石乳倒垂,深不可测,洞底有泉,终年不涸。北宋至和元年(1054),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与其弟安国、安上同登此山探游,写出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宋代高僧中会在此建褒禅寺,年久毁弃不存。寺后原有二塔,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历经战火,仅存遗迹。
(八)昭关
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的小岘山之西,两山对峙,峰峦逶迤不断,地势险要。春秋时,此关位于楚之东部边境,当吴楚两国交通之要冲,楚于此设关防守。据《史记》载:楚平王时,伍子胥因父兄蒙谗被杀出逃,投奔吴国时途经此关。“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须发”的故事已家喻户晓。
关隘建于何年不详。南宋时,宋将张浚等在此依山筑城御金,发生多次战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和州知州郭继芳于此建伍子祠(亦称伍相祠),后因战乱遭毁。清代曾多次重修,屡建屡毁。伍子胥祠原有8间,砖石结构,画栋雕梁,雄踞于关上。祠内供奉伍子胥石像和木雕像,并有历代修祠碑刻10余方。关隘两侧分别建有“烽火台”和“回马亭”。关南正门有“昭关”二字,关北门有“吴头楚尾”四字,皆名家所书。因修渠建路,旧祠遭毁。1989年5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冶父山
在庐江县城东北10公里处。相传春秋时代,楚国能工巧匠欧冶子曾在此冶铁铸剑,故名“冶父山”。山中有铸剑池、伏虎岩、百尺崖、罗汉坛、龙湫等景点。山麓有冶父寺,为唐代伏虎禅师所创,宋代改为“实际禅寺”。清咸丰年间,寺被太平军焚毁。光绪四年(1878),寺僧能持、文华募化重修,淮军将领吴长庆捐资建斋堂、寮房10余间。今寺已不存。山顶有伏虎寺,唐时所建,明代改称“无量殿”(俗称无梁殿),系巨砖、条石结构,凌空屹立,气势雄伟。现今旧殿犹存。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著有诗文。
冶父山昔有“江北九华”之称,“冶父睛岚”为“庐阳八景”之一。
(一)古遗址
龙潭洞猿人遗址位于和县西北45公里处陶店乡汪家山北坡。1981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及安徽省文物队在龙潭洞进行发掘,出土一具距今30—4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和一枚猿人门牙化石,以及粗陋骨器、角器等物。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
在同一堆积层中,还发现哺乳动物化石25种、鸟类及爬行类动物化石30余种。其中有生长于北方的肿骨鹿、剑齿虎、巨河狸;南方的剑齿象、中国犀牛、鬣狗等化石。
猿人头盖化石现存于中国科学院。猿人门齿化石及鬣狗粪便化石存和县。
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山智人遗址在巢湖市岱山乡银山。1982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在银山石灰溶洞中,掘出古人类头部枕骨化石一块,1984年又发掘出右上颌骨化石一块。银山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阶段,距今约30万年。随智人化石出土的,还有长鼻三趾马、剑齿象、巨剑齿虎、犀牛及豹、貘、熊、马、鹿等多种化石。1984年10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家滩古遗址位于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东北,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85年10月,村民掘出石斧、石石奔、玉环、玉镯等文物30余件。1986年6月,省考古研究部门首次发掘,又出土石斧、石石奔、石铲、石锄及大量玉环玉扣,其中最为珍贵的有玉人、玉龟及原始的玉八卦图形物,总计300余件。石器中的月形石石奔,长16厘米,厚0.6厘米,刃宽9.7厘米,石料为青白色,磨制精细。其中个别石石奔面刻有弧形线组成的空心月亮图案。上述文物经省专家鉴定,定为一级文物。
同时出土的玉器也很精致,呈青白及肉红两色,经鉴定为新石器中、后期随葬品,定为二级文物。玉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玉制八卦图形,揭示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形成河图洛书和八卦观念,为探索中国哲学思想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城墩遗址位于含山县西北仙踪镇附近。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为东西走向长方形台地。1984年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巢湖地区文管所、含山县文管所联合发掘4次,出土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大宗文物。其代表性器物有:釜形鼎,质地为夹砂红陶,外红内黑,属典型大汶口文化;泥质黑陶碗、陶纺轮、青铜刀、骨椎等生产用具,为典型龙山文化;泥质黄褐陶鼎,为二里头文化代表;夹砂灰陶鬲,属商代文化;青铜削,属周代文化。
(二)古墓葬
周瑜墓在庐江县东门外朝墓巷,建于东汉十五年(210)。明正统七年(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庐江知县黄金兰立碑,文曰:“吴名将周公瑾之墓”。清咸丰年间,墓坍毁。民国31年(1942),国民政府军驻庐部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盗掘墓穴后,为掩人耳目而重修,并置四对石狮于墓前。
“文革”中,碑砸墓毁。1989年11月,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重修。
华高墓在含山县黄墩乡。1954年,黄墩乡农民掘地垦荒,在墓穴中发现镶金边玛瑙碗一只,绢扇一把。后经清理,又发现墓道中有墓碑一块,上刻“武藏将军华高”字样。据史载,元末时,华高曾任都督,后降明,封广德侯。奉使广东,卒于崖州,归葬黄墩祖茔地,追封巢国公。
伍钧墓在巢湖市郊环城乡伍贾圩村西300米处。墓内有碑刻墓志铭一方,楷书阴文为《唐故伍群墓志铭》。铭文涉及楚伍员家族史,为研究伍子胥提供新的史据。伍钧墓中出土棱形执壶4把,青白瓷碗3只,茶托、茶杯及茶碾各1个。
丁汝昌墓在无为县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丁汝昌清末任北洋海军提督,中日“甲午海战”中,因战败自杀。清廷下诏“旨不予恤”,其遗骸被运回与夫人合葬于小鸡山丁氏家族墓地。1958年,墓遭掘毁,墓穴中有紫檀棺两口,棺口有朝珠数十枚,金镏子一只。一说此墓系衣冠冢。
(三)古建筑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为北宋书画家米芾所建。祠在今无为县图书馆内。
北宋崇宁年间,米芾知无为军(今无为县)时,建“宝晋斋”,藏晋人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法帖。清乾隆时,无为知州改宝晋斋为“米公祠”,并增建书画舫、香月亭及拜石轩。祠前留有“墨池”,池中有“投砚亭”;墨池北有“拜石亭”。祠内藏有晋、唐以来名家碑帖、石刻150方。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塔位于无为县城东7公里处,因塔附近有黄金闸而得名。塔9层,高37米,砖石结构,始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明洪武、隆庆年间重修,清康熙时再修。塔原在南汰寺内,今寺已毁,唯塔独存。1981年9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万元修缮。
镇淮楼又名“鼓楼”,在和县旧城南门。建于何时无考。楼基四周以巨砖砌成,中间垒土成台。台长55米,宽21米,高11米。平台正中留有拱门。平台上建两层楼阁,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据《和州志》载:“明太祖驻师和阳时,尝与诸将饮酒赋诗其上。”朱元璋《登镇淮楼》有感赋诗,诗云:“中原杀气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我上镇淮楼一望,满天明月大江流。”明、清时,镇淮楼屡经修缮。现存楼阁为光绪十年(1891)和州知州罗锡畴重修。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楼基有宋代砖刻。1989年5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馆藏文物
鱼龙化石1958年,巢湖东风石矿开山采石,发现1块长不足1米的三叠纪鱼龙化石,至今1亿多年,命名为“巢湖鱼龙”。无为县百胜乡乌龙山于1989年3月开山炸石时,也发现一条完整的鱼龙化石,长63厘米,胸宽为5厘米,同属“巢湖鱼龙”,现藏无为县。
和县猿人门齿化石1985年,在和县龙潭洞猿人遗址发现。此为左上第一门齿,乳白色,铲形;齿冠及根部残缺。齿高0.7厘米,长1.1厘米,宽0.6厘米。化石存在年代为30—40万年。
大型石斧1962年出土于巢湖市槐林镇神墩,经专家鉴定,为商周时石制用具。石斧全长19厘米,宽9厘米,厚4厘米。磨制精细,光滑锋利,质地坚硬。
空心画像砖出土于和县石阳乡桥西村战国晚期墓葬中,共6块。砖面存阴文线条画像,造型古朴。
窃曲纹西周铜鼎1982年发现于巢湖市废品回收部门。此鼎造型庄重,双耳三足。鼎高21.5厘米,口径21.3厘米,腹深10厘米,耳高4厘米,足高7.3厘米,重3.23公斤。
青铜鼎1989年在含山县张疃乡发现。经专家鉴定,为省级二级文物。鼎高35.5厘米,口径25厘米,足高7厘米,耳高6.5厘米。
铜弋1983年在含山县废品清理中发现,共为6把,其中3把残缺。弋长27厘米,厚0.5厘米。经省专家鉴定,为春秋时遗物。
北魏佛像此佛像高20厘米,宽5厘米,重500克,造型精美,保存完好。佛像背刻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等字样。
重列式高浮雕神兽铜镜此镜于1975年在和县濮集乡黄圩西晋墓葬中出土。铜镜有隶书阳刻铭文和重列式高浮雕神像等图形,并有阳文“君宜寿”三字。经鉴定,为东汉末年遗物。
鸡首壶此壶为隋代文物,曾多次入选参加省及国家级展览,属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银盒1985年在含山县褒禅山宝塔旧址地宫中出土。银盒上刻有“宋元丰三年八月”等字样。经省专家鉴定,属省一级文物。古墨锭1984年在庐江县马厂乡刘岗村古墓中出土。墨锭呈长扁圆形,墨色深沉,质地坚硬。据墓考证,此墨为北宋景德年间文物。
《观景图》轴轴长120厘米,宽6厘米,绢质彩绘。构图为一老人倚杖观赏山景。图轴作者盛懋,是元末颇享盛誉的画家。
青花罐1989年在含山县一古墓中出土,共4只。青花罐绘有花卉图案和人物。据墓碑考证,系明代文物。经专家鉴定,为省二级文物。
(五)纪念馆舍
张治中故居故居在巢湖市洪家疃村,有青砖瓦房18间,建于民国16年(1927)。民国27年,日寇侵占巢县时焚毁7间,现存11间,占地180平方米。故居门首悬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张治中故居”匾额,正厅和两厢辟为张治中将军遗物及著作陈列室,配有名人书画。庭院中有花卉盆景及假山。在故居东百米处,是张治中先生早年捐资创办的黄麓师范学校。1990年10月,巢湖市政府在黄师校园为张治中先生塑造了玻璃钢全身塑像,并隆重举行了张治中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1989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玉祥故居故居在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有房屋5间,砖木结构,约15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庭院宽敞。此居舍系民国15年(1926)冯玉祥回故乡时所建。其故居客厅现辟为“冯玉祥纪念馆”、门首悬有赵朴初书写“冯玉祥故居”匾额。室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题写的挽幛,周恩来为冯玉祥六十辰书写的《祝词》(系复制品)以及照片和名人字画。庭院内有冯玉祥将军全身塑像。1989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第七师司令部旧址民国30年(1941)5月至34年9月,新四军第七师以无为县为中心创建抗日根据地。原中共皖江区党委和第七师师部及皖江行政公署驻严桥乡徐岗乡三水涧村,今旧址犹存。建国后,省人民政府在三水涧村建立皖江革命烈士纪念塔。1989年5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名胜
(一)王乔洞
位于巢城北郊约5公里处的紫薇山下安徽省维尼纶厂背后。此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面积约200平方米。洞呈半月形,两头有洞口相通,状若城门。全洞长55米,南宽北窄,底部平坦。南洞口宽5.5米,北洞口宽3.5米,洞高3—5米。洞壁刻有浮雕佛像530多尊,大都分布于洞口。佛像之间饰有多种花纹图案,并杂有珍禽异兽图。佛像中除观音雕像完好无损外,余皆被凿去头部,其因不详。其中有一组图像是两个侍从与两个武士之间,有一只狮子、一只大象,文殊、普贤两佛分别乘坐其上;另一组为观音两旁侍立四位弟子,莲座饰有云形花纹。佛像雕刻于何时,无考。但据其雕刻风格,似为隋唐时所刻。
古洞石壁除佛像外,尚遗有碑刻6块:即北宋绍圣二年(1095)1块,明嘉靖、隆庆各1块,清代3块。洞口东壁,有嘉靖时所刻“王乔洞”三字。
相传,周灵王太子晋(一名乔),善吹笙,常作凤鸣声,后受仙人浮丘公指引,曾来此洞修炼,成仙而去。后人名此洞为“王乔洞”,亦称“王乔仙洞”。明、清时此洞被称为“巢县八景”之一。1956年,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二)仙人洞牡丹花仙人洞在巢城南15公里处的银屏山仙人岭下。相传唐代巢县人崔自然尝居此洞辟谷修炼,捣药成仙,故又名“崔仙洞”。洞高约20米,宽30米,纵深200余米。洞内曲折幽深,蔚然奇观。仙人洞上方为悬崖峭壁,高有百米,临空欲倾,形极险峻。峭壁的石缝中长有一丛白牡丹,每当“谷雨”前后牡丹盛开,如雪似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清道光、咸丰年间,画家刘衡夫绘《仙人洞牡丹图》,为后世所珍藏。花下峭壁摩崖上刻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手书“银屏奇花”四个大字,更为名花增色。近年来,巢湖市政府拨款修建了“观花台”、“仙人桥”等游览设施,并定农历“谷雨”为观花节。
(三)中庙姥山
中庙位于巢湖市中庙镇,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明清及民国期间,都有修缮。庙宇翘檐画栋,楼阁巍然,壮观典雅,有“湖天第一胜境”之美誉。明代进士黄道年、黄道月,清初兵部尚书龚鼎孳,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及著名书画家石涛等人均到此游览,题咏甚多,《中庙志》记载颇详。今中庙已修葺一新,并改善了旅游设施,开放接待游客。中庙与姥山隔水相望,有船可渡。
姥山,位于巢湖水中,距中庙约4公里。山呈椭圆形,由“三山九峰”组成,面积0.8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5米,为巢湖舟船天然避风港和停泊之处。
山顶有姥山塔(一名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时仅成四层即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倡捐续建三层,共七层。塔高51米,135级。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铁铃叮当。塔内壁有砖雕佛像802尊,并有李鸿章、刘铭传等人所题刻石碑匾25块。李鸿章撰写的《姥山塔碑记》犹存。据民间传说,古巢州陆地陷落为湖时,有姥登此山避水,故名“姥山”;其子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为孤山(一名儿山);其双鞋遗落,化为“鞋山”。
姥山旧有圣姥庙(一名圣妃庙),创建于晋,历代香火不绝。今庙已不存。晚唐诗人罗隐、南宋词人姜夔曾到此游览,作有诗词《湖圣姥庙》和《满江红·迎神送神曲》传世。姥山与中庙已成为“合肥——巢湖一日游”的旅游胜地。
(四)半汤温泉
位于巢湖市东北7公里处汤山西麓的半汤镇。据《巢县志》载:温泉由水温相差较大的汤泉与冷泉汇合而成,故名“半汤”。据1953年勘测,泉有48处,水中含有氡气等30多种活性元素,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相传早在隋唐时期,山乡居民即以石砌池,蓄水沐浴。晚唐诗人罗隐到此留有诗句:“饮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清康熙五年(1666),巢县知县聂芳,修石池,建亭阁,手书匾额曰“无垢”。
民国25年(1936),爱国将领冯玉祥捐资建男、女浴池,造福乡梓。
建国以后,汤山之麓已陆续建成干部、工人、空军、地质、电力等5所温泉疗养院,并发展成为著名的疗养区。
(五)霸王庙
一名项王庙,霸王灵祠,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庙始建于唐代,因奉祀西楚霸王项羽故名。相传此庙极盛时,建有正殿、配殿、行宫、回廊、亭阁等建筑,号称“九十九间半”。岁月沧桑,屡毁屡修。解放初期,仅剩正殿三正三厢。殿上悬有“盖世英雄”匾额,迎门立柱有金字楹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正殿中央原有霸王、虞姬塑像,两侧有项王谋臣范增、龙且塑像及石狮、石船、钟鼎等供物。殿后松林中,有霸王衣冠冢,冢前立有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和州知州谭之凤手书“西楚霸王之墓”碑。碑、冢均在“文革”中毁废。
1984年6月,省、地、县政府拨款10.7万元,拆除旧殿,新建仿古享殿5间,重塑霸王像一尊,像高2.66米。殿上悬挂书法家田原手书“叱咤风云”匾额。旧有的“司马迁乃汉臣”楹联也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写复原。门首“霸王灵祠”匾额,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书。此外,还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林散之等书写的楹联多副。1986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陋室
为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长庆四年(824)贬任和州刺史时所建,并撰《陋室铭》一文,由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置于室前。陋室历经多次修缮,明代曾添建“傍松楼”、“舞鹤轩”、“虚山亭”、“临流亭”及“江山一览亭”等建筑。后因屡遭兵燹,室、碑、亭皆毁。清乾隆时,和州知州刘思仁重建“陋室”。民国初期,岭南书法家金福保补书《陋室铭》,并刻碑。“文革”时,碑复遭毁,陋室也一度被占用。1986年,省、县拨款修缮,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手书“陋室”匾额,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写《陋室铭》并勒石。陋室正厅塑有刘禹锡像,并列有省内外书法家张恺帆、司徒越、葛介屏、刘子善、萧劳、李铎、文永华、江波等人的题词及楹联多副。1986年7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褒禅山
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旧名花山。因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山势幽深,景色秀丽。山西麓为“慧空禅院”故址。其东5里有“华山洞”(即花阳洞),洞穴曲折,怪石嶙峋,石乳倒垂,深不可测,洞底有泉,终年不涸。北宋至和元年(1054),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与其弟安国、安上同登此山探游,写出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宋代高僧中会在此建褒禅寺,年久毁弃不存。寺后原有二塔,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历经战火,仅存遗迹。
(八)昭关
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的小岘山之西,两山对峙,峰峦逶迤不断,地势险要。春秋时,此关位于楚之东部边境,当吴楚两国交通之要冲,楚于此设关防守。据《史记》载:楚平王时,伍子胥因父兄蒙谗被杀出逃,投奔吴国时途经此关。“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须发”的故事已家喻户晓。
关隘建于何年不详。南宋时,宋将张浚等在此依山筑城御金,发生多次战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和州知州郭继芳于此建伍子祠(亦称伍相祠),后因战乱遭毁。清代曾多次重修,屡建屡毁。伍子胥祠原有8间,砖石结构,画栋雕梁,雄踞于关上。祠内供奉伍子胥石像和木雕像,并有历代修祠碑刻10余方。关隘两侧分别建有“烽火台”和“回马亭”。关南正门有“昭关”二字,关北门有“吴头楚尾”四字,皆名家所书。因修渠建路,旧祠遭毁。1989年5月,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冶父山
在庐江县城东北10公里处。相传春秋时代,楚国能工巧匠欧冶子曾在此冶铁铸剑,故名“冶父山”。山中有铸剑池、伏虎岩、百尺崖、罗汉坛、龙湫等景点。山麓有冶父寺,为唐代伏虎禅师所创,宋代改为“实际禅寺”。清咸丰年间,寺被太平军焚毁。光绪四年(1878),寺僧能持、文华募化重修,淮军将领吴长庆捐资建斋堂、寮房10余间。今寺已不存。山顶有伏虎寺,唐时所建,明代改称“无量殿”(俗称无梁殿),系巨砖、条石结构,凌空屹立,气势雄伟。现今旧殿犹存。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著有诗文。
冶父山昔有“江北九华”之称,“冶父睛岚”为“庐阳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