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县地区位于安徽省东部,习惯称皖东。全区地跨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之间。自东南向东至东北依次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阴市为邻,自北向西至西南分别与本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及巢湖地区相依。襟江带淮,交通便捷,京沪、淮南铁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合宁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联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滁县地区跻身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内,成为沿海开发开放区向内陆延伸的过渡地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十分之一。1992年全地区辖1市6县,即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县、定远县、凤阳县、嘉山县。年末总人口3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6.67%。
滁县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古时代,境内经历了氏族社会,是青莲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边缘地带。战国时期,境内为吴、楚分据,故有“楚尾吴头”之说。西汉初年置全椒县,这是本区现辖1市6县中设置最早的县。南北朝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在今滁州市置南谯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谯州为滁州,是为滁州之名见于史籍之发端。唐、宋、元时期滁州领清流、来安、全椒三县;明清时滁州为直隶州,领来安、全椒二县。明洪武初年置凤阳府,在今区境内领有凤阳、临淮、定远、天长四县。此后五百多年间,境内基本维持一府一州格局,到民国元年(1912年)裁撤府州实行省直管县为止。抗日战争期间,本区境内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组成部分。1949年1月全境解放。同年6月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滁县专署改属安徽省人民政府。
滁县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等多种农作物,著名土特产有明光绿豆、来安花红、滁菊和滁州竹篮等。进入80年代后全区年产粮食30亿公斤左右,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区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39种,其中硅石、玻璃石英岩、凹凸棒石、铸石、岩盐、石膏、钙芒硝、石油等不仅在本省居于首位或唯一矿产,部分在华东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全区现有耕地62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32%,人均耕地1.58亩。全区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迳流,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分别为716立方米和446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和亩均占有量的24.8%。
滁县地区地处中纬度,大部分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全年日照总时数约在2079~2267小时之间,太阳年辐射总量在每平方厘米116~122千卡之间,全年无霜期约在209~221天之间,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本区降水受季风影响显著,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由于本区地处江淮分水岭,濒临秦岭——淮河气候分界线,上空受冷暖气团变换控制频繁,常出现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历史上尤以水旱灾害最频。据史料记载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新中国成立的582年中,共发生大小水灾187次,平均每3.1年一次;大小旱灾173次,平均每3.4年一次。1949年至1992年的43年间共发生较严重水灾11次,较严重旱灾13次,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滁县地区山青水秀,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凤阳县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历史文化名城,那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有朱元璋父母的墓地明皇陵,有座落在凤阳城北为纪念朱元璋当年出家而敕建的龙兴古刹,有明洪武年间建立的中都城遗址。全椒县自明清以来文风昌盛,故在省内有“一桐城,二全椒”之说,尤以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为中外称奇。位于全椒县城北的吴敬梓纪念馆既有江南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建筑之雄。滁州市区西南有国家级琅琊山森林公园,蔚然深秀,林壑优美,亭榭古朴典雅,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主景区8平方公里内有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的开化律寺和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的醉翁亭。唐宋时期先后任滁州刺史、知州的李幼卿、李德裕、韦应物、李绅、欧阳修、辛弃疾等文人雅士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文佳篇,其中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最为著称,为千古绝唱。本区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还有位于滁州市西北被称为“鸟的王国”的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和位于定远县、凤阳县交界处被称为“江北第一洞”的韭山洞。来安县半塔镇和定远县藕塘镇曾是淮南抗日根据地所辖津浦路东和津浦路西的政治军事中心,留下了三次中原局会议遗址和“少奇楼”等众多的革命旧址。此外,全区还有古遗址、古建筑多处以及一些名寺古庙和楼馆亭台。逐步开发的旅游资源使本区成为大江南北的旅游热点,以滁州市为起点的“中原仿古旅游”热线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悠久的皖东历史涌现出许多无愧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特别是在近现代以来的革命斗争中,英雄的皖东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10月,成立不久的中共长淮特委决定在定远县吴圩、凤阳县亮岗等地发动农民暴动,打响了皖东境内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四军江北部队东进抗战,皖东无数优秀儿女积极投身到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洪流中。在反击日伪军“扫荡”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磨擦的周家岗战斗、大桥战斗、定远自卫反击战、半塔保卫战、占鸡岗战斗等一系列战斗中,数千名新四军指战员为国捐躯,矗立在藕塘的新四军第二师抗敌烈士纪念塔和位于半塔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铭记着他们的英雄业绩。在解放战争中,皖东人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大量的粮草送往前线,还为人民解放军补充了大量兵源。仅1949年春季,全区就向驻在境内的人民解放军供应大米750万余公斤,为支援前线出动民工22万余人次,牲口百余条,支援渡江战役的船民有的直到上海解放才胜利地返回家乡。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烈长眠在皖东这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他们的英名如日月经天,永留人间。
新中国成立后,皖东人民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从新中国成立起至1992年短短43年间取得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滁县地区是一个开发很早的传统农业地区。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本区农业极端落后。广大贫苦农民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虽终年辛勤劳作,生活仍得不到温饱,加上旱涝虫灾频繁,战乱匪患交加,造成耕地荒芜,村户萧落。194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仅1.069亿元,产粮41.75万吨。50年代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农业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生产有所发展。但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启迪下,滁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在全国首创了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充分调动了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又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标志着农村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当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那份由农民秘密订立、按着18个手印的实行包干到户的协议,现已作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的珍贵文物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以后,全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和乡镇企业,迈开步伐奔小康。全区通过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蚕桑、瓜菜、席蔺草等经济作物,推广多种科学种养新技术和养殖模式,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的进一步增长。199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7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分别为粮食26.87亿公斤、棉花30.4万担、油料2.866亿公斤。全区农村现代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8.4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2.3亿千瓦时。整个农村经济呈现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增势显著的格局,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乡镇企业彻底摆脱了过去的“社队企业”只作为巩固集体经济的附属物而存在的松散管理状态,走上了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道路。到1992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数达12.1万个,其中乡村集体企业4665个,联户企业近11万个,个体企业1万多个。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39.4万人,总产值达81.4亿元。年产值逾百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有357家,总产值超亿元的乡镇有23个,超百万元的村有178个。行业门类涉及建材、食品、机械、矿产、轻纺、塑料、橡胶、化工、电器仪表等,主要产品种类近2千种之多。乡镇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1978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仅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7%,1988年上升为31.5%,1992年达到63.1%,形成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力,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1992年乡镇企业吸收的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总数的24.1%;上缴税金1.09亿元,占当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的26.4%。
建国后滁县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连续不断的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密不可分。1949~1992年的43年间全区采取大搞群众运动和国家投资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兴修农田水利,累计完成土石方12.5亿立方米,加固河湖堤防945.1公里,疏浚滁河、池河、襄河等内河河道124.2公里,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002座、电力排灌站134座,同时还建成驷马山引江、女山湖引淮两大抽引外水工程。这其中国家用于本区水利建设的投资达5.076亿元。截止1992年底,全区己建成的水库和塘坝总有效库容达到22.9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62.51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4%;建成旱涝保收田309.59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49.6%。与此同时,全区林业、牧业和渔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92年全区共有有林地2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58万立方米,人均分别达到0.51亩和1.7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3.4%,达到了全国平原绿化标准。当年全区大牲畜年末存栏数为31万头,生猪年末存栏数为128万头,家禽存栏量141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为9.47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4.7%。全区渔业生产经历了由单纯捕捞到养捕并举的发展过程,总产量逐步提高,1992年达到3.5万吨,人均年占有水产量约10公斤,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于全省先进之列。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增长。建国初期,全区工业基础薄弱,能称得上近代工业的只有一个小烟厂和一个面粉厂,工业总产值仅143万元。70年代初,全区兴建了一批以小五金、小化工、小建材、小农机、小粮油加工等为代表的“五小”企业,全区工业开始起步。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内工业开始振兴,特别是通过“七五”时期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初步建成了以机电、建材、食品、轻纺、化工为支柱,拥有4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包括中国扬子电气(集团)公司、全椒柴油机总厂、明光酒厂、滁州电视机总厂、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定远盐矿、天长东方实业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八五”以来,全区又相继建设一批重点骨干项目,主要有扬子轻泡车、彩板塑料门窗、工程塑料、摩托车、空调器、石油化工、新型粗纱机等,为全区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到1992年,全区共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178户,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7户;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49年的0.29亿元增长344倍,比1978年的4.16亿元增长22倍,工业绝对值居全省地、市第二位。1992年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为家用电冰箱25.8万台、电风扇41.7万台、电视机30.8万台、空调器0.3万台、内燃机126万千瓦、水泥81.23万吨、合成氨8.25万吨、原盐12.9万吨、铜精砂3.27万吨、卷烟18万箱、棉纱0.78万吨、布1310.6万米、服装667.07万件。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3.7%,工农业产值之比为2.8:1。在全区工业系统中,最具特色的是机电工业。截至1992年全区机械系统共有工业企业21家,拥有固定资产31699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9562万元。累计生产柴油机1278.7万台、家用电冰箱98.6万台、电风扇289万台。全区电子工业企业由1980年的4家发展到50多家,职工总数400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当年实现利税1600万元。滁州无线电厂成为全省4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1952年全区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436万元,外贸供货几乎是空白。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全区流通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喜人局面。1992年全区有专业市场340个,其中规模较大且有经营特色的专业市场有滁州市站前路水果批发市场、全椒县古河镇粮食市场、凤阳县刘府镇汽车拆旧市场、滁州市丰乐农贸市场等。全区商业机构网点达44657个,从业人员1289万人,零售商业网点密度为每万人78个,1992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7.12亿元,比1952年增长32倍。全区外贸出口总值达5.46亿元,出口商品包括机电、食品、轻纺、化工、土畜产品等8大类190个品种,出口商品总值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一位。与此同时,全区“三资”企业迅速发展,到1992年底批准“三资”项目58个,引进技术项目66个,用汇额4465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120.65万美元。
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流通领域的繁荣,促进了全区税收入库额逐年增加,其中工商税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1953年全区征收农业税32.3万元,工商税112.8万元,税收总额145.1万元,工商税所占比重为77.2%。1992年全区税收总额达到4.13亿元,是1953午的284倍,其中工商税3.39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2.1%;农业税0.2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5.5%;企业收入等0.50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2.4%。与税收逐年增长的同时,全区财政支出也逐年增加,1952年至1992年的41年间,滁县地区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为36.22亿元,其中用于经济建设费类的预算支出为9.99亿元,占总支出的27.58%,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费类的预算支出为12.19亿元,占总支出的33.68%。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由国家和省给政策、地方财政拿钱的改革性增支项目逐渐增多,加之自然火害如1991年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财政赤字年份增多。仅1987年至1992年的6年中发生财政赤字的年份即有1987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滁县地区的金融事业经过建国后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拥有5行(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2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2社(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以人民银行为中心、各类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992年全区有各类金融机构491个,全年货币投放总额50.17亿元,回笼总额47.07亿元,城乡居民存款总额11.61亿元。全区保险机构自1982年恢复设立后发展迅速,到1992年开办的险种有3大类12项,全年保费和储金总收入9129.3万元,理赔及返还支出2671.19万元,为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和稳定人民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四年,全区交通建设大规模发展,尤其是公路建设已奠定了现代化陆上交通的基础。1953年全区公路只有526.9公里,到1992年全境有高等级公路59.5公里,等级公路3362公里,乡村道路1万公里,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基础,连接城乡,沟通铁路、码头,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区邮电通讯事业在建国后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78年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在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滁州市建成邮电综合大楼和六层微波综合楼,安装了801长途自动拨号设备,开通了长途数字通讯光缆,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了全区范围内自动漫游。全区邮电业务量成倍增长,1952年为35万元,1992年达到3811.5万元,增长108倍。全区程控电话总门数30338门,拥有市内电话机21580部,农村电话机8641部,无线寻呼用户733户,移动电话用户158户。
滁县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大大促进了城镇建设。1949年全地区城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11万人。1992年全区1市6县城区总面积已达32.62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约62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6.5倍和6倍,其中以行署所在地的滁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建国初期作为县治的滁县城关镇城区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人;1982年撤县设市时城区面积发展到4.6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7.8万人;1992年市区建成面积达到13.7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分别是建国初期的8倍和4倍。全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宽阔的新街道代替了昔日狭窄的“一人巷”,钢筋混凝土大桥代替了木桥和石拱桥,地下排水管道代替了污水横流的路边排水沟。1985年后,全区城市建设逐步走上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轨道。截至1992年底,全区城镇共有道路188条,总长度237公里,路宽均在10~40米之间,其中90%为混凝土或柏油路面。城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和园林绿化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全区城镇共建有公园、儿童乐园、花圃等6处,有园林绿地面积574.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1999年全区共有建制镇76个,一般集镇208个,平均每47平方公里有一个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已由过去单纯的区域活动中心和农副产品、生活必需品集散地发展为特点各不相同的以商贸、工业生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基地,成为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重要依托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全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建国前,滁县地区的文化事业凋零枯萎。1949年全区只有1个专业剧团、2个图书馆、4个文化馆(站)。从50年代初期起,全区各级人民政府重视抓好文化设施建设,活跃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到1992年全区有影剧院(含电影院)181座,文化馆、站185个,文化中心109个;全区1市6县都先后建起图书馆;全区共有各类专业剧团9个,民间和业余剧团118个;本区民间文艺中最有特色和影响的是凤阳花鼓戏和来安洪山戏,民间舞蹈主要有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双条鼓等。民间美术中的凤画为全国独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到1992年地区和各县(市)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差转)台,农村有线广播网覆盖面达58%以上。全区地、县两级新华书店起着图书发行主渠道作用,销售点达60多个,此外全区还有集体所有制书店9个,个体书店26个。1992年全区新华书店图书销售量达1926.5万册。
教育在滁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建国前的封建时代有府、州、县学,书院,学堂。民间有义学和私塾。民国时期境内各县相继设立中、小学校。抗日战争期间,皖东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改称淮南抗日根据地)创建了皖东津浦路东抗日联合中学、皖东津浦路西抗日联合中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等有影响的学校,为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建国后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92年底,全区有高等学校2所,共有在校学生2390人;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共有在校学生3413人;有普通中学287所,共有在校学生16.27万人;有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57所,共有在校学生1.48万人;有小学2449所,共有在校学生33.64万人;另有盲聋哑学校1所和各类成人高等、中等专业学校9所。全区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36877人,其中专任教师32018人。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7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28.5%。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分别占总人口的0.68%、23%和43.8%。全区的科技事业基本上是从建国后白手起家的。50年代全区科技工作开始起步,经过60年代、70年代的艰苦创业,到80年代中期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逐步建立和健全,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稳定,科技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区现有地区所属科研机构8个,县(市)属科研机构18个,地、县(市)两级共有各类科技人员3.7万名,其中高级职称约800人,中级职称7795万人。全区科研人员经过艰苦的努力,在近二十年中取得了累累硕果。继1978年有4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之后,在“六五”、“七五”期间,又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区划二等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奖1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省级科技鼓励奖47项,地区及县级科技成果奖数百项。其中“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厂化育苗工艺”、“人工训养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应用研究”等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全区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在建国前后有天壤之别。建国初期的1952年全区仅有医疗卫生机构32个,床位310张,医疗卫生人员77名。到1992年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574个,床位6865张,医疗卫生人员9391名,分别是1952年的18倍、22倍和122倍。全区初步建成了地区、县(市)、区(镇)乡3级卫生防疫和医疗网。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旧社会流行的许多瘟疫、传染病早已绝迹,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显著提高,全区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1992年69岁。与此同时,全区体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国40多年来,全区已成功地举办了7次地区运动会,并多次参加全省运动会;还举办和承办了多次全省和全国性体育比赛项目。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普遍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极大增强了人民体质。
从1949年6月滁县专区正式设立到1992年底,短短43年间全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十四年,全区在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工商各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型地区向以工业为主导、集工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的转交。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设立省辖地级滁州市,标志着滁县地区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