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辖境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受季节影响明显,降雨常集中在夏秋季节。每年六、七月份西太平洋副高压北移,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上空交汇,出现连阴雨天气,形成梅雨期;进人八月后,又常受西太平洋台风和副热带风暴的影响,多暴雨。全区1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050毫米之间,而6~9月份的累计降雨约占年降雨量的55~60%左右,常易发生水灾。加之境内河流均发源于浅山丘陵区,下泄人长江、淮河、高邮湖,源短而坡陡,每降暴雨,山洪骤泻,汇集人河道,但河道弯曲不畅,常溢漫成灾。如遇长江、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受长江、淮河高水位的顶托,灾情更为加重,沿河、湖圩区因地势低洼,常积水成涝。
本区见于记载的历史上最早的水灾是汉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那次水灾是:“夏及秋大水,颍川、淮南雨坏乡聚居舍,水流杀人”。但明以前,史籍对水灾的记载少而不全,明以后渐多,且较为详细。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582年间,见于记载的水灾有187次,其中明朝276年间74次,清朝267年间共103次,民国38年间共11次。民国年间的11次水灾分别发生在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3年、民国5年、民国8年、民国10年、民国16年、民国19年、民国20年、民国27年、民国30年和民国35年,其中以民国20年的水灾最为严重,当时报纸及有关资料记载:滁县境内各河“暴涨丈余,沿河附近二百余里田庐牧畜淹死无算”;定远县“池洛两河流漂庐舍,毙人畜,新修严涧桥亦为冲倒”;全椒“市街水淹五、六尺,镇市荡平,田禾淹没,浮尸累累”。
建国后,全区陆续兴建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抗灾能力逐步提高。据统计,1950年至1992年的43年间,本区淮河流域发生较重水灾13次,滁河流域发生较重水灾10次,由于河道经过整治,堤防加固加高,提高了行洪泄洪能力,加上驷马山分洪道、马汊河分洪道等水利设施的建成使用,灾情得到了有效减轻。建国后本区发生较重大水灾的年份有1954年、1956年、1962年、1975年、1982年和1991年。其中1991年大水灾为百年不遇,汛期降雨量(5~9月)滁河流域在1170~1400毫米之间,淮河流域在910~1300毫米之间,均比历年同期多一倍左右。特别是当年梅雨期来得早,历时长,降雨来势猛,雨量大。从5月18日开始到7月13日结束,历时56天,比建国后梅雨最早的1956年还提前半个月,较正常年份的梅雨期长一倍以上。汛期滁河最高水位古河为16.71米、赤镇为14.47米、汊河闸为12.55米,分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34米、0.75米和0.41米;池河最高水位明光为18.31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02米,超过1954年水位0.52米)淮河最高水位临淮关为20.79米,浮山为18.11米,均为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二位的高水位,仅次于1954年水位。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防洪抗洪能力大大提高,大部份堤防都能安全渡汛,仅破嘉山县安淮圩、天长县大小新圩、全椒县东官圩等千亩以下小圩9个。但因阴雨时间长,全区受灾面积仍达415.3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286.98万亩;全区444家县属以上工业企业和3.7万个乡镇企业被迫停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8.9亿元以上。
1949—1992年全区严重水灾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旱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