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滁县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建国初期的1949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2244万元(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工业总产值2422万元,占工农业总值的19.8%;农业总产值982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2%。全区耕地面积710.8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98.8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仅0.3万亩,当年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为41.75万吨、632吨、1.2万吨,平均亩产分别为51公斤、11公斤、71公斤。工业基础也十分薄弱,全区仅有六家国营企业和66家私人作坊,主要从事一些铁木制农具、农副产品加工、缝纫、砖瓦和印刷品生产,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金融业等也相当薄弱。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到1957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2.82亿元(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10.2%;其中工业总产值5446万元,增长1.25倍,工业企业发展到325个;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1.3倍,粮食总产达984.8万吨,增长1.3倍。财政收人达到3321万元。生产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410公斤。
1958年到1962年,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产急剧下降。196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7094、13348、3710万元,分别比1957年下降了40.1%、41.3%、31.9%。1961年的粮食产量仅有40.4万吨,比1949年还低。其间,全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掀起治水改土高潮,因此,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水利建设有所发展。先后兴建了黄栗树、沙河、釜山、凤阳山等十多个大中型水库,并完成了门台子、炉桥电灌站等一批提水工程。工业方面,新建了琅琊山铜矿、滁县地区水泥厂、滁县地区农业机械修配厂(现安徽省第二纺织机械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并大力开展以支援农业、增加日用工业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1963到1965年,经过调整,国民经济有所回升,但三年中除196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5974万元,略高于1957年外,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指标均低于1957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全区人民排除干扰,粮食生产仍呈逐年上升趋势。1966年为5.9亿公斤,1970年为8.85亿公斤,1976年达到14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50公斤左右。在此期间新上了一批小化肥、小农机等“五小”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等行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全区人民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把工业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农业方面,1979年春,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包干到户以后,在全区很快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全区粮食总产就达14.39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80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6.25亿公斤。以后连年上升,1981年为20.44亿公斤,1982年22.09亿公斤;1983年25.17亿公斤,1984年25.32亿公斤。6年粮食产量净增13.74亿公斤,平均每年增加2.29亿公斤,6年迈了6大步。
生产力的解放,使全区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金向非农业生产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村经济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务业联合发展的态势。1988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2.5亿元,比1980年增长4.5倍;1992年达152.7亿元(1990年不变价格),比1978年增加662.1%;比1985年增加275.75%,比1990年增加128.3%。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工业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从1978年到1984年前后,以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全区经济发展跃上第一个台阶;从1984年到1990年,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大,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为契机,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建材、食品、轻纺、化工为支柱,拥有4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包括扬子电气(集团)公司、全椒柴油机总厂、明光酒厂、滁州电视机总厂、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定远盐矿等在内的26个大中型企业。中国扬子电气(集团)公司经过艰苦创业,发展到拥有150家工商企业、科研院所组成的跨地、跨行业和跨国界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全椒柴油机总厂生产的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单缸多缸柴油机销售量居全国之冠;全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滁县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以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为标志,跃上第二个台阶。“八五”计划前两年,全区又兴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1.31亿元(当年价),分别是1978年的431.6%、1985年的183.1%、1990年的111.9%。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135.47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76.8%、1985年的260.4%,1990年的131.3%。财政收入4.1亿元,比1978年增长516.3%。年均递增12.4%。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68.7万吨,比1978年增长232%;棉花1.5万吨,比1978年增长136.4%;油料28.9万吨,比1978年增长781.1%;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总产值达81.4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9倍,年均递增39.8%,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8.6亿元,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39.4万人。工业门类增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规模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到1992年底,扬子电气(集团)公司、明光酒厂、天长肉联厂、天长塑编厂等7家企业年产值或销售收人超过亿元。形成了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化工、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和综合配套能力。
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业、交通业、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到1992年底,全区银行存款余额达22.14亿元,比1978年增长20倍,年均递增23.9%;贷款余额43.68亿元,增长11倍,年均递增19.8%。房地产业增加值达2.56倍,年均递增9.5%;客运周转量7.2亿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8.3%。邮电业务总量3812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年均递增2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12亿元,比1978年增长5.6倍,年均递增14.4%。
全区的外向型经济逐步发展,并在“八五”计划前两年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外贸出口供货额达到5.46亿元,比1978年增长16.7倍,年均递增22.8%。出口产品中,工业比重逐步增大,占出口总值的73.56%。全区八大类190多种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利地区,国民经济的外向度达19.6%。技术引进工作成绩显著。除扬子冰箱厂、滁州刨花板厂、滁州卷烟厂等企业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外,到1992年底,全区发展“三资”企业31家,总投资3892.44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120.65万美元。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确定15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一期工程于1992年9月破土动工,己投入建设资金近40000万元,经审批进区项目43个,总投资4.15亿元;其中“三资”项目11个,总投资2334万美元。
全区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变成工业—农业型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占全省的1/12,工业、农业产值约占全省1/10,财政收入占全省1/13。粮食产量占全省1/12,油料产量占全省1/5,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居全省前列。工农业产值所占比重,1978年改革之初,工业产值占37.6%,农业产值占62.4%,到1992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0.9%,农业产值则下降为29.1%。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到1957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2.82亿元(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10.2%;其中工业总产值5446万元,增长1.25倍,工业企业发展到325个;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1.3倍,粮食总产达984.8万吨,增长1.3倍。财政收人达到3321万元。生产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410公斤。
1958年到1962年,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产急剧下降。196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7094、13348、3710万元,分别比1957年下降了40.1%、41.3%、31.9%。1961年的粮食产量仅有40.4万吨,比1949年还低。其间,全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掀起治水改土高潮,因此,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水利建设有所发展。先后兴建了黄栗树、沙河、釜山、凤阳山等十多个大中型水库,并完成了门台子、炉桥电灌站等一批提水工程。工业方面,新建了琅琊山铜矿、滁县地区水泥厂、滁县地区农业机械修配厂(现安徽省第二纺织机械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并大力开展以支援农业、增加日用工业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1963到1965年,经过调整,国民经济有所回升,但三年中除196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5974万元,略高于1957年外,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指标均低于1957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全区人民排除干扰,粮食生产仍呈逐年上升趋势。1966年为5.9亿公斤,1970年为8.85亿公斤,1976年达到14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350公斤左右。在此期间新上了一批小化肥、小农机等“五小”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等行业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全区人民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把工业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项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农业方面,1979年春,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在全国率先实行包干到户以后,在全区很快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全区粮食总产就达14.39亿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80年粮食产量增加到16.25亿公斤。以后连年上升,1981年为20.44亿公斤,1982年22.09亿公斤;1983年25.17亿公斤,1984年25.32亿公斤。6年粮食产量净增13.74亿公斤,平均每年增加2.29亿公斤,6年迈了6大步。
生产力的解放,使全区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资金向非农业生产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村经济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务业联合发展的态势。1988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2.5亿元,比1980年增长4.5倍;1992年达152.7亿元(1990年不变价格),比1978年增加662.1%;比1985年增加275.75%,比1990年增加128.3%。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工业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从1978年到1984年前后,以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全区经济发展跃上第一个台阶;从1984年到1990年,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大,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为契机,初步形成了以机电、建材、食品、轻纺、化工为支柱,拥有4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包括扬子电气(集团)公司、全椒柴油机总厂、明光酒厂、滁州电视机总厂、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定远盐矿等在内的26个大中型企业。中国扬子电气(集团)公司经过艰苦创业,发展到拥有150家工商企业、科研院所组成的跨地、跨行业和跨国界的超大型企业集团;全椒柴油机总厂生产的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单缸多缸柴油机销售量居全国之冠;全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滁县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以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为标志,跃上第二个台阶。“八五”计划前两年,全区又兴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61.31亿元(当年价),分别是1978年的431.6%、1985年的183.1%、1990年的111.9%。工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135.47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76.8%、1985年的260.4%,1990年的131.3%。财政收入4.1亿元,比1978年增长516.3%。年均递增12.4%。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68.7万吨,比1978年增长232%;棉花1.5万吨,比1978年增长136.4%;油料28.9万吨,比1978年增长781.1%;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总产值达81.4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9倍,年均递增39.8%,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8.6亿元,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39.4万人。工业门类增多,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规模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到1992年底,扬子电气(集团)公司、明光酒厂、天长肉联厂、天长塑编厂等7家企业年产值或销售收人超过亿元。形成了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化工、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和综合配套能力。
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业、交通业、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到1992年底,全区银行存款余额达22.14亿元,比1978年增长20倍,年均递增23.9%;贷款余额43.68亿元,增长11倍,年均递增19.8%。房地产业增加值达2.56倍,年均递增9.5%;客运周转量7.2亿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8.3%。邮电业务总量3812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年均递增2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12亿元,比1978年增长5.6倍,年均递增14.4%。
全区的外向型经济逐步发展,并在“八五”计划前两年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外贸出口供货额达到5.46亿元,比1978年增长16.7倍,年均递增22.8%。出口产品中,工业比重逐步增大,占出口总值的73.56%。全区八大类190多种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利地区,国民经济的外向度达19.6%。技术引进工作成绩显著。除扬子冰箱厂、滁州刨花板厂、滁州卷烟厂等企业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外,到1992年底,全区发展“三资”企业31家,总投资3892.44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120.65万美元。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确定15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一期工程于1992年9月破土动工,己投入建设资金近40000万元,经审批进区项目43个,总投资4.15亿元;其中“三资”项目11个,总投资2334万美元。
全区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变成工业—农业型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占全省的1/12,工业、农业产值约占全省1/10,财政收入占全省1/13。粮食产量占全省1/12,油料产量占全省1/5,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居全省前列。工农业产值所占比重,1978年改革之初,工业产值占37.6%,农业产值占62.4%,到1992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0.9%,农业产值则下降为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