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一、“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滁县地区的计划工作,始于1952年底。当时的计划安排工作主要是将省下达的计划指标分解到各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来的。主要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进。经过5年的建设,全区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农业上,克服了分散的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量,注意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逐步实现合作化、公私合营。
经过三年的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业方面,1953年滁县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霜灾、旱灾,1954年和1956年又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除1956年减产外,其它年份都增产。1957年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32%,人均粮食410公斤,增长14.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山芋、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
工业方面,建国初全区仅有六家国营企业和几十家私人作坊,工业总产值仅2400万元,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5400万元(当年不变价),增长125%,其中地方国营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商业方面,不断改进购销关系,正确掌握物价政策,调整农副产品的价格,发展城乡物资交流,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4亿元,比1952年增长48%,交通运输业也取得较大发展,投资改造了滁全、滁来、合蚌公路;新建了来炳公路,新建了若干座桥、涵洞等,基本上建成了县县相通的交通网络。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运输机构,大力发展运输业。
文教卫事业方面,大力发展群众办学,开展城乡扫盲工作,建立文化娱乐设施等。
二、“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
这一时期计划编制缺乏全面地科学论证,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超过地方财力负荷能力等因素,经济发展波动较大。1958年中央对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省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中央管理的企业约有87%下放给地方管理。而且,中央统配物资大大减少,地方建设项目占预算内投资比重增加到50%。改革虽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由于下放过多过急,导致计划工作没能搞好综合平衡。加之1958年出现了“大跃进”和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生产建设的盲目发展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
从1961年开始,全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1962年,尽管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但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完成当年制定的计划。全区粮食总产量达4.325亿公斤,棉花总产0.79万担。工业方面,新建了琅琊山铜矿、滁县地区水泥厂、滁县专区农业机械修配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调整了工业产品结构,合理安排农具和日用轻工业品生产,支持农业,支援市场。同时,大幅度精简厂矿和职工,全民所有制厂矿由182个精简到101个,职工减少58.5%。通过企业调整和开展以支援农业,增加日用工业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工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基本建设方面,进一步缩短战线,投资安排主要用于农林水建设。1962年,用于农林水建设的资金占投资总额的95.4%。
三、“三五”计划时期(1966—1970年)
1963~1965年为三年调整时期,“三五”计划自1966年开始。这期间计划工作编制坚持实事求是,充分掌握地情,认真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注重研究中长期计划,认其分析形势,做好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因而编制的计划都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执行的结果就比较好。从1964年开始,滁县地区计划委员会着手组织力量研究和制定滁县地区“三五”,计划工农业发展规划,具体分析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措施和对策。农业方面,具体制定了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和“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工业上主要在提高原有厂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从支援农业出发,发展一些小型工业。这一时期纳入计划的新建和扩建企业有滁县、定远、凤阳、天长等县的小型化肥厂,四个农机厂,来安县阀门厂、玻璃厂、滁州制药厂、全椒县柴油机厂、滁县水泥厂和三八布厂等。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一批高压输电线路,新建和扩建部分公路、桥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扩建20多座水库及灌溉工程,逐步推广适用的农业科学种田技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年度计划具体指标方面,主要安排了农副产品产量计划,工业产品产值、产量计划,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农副产品收购计划、中小学招生计划、物资分配计划和物价控制指标等。各县安排的工农业产值、产量计划可以超过地区下达的计划。到197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比1965年的0.5974亿元(按当年不变价计算)翻了一番,主要工业有食品工业(占42.7%)、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农业产值达3.71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65年增长24%。粮食总产达8.835亿公斤,比1965年增长25%。
四、“四五”、“五五”计划时期(1971年—1980年)
这一时期的计划工作尽管受到一些“左”的影响,但计划安排的各项经济建设,都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农业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到198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3.8万千瓦,比1970年增长3倍多,机耕面积增加一倍多,化肥施用量增长7倍多,农村用电量增长7倍,新建、扩建的大中小型水库达一千多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大大增加。
工业方面,新建了滁州电风扇厂、滁州电视机厂、定远石膏矿等800多家工业企业,企业总数达1360家。尤其是集体工业发展较快,主要骨干工业在这一时期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机械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大。主要产品除原有的棉布、卷烟、饮料酒、食用植物油外,增加并发展了电风扇、合成氨、化肥、水泥、柴油机、铜精砂、人造板、变压器、喷雾器等。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呈缓慢增长趋势。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凤阳县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全区经济增长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方面,全区1978年粮食产量比1970年净增26万吨,1980年比1978年净增46万多吨,总量达162.5万吨,比1970年增长近1倍,油料增长3倍多。农副产品生产开始向收入较高、产量较大的产品发展;烤烟、棉花、杂粮、麻类等传统产品的产量有所下降。工业方面,198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4.9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70年增长4倍,全民、集体工业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主要支柱工业有食品、机械、化工、纺织等。从1978年开始,出现了村及村以下工业。
五、“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这一时期计划体制比较松动灵活。根据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1982年9月,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次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滁县地区一九八○~二○○○年工农业总产值规划要求(草案)》,对全区“六五”期间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规划。
通过“六五”期间的建设,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结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已提前或超额完成计划,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效益来看,都是滁县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198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为42.62亿元,比1980年的15.63亿元增长172.68%(均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递增22.21%;工农业总产值达30.94亿元,比1980年增长121.95%,占“六五”计划的141%,年均递增17.3%。
国民收入20.8亿元,占“六五”计划的128.8%,比1980年增长148.1%,年均递增19.2%。
农业方面,1985年总产值达12.2751亿元,比1980年的5.1001亿元翻了一番多(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六五”计划指标的133.8%,粮食总产达26.87亿公斤,比1980年增长67.05%;全区农民人均产粮890公斤,人均提供商品粮381公斤,油料总产2.04亿公斤,为“六五”计划指标的124.2%;肉类总产为9.64万吨,超过计划指标38.9%;其它产品也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
“六五”期间的乡镇企业也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已达9.23亿元,比1980年增长723%,年均递增52.43%。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1985年达463亿,比1980年的158元增长184.8%。除极少数贫困户外,全区多数农户温饱有余。
工业生产逐年增长。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12.54亿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六五”计划的139.28%,比1980年的4.73亿元增长165%,年均递增21.53%。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如滁州纺织总厂、明光酒厂、扬子冰箱厂、滁州电扇厂、地区水泥厂等。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等主要指标均比1980年成倍增长,公路建设也有较大发展。1985年全区公路运输里程已达3437公里,比1980年增加475公里。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六五”时期累计完成4.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56亿元,更新改造1.36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03亿元。
财贸方面,198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87亿元,比1980年增长93.8%;对外贸易,1985年实现收购总值5201万元,为“六五”计划的124%;财政收入,1985年达1.61亿元,比1980年增长88.2%,比“六五”计划指标增长17.65%;“六五”末,各项存款余额6亿元,年均递增29.1%,贷款余额12.6亿元,年均递增21.1%。
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及其它社会事业也都有较快发展。
五年间共获科技成果146项,其中河蟹人工半咸水繁殖育苗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凤阳县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获国家区划二等奖;获省科技发明奖的有11项。教育事业加快了改革步伐,中等教育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职业中学、成人教育也有较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及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环保事业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工作进展也较快。五年间,共利用外资347万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用汇额达566万美元,实施项目达14项。五年来,与各地开展横向联合的协作项目达293个,吸收省外资金7165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47名。
六、“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
1985年下半年,滁县地区开始组织力量,研究全区“七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6年12月,滁县地区行署计委制订出《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通过反复讨论,于1987年5月正式定稿公布。
“七五”计划执行结果表明,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和任务,绝大部分都己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变化显著。1990年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3.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63.6%。“七五”期间年均递增10.3%;国民收入完成4704亿元,比1985年增长63.9%,年均递增10.4%;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3.17亿元,比1985年增长98%,年均递增14.7%;财政收入完成3.62亿元,比1985年增长1.2倍,年均递增17.6%。
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31.06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92亿元,农业产值15.1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已由1.05:1变为1990年的3:2,开始向工业—农业型地区转变。第三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68.6%、16.7%、14.7%变为1990年的52.4%、32.1%、15.5%。
农业得到加强,生产稳步发展。“七五”期间,通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产条件,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达333.6万吨,比1985年增长24.1%;农业总产值达41.71亿元,比1985年增长23.7%,年均递增4.4%。乡镇企业有了迅速发展,1990年完成总产值40.09亿元,出1985年增长3.3倍,年均递增34%;其中,工业产值27亿元,比1985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34.6%。
抓骨干、上规模、工业面貌一新。1990年底,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比1985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27.4%;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抓住机遇,新建、扩建、改造了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如扬子冰箱厂、滁州羽绒总厂、天长塑编厂、定远盐矿、滁州卷烟厂、明光酒厂、全椒柴油机厂、滁州电视机厂、皖华人造板厂等;到1990年底,全区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44家(其中亿元以上的有扬子冰箱厂、全椒柴油机厂、滁州卷烟厂、明光酒厂等4家),形成了以扬子电冰箱厂、全椒柴油机厂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的11个企业集团或群体,带动、辐射了近500家中、小型企业,不仅稳定了工业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增强了工业实力和后劲。
外贸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工作发展迅速。全区外贸出口收购总额,1990年达2.44亿元,比1985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36.2%。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项目达40项,用汇总额2880万美元。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和改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199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内河航道、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3359公里、505公里、81250万人公里,44244万吨公里,较1985年均有大幅度增长。邮电业务总量达1139万元,比1985年增长88%;全区六县一市市内自动电话全部开通,农话普及率大大提高,达到乡乡通电话。电力建设也有很大进展,新建了2×1.2万千瓦机组发电厂一座,滁—来—天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以及卫生、体育蓬勃发展。共有4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兴农广泛兴起,工业上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区共开发新产品502个,创部优、省优产品158个。到1990年底,全区各类学校共3138所,在校生60.6万人,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站共302个,电影放映单位290个,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4个,广播通村普及率达97.1%,各类卫生机构576个,病床位653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867人,业余体校6所。
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90年全区职工工资货币收入人均1530元,比1985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615元,比1985年增长37.3%。
七、“八五”计划前期(1991—1992年)
1990年3月,滁县地区即着手研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同年9月制订完成《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思路》,先后经三次论证修改,于12月形成《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八五”计划前期的1991年,全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的袭击。总降雨量迭1500—1850毫米,受灾人口242.5万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8.9亿元。全年粮食产量218.6万吨,比上年减产34.5%,棉花7776吨,比头年下降11.4%,油料135万吨,比头年下降47.1%。
灾情发生后,李鹏总理亲自到本区的全权,滁州等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视察。为了弥补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地委、行署提出了“午季损失秋季补,圩区损失山区补,粮食损失多经补,农业损失工业补”的“四补”目标和措施。经过全区人民大力地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工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当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04.4亿元,仍比1990年增长1.2%。
除农业受灾外,工业生产、重点基本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1991年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既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又克服了市场疲软,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回升。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和中共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区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虽遇大旱,但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195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61.31亿元,比1990年增长15.1%,比1991年增长28%,其中,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8%;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出1991年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增加,完成2.3亿元,比上年增长88.4%;财政收入4.13亿元,增长15.4%。
滁县地区的计划工作,始于1952年底。当时的计划安排工作主要是将省下达的计划指标分解到各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来的。主要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进。经过5年的建设,全区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农业上,克服了分散的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量,注意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逐步实现合作化、公私合营。
经过三年的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业方面,1953年滁县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霜灾、旱灾,1954年和1956年又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除1956年减产外,其它年份都增产。1957年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32%,人均粮食410公斤,增长14.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山芋、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
工业方面,建国初全区仅有六家国营企业和几十家私人作坊,工业总产值仅2400万元,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5400万元(当年不变价),增长125%,其中地方国营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商业方面,不断改进购销关系,正确掌握物价政策,调整农副产品的价格,发展城乡物资交流,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4亿元,比1952年增长48%,交通运输业也取得较大发展,投资改造了滁全、滁来、合蚌公路;新建了来炳公路,新建了若干座桥、涵洞等,基本上建成了县县相通的交通网络。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运输机构,大力发展运输业。
文教卫事业方面,大力发展群众办学,开展城乡扫盲工作,建立文化娱乐设施等。
二、“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
这一时期计划编制缺乏全面地科学论证,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超过地方财力负荷能力等因素,经济发展波动较大。1958年中央对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省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中央管理的企业约有87%下放给地方管理。而且,中央统配物资大大减少,地方建设项目占预算内投资比重增加到50%。改革虽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由于下放过多过急,导致计划工作没能搞好综合平衡。加之1958年出现了“大跃进”和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生产建设的盲目发展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
从1961年开始,全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1962年,尽管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但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完成当年制定的计划。全区粮食总产量达4.325亿公斤,棉花总产0.79万担。工业方面,新建了琅琊山铜矿、滁县地区水泥厂、滁县专区农业机械修配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调整了工业产品结构,合理安排农具和日用轻工业品生产,支持农业,支援市场。同时,大幅度精简厂矿和职工,全民所有制厂矿由182个精简到101个,职工减少58.5%。通过企业调整和开展以支援农业,增加日用工业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工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基本建设方面,进一步缩短战线,投资安排主要用于农林水建设。1962年,用于农林水建设的资金占投资总额的95.4%。
三、“三五”计划时期(1966—1970年)
1963~1965年为三年调整时期,“三五”计划自1966年开始。这期间计划工作编制坚持实事求是,充分掌握地情,认真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注重研究中长期计划,认其分析形势,做好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因而编制的计划都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执行的结果就比较好。从1964年开始,滁县地区计划委员会着手组织力量研究和制定滁县地区“三五”,计划工农业发展规划,具体分析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措施和对策。农业方面,具体制定了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和“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工业上主要在提高原有厂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从支援农业出发,发展一些小型工业。这一时期纳入计划的新建和扩建企业有滁县、定远、凤阳、天长等县的小型化肥厂,四个农机厂,来安县阀门厂、玻璃厂、滁州制药厂、全椒县柴油机厂、滁县水泥厂和三八布厂等。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一批高压输电线路,新建和扩建部分公路、桥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扩建20多座水库及灌溉工程,逐步推广适用的农业科学种田技术,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年度计划具体指标方面,主要安排了农副产品产量计划,工业产品产值、产量计划,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农副产品收购计划、中小学招生计划、物资分配计划和物价控制指标等。各县安排的工农业产值、产量计划可以超过地区下达的计划。到197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比1965年的0.5974亿元(按当年不变价计算)翻了一番,主要工业有食品工业(占42.7%)、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农业产值达3.714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65年增长24%。粮食总产达8.835亿公斤,比1965年增长25%。
四、“四五”、“五五”计划时期(1971年—1980年)
这一时期的计划工作尽管受到一些“左”的影响,但计划安排的各项经济建设,都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农业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到198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3.8万千瓦,比1970年增长3倍多,机耕面积增加一倍多,化肥施用量增长7倍多,农村用电量增长7倍,新建、扩建的大中小型水库达一千多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大大增加。
工业方面,新建了滁州电风扇厂、滁州电视机厂、定远石膏矿等800多家工业企业,企业总数达1360家。尤其是集体工业发展较快,主要骨干工业在这一时期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机械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大。主要产品除原有的棉布、卷烟、饮料酒、食用植物油外,增加并发展了电风扇、合成氨、化肥、水泥、柴油机、铜精砂、人造板、变压器、喷雾器等。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呈缓慢增长趋势。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凤阳县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全区经济增长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方面,全区1978年粮食产量比1970年净增26万吨,1980年比1978年净增46万多吨,总量达162.5万吨,比1970年增长近1倍,油料增长3倍多。农副产品生产开始向收入较高、产量较大的产品发展;烤烟、棉花、杂粮、麻类等传统产品的产量有所下降。工业方面,1980年全区工业产值达4.9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70年增长4倍,全民、集体工业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主要支柱工业有食品、机械、化工、纺织等。从1978年开始,出现了村及村以下工业。
五、“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这一时期计划体制比较松动灵活。根据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1982年9月,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次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滁县地区一九八○~二○○○年工农业总产值规划要求(草案)》,对全区“六五”期间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规划。
通过“六五”期间的建设,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结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已提前或超额完成计划,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效益来看,都是滁县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1985年全区社会总产值为42.62亿元,比1980年的15.63亿元增长172.68%(均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递增22.21%;工农业总产值达30.94亿元,比1980年增长121.95%,占“六五”计划的141%,年均递增17.3%。
国民收入20.8亿元,占“六五”计划的128.8%,比1980年增长148.1%,年均递增19.2%。
农业方面,1985年总产值达12.2751亿元,比1980年的5.1001亿元翻了一番多(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占“六五”计划指标的133.8%,粮食总产达26.87亿公斤,比1980年增长67.05%;全区农民人均产粮890公斤,人均提供商品粮381公斤,油料总产2.04亿公斤,为“六五”计划指标的124.2%;肉类总产为9.64万吨,超过计划指标38.9%;其它产品也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
“六五”期间的乡镇企业也有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区乡镇企业产值已达9.23亿元,比1980年增长723%,年均递增52.43%。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1985年达463亿,比1980年的158元增长184.8%。除极少数贫困户外,全区多数农户温饱有余。
工业生产逐年增长。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12.54亿元(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六五”计划的139.28%,比1980年的4.73亿元增长165%,年均递增21.53%。新建、改建、扩建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如滁州纺织总厂、明光酒厂、扬子冰箱厂、滁州电扇厂、地区水泥厂等。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等主要指标均比1980年成倍增长,公路建设也有较大发展。1985年全区公路运输里程已达3437公里,比1980年增加475公里。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六五”时期累计完成4.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56亿元,更新改造1.36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03亿元。
财贸方面,198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87亿元,比1980年增长93.8%;对外贸易,1985年实现收购总值5201万元,为“六五”计划的124%;财政收入,1985年达1.61亿元,比1980年增长88.2%,比“六五”计划指标增长17.65%;“六五”末,各项存款余额6亿元,年均递增29.1%,贷款余额12.6亿元,年均递增21.1%。
科技、文教、卫生、体育及其它社会事业也都有较快发展。
五年间共获科技成果146项,其中河蟹人工半咸水繁殖育苗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凤阳县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转移的调查研究获国家区划二等奖;获省科技发明奖的有11项。教育事业加快了改革步伐,中等教育结构得到了初步调整,职业中学、成人教育也有较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及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环保事业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工作进展也较快。五年间,共利用外资347万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用汇额达566万美元,实施项目达14项。五年来,与各地开展横向联合的协作项目达293个,吸收省外资金7165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47名。
六、“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
1985年下半年,滁县地区开始组织力量,研究全区“七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6年12月,滁县地区行署计委制订出《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通过反复讨论,于1987年5月正式定稿公布。
“七五”计划执行结果表明,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和任务,绝大部分都己提前或超额完成,全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变化显著。1990年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3.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63.6%。“七五”期间年均递增10.3%;国民收入完成4704亿元,比1985年增长63.9%,年均递增10.4%;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3.17亿元,比1985年增长98%,年均递增14.7%;财政收入完成3.62亿元,比1985年增长1.2倍,年均递增17.6%。
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31.06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92亿元,农业产值15.14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已由1.05:1变为1990年的3:2,开始向工业—农业型地区转变。第三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68.6%、16.7%、14.7%变为1990年的52.4%、32.1%、15.5%。
农业得到加强,生产稳步发展。“七五”期间,通过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产条件,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达333.6万吨,比1985年增长24.1%;农业总产值达41.71亿元,比1985年增长23.7%,年均递增4.4%。乡镇企业有了迅速发展,1990年完成总产值40.09亿元,出1985年增长3.3倍,年均递增34%;其中,工业产值27亿元,比1985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34.6%。
抓骨干、上规模、工业面貌一新。1990年底,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1.46亿元,比1985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27.4%;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抓住机遇,新建、扩建、改造了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如扬子冰箱厂、滁州羽绒总厂、天长塑编厂、定远盐矿、滁州卷烟厂、明光酒厂、全椒柴油机厂、滁州电视机厂、皖华人造板厂等;到1990年底,全区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44家(其中亿元以上的有扬子冰箱厂、全椒柴油机厂、滁州卷烟厂、明光酒厂等4家),形成了以扬子电冰箱厂、全椒柴油机厂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的11个企业集团或群体,带动、辐射了近500家中、小型企业,不仅稳定了工业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增强了工业实力和后劲。
外贸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工作发展迅速。全区外贸出口收购总额,1990年达2.44亿元,比1985年增长3.7倍,年均递增36.2%。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项目达40项,用汇总额2880万美元。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和改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199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内河航道、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3359公里、505公里、81250万人公里,44244万吨公里,较1985年均有大幅度增长。邮电业务总量达1139万元,比1985年增长88%;全区六县一市市内自动电话全部开通,农话普及率大大提高,达到乡乡通电话。电力建设也有很大进展,新建了2×1.2万千瓦机组发电厂一座,滁—来—天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以及卫生、体育蓬勃发展。共有4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兴农广泛兴起,工业上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区共开发新产品502个,创部优、省优产品158个。到1990年底,全区各类学校共3138所,在校生60.6万人,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站共302个,电影放映单位290个,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4个,广播通村普及率达97.1%,各类卫生机构576个,病床位653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867人,业余体校6所。
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90年全区职工工资货币收入人均1530元,比1985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615元,比1985年增长37.3%。
七、“八五”计划前期(1991—1992年)
1990年3月,滁县地区即着手研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同年9月制订完成《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思路》,先后经三次论证修改,于12月形成《滁县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八五”计划前期的1991年,全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的袭击。总降雨量迭1500—1850毫米,受灾人口242.5万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8.9亿元。全年粮食产量218.6万吨,比上年减产34.5%,棉花7776吨,比头年下降11.4%,油料135万吨,比头年下降47.1%。
灾情发生后,李鹏总理亲自到本区的全权,滁州等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视察。为了弥补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地委、行署提出了“午季损失秋季补,圩区损失山区补,粮食损失多经补,农业损失工业补”的“四补”目标和措施。经过全区人民大力地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工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当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04.4亿元,仍比1990年增长1.2%。
除农业受灾外,工业生产、重点基本建设、对外经济贸易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1991年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既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又克服了市场疲软,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回升。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和中共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区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虽遇大旱,但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195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61.31亿元,比1990年增长15.1%,比1991年增长28%,其中,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8%;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出1991年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比上年增长60.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增加,完成2.3亿元,比上年增长88.4%;财政收入4.13亿元,增长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