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国营农业企业
一、天长县良种繁殖农场
1950年建立,初名“炳辉县农场”,后改名“天长县农场”,现名“天长县良种繁殖农场”。位于天长县城北门外,白塔河畔,属圩区。建场时这里常年积水,芦苇杂草丛生,群众称为“荒草湖”,开荒种植时,粮食亩产只有75公斤左右。1963年,全场有职工200人,耕地2150亩,大牲畜33头,农用机械3台,粮食总产10.57万公斤,已初具生产规模。1964年,改为繁殖稻麦良种后,经营管理不善,未进行良种繁殖,年年亏损,最多年份亏损6万多元。1970年后,在全国北方农业会议的推动下,生产发展很快,粮食产量上升,种子质量提高,1978年粮食总产99.4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2倍。80年代后,加强了经营管理,场对生产队实行“四定”(定收入、定成本、定质量、定数量)、“一奖赔”(联利计奖,减收亏本赔偿)的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以来,共提供稻麦原(良)种484万公斤,除供应本县外,还支援了外地。1985年粮食总产67.5万公斤,提供原(良)种44万公斤,总产值108.3万元,盈利2.5万元。还办了修配厂、标牌厂、木材、粮食加工厂及商店、招待所等。每年工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左右,连续11年盈利,共盈利44.5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536人,职工181人,管理干部6人,耕地1211亩,大中型拖拉机5台,手扶拖拉机5台,大型收割机1台,排灌机械12台,电动机9台,汽车2辆,房屋面积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7.6万元。
1992年末,总人口531人,固定职工168人,临时工1人,离退休人员63人。场办小学一所,教职工16人。土地总面积1211亩,其中:耕地1167亩、林木18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汽车1辆、脱粒机4台、排灌设备14台,机井3眼。房屋及建筑物13351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3278平方米、生活用房8336平方米。水泥晒场888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7.6万元,净值66.1万元。周转金45.7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24.1万元。
以示范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每年生产良(原)种400多吨,除供应本县外,还支援了外地。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3214吨,其中良(原)种3130吨。办有修配厂、商店、招待所等8个工副业生产经营单位。七年累计工农业总产值65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95.6万元。累计实现利润59.7万元。从70年代起,连续11年盈利,1986年始,又连续七年盈利,18年共盈利104.2万元。
二、天长县棉花原种场
1976年建立,位于石梁汽车站北(原县卫校旧址),原属县示范繁殖农场的一个分场。1972年迁至县城北门农场西北部,在一个生产队基础上建成棉花原种场,为独立核算单位。从县示范繁殖农场划出耕地140亩,职工26人,房屋43间,进行棉花原种生产和试验。由于建场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错误影响,生产无人问,繁殖的棉花原种寥寥无几,年年亏损,1974至1979年,共计亏损16万多元,平均每年亏损2.66万元。1980年,逐步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实行承包,生产有了发展,1982年棉花亩产84公斤;1979年增加36公斤,每年提供棉花原种近1万公斤,由亏转盈,到1985年共盈利11.9万元,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1985年总人口105人,职工61人,干部3人,耕地425亩,粮食总产14万公斤,皮棉总产138担,提供棉花原种1万公斤,农副业总产值13.5万元,收支基本平衡。大、小拖拉机6台,收割机1台,电动机10台,电力排灌站1座,房屋面积3984平方米,固定资产32万元。场下设四个农业队、一个试验组,和木业、机务、蔬菜、轧花、粮油加工厂等11个工副业核算单位。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25人,固定职工61人,临时工30人,离退休人员21人。有场办小学,教职工10人。耕地395亩。拥有大型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1台、排灌机械11台、柴油机10台(254马力)。生产用房1846平方米,职工宿舍3553平方米,水泥晒场52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1.8万元,净值29.9万元。周转金12.2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9.6万元。
建场时主要是示范繁殖棉花良(原)种,后因棉花发生大面积枯萎病、黄萎病,不适宜种植棉花,则以繁殖水稻、小麦良种为主。年生产稻、麦良种160吨左右。工副业生产有磨擦片厂等。1986至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23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7万元。年年盈利,共盈利18.2万元。
三、来安县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
位于来安县城南四十华里的河西圩畔,夹新老来河之间,原名“河西圩农场”,处于圩区,地势低洼,易受涝,原是一片外滩荒地,芦苇丛生。1965年南京部队创办农场,开荒造田800亩。1970年部队撤走,将该场交给来安县,县里办了“五、七”大学,土地作生产、教学、实验基地。1972年来安县决定划出大部分土地,建立水稻良种场,由县棉花原种场代管,棉花原种场的场长兼任场长,大田生产雇用农民工。场里建立领导班子后,招收了一部分农民工。因农民工思想混乱,干活“大呼隆”,管理跟不上,1972至1975年,年年亏损,1975年亏损8万元。1978年后,学习江苏省练湖农场的管理经验,实行了基本工资,加工分工资、加奖励的管理办法,生产有了起色。1978年粮食产量30.9万公斤,比1977年增长15.3%,扭亏为盈,实现盈利0.9万元。1980年粮食总产34.5万公斤,比1979年增长15%。水稻原(良)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盈利2.1万元。1985年粮食总产35.5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3%;提供良种32.5万公斤,总产值28.5万元,盈利0.4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238人,职工44人,下设2个生产队,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1台,收割机1台,电动机、柴油机各1台,电力排灌站1座,房屋面积4181平方米。固定资产35.1万元。办起了醋厂、水泥预制厂、副食品加工厂等。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238人,固定职工38人,临时工90人,离退休人员13人。场设有两个生产队。全场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29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1台、开沟机、粉碎机各1台。排灌站1座,装电动机5台、130平方米生产用房及建筑物面积4991平方米,其中:考挂室411平方米、仓库500平方米、工副业生产用房1545平方米、生活用房2443平方米。水泥晒场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8万元,净值18万元。国拨周转金10.1万元。
该场地处河西圩,地势较低且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以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2324吨,其中良(原)种1917吨。工副业有醋厂,生产食用醋。七年累计总产值208.9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60.2万元。七年中有四年盈利,共盈利3.6万元;三年亏损,亏损8万元,1991年因水灾亏损3.7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4.4万元。
四、来安县汪波荡农场
位于来安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西临滁河,由东、西两荡组成,原是外圩荡,常年积水。荒草丛生,是附近农家的放牛场,每年汛期,一片汪洋,故此得名“汪波荡”,农场依此命名。1962年,南京军区装甲兵团和后勤部先后来此开荒建场,以陈家沟为中心界,先筑西圩荡,后筑东圩荡,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垦荒地6000余亩,农田水利建设基本配套。1975年洪水破堤,损失惨重。部队调走后,移交给来安县,县里办起了农场,接收蚌埠、芜湖两市下放知青320人,吸收农民工450人,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76至1979年,主要是重建家园,修复圩堤,恢复生产,粮食总产404万公斤,繁殖良种241.5万公斤,年人均收入391元。1980至1983年,着重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添置农业机械,推行联户计酬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627万公斤,比前四年增长55%,生产良种450万公斤,比前四年增长86%。1984年后,利用本场地势低洼的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经营。1985年粮食总产182.5万公斤,生产良种135万公斤,连续三年盈利,每年盈余2万元左右。1985年5月,农场和国家农牧渔业部联营,发展养鸭、养鱼生产,当年出售肉鸭5000只,培育种鸭950只,开挖精养鱼池400多亩,种鱼池30亩,养鱼100亩,捕捞成鱼1万公斤,育成鱼种105万尾,兴建了100吨冷库,全年总产值68.2万元,盈利1.9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9500亩,其中:耕地面积4893亩、水产养殖面积976亩。场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北部和东部由来河环绕水流入滁河,来河支流穿场中心由北向南水流入清流河,境内河长6公里,把该场分成东西两荡。为沟通两荡交通,1989年国家农业部、省、县、场联合投资,在该场境内来河支流上建造汪波荡大桥,于1990年11月竣工,桥长146米,正身86米,宽4.5米,桥建成后,改善了场内交通条件,结束了东西荡往来靠渡船的历史。全场总人口924人,固定职工183人,临时工348人,离退休人员12人。场内设有小学,教职工12人,在校学生204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台、脱粒机4台、汽车3辆。电灌站2处,装电动机8台,总动力300瓦。房屋及建筑物9486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5834平方米、生活用房365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9.7万元,净值29.8万元。周转金47.3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39.2万元。
该场地处圩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农业和水禽养殖业生产。生产以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1986年至1992年,生产粮食13123吨(1991年因灾未收),其中良(原)种10069吨。七年中,五年盈利,1989年盈利15.3万元;两年亏损,1991年洪水,为保津浦铁路安全,东、西两荡决堤蓄洪,亏损38.5万元。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7.3万元。现工副业产值688.2万元。
五、来安县棉花原种示范繁殖场
1950年建立,位于县城北门外,建场时叫来安县农场,1972年改称棉种场,以生产棉花良(原)种为主,也生产小麦、水稻良种。建立棉种场以来,共繁殖“岱字棉15号”原种10万公斤,1981年因棉花发生枯、黄萎病,停止三圃生产。建场后,由于经营单一,年年亏损;1975至1984年,每年亏损2万元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端正了办场的指导思想,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办起了水泥预制厂、涂料厂、油厂、电力修配厂、运输队、奶牛场、商业门市部,并建立了苗圃,育树苗60多亩,有珍贵树苗18万多株,新辟果园300多亩,栽果树3万棵,经营情况好转。经营管理上,实行了“四定一奖赔”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78年,200亩棉花,亩产皮棉74.4公斤,比1977年增长35%,当年亏损额由1977年的2.3万元,下降到0.6万元。1981年后,棉花发生枯萎病、黄萎病,产量下降,亏损额上升,1982年亏损1.4万元,1983年亏损1.8万元,1984年亏损2万元。1985年农业、工副业、商业得到发展,总产值45.9万元,比1983年的30.5万元,增长50%,由亏转盈,盈利1万元。
1985年全场耕地280亩,总人口179人,职工59人,干部2人,汽车1辆,大、中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1台,柴油机1台,房屋面积3940平方米,水泥晒场5000平方米,排灌渠2条,护坡塘1口。固定资产37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320亩,其中果园与林木面积270亩。总人口202人,固定职工75人,临时工18人,离退休人员28人。拥有汽车1辆、脱粒机1台、排灌设备1台、柴油机1台、发电机1台、罐头加工成套设备5台等。生产用房2215平方米,其中:仓库640平方米,工副业生产用房142平方米。生活用房3950平方米,其中职工宿舍1667平方米。水泥晒场3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7.3万元,净值36万元。周转金12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9.7万元。
场办工副业主要有罐头厂、水泥预制厂、新安农贸市场等。1986至1992年,生产皮棉35吨,总产值499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386.4万元。年年盈利,共盈利26.3万元,包干结余29.1万元。
六、滁州市水稻良种繁殖场
位于滁州市西南滁河岸边,在汪郢乡大同村大同圩的“锅底”处,地势低洼,易受涝灾。这里原是一片抛荒地,由解放军6494部队开荒办场,1976年后,解放军转移交给滁县,县建立了水稻良种繁殖场,耕地780亩,适宜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建场时,干部6人,职工2人,临时工3人,滁城下放知青20人,由于劳力少,人员思想不稳定,生产搞不上去,年年亏损,一年多至5.3万元。1978年学习江苏省练湖农场经营管理经验,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级核算,各负盈亏。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将固定工资改为基本工资加工分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生产有了发展。1979年生产粮食20.45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3倍。1980年生产粮食23.5万公斤,比1979年增长14%,其中水稻良种15.5万公斤、杂交稻种250公斤。同时,开展了养鸡、养鱼、种菜等多种经营,全年总收入10.1万元,当年减少亏损2.08万元,向社队提供水稻良种9.5万公斤、小麦良种4.25万公斤、油菜良种65公斤。1981年生产粮食19.6万公斤,亏损下降到1.3万元。1983年生产粮食13.5万公斤,亏损下降到0.6万元。1985年生产粮食8万公斤,提供良种3万公斤,总产值2.4万元,亏损上升到1.8万元。办场以来,共生产商品粮74万公斤,提供良种52万公斤。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780亩,其中:农田420亩、水面162亩。总人口76人、固定职工12人,临时工8人,离退休人员10人。生产用房946平方米,职工宿舍1068平方米。50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各一台。固定资产原值28.7万元,净值20万元。国拨周转金6.7万元。
该场以水稻良种繁殖为主。1986至1992年,粮食总产1359吨,其中良(原)种387吨。1992年生产粮食210吨,其中:水稻良种14吨、小麦良种2吨、油莱良种4吨。七年中,前二年亏损,后五年中除1991年水灾亏损0.3万元外,1988至1990年盈利3.4万元,1992年持平。
七、滁州市示范繁殖农场
位于滁州市十二里头,前身是中共滁县县委1959年建立的小农场,为干部劳动基地。1963年改建为滁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1968年滁县革命委员会撤销该场,房屋、土地、工人交给城关镇城关大队,种植蔬菜。安徽省农业厅不同意这种做法,经与滁县革命委员会交涉后,1969年恢复原场,1973年滁县就场建立了滁县农科所,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分开核算。建场以来,管理不善,年年亏损,1975至1980年,每年亏损1万元左右。1981年后,每年亏损下降为0.3万元。1973年以来,共繁殖良种53万公斤。1985年,粮食总产3.5万公斤,提供良种1万公斤,总产值1.9万元,亏损0.3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59人,职工24人,管理干部9人。耕地78亩,桑园40亩,水面70亩,耕牛5头,手扶拖拉机2台,电动机7台,排灌机械2台。房屋面积1558平方米,固定资产12.3万元。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68人,固定职工4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2人,离退休人员6人。土地总面积203亩,其中:农田87亩、桑园27亩、水产养殖面积89亩。拥有手扶拖拉机1台、收割机2台、汽车1辆、排灌机械2台、电动机7台。生产用房448平方米,生活用房112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6万元,净值9.7万元。国拨周转金2.9万元。
以繁殖小麦良种和试验示范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527吨,其中提供良(原)种400吨。七年中两年微利,一年持平,四年亏损,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0.7万元。
八、全椒县示范繁殖场
1955年建立,位于县城西部草庙乡境内。总面积2884亩,其中山场1500亩,水田900亩、旱地340亩、果园104亩、水面50亩。总人口649人,职工207人,干部3人,临时工91人。固定资产28.2万元,大、中型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6台,电动机6台,柴油机2台,排灌机4台,房屋面积7382平方米,下设6个生产队,一个林业组。附设水泥厂、采石厂。
建场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除国家每年补贴七、八万元外,还亏损几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亏损8万元,1981年下降到3.5万元,1982年下降到1.7万元,1983年扭亏为盈,盈余2.5万元。1985年,取消工资制,实行家庭办场,以户为生产单位,各户按承包田亩多少,每年分午秋两季,向场上交土地经营费(每亩20~30元),自负盈亏,生产有了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60万公斤,油料总产5.6万公斤,养猪757头,养鸭、鹅5200只,鱼3万尾,全年总产值50.9万元,比1984年增长40%,工人人均收入1100元。小水泥厂年产水泥7000~10000吨,产值35万元,上交国家利税3.5万元,盈余2100元。
1992年末,总人口680人,固定职工198人,临时工134人,离退休人员79人。设有6个生产队,1个林业组。场办小学教职工6人,在校学生75人。工副业生产有采石厂、代销店等。现有仓库8300平方米,学校教室250平方米,水泥晒场3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净值5.1万元。1987年起,农业机械和职工宿舍,先后折价给职工。1992销周转金18.3万元。
以繁殖良(原)种为主,1990年后,以杂交稻制种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3351吨,其中提供良(原)种1257吨。总产值725.3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186.9万元。七年中,1986年亏损0.5万元,1990年亏损7.6万元,其余年份盈利,共盈利10.6万元,其中1991年盈利3.1万元。盈亏相抵后,净盈利2.5万元。
九、全椒县杨庄农场
1960年建立,位于全椒县东南,地处陈浅、界首两乡交界处,南临江浦、滁县,紧靠滁河,地处海拔以下6.3米,有“锅底”之称。建场时属县商业系统,后交南京部队,1976年春,部队又移交给全椒县成立“杨庄农场”,以生产水稻良种为主。总面积1230亩,耕地660亩,水面570亩,总人口322人,职工61人,干部2人,临时工110人,分4个生产队、一个林业组,有小学、医务室,房屋面积6644平方米,电灌站4座,配套齐全,固定资产32万元。
建场后,干部、工人思想不稳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上不去,1976至1977年,分别亏损8.33万元、11.27万元。1978年实行了“四定一奖赔”的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94.9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总产值10.54万元,比1977年增长42.5%,总支出16.98万元,比1977年减少10%,亏损6.5万元,比1977年减少5.8万元。从1976年到1982年,7年时间,国家共投资88.47万元,总收入为58.3万元,亏损30.04万元,平均每年亏损4.3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生产良种为主,全面发展农业,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1983年将王圩700亩低洼田(其中荒地400亩),挖池筑埂,进行养鱼、栽藕,发展水禽,1985年总收入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万元,占36%,鱼、藕收入9.4万元,占37.6%,牧业收入6.5万元,占26%,其他收入0.1万元,占0.4%。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亏损逐年下降,1983年亏损下降至3.5万元,1985年下降到2.6万元。
1992年末,总人口371人,固定职工94人,临时工84人,离退休人员6人。土地总面积1220百,其中:耕地600亩、水面500亩。场设四个队,场办小学教师3人,在校学生51人。医务人员2人。生产用房1671平方米,其中仓库1450平方米,生活用房577平方米。水泥晒场110平方米。粮食加工设备1台,电灌站3座,装机400瓦。固定资产原值10.4万元,净值7.0万元。周转金11万元,均属国拨。
以良(原)种生产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2200吨,其中良(原)种1551吨。1991年因灾无收,其他年份产量呈递增趋势,1992年生产粮食566吨。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年加工大米400吨以上。年出售水产品40吨以上。总产值逐年上升,1992年达65万元,累计总产值282万元。七年中,三年盈利,盈利4.7万元,四年亏损,亏损19.2万元。1991年因蓄洪亏损8.7万元、1992年亏损0.8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损7.5万元。
十、全椒县棉花原种场
1950年建立,名“全椒县农林场”,1951年由城郊迁至白酒岗,改名为“全椒县农场”,1954年迁至斩龙岗,1960年并入全椒县鱼苗场,1962年划开,成立“全椒县白酒农场”,1965年改为“全椒县棉花原种场”。
1985年全场总人口456人,职工140人,干部2人,总面积705亩,其中耕地570亩,山场100亩,场办工副业有轧花厂、玩具辅料厂、电孵坊、油坊及铁业、铸造、运输等。房屋面积5994平方米,水泥晒场1600平方米。有汽车1辆,手扶拖拉机1台,电动机4台。固定资产23.6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工副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合同,生产有了发展。每年种植棉花400亩左右,生产棉花原种4万公斤,除满足本县用种外,还支援外地。1981年,由1979年的亏损3.9万元,转为盈利0.9万元。1984年种棉花385亩,亩产皮棉94.7公斤,全年总收入103.7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6.34万元,工副业收入84.85万元,总支出98.51万元,包干结余5.27万元,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利润指标。1985年种棉花400亩、亩产皮棉102公斤,比1984年增长6.7%,提供棉花原(良)种3万公斤,小麦良种1.5万公斤,盈利5万元,被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列为优质棉种繁殖基地。
1992年末,全场土地总面积685亩,其中耕地565亩、山场和林木面积5亩。总人口541人,固定职工189人,临时工87人,离退休人员62人。下设四个队,及棉花研究所。有场办小学,教职工8人,在校学生156人。医务室有医生1人。工副业生产主要有轧花厂、农用车箱厂、辅料厂和农机产品经营部等。拥有载重汽车1辆、小汽车1辆、小拖拉机1台、发电机1台(6.5千瓦)、轧花成套设备1套。电灌站2座,装机60千瓦,机井1眼,水泥晒场7170平方米。生产用房2775平方米;其中,仓库1209平方米、工业生产用房1406平方米。职工宿舍909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1.6万元,净值48.6万元。周转金12.5万元。
该场以繁殖棉花良(原)种为主。1986年后,先后繁殖生产的主要棉种有:“中棉所12号”、“杂交棉901号”与“9010号”。1987年在白酒乡、八坡乡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8000亩,现已发展到19000亩。提供的棉种除满足本县棉花生产需要外,还支持了外地。1986至1999年,生产皮棉954吨,提供棉种266吨。七年工农业产值1815.4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1609.6万元。1992年工农业产值723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502万元,年年盈利,七年共盈利55.6万元,1992年盈利11.6万元。
十一、定远县棉花原种场
1966年建立,场址在沙坝,1968年迁至石塘湖,1971年迁至青洛。建场初期职工5人,耕地350亩,主要任务是繁殖棉花原种。1978至1980年,因棉花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场迁至解放坝猪场,1982年迁回青洛;仍生产棉花良(原)种。1983年从上海引进“3154”棉花原种,建立了三圃,每年提供棉花原种1~1.5万公斤。
全场现有耕地330亩,总人口79人,职工40人,干部4人,房屋面积130平方米,拖拉机2台,其他机械4台,固定资产16.4万元。
建场后,除1985年盈利0.7万元,其余年份亏损,1975—1984年共亏损11.2万元。
1992年末,全场总面积350亩,其中耕地330亩。总人口83人,固定职工34人,离退休人员8人。生产用房560平方米,其中仓库520平方米。生活用房513平方米。拥有大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1台、排灌设备2台、发电机组2台(20千瓦)、轧花机1台。固定资产原值16.5万元,净值7.5万元。周转金6.3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5.6万元。该场以繁殖棉花良(原)种为主。1992年生产皮棉7吨,提供棉花良种21吨、小麦良种4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皮棉53吨,提供棉花良种85吨。总产值63万元。1986年、1989年亏损,亏损1.2万元;其余年份盈利,盈利3.9万元。盈亏相抵后,净盈利2.7万元。包干结余9.6万元。
十二、定远县孙集稻麦原种场
位于定远县永康乡,原系解放军610部队农场,1975年移交地方,定远县办起了稻麦原种场。1985年总人口119人,职工4人,干部94人,耕地800亩,大、小拖拉机4台,小型收割机1台,汽车1辆,固定资产30.4万元。下设3个农业队,1个机务班,及粮油加工厂。
1977年前,有下放知青160人,因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忙季节常怠工停产,良田荒芜,生产受到影响,1976年粮食总产11万公斤,小麦每斤成本0.71元,水稻每斤成本0.42元,亏损7.1万元;1977年粮食总产5万公斤,小麦每斤成本1.09元,水稻每斤成本1.38元,亏损11万元。1978年,中共定远县委派人加强领导,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情况起了变化,大旱之年取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16.8万公斤,总产值9万元,分别比1977年增长2.5倍、2.13倍。生产费用由上年的14.48万元,下降到12.9万元,亏损下降到2.3万元。1979年粮食总产22.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6%,小麦、水稻每斤成本分别下降到0.18元、0.134元,亏损2.5万元。1980年粮食总产22.5万公斤,提供小麦良种3.5万公斤,水稻良种10.5万公斤,亏损下降到0.7万元。1981年实现收支平衡。1982年因领导班子问题,粮食总产下降到10万公斤,亏损增加到7.2万元。1983年初,进行整顿,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好转,粮食生产提高到24.5万公斤,总产值11.6万元,扭转了亏损局面,做到了包干结余。1985年粮食总产15.5万公斤,提供良种11万公斤,全场总收入10.6万元,亏损0.7万元。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45人,固定职工41人,临时工30人,离退休人员11人。原设有小学,1990年撤销。土地总面积1095亩,其中耕地800亩。拥有大拖拉机1台、柴油机1台。生产用房1358平方米,其中:仓库980平方米、工业用房378平方米,生活用房243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7.9万元,净值7万元。周转金10.6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10.3万元。
以生产稻麦良(原)种为主。1992年,提供水稻良种200吨、小麦良种2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1463吨,其中良(原)种943吨。产值91.7万元。1989、1991年和1992年盈利3.6万元,其他四年亏损3.6万元,盈亏相抵后持平,包干结余6.8万元。
十三、凤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1953年建立,位于城西南7公里处,在明皇陵护坟地遗址上,故通称为皇陵农场。全场耕地570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382亩,总人口141人,职工47人,干部1人,临时工10人。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1台,排灌机3台。房屋面积2485平方米,固定资产19.8万元。
该场以繁育麦、豆良种为主。1956至1983年,实行场队两级核算,1983至1985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到户,一般年份产值5—6万元,繁殖推广麦、豆良种10万公斤左右。
这个场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属安徽省第三农场,面积为3000亩,主要种植小麦。民国时期,改为凤阳县麦作改良场,搞麦作试验。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建第二农区农场,总场设在蚌埠市胜利路,恢复原场,将原皇陵3000亩场地,少部分作良种繁殖,大部分租给农民。建国后,划给安徽省烟草研究所,后改为凤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50年代,年平均65人,土地560亩,每年自给自足;60年代,年平均45人,土地520亩,平均生产小麦3万公斤、水稻2.5万公斤、黄豆1万公斤,年平均产值2万多元(70年代,年平均50人,土地540亩,年平均生产小麦5.5万公斤、水稻3.6万公斤、黄豆2万公斤,年平均亏损2万元左右;80年代,年平均59人,土地507亩,年平均生产小麦7.8万公斤、水稻4.25万公斤、黄豆1.75万公斤。1981年亏损0.7万元,1982年盈余1.2万元,1983年盈余1.3万元,1984年亏损0.2万元,1985年亏损1.2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580亩,其中耕地500亩。总人口122人,固定职工45人,临时工6人,离退休人员24人。生产用房1199平方米,其中:工业用房664平方米、仓库297平方米、考挂室88平方米。职工宿舍1387平方米,水泥晒场500平方米。拥有大拖拉机1台、脱粒机2台、排灌设备1台、柴油机3台:60马力。固定资产原值26.2万元,净值15.6万元。国拨周转金6万元。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和商店等。
该场以繁殖麦、稻、豆良种为主。1992年,生产粮食150吨,其中提供良(原)种12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867吨,其中提供良(原)种519吨。七年总产值共97.1万元。年年亏损,共亏损12.2万元,其中1992年亏损2.9万元。
十四、凤阳县两杂场
1973年建立,位于总铺和殷涧乡交界处,大部分耕地紧靠凤、殷公路两侧,主要繁殖杂交高粱、玉米种。1985年有耕地362亩,总人口79人,职工39人,大、中型拖拉机3台,电动机6台,房屋面积1584平方米,固定资产10.5万元。
1973至1975年,主要繁殖推广棉花原种和玉米杂交种。1976年后,转产繁殖小麦、黄豆原种和杂交稻种,每年提供良(原)种5万公斤左右。1978年亏损0.5万元,1985年扭亏为盈,净盈利0.1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400亩,其中:耕地282亩、果园100亩。总人口76人,固定职工31人,临时工5人,离退休人员12人。生产用房684平方米,其中:工副业用房454平方米、仓库190平方米。职工宿舍960平方米。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台(100马力)、脱粒机1台、电动机4台、6千吨粮食加工设备2台。水泥晒场4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5万元,净值3.8万元。国拨周转金5万元。
该场以繁殖良种为主。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684吨,其中提供良(原)种370吨。总产值51.4万元。年年亏损,共亏损10.1万元。
十五、嘉山县杂谷原种场
1951年建立于管店,在管店东14华里横山设有分场。建场时干部3人,工人18人,土地800多亩,翌年建房10间,工人增加到14人,经营土地11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绿豆,每年向国家提供良种5—11.5万公斤。1958年生产“明绿”2.5万公斤,被安徽省批准为嘉山县杂谷原种场。1961年工人增加到144人。1962年下放工人60多人,撤销横山分场,土地、房屋移交给横山公社,6户非农业户迁回原场。1985年有耕地200亩,总人口94人,工人45人,大拖拉机1台,房屋面积1570平方米,固定资产9.2万元。
该场以繁育“明绿”为主,1976年生产“明绿”4136公斤,1977年生产4000公斤,1978年生产3982公斤。1982年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产量由1980年的3.5万公斤增加到5.5万公斤,提供良种4.5万公斤,选育了“明绿1号”新品种,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5年粮食总产6.5万公斤,提供“明绿”良种5万斤。建场以来,共向国家提供“明绿”原种9.5万公斤。1977年选送全国农展会“明绿”样品95公斤,1978年选送15公斤。经营效益上,因管理不善,年年亏损,1978年亏损3.3万元,1983年亏损下降为1.2万元,1985年亏损2万元。场里办有粉丝厂、猪场、加工厂、铸造厂、造纸厂等。
1992年末,总人口87人,固定职工39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管理人员6人;离退休人员7人。土地总面积294亩,其中耕地104亩。房屋及其它建筑物约1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56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3万元,净值7.7万元。国拨周转金7.1万元。
该场原以繁育“明绿”为主。1986年以来,因市场行情变化,调整为繁殖生产水稻、小麦、玉米良种。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4950吨,其中提供良(原)种458吨。1992年提供良(原)种77吨,其中:杂交稻50吨、大豆3吨、玉米19吨、小麦19吨。
1986至1992年,年年亏损,亏损8.7万元。亏损额最少年份为1986年,亏损0.4万元,1991年因灾年午季作物基本绝收,亏损2.3万元。1992年亏损额下降到0.9万元。七年包干结余1.3万元。
工副业生产有造纸厂、铸造厂等,后停办,仅有商业服务部,年收入不足万元。
1950年建立,初名“炳辉县农场”,后改名“天长县农场”,现名“天长县良种繁殖农场”。位于天长县城北门外,白塔河畔,属圩区。建场时这里常年积水,芦苇杂草丛生,群众称为“荒草湖”,开荒种植时,粮食亩产只有75公斤左右。1963年,全场有职工200人,耕地2150亩,大牲畜33头,农用机械3台,粮食总产10.57万公斤,已初具生产规模。1964年,改为繁殖稻麦良种后,经营管理不善,未进行良种繁殖,年年亏损,最多年份亏损6万多元。1970年后,在全国北方农业会议的推动下,生产发展很快,粮食产量上升,种子质量提高,1978年粮食总产99.4万公斤,比1970年增长2倍。80年代后,加强了经营管理,场对生产队实行“四定”(定收入、定成本、定质量、定数量)、“一奖赔”(联利计奖,减收亏本赔偿)的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以来,共提供稻麦原(良)种484万公斤,除供应本县外,还支援了外地。1985年粮食总产67.5万公斤,提供原(良)种44万公斤,总产值108.3万元,盈利2.5万元。还办了修配厂、标牌厂、木材、粮食加工厂及商店、招待所等。每年工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左右,连续11年盈利,共盈利44.5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536人,职工181人,管理干部6人,耕地1211亩,大中型拖拉机5台,手扶拖拉机5台,大型收割机1台,排灌机械12台,电动机9台,汽车2辆,房屋面积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7.6万元。
1992年末,总人口531人,固定职工168人,临时工1人,离退休人员63人。场办小学一所,教职工16人。土地总面积1211亩,其中:耕地1167亩、林木18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汽车1辆、脱粒机4台、排灌设备14台,机井3眼。房屋及建筑物13351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3278平方米、生活用房8336平方米。水泥晒场888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7.6万元,净值66.1万元。周转金45.7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24.1万元。
以示范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每年生产良(原)种400多吨,除供应本县外,还支援了外地。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3214吨,其中良(原)种3130吨。办有修配厂、商店、招待所等8个工副业生产经营单位。七年累计工农业总产值65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95.6万元。累计实现利润59.7万元。从70年代起,连续11年盈利,1986年始,又连续七年盈利,18年共盈利104.2万元。
二、天长县棉花原种场
1976年建立,位于石梁汽车站北(原县卫校旧址),原属县示范繁殖农场的一个分场。1972年迁至县城北门农场西北部,在一个生产队基础上建成棉花原种场,为独立核算单位。从县示范繁殖农场划出耕地140亩,职工26人,房屋43间,进行棉花原种生产和试验。由于建场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错误影响,生产无人问,繁殖的棉花原种寥寥无几,年年亏损,1974至1979年,共计亏损16万多元,平均每年亏损2.66万元。1980年,逐步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实行承包,生产有了发展,1982年棉花亩产84公斤;1979年增加36公斤,每年提供棉花原种近1万公斤,由亏转盈,到1985年共盈利11.9万元,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1985年总人口105人,职工61人,干部3人,耕地425亩,粮食总产14万公斤,皮棉总产138担,提供棉花原种1万公斤,农副业总产值13.5万元,收支基本平衡。大、小拖拉机6台,收割机1台,电动机10台,电力排灌站1座,房屋面积3984平方米,固定资产32万元。场下设四个农业队、一个试验组,和木业、机务、蔬菜、轧花、粮油加工厂等11个工副业核算单位。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25人,固定职工61人,临时工30人,离退休人员21人。有场办小学,教职工10人。耕地395亩。拥有大型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1台、排灌机械11台、柴油机10台(254马力)。生产用房1846平方米,职工宿舍3553平方米,水泥晒场52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1.8万元,净值29.9万元。周转金12.2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9.6万元。
建场时主要是示范繁殖棉花良(原)种,后因棉花发生大面积枯萎病、黄萎病,不适宜种植棉花,则以繁殖水稻、小麦良种为主。年生产稻、麦良种160吨左右。工副业生产有磨擦片厂等。1986至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23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07万元。年年盈利,共盈利18.2万元。
三、来安县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
位于来安县城南四十华里的河西圩畔,夹新老来河之间,原名“河西圩农场”,处于圩区,地势低洼,易受涝,原是一片外滩荒地,芦苇丛生。1965年南京部队创办农场,开荒造田800亩。1970年部队撤走,将该场交给来安县,县里办了“五、七”大学,土地作生产、教学、实验基地。1972年来安县决定划出大部分土地,建立水稻良种场,由县棉花原种场代管,棉花原种场的场长兼任场长,大田生产雇用农民工。场里建立领导班子后,招收了一部分农民工。因农民工思想混乱,干活“大呼隆”,管理跟不上,1972至1975年,年年亏损,1975年亏损8万元。1978年后,学习江苏省练湖农场的管理经验,实行了基本工资,加工分工资、加奖励的管理办法,生产有了起色。1978年粮食产量30.9万公斤,比1977年增长15.3%,扭亏为盈,实现盈利0.9万元。1980年粮食总产34.5万公斤,比1979年增长15%。水稻原(良)种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盈利2.1万元。1985年粮食总产35.5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3%;提供良种32.5万公斤,总产值28.5万元,盈利0.4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238人,职工44人,下设2个生产队,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1台,收割机1台,电动机、柴油机各1台,电力排灌站1座,房屋面积4181平方米。固定资产35.1万元。办起了醋厂、水泥预制厂、副食品加工厂等。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238人,固定职工38人,临时工90人,离退休人员13人。场设有两个生产队。全场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629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1台、开沟机、粉碎机各1台。排灌站1座,装电动机5台、130平方米生产用房及建筑物面积4991平方米,其中:考挂室411平方米、仓库500平方米、工副业生产用房1545平方米、生活用房2443平方米。水泥晒场2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8万元,净值18万元。国拨周转金10.1万元。
该场地处河西圩,地势较低且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以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2324吨,其中良(原)种1917吨。工副业有醋厂,生产食用醋。七年累计总产值208.9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60.2万元。七年中有四年盈利,共盈利3.6万元;三年亏损,亏损8万元,1991年因水灾亏损3.7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4.4万元。
四、来安县汪波荡农场
位于来安县南端,距县城50公里,西临滁河,由东、西两荡组成,原是外圩荡,常年积水。荒草丛生,是附近农家的放牛场,每年汛期,一片汪洋,故此得名“汪波荡”,农场依此命名。1962年,南京军区装甲兵团和后勤部先后来此开荒建场,以陈家沟为中心界,先筑西圩荡,后筑东圩荡,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垦荒地6000余亩,农田水利建设基本配套。1975年洪水破堤,损失惨重。部队调走后,移交给来安县,县里办起了农场,接收蚌埠、芜湖两市下放知青320人,吸收农民工450人,生产逐步得到发展。1976至1979年,主要是重建家园,修复圩堤,恢复生产,粮食总产404万公斤,繁殖良种241.5万公斤,年人均收入391元。1980至1983年,着重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添置农业机械,推行联户计酬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627万公斤,比前四年增长55%,生产良种450万公斤,比前四年增长86%。1984年后,利用本场地势低洼的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经营。1985年粮食总产182.5万公斤,生产良种135万公斤,连续三年盈利,每年盈余2万元左右。1985年5月,农场和国家农牧渔业部联营,发展养鸭、养鱼生产,当年出售肉鸭5000只,培育种鸭950只,开挖精养鱼池400多亩,种鱼池30亩,养鱼100亩,捕捞成鱼1万公斤,育成鱼种105万尾,兴建了100吨冷库,全年总产值68.2万元,盈利1.9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9500亩,其中:耕地面积4893亩、水产养殖面积976亩。场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北部和东部由来河环绕水流入滁河,来河支流穿场中心由北向南水流入清流河,境内河长6公里,把该场分成东西两荡。为沟通两荡交通,1989年国家农业部、省、县、场联合投资,在该场境内来河支流上建造汪波荡大桥,于1990年11月竣工,桥长146米,正身86米,宽4.5米,桥建成后,改善了场内交通条件,结束了东西荡往来靠渡船的历史。全场总人口924人,固定职工183人,临时工348人,离退休人员12人。场内设有小学,教职工12人,在校学生204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台、脱粒机4台、汽车3辆。电灌站2处,装电动机8台,总动力300瓦。房屋及建筑物9486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5834平方米、生活用房3652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99.7万元,净值29.8万元。周转金47.3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39.2万元。
该场地处圩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农业和水禽养殖业生产。生产以繁殖稻、麦良(原)种为主,1986年至1992年,生产粮食13123吨(1991年因灾未收),其中良(原)种10069吨。七年中,五年盈利,1989年盈利15.3万元;两年亏损,1991年洪水,为保津浦铁路安全,东、西两荡决堤蓄洪,亏损38.5万元。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7.3万元。现工副业产值688.2万元。
五、来安县棉花原种示范繁殖场
1950年建立,位于县城北门外,建场时叫来安县农场,1972年改称棉种场,以生产棉花良(原)种为主,也生产小麦、水稻良种。建立棉种场以来,共繁殖“岱字棉15号”原种10万公斤,1981年因棉花发生枯、黄萎病,停止三圃生产。建场后,由于经营单一,年年亏损;1975至1984年,每年亏损2万元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端正了办场的指导思想,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办起了水泥预制厂、涂料厂、油厂、电力修配厂、运输队、奶牛场、商业门市部,并建立了苗圃,育树苗60多亩,有珍贵树苗18万多株,新辟果园300多亩,栽果树3万棵,经营情况好转。经营管理上,实行了“四定一奖赔”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78年,200亩棉花,亩产皮棉74.4公斤,比1977年增长35%,当年亏损额由1977年的2.3万元,下降到0.6万元。1981年后,棉花发生枯萎病、黄萎病,产量下降,亏损额上升,1982年亏损1.4万元,1983年亏损1.8万元,1984年亏损2万元。1985年农业、工副业、商业得到发展,总产值45.9万元,比1983年的30.5万元,增长50%,由亏转盈,盈利1万元。
1985年全场耕地280亩,总人口179人,职工59人,干部2人,汽车1辆,大、中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1台,柴油机1台,房屋面积3940平方米,水泥晒场5000平方米,排灌渠2条,护坡塘1口。固定资产37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320亩,其中果园与林木面积270亩。总人口202人,固定职工75人,临时工18人,离退休人员28人。拥有汽车1辆、脱粒机1台、排灌设备1台、柴油机1台、发电机1台、罐头加工成套设备5台等。生产用房2215平方米,其中:仓库640平方米,工副业生产用房142平方米。生活用房3950平方米,其中职工宿舍1667平方米。水泥晒场30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7.3万元,净值36万元。周转金12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9.7万元。
场办工副业主要有罐头厂、水泥预制厂、新安农贸市场等。1986至1992年,生产皮棉35吨,总产值499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386.4万元。年年盈利,共盈利26.3万元,包干结余29.1万元。
六、滁州市水稻良种繁殖场
位于滁州市西南滁河岸边,在汪郢乡大同村大同圩的“锅底”处,地势低洼,易受涝灾。这里原是一片抛荒地,由解放军6494部队开荒办场,1976年后,解放军转移交给滁县,县建立了水稻良种繁殖场,耕地780亩,适宜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建场时,干部6人,职工2人,临时工3人,滁城下放知青20人,由于劳力少,人员思想不稳定,生产搞不上去,年年亏损,一年多至5.3万元。1978年学习江苏省练湖农场经营管理经验,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级核算,各负盈亏。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将固定工资改为基本工资加工分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生产有了发展。1979年生产粮食20.45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1.3倍。1980年生产粮食23.5万公斤,比1979年增长14%,其中水稻良种15.5万公斤、杂交稻种250公斤。同时,开展了养鸡、养鱼、种菜等多种经营,全年总收入10.1万元,当年减少亏损2.08万元,向社队提供水稻良种9.5万公斤、小麦良种4.25万公斤、油菜良种65公斤。1981年生产粮食19.6万公斤,亏损下降到1.3万元。1983年生产粮食13.5万公斤,亏损下降到0.6万元。1985年生产粮食8万公斤,提供良种3万公斤,总产值2.4万元,亏损上升到1.8万元。办场以来,共生产商品粮74万公斤,提供良种52万公斤。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780亩,其中:农田420亩、水面162亩。总人口76人、固定职工12人,临时工8人,离退休人员10人。生产用房946平方米,职工宿舍1068平方米。50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各一台。固定资产原值28.7万元,净值20万元。国拨周转金6.7万元。
该场以水稻良种繁殖为主。1986至1992年,粮食总产1359吨,其中良(原)种387吨。1992年生产粮食210吨,其中:水稻良种14吨、小麦良种2吨、油莱良种4吨。七年中,前二年亏损,后五年中除1991年水灾亏损0.3万元外,1988至1990年盈利3.4万元,1992年持平。
七、滁州市示范繁殖农场
位于滁州市十二里头,前身是中共滁县县委1959年建立的小农场,为干部劳动基地。1963年改建为滁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1968年滁县革命委员会撤销该场,房屋、土地、工人交给城关镇城关大队,种植蔬菜。安徽省农业厅不同意这种做法,经与滁县革命委员会交涉后,1969年恢复原场,1973年滁县就场建立了滁县农科所,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分开核算。建场以来,管理不善,年年亏损,1975至1980年,每年亏损1万元左右。1981年后,每年亏损下降为0.3万元。1973年以来,共繁殖良种53万公斤。1985年,粮食总产3.5万公斤,提供良种1万公斤,总产值1.9万元,亏损0.3万元。
1985年全场总人口59人,职工24人,管理干部9人。耕地78亩,桑园40亩,水面70亩,耕牛5头,手扶拖拉机2台,电动机7台,排灌机械2台。房屋面积1558平方米,固定资产12.3万元。
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68人,固定职工4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2人,离退休人员6人。土地总面积203亩,其中:农田87亩、桑园27亩、水产养殖面积89亩。拥有手扶拖拉机1台、收割机2台、汽车1辆、排灌机械2台、电动机7台。生产用房448平方米,生活用房1126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6万元,净值9.7万元。国拨周转金2.9万元。
以繁殖小麦良种和试验示范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527吨,其中提供良(原)种400吨。七年中两年微利,一年持平,四年亏损,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0.7万元。
八、全椒县示范繁殖场
1955年建立,位于县城西部草庙乡境内。总面积2884亩,其中山场1500亩,水田900亩、旱地340亩、果园104亩、水面50亩。总人口649人,职工207人,干部3人,临时工91人。固定资产28.2万元,大、中型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6台,电动机6台,柴油机2台,排灌机4台,房屋面积7382平方米,下设6个生产队,一个林业组。附设水泥厂、采石厂。
建场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除国家每年补贴七、八万元外,还亏损几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亏损8万元,1981年下降到3.5万元,1982年下降到1.7万元,1983年扭亏为盈,盈余2.5万元。1985年,取消工资制,实行家庭办场,以户为生产单位,各户按承包田亩多少,每年分午秋两季,向场上交土地经营费(每亩20~30元),自负盈亏,生产有了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60万公斤,油料总产5.6万公斤,养猪757头,养鸭、鹅5200只,鱼3万尾,全年总产值50.9万元,比1984年增长40%,工人人均收入1100元。小水泥厂年产水泥7000~10000吨,产值35万元,上交国家利税3.5万元,盈余2100元。
1992年末,总人口680人,固定职工198人,临时工134人,离退休人员79人。设有6个生产队,1个林业组。场办小学教职工6人,在校学生75人。工副业生产有采石厂、代销店等。现有仓库8300平方米,学校教室250平方米,水泥晒场31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净值5.1万元。1987年起,农业机械和职工宿舍,先后折价给职工。1992销周转金18.3万元。
以繁殖良(原)种为主,1990年后,以杂交稻制种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3351吨,其中提供良(原)种1257吨。总产值725.3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186.9万元。七年中,1986年亏损0.5万元,1990年亏损7.6万元,其余年份盈利,共盈利10.6万元,其中1991年盈利3.1万元。盈亏相抵后,净盈利2.5万元。
九、全椒县杨庄农场
1960年建立,位于全椒县东南,地处陈浅、界首两乡交界处,南临江浦、滁县,紧靠滁河,地处海拔以下6.3米,有“锅底”之称。建场时属县商业系统,后交南京部队,1976年春,部队又移交给全椒县成立“杨庄农场”,以生产水稻良种为主。总面积1230亩,耕地660亩,水面570亩,总人口322人,职工61人,干部2人,临时工110人,分4个生产队、一个林业组,有小学、医务室,房屋面积6644平方米,电灌站4座,配套齐全,固定资产32万元。
建场后,干部、工人思想不稳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上不去,1976至1977年,分别亏损8.33万元、11.27万元。1978年实行了“四定一奖赔”的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94.9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总产值10.54万元,比1977年增长42.5%,总支出16.98万元,比1977年减少10%,亏损6.5万元,比1977年减少5.8万元。从1976年到1982年,7年时间,国家共投资88.47万元,总收入为58.3万元,亏损30.04万元,平均每年亏损4.3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生产良种为主,全面发展农业,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1983年将王圩700亩低洼田(其中荒地400亩),挖池筑埂,进行养鱼、栽藕,发展水禽,1985年总收入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9万元,占36%,鱼、藕收入9.4万元,占37.6%,牧业收入6.5万元,占26%,其他收入0.1万元,占0.4%。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亏损逐年下降,1983年亏损下降至3.5万元,1985年下降到2.6万元。
1992年末,总人口371人,固定职工94人,临时工84人,离退休人员6人。土地总面积1220百,其中:耕地600亩、水面500亩。场设四个队,场办小学教师3人,在校学生51人。医务人员2人。生产用房1671平方米,其中仓库1450平方米,生活用房577平方米。水泥晒场110平方米。粮食加工设备1台,电灌站3座,装机400瓦。固定资产原值10.4万元,净值7.0万元。周转金11万元,均属国拨。
以良(原)种生产为主。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2200吨,其中良(原)种1551吨。1991年因灾无收,其他年份产量呈递增趋势,1992年生产粮食566吨。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年加工大米400吨以上。年出售水产品40吨以上。总产值逐年上升,1992年达65万元,累计总产值282万元。七年中,三年盈利,盈利4.7万元,四年亏损,亏损19.2万元。1991年因蓄洪亏损8.7万元、1992年亏损0.8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损7.5万元。
十、全椒县棉花原种场
1950年建立,名“全椒县农林场”,1951年由城郊迁至白酒岗,改名为“全椒县农场”,1954年迁至斩龙岗,1960年并入全椒县鱼苗场,1962年划开,成立“全椒县白酒农场”,1965年改为“全椒县棉花原种场”。
1985年全场总人口456人,职工140人,干部2人,总面积705亩,其中耕地570亩,山场100亩,场办工副业有轧花厂、玩具辅料厂、电孵坊、油坊及铁业、铸造、运输等。房屋面积5994平方米,水泥晒场1600平方米。有汽车1辆,手扶拖拉机1台,电动机4台。固定资产23.6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工副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层层签订合同,生产有了发展。每年种植棉花400亩左右,生产棉花原种4万公斤,除满足本县用种外,还支援外地。1981年,由1979年的亏损3.9万元,转为盈利0.9万元。1984年种棉花385亩,亩产皮棉94.7公斤,全年总收入103.7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6.34万元,工副业收入84.85万元,总支出98.51万元,包干结余5.27万元,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利润指标。1985年种棉花400亩、亩产皮棉102公斤,比1984年增长6.7%,提供棉花原(良)种3万公斤,小麦良种1.5万公斤,盈利5万元,被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列为优质棉种繁殖基地。
1992年末,全场土地总面积685亩,其中耕地565亩、山场和林木面积5亩。总人口541人,固定职工189人,临时工87人,离退休人员62人。下设四个队,及棉花研究所。有场办小学,教职工8人,在校学生156人。医务室有医生1人。工副业生产主要有轧花厂、农用车箱厂、辅料厂和农机产品经营部等。拥有载重汽车1辆、小汽车1辆、小拖拉机1台、发电机1台(6.5千瓦)、轧花成套设备1套。电灌站2座,装机60千瓦,机井1眼,水泥晒场7170平方米。生产用房2775平方米;其中,仓库1209平方米、工业生产用房1406平方米。职工宿舍9095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71.6万元,净值48.6万元。周转金12.5万元。
该场以繁殖棉花良(原)种为主。1986年后,先后繁殖生产的主要棉种有:“中棉所12号”、“杂交棉901号”与“9010号”。1987年在白酒乡、八坡乡建立棉花良种繁殖基地8000亩,现已发展到19000亩。提供的棉种除满足本县棉花生产需要外,还支持了外地。1986至1999年,生产皮棉954吨,提供棉种266吨。七年工农业产值1815.4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1609.6万元。1992年工农业产值723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502万元,年年盈利,七年共盈利55.6万元,1992年盈利11.6万元。
十一、定远县棉花原种场
1966年建立,场址在沙坝,1968年迁至石塘湖,1971年迁至青洛。建场初期职工5人,耕地350亩,主要任务是繁殖棉花原种。1978至1980年,因棉花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场迁至解放坝猪场,1982年迁回青洛;仍生产棉花良(原)种。1983年从上海引进“3154”棉花原种,建立了三圃,每年提供棉花原种1~1.5万公斤。
全场现有耕地330亩,总人口79人,职工40人,干部4人,房屋面积130平方米,拖拉机2台,其他机械4台,固定资产16.4万元。
建场后,除1985年盈利0.7万元,其余年份亏损,1975—1984年共亏损11.2万元。
1992年末,全场总面积350亩,其中耕地330亩。总人口83人,固定职工34人,离退休人员8人。生产用房560平方米,其中仓库520平方米。生活用房513平方米。拥有大型拖拉机1台、小型拖拉机1台、排灌设备2台、发电机组2台(20千瓦)、轧花机1台。固定资产原值16.5万元,净值7.5万元。周转金6.3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5.6万元。该场以繁殖棉花良(原)种为主。1992年生产皮棉7吨,提供棉花良种21吨、小麦良种4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皮棉53吨,提供棉花良种85吨。总产值63万元。1986年、1989年亏损,亏损1.2万元;其余年份盈利,盈利3.9万元。盈亏相抵后,净盈利2.7万元。包干结余9.6万元。
十二、定远县孙集稻麦原种场
位于定远县永康乡,原系解放军610部队农场,1975年移交地方,定远县办起了稻麦原种场。1985年总人口119人,职工4人,干部94人,耕地800亩,大、小拖拉机4台,小型收割机1台,汽车1辆,固定资产30.4万元。下设3个农业队,1个机务班,及粮油加工厂。
1977年前,有下放知青160人,因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忙季节常怠工停产,良田荒芜,生产受到影响,1976年粮食总产11万公斤,小麦每斤成本0.71元,水稻每斤成本0.42元,亏损7.1万元;1977年粮食总产5万公斤,小麦每斤成本1.09元,水稻每斤成本1.38元,亏损11万元。1978年,中共定远县委派人加强领导,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情况起了变化,大旱之年取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16.8万公斤,总产值9万元,分别比1977年增长2.5倍、2.13倍。生产费用由上年的14.48万元,下降到12.9万元,亏损下降到2.3万元。1979年粮食总产22.5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6%,小麦、水稻每斤成本分别下降到0.18元、0.134元,亏损2.5万元。1980年粮食总产22.5万公斤,提供小麦良种3.5万公斤,水稻良种10.5万公斤,亏损下降到0.7万元。1981年实现收支平衡。1982年因领导班子问题,粮食总产下降到10万公斤,亏损增加到7.2万元。1983年初,进行整顿,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好转,粮食生产提高到24.5万公斤,总产值11.6万元,扭转了亏损局面,做到了包干结余。1985年粮食总产15.5万公斤,提供良种11万公斤,全场总收入10.6万元,亏损0.7万元。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45人,固定职工41人,临时工30人,离退休人员11人。原设有小学,1990年撤销。土地总面积1095亩,其中耕地800亩。拥有大拖拉机1台、柴油机1台。生产用房1358平方米,其中:仓库980平方米、工业用房378平方米,生活用房243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7.9万元,净值7万元。周转金10.6万元,其中国拨周转金10.3万元。
以生产稻麦良(原)种为主。1992年,提供水稻良种200吨、小麦良种2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1463吨,其中良(原)种943吨。产值91.7万元。1989、1991年和1992年盈利3.6万元,其他四年亏损3.6万元,盈亏相抵后持平,包干结余6.8万元。
十三、凤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1953年建立,位于城西南7公里处,在明皇陵护坟地遗址上,故通称为皇陵农场。全场耕地570亩,其中水田125亩,旱地382亩,总人口141人,职工47人,干部1人,临时工10人。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台,收割机1台,排灌机3台。房屋面积2485平方米,固定资产19.8万元。
该场以繁育麦、豆良种为主。1956至1983年,实行场队两级核算,1983至1985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到户,一般年份产值5—6万元,繁殖推广麦、豆良种10万公斤左右。
这个场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属安徽省第三农场,面积为3000亩,主要种植小麦。民国时期,改为凤阳县麦作改良场,搞麦作试验。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建第二农区农场,总场设在蚌埠市胜利路,恢复原场,将原皇陵3000亩场地,少部分作良种繁殖,大部分租给农民。建国后,划给安徽省烟草研究所,后改为凤阳县示范繁殖农场。
50年代,年平均65人,土地560亩,每年自给自足;60年代,年平均45人,土地520亩,平均生产小麦3万公斤、水稻2.5万公斤、黄豆1万公斤,年平均产值2万多元(70年代,年平均50人,土地540亩,年平均生产小麦5.5万公斤、水稻3.6万公斤、黄豆2万公斤,年平均亏损2万元左右;80年代,年平均59人,土地507亩,年平均生产小麦7.8万公斤、水稻4.25万公斤、黄豆1.75万公斤。1981年亏损0.7万元,1982年盈余1.2万元,1983年盈余1.3万元,1984年亏损0.2万元,1985年亏损1.2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580亩,其中耕地500亩。总人口122人,固定职工45人,临时工6人,离退休人员24人。生产用房1199平方米,其中:工业用房664平方米、仓库297平方米、考挂室88平方米。职工宿舍1387平方米,水泥晒场500平方米。拥有大拖拉机1台、脱粒机2台、排灌设备1台、柴油机3台:60马力。固定资产原值26.2万元,净值15.6万元。国拨周转金6万元。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和商店等。
该场以繁殖麦、稻、豆良种为主。1992年,生产粮食150吨,其中提供良(原)种120吨。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867吨,其中提供良(原)种519吨。七年总产值共97.1万元。年年亏损,共亏损12.2万元,其中1992年亏损2.9万元。
十四、凤阳县两杂场
1973年建立,位于总铺和殷涧乡交界处,大部分耕地紧靠凤、殷公路两侧,主要繁殖杂交高粱、玉米种。1985年有耕地362亩,总人口79人,职工39人,大、中型拖拉机3台,电动机6台,房屋面积1584平方米,固定资产10.5万元。
1973至1975年,主要繁殖推广棉花原种和玉米杂交种。1976年后,转产繁殖小麦、黄豆原种和杂交稻种,每年提供良(原)种5万公斤左右。1978年亏损0.5万元,1985年扭亏为盈,净盈利0.1万元。
1992年末,土地总面积400亩,其中:耕地282亩、果园100亩。总人口76人,固定职工31人,临时工5人,离退休人员12人。生产用房684平方米,其中:工副业用房454平方米、仓库190平方米。职工宿舍960平方米。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台(100马力)、脱粒机1台、电动机4台、6千吨粮食加工设备2台。水泥晒场4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0.5万元,净值3.8万元。国拨周转金5万元。
该场以繁殖良种为主。工副业生产有粮食加工厂。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684吨,其中提供良(原)种370吨。总产值51.4万元。年年亏损,共亏损10.1万元。
十五、嘉山县杂谷原种场
1951年建立于管店,在管店东14华里横山设有分场。建场时干部3人,工人18人,土地800多亩,翌年建房10间,工人增加到14人,经营土地11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绿豆,每年向国家提供良种5—11.5万公斤。1958年生产“明绿”2.5万公斤,被安徽省批准为嘉山县杂谷原种场。1961年工人增加到144人。1962年下放工人60多人,撤销横山分场,土地、房屋移交给横山公社,6户非农业户迁回原场。1985年有耕地200亩,总人口94人,工人45人,大拖拉机1台,房屋面积1570平方米,固定资产9.2万元。
该场以繁育“明绿”为主,1976年生产“明绿”4136公斤,1977年生产4000公斤,1978年生产3982公斤。1982年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产量由1980年的3.5万公斤增加到5.5万公斤,提供良种4.5万公斤,选育了“明绿1号”新品种,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5年粮食总产6.5万公斤,提供“明绿”良种5万斤。建场以来,共向国家提供“明绿”原种9.5万公斤。1977年选送全国农展会“明绿”样品95公斤,1978年选送15公斤。经营效益上,因管理不善,年年亏损,1978年亏损3.3万元,1983年亏损下降为1.2万元,1985年亏损2万元。场里办有粉丝厂、猪场、加工厂、铸造厂、造纸厂等。
1992年末,总人口87人,固定职工39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管理人员6人;离退休人员7人。土地总面积294亩,其中耕地104亩。房屋及其它建筑物约1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56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1.3万元,净值7.7万元。国拨周转金7.1万元。
该场原以繁育“明绿”为主。1986年以来,因市场行情变化,调整为繁殖生产水稻、小麦、玉米良种。1986至1992年,生产粮食4950吨,其中提供良(原)种458吨。1992年提供良(原)种77吨,其中:杂交稻50吨、大豆3吨、玉米19吨、小麦19吨。
1986至1992年,年年亏损,亏损8.7万元。亏损额最少年份为1986年,亏损0.4万元,1991年因灾年午季作物基本绝收,亏损2.3万元。1992年亏损额下降到0.9万元。七年包干结余1.3万元。
工副业生产有造纸厂、铸造厂等,后停办,仅有商业服务部,年收入不足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