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棉花
本地区棉田布局分散,没有进行过规划。每年各县根据国家下达的棉花种植计划,逐级向下落实棉花种植面积,一般是按农户或按田亩进行平均分配种植任务,宜棉地区适当多安排些种植任务。70年代至80年代,天长、定远两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每年约10万亩,全椒县8—9万亩,其它各县市4—6万亩。1949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11.57万亩,总产量12638担,平均单产5.45公斤。建国后,棉花生产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时起时落,起伏较大。1951年至1955年,每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在17—20万亩,一般年份总产量约3万担以上,单产7.5—12.5公斤。1956年至1959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一般年份种植面积为14万亩左右,总产量3万担以上,单产10公斤以上。1954年和1956年,棉花平均单产只有4.35公斤和4.1公斤,总产量1万余担,只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60年代初,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0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仅3.23万亩,总产量5422担,单产8.35公斤。1963年和1964年棉花生产略有回升,1964年棉花种植面积仅9.89万亩,还不及1949年的水平。1965年以后,国家先后制定一系列优棉政策,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鼓励农民发展棉花生产。当年,全地区种植棉花15.82万亩,总产量66311担,单产达20.95公斤。1970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66万亩,是本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总产量达到177656担,单产16.25公斤。1971年至1984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4万亩以上,一般年份总产量都在20万担以上,单产15公斤以上。1984年,棉花种植面积为45.77万亩,单产31.65公斤,总产量达到289722担,向国家交售皮棉235809担,成为安徽省重点商品棉基地之一。1985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猛下降到28.9万亩,总产量20040担,单产却上升到34.5公斤,是本地区历史上单产最高的一年。1986年至1989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下降。1989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总产量仅12.3万担。1990年后棉花有所回升。是年,棉花种植面积上升到22.52万亩,总产量上升到19万担,1992年,全地区棉花总产量30.4万担。
二、油菜
建国前,本地区各地都种植油菜,主要产区是全椒、天长、滁州三县市,面积不大,产量很低。1949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为5.28万亩,单产21公斤,总产量111.2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27%。建国后至1985年,定远县的油菜种植面积最大,年均5.71万亩,占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的23.73%;全椒、天长二县次之,年均油菜种植面积各为5万亩左右,约占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的21%左右。嘉山县油菜年均种植面积只有1.34万亩,为全地区之末。
50年代,各县油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油菜生产呈波浪式发展态势。1949年至1950年,凤阳、全椒两县未种油菜;1951年凤阳县恢复种植油菜,但次年又中断种植。1951年至1953年,滁县地区每年油菜种植面积约为9—10万亩,年均单产27公斤左右,年均总产量230万公斤左右。1955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6.07万亩,总产量353.28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9.83%。1956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到8.19万亩,总产量148.6万公斤。1959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又上升到15.32万亩,比1949年增长1.9倍;总产量2670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14.55%。60年代,由于“左”的干扰,加上油菜籽价格偏低,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一般年份全地区只种植3万亩左右;1964年油菜种植面积最少,仅2.04万亩;1966年油菜面积最多,也只有5.41万亩。此期,是滁县地区历史上油菜生产的低潮时期,且县际间油菜生产差距较大。1962年凤阳县未种油菜;1963年来安县只种5亩油菜,凤阳县也仅种15亩油菜。50年代至60年代,油菜单产均在50公斤以下,百分之八十的年份单产低于油料作物平均单产的50%左右。1960年和1961年,全地区油菜平均单产仅10余公斤,个别县有的年份油菜单产仅几斤。70年代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发展油菜生产,本地区油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长。1973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9.17万亩,1979年增加到39.46万亩,平均每年扩大种植面积1.25万亩。70年代,百分之七十的年份油菜单产在50公斤以上,少数年份单产也在40公斤以上;全地区只有嘉山县油菜单产在50公斤以下。这一时期,油菜单产比油料作物平均单产低20%,80年代,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适当调整油菜籽收购价格,推广油菜优良品种,采取油菜育苗移、花期喷硼等一系列栽培新技术,油菜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1981年至1984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年平均为83.54万亩,单产100公斤以上,1982年单产高达150公斤;年均总产量为1亿公斤左右,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9.78%,1985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32.32万亩,比1949年扩大24倍,比50年代扩大10倍以上,比60年代扩大50倍以上,比1984年增长82%;总产量达1.45亿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70.81%。此后,全地区油菜生产逐渐稳步发展。这一时期,是本地区油菜生产大发展时期。1992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92.48万亩,总产量为2.19亿公斤。
三、花生
本地区花生的集中产区在境内西部,包括全椒县古河、马厂,滁州市章广、常山、施集,定远县藕塘、池河一带。该地区自然条件适宜花生生长,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70%左右,产量亦高。境内北部凤阳县临淮关、板桥、枣巷、黄湾,嘉山县潘村、泊岗、大平一带土质适宜花生生长,已逐渐成为本地区花生集中产区,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20%左右。境内东部的来安县北部山区和天长县西北部一带,零星种植花生,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10%左右。建国以来,从各县市花生生产情况看,定远县年均种植花生7.7万亩,占全地区花生面积35.31%,总产量占全地区32.88%,位居各县市之首。滁州市“孟洼花生”,果壳纯白,果仁粉红,粒小皮薄,出油率高,畅销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来安县“烟陈小花生”,粒小皮薄,食味浓香,畅销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嘉山县“泊岗花生”,果壳薄,果仁大,色泽艳,食味异,畅销国内各大城市。
1949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15.15万亩,产量780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5%和65.7%;单产59公斤。1950年至1959年,一般年份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在18—23万亩左右,总产量在1000—9000万公斤左右,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8%左右,单产在70—90公斤左右。其中1954年、1959年种植面积最少,只有14万余亩;1955年单产最高,达114公斤。60年代初生活困难时期,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0年至1962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分别为1.01万亩、2.91万亩和6.92万亩。1963年以后,花生生产逐步得到恢复。1965年至1978年,全地区花生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总产量1000万公斤左右,分别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60%,单产50—95公斤左右。其中1967年花生种植面积高达26.33万亩,总产量1130.28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6.59%。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又提高了花生收购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花生生产发展很快。1980年至1985年,全地区年均花生种植面积为40万亩。1980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为45.91万亩,是1978年的2.3倍。1981年花生总产量达到5246.9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36.15%;总产量首次突破“亿斤”大关。1985年花生总产量为5434.5万公斤,创本地区花生总产量最高纪录,是1978年的3.8倍。1986年至1992年,花生生产稳步发展,一般年份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最少的1991年也有34.98万亩。1999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41.83万亩,总产量6426.4万公斤。
四、芝麻
芝麻为本地区传统的油料作物,各地都有种植,其数量不等。从1949年至1985年的总体情况看,嘉山县芝麻种植面积最多,平均每年种植芝麻2.75万亩,总产量0.81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总面积、总产量的24.16%和23.38%;来安县、定远县次之,两县平均每年芝麻种植面积各占全地区的19.23%;天长县芝麻种植面积最少,平均每年只种植芝麻0.33万亩。
1949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为13.22万亩,单产22.5公斤,总产量300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24.99%。50年代,本地区芝麻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年份在15万亩以上。1955年是本地区历史上芝麻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芝麻种植面积达33.29万亩,占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9.36%,单产30.5公斤,总产量1119.27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31.14%。60年代,芝麻种植面积减少,年平均种植面积比50年代约减少50%。1960年芝麻种植面积减少到4.47万亩,是芝麻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总产量仅61.7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18.14%;1962年芝麻单产最低,仅有11.5公斤。1970年至1985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起伏不定。在16年中,有10个年份芝麻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下,有6个年份1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最少的1975年仅有4.62万亩,单产为23公斤,总产量105.93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2.98%,种植面积最多的1982年为12.21万亩,还不及50年代的水平,单产49.5公斤,总产量521.99万公斤,单产和总产均高于60年代以前的水平。1987年至1991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保持在5—7万亩左右。1992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为10.41万亩,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4.2%。
五、苎麻
本地区种植苎麻有百余年历史。百余年前,黄山、潜山两地农民遭灾荒来滁谋生,带来麻根,开始在滁县花山一带种苎麻。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史书记载:“滁州麻类中以苎麻为最盛。”《安徽通志》物产考记载:“民国11年滁县芝麻18455亩,亩斤60斤,总收获量110900斤”。后因战乱,麻类生产下降。民国25年,滁县苎麻种植面积仅2000亩,总产9.5万公斤。抗日战争时期,因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农业资源,苎麻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民国34年,苎麻种植面积仅1000亩。解放后芝麻生产得到恢复。1949年全地区苎麻种植面积上升到3000亩,总产量13.22万公斤。1958年,苎麻种植面积达到4345亩,总产量28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之后,片面注重粮食生产,忽视经济作物生产,苎麻价格低下,苎麻生产每况愈下。1958年至1983年,苎麻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1000—2000亩,总产量5万公斤~10万公斤。之后,由于苎麻在纺织行业中得到充分使用,其价格大大提高。市场以每市斤6—9元的价格收购苎麻。苎麻生产有了广阔的前景,麻农生产积极性高涨。1985年全地区苎麻种植面积发展到3796亩,总产量13.07万公斤。苎麻生产由主产区滁州市发展到除天长县以外的全地区其它各县。
六、黄麻
1964年以前,黄麻在本地区仅零星种植。1965年从江苏、广州等地引进种子,开始较大面积种植。是年,全地区种植黄麻4850亩,其中定远县、嘉山县在千亩以上,凤阳县、来安县、滁州市在500亩左右,天长县、全椒县分别为200余亩和100余亩;总产量16万公斤。后因沤麻、剥麻技术未解决,未能发展起来。1969年至1971年,全地区每年只种植黄麻30亩左右。1978年又重新发展黄麻生产,全地区种植黄麻12625亩,产量100万公斤左右。后因经济效益不高,一般年份黄麻种植面积只有千余亩。1985年黄麻生产再次得到发展,种植面积为22559亩,总产量322万公斤左右,其中凤阳县种植黄麻3000亩以上,嘉山、滁州、全椒在2000亩以上,来安县近2000亩,天长县只种10亩。
七、苘麻
本地区种植苘麻历史悠久。苘麻分布于全地区各地,定远、嘉山、凤阳三县居多,农户一般用于搓绳索,解决农业生产所需,余下在市场出售。1949年,全地区苘麻种植面积34961亩,占全地区麻类种植面积的93%,产量124.89万公斤,占全地区总产量的90%。50年代,全地区苘麻每年种植面积约在2万亩以上,产量80万公斤以上。1960年至1977年,苘麻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产量数千担至万担。1978年后由于尼龙绳的发展,苘麻生产逐年下降,每年种植面积在5000—7000亩。1985年全地区苘麻种植面积下降到4572亩,产量31.55万公斤;其中种植面积最多的嘉山县有2300余亩,种植面积最少的天长县、全椒县只有十几亩或数十亩,其它各县为数百亩。
八、大麻(线麻)
民国年间,全椒、来安两县曾种植大麻。建国后至1978年,二十余年间有十年种过大麻。1951年,全地区种植大麻841亩,总产量1.85万公斤;其中来安县种植面积为662亩,产量0.7万公斤;嘉山县种植178亩,产量0.12万公斤。1952年全地区种植大麻8837亩,其中来安县种植大麻面积为8356亩,占全地区种植面积的95%。滁州、嘉山分别种植300余亩和100余亩,其它各县无种植。1966年全地区种植大麻3969亩,总产量8.63万公斤;其中凤阳县种植面积为1075亩,居各县之首,定远县种植面积仅183亩,其它各县种植面积在数百亩。1978年,仅滁州市种植115亩,产量0.5万公斤,其它各县均无种植。1979年以后大麻在本地区基本绝迹。
九、茶叶
滁县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渊源流长。早在唐代,《唐书·地理志》就有凤阳郡茶叶进贡皇室的记载。宋朝,《安徽茶经》载:“宋朝池州九华和六安寿州的龙芽、休宁白岳金芽、全椒南谯茶、歙县的紫霞茶,都是名茶驰名全国”。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8年)奏准南京供用库岁用茶叶,坐派滁州二百斤”。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陈继儒的《眉公笔记》载,琅琊山出云桑名茶。虽然本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是建国前只是零星种植,50年代初依然如故。1958年推广“南茶北引”,本地区引用皖南茶种,在滁县施集、来安县半塔、嘉山县清平山办起国营茶场,种茶2000余亩。1962年至1964年,全地区仅有茶园300亩左右,60年代末发展到1900余亩。1970年7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德生视察院东时指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努力改变荒山面貌”。同年8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滁县和六安专区及所属霍山、金寨、舒城、定远、凤阳、嘉山、滁县、来安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负责人座谈会,确定滁县专区新辟茶园2.12万亩,生产技术由老茶区对口支援,定远、凤阳、嘉山分别由霍山、舒城、金寨实行县包县,当年共种茶0.2万亩。1971年起,采取地方财政支持和社队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茶种经费问题;并从浙江、福建、皖南、皖西等地陆续购进茶籽150多万公斤。是年,全地区茶园面积达到5990亩,1972年发展到11803亩;1976年茶园发展到71742亩,滁县、嘉山县茶园面积均超过万亩。由于茶园布点多,战线长,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茶园缺棵断垄现象严重,1977年后茶园面积逐渐减少,到1985年实存茶园32710亩。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园也实行承包管理,茶叶生产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规定每发展一亩茶园,国家扶持贷款30元,奖励粮食25公斤;每深挖一亩茶园奖励粮食10公斤、食油1公斤;并制定了退税返利政策。滁县地区行署又规定取消基数,按收购金额计算,每百元茶叶返利18.3元给茶农,执行三年。经济上给茶农实惠,调动了茶农种茶积极性,茶叶产量、品质均得到了提高。1982年,全地区产茶30.44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2.6%,比1981年增长6%,1983年,由于国际市场茶叶行情发生变化,波及国内,茶叶滞销,影响了茶叶生产。1985年,全地区产茶叶22.7万公斤,下降到1978年的水平。1986年以后,全地区茶叶生产有所回升。是年茶叶总产量为28万公斤。此后,全地区茶叶总产量基本上稳定30万公斤左右。
十、烤烟
凤阳、定远是本地区的烟叶主产区。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开始种植从菲律宾传入烟叶,名“晒烟”,当地老百姓又称之为“旱烟”。民国15年(1926年),在凤阳县刘府、武店等地试种英美烟草公司传入的美种烟叶,又名“烤烟”。民国16年至17年,年产量均为250万磅。烤烟试种成功后,英美烟草公司采取提高烟价和援建炕房等手段刺激烤烟生产,仅两、三年时间“烤烟”便取代了“晒烟”。20年代,烤烟年产量已达到300万磅左右,从此,凤阳县成为全国“美种烟叶”三大产区之一。民国22年,凤阳、定远等地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凤阳县庙东和西前两个村庄烟农58户,占两村庄农户总数的73.4%;烤烟种植面积137亩,占两庄耕地面积5.4%。由于凤阳县卷烟手工作坊规模小,烟农所产烟叶98%被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运经上海烟厂,成为他们制作加工的廉价原料。建国后,政府大力扶持烤烟生产,烤烟生产迅速发展,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50年代,年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早在1951年,本地区烤烟就出口到苏联等东欧国家,并赢得了信誉。1965年,全地区烤烟种植面积达18.37万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烤烟生产受挫,年种植面积一般在7万亩以下。随后,由于收购价偏低,效益比较差等各种原因,烤烟生产呈下降趋势。1992年全地区总产量777.4万公斤。
十一、蔬菜、瓜果
民国年间,全地区栽培蔬菜有41种,主要菜种有萝卜、辣椒、菠菜、莴苣、芹、苋、蒜、韭、葱、茭白、南瓜、菜瓜、甜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茄、姜、荸荠莽、毛豆、豌豆等。民国后期,全地区年平均蔬菜种植面积约7万亩,总产量9550万公斤左右。建国前夕,全地区各县城近郊已进行蔬菜集中栽培,售于市场。农村一般农家均于地角田边周围种菜,自产自食,余者出售。建国初,本地区蔬菜产销情况基本同前。1954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增加蔬菜,供应城市的指示,各县都成立了蔬菜初级合作社,固定了蔬菜生产基地。是年,全地区种植蔬菜7032万亩,总产量3650万公斤;其中固定菜地0.68万亩,产量1025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蔬菜总面积、总产量的9.4%和28.1%。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各县城和标准镇附近建立了蔬菜专业队,各县成立了蔬菜经销部,统购包销专业队生产的蔬菜。是年,全地区共种植蔬菜约8.5万亩,总产量425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1万亩,产量1750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11.8%和41.2%。60年代初,由于“左”的错误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城乡人民口粮定量较低,肉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为了度过灾荒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的办法,各地大种蔬菜。1960年至1969年,全地区每年平均种植蔬菜11万亩,总产量达7000万公斤。1963年至1965年,全地区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较好,蔬菜种植面积每年平均在9万亩左右,其中集体菜地3万亩左右,城乡蔬菜供应充足,群众满意,蔬菜经销部还稍有盈余。来安县、滁县开始派员到外省学习草菇等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食用菌生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部分地方撤销了蔬菜专业队,蔬菜面积锐减,蔬菜产量和质量下降,城镇蔬菜供应开始出现“老、大、粗”现象,且品种单调。全地区平均每年种植蔬菜8.5万亩,其中专业菜地仅有900亩左右,分别比1965年下降12.1%和98.6%。1973年以后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是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19.57万亩,其中专业菜地200亩。1977年蔬菜面积19-98万亩,其中专业菜地增加到5000亩,总产量13650万公斤,仍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市场上仍有“老、大、粗”现象。1978年至1979年,全地区年均种植蔬菜17.5万亩,总产量约96500万公斤,专业蔬菜地保持在5000亩左右。1979年,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嘉山等县撤销蔬菜公司,实行自产自销,蔬菜产量增加,品质提高,蔬菜供应充裕,市场活跃。80年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蔬菜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了领导,滁县地区行署成立了蔬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相应地建立了蔬菜工作领导组织,统一领导蔬菜产销工作。大多数蔬菜专业生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明显好转。1980年,全地区种植蔬菜面积20.52万亩,总产量26679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6800亩,产量2300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25公斤。1981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19.5万亩,比上年稍少,总产量283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专业菜地0.76万亩,总产量2460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6.1%。全地区蔬菜产销基本平衡,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935公斤。1982年,全地区扩征了专业菜地,专业菜地增加到0.97万亩。增拨了木材、钢材、水泥、玻璃、架材等菜地基本建设和生产所需的计划物资,支持蔬菜生产。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嘉山等县恢复了蔬菜公司,产销形式上是“大管小活”,百分之七十由蔬菜公司购销,其余自产自销。是年,全地区蔬菜面积19.2万亩,总产量为29830万公斤,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4公斤。1983年以后,蔬菜市场完全开放,产销形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1984年滁州市(县级)实行“小管大活”,即蔬菜公司购销30%,其余自产自销。同时实行粮、煤、菜挂钩的政策,即按蔬菜产量供应菜农口粮和燃料。其它各县全部实行自产自销,蔬菜公司进行余缺调剂,蔬菜市场繁荣,花色品种增多,基本满足消费者需要。1984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3430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2万亩,产量10200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65公斤。1985年,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近郊专业菜地大量被占用,面积逐年减少,远郊的“二线”菜地和季节发生菜地迅速增加。是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为20.3万亩,总产量4200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0.69万亩,产量407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31公斤。1986年以后,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学习外地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后,菜农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市场供应充裕,四季如春,群众满意。农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特别注重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讲究高产高效,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蔬菜生产基地。来安县相官镇的万亩大蒜、双塘乡的千亩茭白,全椒县武岗镇的2000亩丝瓜络、陈浅乡的3000亩浅水藕、二郎口镇的5000亩菠菜—西瓜—水稻复种,凤阳县燃灯乡的万亩毛芋、沿淮千亩大菜园等,亩产值都接近或超过千元收入。1992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0.38万亩扩大到27.11万亩。
全区栽培的瓜果品种除黄瓜、冬瓜、丝瓜、菜瓜、西葫瓜、香瓜等外,还有西瓜、桃、梨、枣、苹果、板栗、葡萄、杏等。苹果主要集中于全区5个国营园艺场,以及天长县十八集、滁州市黄泥、嘉山县祝岗和来安县大余郢等地,总面积0.54万亩。西瓜栽培遍布全区,其中定远县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区首位。葡萄在本区种植历史悠久,但70年代中期前多为零星栽培。80年代后,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开始大面积种植,引进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玫瑰香”、“龙眼”、“金皇后”、“巨峰”、“先锋”等。桃、杏在本区分布很广,是传统的果树品种。但因市场价格低,不易贮藏。70年代后面积不但减少,在全区水果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起少。
全区1949—1992年历年农产品总产量表
本地区棉田布局分散,没有进行过规划。每年各县根据国家下达的棉花种植计划,逐级向下落实棉花种植面积,一般是按农户或按田亩进行平均分配种植任务,宜棉地区适当多安排些种植任务。70年代至80年代,天长、定远两县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每年约10万亩,全椒县8—9万亩,其它各县市4—6万亩。1949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为11.57万亩,总产量12638担,平均单产5.45公斤。建国后,棉花生产有所发展,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时起时落,起伏较大。1951年至1955年,每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在17—20万亩,一般年份总产量约3万担以上,单产7.5—12.5公斤。1956年至1959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一般年份种植面积为14万亩左右,总产量3万担以上,单产10公斤以上。1954年和1956年,棉花平均单产只有4.35公斤和4.1公斤,总产量1万余担,只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60年代初,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0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仅3.23万亩,总产量5422担,单产8.35公斤。1963年和1964年棉花生产略有回升,1964年棉花种植面积仅9.89万亩,还不及1949年的水平。1965年以后,国家先后制定一系列优棉政策,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鼓励农民发展棉花生产。当年,全地区种植棉花15.82万亩,总产量66311担,单产达20.95公斤。1970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4.66万亩,是本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总产量达到177656担,单产16.25公斤。1971年至1984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4万亩以上,一般年份总产量都在20万担以上,单产15公斤以上。1984年,棉花种植面积为45.77万亩,单产31.65公斤,总产量达到289722担,向国家交售皮棉235809担,成为安徽省重点商品棉基地之一。1985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猛下降到28.9万亩,总产量20040担,单产却上升到34.5公斤,是本地区历史上单产最高的一年。1986年至1989年,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下降。1989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总产量仅12.3万担。1990年后棉花有所回升。是年,棉花种植面积上升到22.52万亩,总产量上升到19万担,1992年,全地区棉花总产量30.4万担。
二、油菜
建国前,本地区各地都种植油菜,主要产区是全椒、天长、滁州三县市,面积不大,产量很低。1949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为5.28万亩,单产21公斤,总产量111.2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27%。建国后至1985年,定远县的油菜种植面积最大,年均5.71万亩,占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的23.73%;全椒、天长二县次之,年均油菜种植面积各为5万亩左右,约占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的21%左右。嘉山县油菜年均种植面积只有1.34万亩,为全地区之末。
50年代,各县油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油菜生产呈波浪式发展态势。1949年至1950年,凤阳、全椒两县未种油菜;1951年凤阳县恢复种植油菜,但次年又中断种植。1951年至1953年,滁县地区每年油菜种植面积约为9—10万亩,年均单产27公斤左右,年均总产量230万公斤左右。1955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6.07万亩,总产量353.28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9.83%。1956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到8.19万亩,总产量148.6万公斤。1959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又上升到15.32万亩,比1949年增长1.9倍;总产量2670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14.55%。60年代,由于“左”的干扰,加上油菜籽价格偏低,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一般年份全地区只种植3万亩左右;1964年油菜种植面积最少,仅2.04万亩;1966年油菜面积最多,也只有5.41万亩。此期,是滁县地区历史上油菜生产的低潮时期,且县际间油菜生产差距较大。1962年凤阳县未种油菜;1963年来安县只种5亩油菜,凤阳县也仅种15亩油菜。50年代至60年代,油菜单产均在50公斤以下,百分之八十的年份单产低于油料作物平均单产的50%左右。1960年和1961年,全地区油菜平均单产仅10余公斤,个别县有的年份油菜单产仅几斤。70年代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发展油菜生产,本地区油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增长。1973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9.17万亩,1979年增加到39.46万亩,平均每年扩大种植面积1.25万亩。70年代,百分之七十的年份油菜单产在50公斤以上,少数年份单产也在40公斤以上;全地区只有嘉山县油菜单产在50公斤以下。这一时期,油菜单产比油料作物平均单产低20%,80年代,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适当调整油菜籽收购价格,推广油菜优良品种,采取油菜育苗移、花期喷硼等一系列栽培新技术,油菜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1981年至1984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年平均为83.54万亩,单产100公斤以上,1982年单产高达150公斤;年均总产量为1亿公斤左右,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9.78%,1985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32.32万亩,比1949年扩大24倍,比50年代扩大10倍以上,比60年代扩大50倍以上,比1984年增长82%;总产量达1.45亿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70.81%。此后,全地区油菜生产逐渐稳步发展。这一时期,是本地区油菜生产大发展时期。1992年全地区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92.48万亩,总产量为2.19亿公斤。
三、花生
本地区花生的集中产区在境内西部,包括全椒县古河、马厂,滁州市章广、常山、施集,定远县藕塘、池河一带。该地区自然条件适宜花生生长,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70%左右,产量亦高。境内北部凤阳县临淮关、板桥、枣巷、黄湾,嘉山县潘村、泊岗、大平一带土质适宜花生生长,已逐渐成为本地区花生集中产区,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20%左右。境内东部的来安县北部山区和天长县西北部一带,零星种植花生,每年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地区10%左右。建国以来,从各县市花生生产情况看,定远县年均种植花生7.7万亩,占全地区花生面积35.31%,总产量占全地区32.88%,位居各县市之首。滁州市“孟洼花生”,果壳纯白,果仁粉红,粒小皮薄,出油率高,畅销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来安县“烟陈小花生”,粒小皮薄,食味浓香,畅销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嘉山县“泊岗花生”,果壳薄,果仁大,色泽艳,食味异,畅销国内各大城市。
1949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15.15万亩,产量780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5%和65.7%;单产59公斤。1950年至1959年,一般年份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在18—23万亩左右,总产量在1000—9000万公斤左右,约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8%左右,单产在70—90公斤左右。其中1954年、1959年种植面积最少,只有14万余亩;1955年单产最高,达114公斤。60年代初生活困难时期,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60年至1962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分别为1.01万亩、2.91万亩和6.92万亩。1963年以后,花生生产逐步得到恢复。1965年至1978年,全地区花生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总产量1000万公斤左右,分别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60%,单产50—95公斤左右。其中1967年花生种植面积高达26.33万亩,总产量1130.28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66.59%。1979年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又提高了花生收购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花生生产发展很快。1980年至1985年,全地区年均花生种植面积为40万亩。1980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为45.91万亩,是1978年的2.3倍。1981年花生总产量达到5246.95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36.15%;总产量首次突破“亿斤”大关。1985年花生总产量为5434.5万公斤,创本地区花生总产量最高纪录,是1978年的3.8倍。1986年至1992年,花生生产稳步发展,一般年份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最少的1991年也有34.98万亩。1999年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41.83万亩,总产量6426.4万公斤。
四、芝麻
芝麻为本地区传统的油料作物,各地都有种植,其数量不等。从1949年至1985年的总体情况看,嘉山县芝麻种植面积最多,平均每年种植芝麻2.75万亩,总产量0.81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总面积、总产量的24.16%和23.38%;来安县、定远县次之,两县平均每年芝麻种植面积各占全地区的19.23%;天长县芝麻种植面积最少,平均每年只种植芝麻0.33万亩。
1949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为13.22万亩,单产22.5公斤,总产量300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24.99%。50年代,本地区芝麻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年份在15万亩以上。1955年是本地区历史上芝麻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芝麻种植面积达33.29万亩,占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9.36%,单产30.5公斤,总产量1119.27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31.14%。60年代,芝麻种植面积减少,年平均种植面积比50年代约减少50%。1960年芝麻种植面积减少到4.47万亩,是芝麻种植面积最少的一年,总产量仅61.7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18.14%;1962年芝麻单产最低,仅有11.5公斤。1970年至1985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起伏不定。在16年中,有10个年份芝麻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下,有6个年份1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最少的1975年仅有4.62万亩,单产为23公斤,总产量105.93万公斤,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2.98%,种植面积最多的1982年为12.21万亩,还不及50年代的水平,单产49.5公斤,总产量521.99万公斤,单产和总产均高于60年代以前的水平。1987年至1991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保持在5—7万亩左右。1992年,全地区芝麻种植面积为10.41万亩,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4.2%。
五、苎麻
本地区种植苎麻有百余年历史。百余年前,黄山、潜山两地农民遭灾荒来滁谋生,带来麻根,开始在滁县花山一带种苎麻。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史书记载:“滁州麻类中以苎麻为最盛。”《安徽通志》物产考记载:“民国11年滁县芝麻18455亩,亩斤60斤,总收获量110900斤”。后因战乱,麻类生产下降。民国25年,滁县苎麻种植面积仅2000亩,总产9.5万公斤。抗日战争时期,因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农业资源,苎麻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民国34年,苎麻种植面积仅1000亩。解放后芝麻生产得到恢复。1949年全地区苎麻种植面积上升到3000亩,总产量13.22万公斤。1958年,苎麻种植面积达到4345亩,总产量28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之后,片面注重粮食生产,忽视经济作物生产,苎麻价格低下,苎麻生产每况愈下。1958年至1983年,苎麻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1000—2000亩,总产量5万公斤~10万公斤。之后,由于苎麻在纺织行业中得到充分使用,其价格大大提高。市场以每市斤6—9元的价格收购苎麻。苎麻生产有了广阔的前景,麻农生产积极性高涨。1985年全地区苎麻种植面积发展到3796亩,总产量13.07万公斤。苎麻生产由主产区滁州市发展到除天长县以外的全地区其它各县。
六、黄麻
1964年以前,黄麻在本地区仅零星种植。1965年从江苏、广州等地引进种子,开始较大面积种植。是年,全地区种植黄麻4850亩,其中定远县、嘉山县在千亩以上,凤阳县、来安县、滁州市在500亩左右,天长县、全椒县分别为200余亩和100余亩;总产量16万公斤。后因沤麻、剥麻技术未解决,未能发展起来。1969年至1971年,全地区每年只种植黄麻30亩左右。1978年又重新发展黄麻生产,全地区种植黄麻12625亩,产量100万公斤左右。后因经济效益不高,一般年份黄麻种植面积只有千余亩。1985年黄麻生产再次得到发展,种植面积为22559亩,总产量322万公斤左右,其中凤阳县种植黄麻3000亩以上,嘉山、滁州、全椒在2000亩以上,来安县近2000亩,天长县只种10亩。
七、苘麻
本地区种植苘麻历史悠久。苘麻分布于全地区各地,定远、嘉山、凤阳三县居多,农户一般用于搓绳索,解决农业生产所需,余下在市场出售。1949年,全地区苘麻种植面积34961亩,占全地区麻类种植面积的93%,产量124.89万公斤,占全地区总产量的90%。50年代,全地区苘麻每年种植面积约在2万亩以上,产量80万公斤以上。1960年至1977年,苘麻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产量数千担至万担。1978年后由于尼龙绳的发展,苘麻生产逐年下降,每年种植面积在5000—7000亩。1985年全地区苘麻种植面积下降到4572亩,产量31.55万公斤;其中种植面积最多的嘉山县有2300余亩,种植面积最少的天长县、全椒县只有十几亩或数十亩,其它各县为数百亩。
八、大麻(线麻)
民国年间,全椒、来安两县曾种植大麻。建国后至1978年,二十余年间有十年种过大麻。1951年,全地区种植大麻841亩,总产量1.85万公斤;其中来安县种植面积为662亩,产量0.7万公斤;嘉山县种植178亩,产量0.12万公斤。1952年全地区种植大麻8837亩,其中来安县种植大麻面积为8356亩,占全地区种植面积的95%。滁州、嘉山分别种植300余亩和100余亩,其它各县无种植。1966年全地区种植大麻3969亩,总产量8.63万公斤;其中凤阳县种植面积为1075亩,居各县之首,定远县种植面积仅183亩,其它各县种植面积在数百亩。1978年,仅滁州市种植115亩,产量0.5万公斤,其它各县均无种植。1979年以后大麻在本地区基本绝迹。
九、茶叶
滁县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渊源流长。早在唐代,《唐书·地理志》就有凤阳郡茶叶进贡皇室的记载。宋朝,《安徽茶经》载:“宋朝池州九华和六安寿州的龙芽、休宁白岳金芽、全椒南谯茶、歙县的紫霞茶,都是名茶驰名全国”。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8年)奏准南京供用库岁用茶叶,坐派滁州二百斤”。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陈继儒的《眉公笔记》载,琅琊山出云桑名茶。虽然本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是建国前只是零星种植,50年代初依然如故。1958年推广“南茶北引”,本地区引用皖南茶种,在滁县施集、来安县半塔、嘉山县清平山办起国营茶场,种茶2000余亩。1962年至1964年,全地区仅有茶园300亩左右,60年代末发展到1900余亩。1970年7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德生视察院东时指出:“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努力改变荒山面貌”。同年8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召开滁县和六安专区及所属霍山、金寨、舒城、定远、凤阳、嘉山、滁县、来安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负责人座谈会,确定滁县专区新辟茶园2.12万亩,生产技术由老茶区对口支援,定远、凤阳、嘉山分别由霍山、舒城、金寨实行县包县,当年共种茶0.2万亩。1971年起,采取地方财政支持和社队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茶种经费问题;并从浙江、福建、皖南、皖西等地陆续购进茶籽150多万公斤。是年,全地区茶园面积达到5990亩,1972年发展到11803亩;1976年茶园发展到71742亩,滁县、嘉山县茶园面积均超过万亩。由于茶园布点多,战线长,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茶园缺棵断垄现象严重,1977年后茶园面积逐渐减少,到1985年实存茶园32710亩。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园也实行承包管理,茶叶生产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局面。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规定每发展一亩茶园,国家扶持贷款30元,奖励粮食25公斤;每深挖一亩茶园奖励粮食10公斤、食油1公斤;并制定了退税返利政策。滁县地区行署又规定取消基数,按收购金额计算,每百元茶叶返利18.3元给茶农,执行三年。经济上给茶农实惠,调动了茶农种茶积极性,茶叶产量、品质均得到了提高。1982年,全地区产茶30.44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32.6%,比1981年增长6%,1983年,由于国际市场茶叶行情发生变化,波及国内,茶叶滞销,影响了茶叶生产。1985年,全地区产茶叶22.7万公斤,下降到1978年的水平。1986年以后,全地区茶叶生产有所回升。是年茶叶总产量为28万公斤。此后,全地区茶叶总产量基本上稳定30万公斤左右。
十、烤烟
凤阳、定远是本地区的烟叶主产区。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开始种植从菲律宾传入烟叶,名“晒烟”,当地老百姓又称之为“旱烟”。民国15年(1926年),在凤阳县刘府、武店等地试种英美烟草公司传入的美种烟叶,又名“烤烟”。民国16年至17年,年产量均为250万磅。烤烟试种成功后,英美烟草公司采取提高烟价和援建炕房等手段刺激烤烟生产,仅两、三年时间“烤烟”便取代了“晒烟”。20年代,烤烟年产量已达到300万磅左右,从此,凤阳县成为全国“美种烟叶”三大产区之一。民国22年,凤阳、定远等地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凤阳县庙东和西前两个村庄烟农58户,占两村庄农户总数的73.4%;烤烟种植面积137亩,占两庄耕地面积5.4%。由于凤阳县卷烟手工作坊规模小,烟农所产烟叶98%被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运经上海烟厂,成为他们制作加工的廉价原料。建国后,政府大力扶持烤烟生产,烤烟生产迅速发展,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50年代,年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早在1951年,本地区烤烟就出口到苏联等东欧国家,并赢得了信誉。1965年,全地区烤烟种植面积达18.37万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烤烟生产受挫,年种植面积一般在7万亩以下。随后,由于收购价偏低,效益比较差等各种原因,烤烟生产呈下降趋势。1992年全地区总产量777.4万公斤。
十一、蔬菜、瓜果
民国年间,全地区栽培蔬菜有41种,主要菜种有萝卜、辣椒、菠菜、莴苣、芹、苋、蒜、韭、葱、茭白、南瓜、菜瓜、甜瓜、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茄、姜、荸荠莽、毛豆、豌豆等。民国后期,全地区年平均蔬菜种植面积约7万亩,总产量9550万公斤左右。建国前夕,全地区各县城近郊已进行蔬菜集中栽培,售于市场。农村一般农家均于地角田边周围种菜,自产自食,余者出售。建国初,本地区蔬菜产销情况基本同前。1954年,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增加蔬菜,供应城市的指示,各县都成立了蔬菜初级合作社,固定了蔬菜生产基地。是年,全地区种植蔬菜7032万亩,总产量3650万公斤;其中固定菜地0.68万亩,产量1025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蔬菜总面积、总产量的9.4%和28.1%。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各县城和标准镇附近建立了蔬菜专业队,各县成立了蔬菜经销部,统购包销专业队生产的蔬菜。是年,全地区共种植蔬菜约8.5万亩,总产量425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1万亩,产量1750万公斤,分别占全地区11.8%和41.2%。60年代初,由于“左”的错误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城乡人民口粮定量较低,肉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为了度过灾荒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的办法,各地大种蔬菜。1960年至1969年,全地区每年平均种植蔬菜11万亩,总产量达7000万公斤。1963年至1965年,全地区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较好,蔬菜种植面积每年平均在9万亩左右,其中集体菜地3万亩左右,城乡蔬菜供应充足,群众满意,蔬菜经销部还稍有盈余。来安县、滁县开始派员到外省学习草菇等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食用菌生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部分地方撤销了蔬菜专业队,蔬菜面积锐减,蔬菜产量和质量下降,城镇蔬菜供应开始出现“老、大、粗”现象,且品种单调。全地区平均每年种植蔬菜8.5万亩,其中专业菜地仅有900亩左右,分别比1965年下降12.1%和98.6%。1973年以后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是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19.57万亩,其中专业菜地200亩。1977年蔬菜面积19-98万亩,其中专业菜地增加到5000亩,总产量13650万公斤,仍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市场上仍有“老、大、粗”现象。1978年至1979年,全地区年均种植蔬菜17.5万亩,总产量约96500万公斤,专业蔬菜地保持在5000亩左右。1979年,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嘉山等县撤销蔬菜公司,实行自产自销,蔬菜产量增加,品质提高,蔬菜供应充裕,市场活跃。80年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蔬菜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了领导,滁县地区行署成立了蔬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相应地建立了蔬菜工作领导组织,统一领导蔬菜产销工作。大多数蔬菜专业生产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明显好转。1980年,全地区种植蔬菜面积20.52万亩,总产量26679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6800亩,产量2300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25公斤。1981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19.5万亩,比上年稍少,总产量283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专业菜地0.76万亩,总产量2460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1.7%和6.1%。全地区蔬菜产销基本平衡,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935公斤。1982年,全地区扩征了专业菜地,专业菜地增加到0.97万亩。增拨了木材、钢材、水泥、玻璃、架材等菜地基本建设和生产所需的计划物资,支持蔬菜生产。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嘉山等县恢复了蔬菜公司,产销形式上是“大管小活”,百分之七十由蔬菜公司购销,其余自产自销。是年,全地区蔬菜面积19.2万亩,总产量为29830万公斤,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4公斤。1983年以后,蔬菜市场完全开放,产销形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1984年滁州市(县级)实行“小管大活”,即蔬菜公司购销30%,其余自产自销。同时实行粮、煤、菜挂钩的政策,即按蔬菜产量供应菜农口粮和燃料。其它各县全部实行自产自销,蔬菜公司进行余缺调剂,蔬菜市场繁荣,花色品种增多,基本满足消费者需要。1984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3430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2万亩,产量10200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265公斤。1985年,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近郊专业菜地大量被占用,面积逐年减少,远郊的“二线”菜地和季节发生菜地迅速增加。是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为20.3万亩,总产量42000万公斤,其中专业菜地0.69万亩,产量407万公斤;全地区每天人均占有蔬菜0.31公斤。1986年以后,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学习外地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后,菜农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市场供应充裕,四季如春,群众满意。农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特别注重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讲究高产高效,各地出现了大面积的蔬菜生产基地。来安县相官镇的万亩大蒜、双塘乡的千亩茭白,全椒县武岗镇的2000亩丝瓜络、陈浅乡的3000亩浅水藕、二郎口镇的5000亩菠菜—西瓜—水稻复种,凤阳县燃灯乡的万亩毛芋、沿淮千亩大菜园等,亩产值都接近或超过千元收入。1992年,全地区蔬菜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0.38万亩扩大到27.11万亩。
全区栽培的瓜果品种除黄瓜、冬瓜、丝瓜、菜瓜、西葫瓜、香瓜等外,还有西瓜、桃、梨、枣、苹果、板栗、葡萄、杏等。苹果主要集中于全区5个国营园艺场,以及天长县十八集、滁州市黄泥、嘉山县祝岗和来安县大余郢等地,总面积0.54万亩。西瓜栽培遍布全区,其中定远县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区首位。葡萄在本区种植历史悠久,但70年代中期前多为零星栽培。80年代后,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开始大面积种植,引进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玫瑰香”、“龙眼”、“金皇后”、“巨峰”、“先锋”等。桃、杏在本区分布很广,是传统的果树品种。但因市场价格低,不易贮藏。70年代后面积不但减少,在全区水果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起少。
全区1949—1992年历年农产品总产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