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本地区中部,境内南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种植作物种类和耕作形式各异。分水岭以北的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为黄淮麦产区,分水岭以南的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四县市为长江中下游稻作区。因此,全地区有多种形式耕作制度。
建国前,本地区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年一熟制,只有部分条件较为好的农田采用二年三熟制或一年两熟制。秋种以小麦、大麦为主,兼种豌豆、蚕豆、油菜;春种以玉米、高粱、山芋、棉花为主,夏种以水稻、花生、大豆为主,兼种旱粮作物和经济作物。圩区低洼田和岗丘冲田,一般为冬春休闲,积水沤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岗丘旱地和缺水的薄瘠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春山芋、春玉米、春花生、棉花,秋后翻耕休闲,冻堡越冬。部分条件较好的良田采用一年两熟制,稻作区主要采用稻麦、稻油轮作;麦产区主要采用麦类—玉米、麦类—山芋、麦类—豆类、小麦(油菜)—夏烟等轮作形式。也有小麦套花生—水稻,玉米—小麦—水稻、山芋—春烟—小麦轮作的两年三熟制。早粮作物普遍采用田间套种的方式,一般为小麦和豌豆混种,麦田沟边套种蚕豆,玉米田内套种大豆、豇豆,棉花田内套种芝麻、绿豆等。1949年,全地区水稻播种面积仅有329.93万亩,近三分之一的水稻田不能轮作种麦。
建国初期,基本上是沿袭以粮食生产为主,以稻麦连作为代表的传统的耕作制度。1953年,实施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三改”措施,要求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实行套种、间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耐涝耐旱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全地区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推行该措施。兴修农田水利,治理沤水田,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早稻、双季稻、旱粮作物和经济作物,改一年一熟为稻麦轮作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两熟制。1955年,全地区水稻播种面积382.73万亩,小麦播种面积为442.58万亩。实行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适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茬口协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良了土壤,达到了增产增收目的。稻作区部分地方还试行油—稻—稻、绿肥—稻—稻,一年三熟制。1956年,全地区复种指数达到176.1%,其中午收面积为509.78万亩,比1949年增长87.2%,水稻播种面积为508.67万亩,比1949年增长54.16%。但因水利、肥料和农业气候等因素制约,品种不配套,“三改”收效甚微。1958年以后,“三改”工作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1959年,全地区复种指数由1958年的166.5%下降到151.7%;1961年下降到131.8%,仅略高于1949年的水平,有的县还不及1949年的水平。1965年以后,农业进行调整,耕作制度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各县先后从外地引进红花草、苕子、紫花豌豆等绿肥作物。全椒、定远两县率先推行“一麦加三早(早稻、早山芋、早玉米)、苕子、红花草”的耕作措施;天长县推广袖菜、绿肥、棉花和双季稻,试行肥——稻——稻、一肥一稻、一油一稻、一麦一稻、一麦一豆等多种形式的轮作制度。1965年,全地区复种指数恢复到143.7%,比1961年增加11.9%。此期主要是稳定了小麦、水稻和大豆的播种面积。由于绿肥面积不大,不能满足养地的需要,且薯类作物面积扩大,对土壤肥力消耗过多,造成用地和用地矛盾过大,使农业产量提高不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以水稻、山芋等高产作物为主,排斥全面发展,复种指数一直在140%左右徘徊。
70年代是本地区耕作制度大改革时期。70年代初期,在全地区提出“一麦加三早、袖菜、苕子、红花草“的口号,调整了农作物布局。当时主要是缩小小麦、中稻播种面积,扩大早稻、春山芋、春玉米、油菜、双季晚稻、绿肥的播种面积。推行以油——稻——稻、肥——稻——稻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三熟制。1975年,全地区早稻播种面积达73.14万亩,比1965年增加56.94万亩;春玉米播种面积为38.22万亩,比1965年增加16.42万亩;春山芋播种面积为29.55万亩,比1965年增加21.66万亩,油菜播种面积为32.66万亩,比1965年增加30.17万亩,绿肥播种面积为106.77万亩,比1965年增长20倍。是年,全地区复种指数上升到153.5%。1976年绿肥播种面积扩大到131万亩。1977年全地区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发展到50.65万亩,其中稻作区四县市双季晚稻面积为43.42万亩,占全地区双季晚稻面积的85.71%。全地区复种指数上升到160.8%。生产实践表明,一年三熟制并不适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其效果不理想。具体原因是:早稻因季节的限制,春季低温育种困难,早稻秧苗栽后遇到四月中旬冷空气威胁,秧苗不发,产量低;早稻田前期温度偏低,绿肥得不到充分腐烂,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使早稻秧容易出现停苗现象;双季晚稻生长后期遇到低温,不能安全齐穗而减产;双季晚稻生长后期常遇到夹秋旱,水利设施差的地方往往造成绝收;在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造成农活集中,人畜力不足,劳动强度大,农民承受不了。双季晚稻产量往往不如一季稻产量高。且费工费时费成本,因此群力说,“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同时还造成晚茬麦增多,影响次年午季收成。加上轮作形式多,耕作布局乱,农事难以安排。70年代后期,本地区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不再采用一年三熟制,而采用以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为主要内容的一年两熟制。尤其是在全地区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后,粮食产量普遍提高。一麦一稻轮作制深受农民欢迎。全地区一麦一稻的播种面积每年都以几十万亩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在全地区推广油菜下冲,实行一油一稻轮作制。油菜的花叶落在田里增加了土壤的有机养料,且生长期短,可以早腾茬,促进了粮食增产,一油一稻轮作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耕作制度。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每年都以十几万亩的速度增加。而绿肥和双季晚稻的播种面积逐年大幅度减少。1985年,全地区小麦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达到187.23万亩,比1984年增加55.6万亩,比1979年增加165.83万亩;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的播种面积达到万亩;绿肥只有稻作区的天长、来安、滁州、全椒四县市尚有零星种植,总计仅有4.6万亩。双季晚稻绝迹,仅有部分早稻和少量的单季晚稻。1985年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全地区普遍推广使用,杂交油菜和杂交水稻轮作制度深受农民欢迎,其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小麦——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水稻轮作形式成为全地区耕作制度的主体。有的地方亦有蒜——稻、油菜——棉花、小麦——马铃薯、油菜——花生等新的一年两熟制。境内南部稻作区一些地方还有油瓜稻、油玉米稻等形式的一年三熟制。随着改沤治冲和间混套种面积的增加,全地区土地资源和光能利用率不断提高。1986年至1992年,全地区耕地面积由632.5万亩减少到623.5万亩,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却由1986年的1115.7万亩增加到1164.95万亩,复种指数由1986年的176.5%增加到186.5%,提高10.1%。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