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全区境内河流总长约1500公里,边界河流总长300公里,均为天然河道。建国前,河道弯曲淤浅,河堤低矮,比降陡缓不一,排洪不畅,中、下游两岸低洼地带,常受洪涝之灾。建国后,针对不同情况,对全区河道先后进行疏浚,裁弯取直,退堤拓宽,修筑新堤,加高培厚老堤,建造拦河闸坝和蓄水工程,清除河道阻水障碍,使河道的排洪、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一、淮河水系
(一)泊岗淮河引水工程
泊岗引河系一段淮河干流改道工程。淮河以北的崇、演、窑河来水由该段老淮河经下草湾,开分洪道直接入洪泽湖)在浮山以东,新开泊岗引河使内外水分流,从而减轻干流洪峰流量。引河向东穿过大义集与前官庄之间,至阚台子北侧,接通老河道止,长7035公里。梯形复式断面,可泄淮河洪水流量8500立方米每秒。
泊岗引河工程第一期工程于1952年11月开工,由滁县、宿县、六安三个专区13万民工完成。1953年9月第二期工程由省劳改队施工,1954年完成。共完成土方1754.17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大大减少了嘉山县潘村湖洼地行洪的机遇。
(二)淮河干流堤防加高培厚
本区境内淮河堤防在淮河右岸,为行洪堤。分上、下两段:上段在凤阳县境内,西起蚌(埠)凤(阳)交界处门台子柳石村,东至凤(阳)五(河)交界处之小溪河西侧,包括方邱湖堤、临东圈堤、曼干段和花园湖堤四个部分。下段在嘉山县境内,西起浮山东侧,向东至阚台子折向南,至马岗咀止,包括浮苏段和安淮坪圈堤、泊岗圈堤和淮北大堤的一段。建国后,多次对这些淮堤加高培厚,并经每年汛前汛后维修加固,已能安全抗御设计洪水。至1992年底,凤阳县境内淮堤,堤顶宽已达8米,内外坡均为1:2.5,堤顶高程22.48—19.29米;嘉山县境内堤顶高程为19.5—17.0米,顶宽4—6米。在加高堤防的同时,本区十分重视沿淮滩地和行洪区内的建筑物、树木、芦苇等障碍物清理工作。1972年国务院下令清障后,凤阳县完成20项,其中河道阻水13项,行洪区阻水7项,共清滁土方39万立方米,拆除房屋30间,铲除芦苇117亩,柳树5000棵)门台子电力排灌站引水明渠改为地下涵,并铲平渠埂。嘉山县清除阻水土方7.7万立方米、芦苇30亩、自生柳55亩、柳树40万棵、紫穗槐7.4万亩。
(三)淮河支流治理
窑河治理民国27—36年(1938—1947年),黄河南泛入淮期间,窑河自高塘湖出口至入淮河口淤浅,平均淤深1.5米。1950年,凤阳县出工清淤疏浚,长7.5公里,疏浚后,河底高程13.0米,河底宽30米,完成土方908万立方米。1965年,为保护淮南铁路和炉桥镇及其附近1.62万亩耕地,自铁路西严涧河左岸至洛河右岸圈筑炉桥圩,全长10.8公里,中部建北湖闸,为炉桥电灌站一级引水渠的进水闸。1959—1966年建成炉桥电力大型灌溉站,共设6级7个站,提引高塘湖水从16.5米至96米高程,灌溉定远西部农田。1970—1972年,定远县分别在沛、洛河上游扩建和增建了齐顾郑和芝麻两座中型水库,各自控制42.4和49.4平方公里,既拦蓄当地迳流,又作为炉桥电力抽水站的反调节水库。1972年,凤阳县在官塘小新庄建成官塘电力灌溉站,分3级从16.4米提水到60米高程,灌溉凤阳西部13.3万亩耕地。在治理窑河过程中,定远县境内还搞了小型引水灌溉工程,主要有响水坝、古城坝和洛河坝工程。响水坝位于定远县永康镇北洛河上,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雍正年间重修,1945年拆毁,1950年重建。1972年,在其上游建成芝麻水库,主要水源珍珠泉被拦截,原灌区划归芝麻水库,响水坝工程包括其灌溉渠系仍发挥作用。炉桥电灌站三级北干渠利用其坝上蓄水区穿过洛河,向古城坝输水;响水坝上又增建园管流槽供芝麻水库南干渠一文渠向洛河以北送水。古城坝1954年修建,位于永康镇北古城河上。坝上有“少十步”、“大滚锅”两泉眼,泉流0.17立方米每秒,灌溉3.4万亩,现与炉桥三级北干渠相连。洛河坝,位于青洛镇附近,集水面积194平方公里,1956年兴建,坝长70米。1974年炉桥站配套时,坝上加做扇形浮体闸,作为二级站引水渠使用。
濠河治理1956至1958年,先后在漠河上游建成官沟、凤阳山水库,控制来水面积230平方公里。1975年秋疏浚下游河道,自大通桥至大淮口裁弯取直;拓宽河床,新开河道17公里。两岸筑堤,堤距120米,堤顶高程21米,保护面积3.6万亩。
板桥河治理1975年疏浚下游河道,自津浦铁路至花园湖一段长8.7公里裁弯取直,开新河,筑新堤。
小溪河治理1959年于小溪河上游建成燃灯寺水库,控制面积173平方公里。
池河治理池河是淮河上的一条大支流,干流全长245公里,蜿蜒于江淮分水岭和凤阳山之间,支流众多,源短坡陡。1958年以后,先后在上、中游支流上建成了解放、城北、桑涧、青春、黄桥、南店、墩子王、新集、岱山等中型水库和其他小型蓄水工程,兴灌溉之利,兼滞蓄部分洪水,减轻干流洪水灾害。1976年,定远县掀起“百库大战”,在连江坝上游干流上修筑江巷大型水库,因填土质量太差,又遇基本建设投资紧缩,开工不久便停工。1978年大早,定远县水库塘坝全部干涸,又无外水提引救急,受灾严重。是年冬,女山湖引淮灌溉工程开工,在女山湖设一级枢纽,抽水入女山湖,经山许二级枢纽、池河三级枢纽翻水供定远县东部和沿池河两岸耕地灌溉水源。女山湖一级枢纽工程平时可拦蓄当地迳流,抬高女山湖蓄水位,全面发挥了蓄水、排涝和航运效益。二、三级枢纽因面上配套工程未做扎仍未发挥效益。
女山湖引淮工程施工时共进行两段疏浚工程:一段自洪山头入淮处至女山湖抽水站引水渠口,长7公里,1981年用吸扬式挖泥机船开挖底高8米,底宽25米的航道;一段从池河入女山湖处之磨石口起至山许二级枢纽抽水站进水渠口,用人工疏浚,底高9一9.5米,底宽40米,堤距300米。现己完成山许闸至南沙河入池河处4.4公里。1990年嘉山县对明光至女山湖段九道湾进行裁弯取直,挖河土方堆筑两岸堤防,自砖瓦厂至后台子原长8.7公里,裁弯后长6.2公里,新河底高11米,底宽43米,堤距350米,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按十年一遇设计,通过流量1340立方米每秒。1991年,定远县组织劳力对石角桥下游进行疏浚,长4公里,河底高程20.0米,底宽20.0米,河中心至新堤平均距离250米,按5年一遇设计,通过流量760.0立方米每秒。
潘村湖圈圩1952年淮河干流自柳巷至阚台子裁弯,开挖泊岗引河。引河以南形成潘村湖圈圩,并定为行洪区。后逐年维修加高圩堤,开挖排水干沟,建太平闸。圈堤又名浮苏段,起自浮山以东的东西涧,过小柳巷,沿泊岗引河,经阚台子转向南,沿淮河至双炮楼又向西转入沿女山湖滩地的苏堤至苏拐止,全长39.4公里。加上西部东西涧至苏拐的护岗河堤段(1956年竣工)圈堤全长53.7公里。圈堤内有四个乡镇,一个潘村湖国营农场,总面积94.7平方公里。
安淮圩圈圩1960年原蚌埠地区组织劳力进行池河出口改道施工,计划在女山湖出口三城河王咀地处筑坝堵死原出口,自王咀起另挖新河,由王咀向东北至孟台子,再沿苏堤南向东至双炮楼入淮。利用挖河土方,在右岸筑新堤,至双炮楼后,再沿淮河经大码头、小码头、张凤滩至保应滩,再向西南至旧县镇岗地封闭,形成大安淮坪(又称大丰收坪),但未完成,1961年停工。1963年以后,苏堤以南陆续圈一些小圩,如对龙圩、对龙外圩、小安淮圩、鱼农圩、钱西圩,朝阳圩等。1975年,又由苏拐子向南、再沿三城河向东南筑堤到小码头,将诸小圩连并成一大圩,取名丰收圩。1978年女山湖建闸时,又筑上、下封闭堤,与丰收圩堤相接,扩大圩内面积达5万亩。该圩处于潘村湖洼行洪区出口下游,亦为行洪区,与潘村湖行洪区同级。
二、高邮湖水系
(一)堤防治理
天长县高邮湖地带,地势低洼,原有圩堤小而多,堤身低矮单簿,抗灾能力极低。新中国建立后,逐年进行堤防整治,在原有小圩的基础上,逐步联圩并圩,培修加固,建成高邮湖大堤。主要河道疏浚时结合开挖修筑两岸堤防。
建国初期,先并金山、三藩、新河等圩;1965年并成三汤圩,形成洋湖以南干堤。1957年结合新白塔河开挖,筑成大圩南堤;1966年大旱,高邮湖水位低落,取湖土筑友好、小关、沂湖、洋湖段堤防。1967—1970年培修铜龙河口至新白塔河口及其南侧马汉河到桃园河口两大堤段,成为高邮湖干堤。全长34公里,堤顶高程11.5米,顶宽6米。共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迎湖面干砌块石护坡8.85万立方米,涵闸15处。1972年,因江苏省扩建淮河大江水道,大江流量增至1.2万立方米每秒,相应高邮湖设计洪水位提高至9.5米,要求高邮湖干堤堤顶高程加至12.5米,于1974年、1975年进一步加高培厚。至1977年统计,又完成土方200万立方米,干砌块石护坡17.3万立方米。1991年经省水利厅批准继续加固,分南北两段,北段自铜龙河口至新白塔河口,长18公里,南段自新白塔河口至秦楠河内,长16公里。堤顶高程12.50米,计划投资3500万元,完成土方301万立方米,块石护坡13.22万立方米。该工程己于1991年冬开始实施,计划1995年竣工。
直接注入高邮湖的新白塔河、铜龙河、秦楠河及其支流桃园河,下游河段两岸地面均较低洼,先后加筑堤防与高邮湖干堤连接封闭,成为高邮湖大堤的一部分,形成一个防洪整体。新白塔河堤,从石梁至河口,长33公里,左右岸均为确保堤,堤顶高程15—11.5米,顶宽4—15米。内河堤防包括杨村河、老白塔河、王桥河、沂龙河、沂湖、洋湖等,均在高邮湖干堤内。河、湖入高邮湖口,均有涵闸控制。它们虽不受高邮湖洪水直接威协,但易受上游洪水侵袭,因而也修筑堤防总长183.8公里,堤顶高程8.5—10.6米。
(二)河道治理
较大的治理工程主要有白塔河、铜龙河、王桥河和秦楠河等。
白塔河白塔河是天长县境内的一条大河,既是境内中部的主要排洪通道,又是引提高邮湖水灌溉的重要渠道和水运主动脉。老河河道弯曲狭窄,泄洪能力小。建国前极少治理,据记载,仅于民国23年(1934年)疏浚过一段,“疏浚河长1191丈,完成土方3181老方”。建国后,1950年即开始局部治理,先从天长县城北门外百观起,经东门泰山庙、西感荡、徐家跳、黑塘埂到齐丫湖入邮湖,开挖新白塔河,长14.3公里,底宽60—92米,河底高程6—5米。先后动员民工3.15万人,结合整治大圩堤,共完成土方311.43万立方米,其中河道开挖202.68万立方米,筑堤108.75万立方米;同时新建排涝涵闸10座,新建全长130米的新河大桥一座。至此,天长县城以下至高邮湖一段新河全部开通。
1967年,按照水利规划继续开挖黄家湖至石梁镇薛家大庄一段新河,长7.4公里,河底高程5米,底宽30—45米。1968年再开挖薛家大庄向上至石梁镇西花果山一段,长4.0公里,接通老河,封堵西泉水庄老白塔河;建成城北三汊河控制闸,完成土方107万立方米。从此,新老河分流,由原来的新老河分洪变为分道泄洪。分流以后,新白塔河流域面积为1303平方公里。1970—1971年再向上疏浚花果山至浦(口)淮(阴)公路一段,长7.4公里,河底高程6—7米,底宽32米,河线顺低洼槽裁弯取直;并在何庄切岭,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1973、1978年分别对白塔河上下游段浚深,完成底宽为20—30米的中泓航通。1979年交通部门在浦淮公路穿越新河老桥上游新建三孔双曲拱新桥,在汊涧集北改建古汉桥为五孔,总长100米的石拱桥。至1980年底,新白塔河治理工程全段发挥了防洪、航运、灌溉引水的效益。前后共完成土方1346.1万立方米,石方5328立方米,砼293立方米。白塔河上游建成釜山、时湾两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控制来水面积488平方公里。
1982至1984年,自石梁向上游取直、挖深、拓宽3公里,完成土方60万立方米。1989年汊涧镇发动民工2.5万人,开挖石梁至红庙河5公里河道,底宽20米,底高程3.0米,滩地宽60米,完成土方45万立方米。
1990年冬,全县发动民工8万人,从红庙河至汊涧镇取直、挖深、拓宽,长6.18公里,底宽35米,底高6.0米,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1991至1992年,对红庙河至汊涧镇河段进行机械疏浚,底宽20.0米,底高程3.0米,完成土方50万立方米。至此,全长37.1公里的新白塔河土方工程已全部按设计标准完成。
川桥河系白塔河支流,上游建成川桥水库。自水库以下至浔河口,长12公里,按原河线疏浚。城南联圩以上河底高程5—10米,底宽45—30米。县城以下结合城市防洪圈堤、引水抗旱及城市建设,封闭南城河,另开新河,从东城河及浔河入新白塔河。
老白塔河新白塔河建成以后,石梁以下原老河自成体系,称为老白塔河。下游至沂湖闸通入高邮湖,长39.2公里,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1978年抗旱,从河口至炉桥,临时开挖龙沟引水,当年冬疏浚从沂湖闸外河口到郭家大桥4.65公里河道,底宽20米,河底高程3米。1981年疏浚郭家大桥至护桥电灌站长13公里河道,底宽10.5—12米,河底高程3.1—3.7米)均结合培筑两岸堤防。1967年兴建沂湖闸,共四孔,每孔5米宽。闸底高程3米。
铜龙河铜龙河两岸均为圩区,河道弯曲。1969年疏浚河口至黄利圩长4.35公里河段,并结合培修两岸堤防,完成土方98万立方米。1978年疏浚从黄利圩到铜城电力灌溉站一段长5.18公里,完成土方63万立方米。1980年再向上游疏浚至新铜城公路桥西100米,完成土方12.94万立方米。疏浚中裁弯取直,去掉蒋家滩、芦家滩、周湾等九个大湾,使铜城以下至河口河长缩短6.57公里。1990年进行河口以下至河口段机械疏浚,底宽20米,底高程2.5米。引水灌溉、航运、防洪效益显著。
沂龙河为解决铜龙河引高邮湖水的困难,在多次直接从百荡湖引水失败后,于1978年新开南北方向的新河。新河自季桥河入沂湖处开始,向北经回龙集,穿友好圩到龙岗渡口入铜龙河,定名为沂龙河。总长5.82公里,河底高程2.5—3米,底宽15—25米。调动万余民工施工,开挖土方63万立方米。沂龙河建成后可从新白塔河引水,经沂湖,过新河入铜龙河。
王桥河原河道穿过圩心,地势低洼,1965年将原河堵闭,从百家墩、李庄、沙家河头到董家尖另开新河,把陶湾、李庄、董后庄、杨庄等圩和王桥小街联成6000亩的确保圩。王桥新河河底高程4米,底宽90米,并将戎桥河引到百家墩入新河,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1968年向上疏浚到土龙头机灌站:1979年再向上疏浚到芦龙电灌站,长3.78公里,河底高程3.7—4.0米,底宽7—14米。80年代中期又向上疏浚到大涧口水库,长1.85公里,河底高程8—10米,底宽10—14米。至此,自洋湖闸外至大涧口水库,全长13.63公里全部疏浚,改善了引水、排洪和航运条件,效益显著。
秦楠河秦楠河上游建有焦涧中型水库和官桥小型水库,过秦楠镇后沿天(长)仪(征)县界北行,穿仪征县境一段,又入天长县境,于菱塘桥入高邮湖。河道治理经两县协商,分头施工。1968年开始选定河线,裁弯取直,从秦楠镇到钱家圩岗陈河口一段长6公里,由天长县疏浚;从钱家圩到菱塘桥一段长5.15公里,由仪征县疏浚。河底高程3米,天长县完成土方68万立方米,开石方1200立方米。1971年天长县继续向上疏浚到小官桥;1973—1974年又疏浚了牧马湖和桃园河。从此在钱家圩以下,两县以河为界,各居一岸,使历史上的水陆划权和丁苏两滩的水利纠纷得以解决。
三、滁河水系
滁河是滁县地区南部边界的一条大河,全长269.23公里,中游段流经本区境内河长114.5公里。建国后,制订了“干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塘坝,以拦蓄当地径流,发展灌溉,滞蓄洪水,减轻下游河道防洪压力;中、下游则整治河道,扩大排洪能力,降低洪水位”的治理决策。1955年,皖、苏两省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联合提案要求共治滁河,当年11月,治淮委员会着手编制《巢、滁、皖流域规划》,1965—1968年安徽省水利厅先后编制了《滁河治理规划》和《综合规划》,1969年,皖、苏两省水利部门又共同编制了《滁河流域规划报告》等。根据上述规划,先后进行了修建水库、挖河分洪、建闸拦蓄、设站抽水、疏浚河道、退堤加固等治理工程。至1992年止,本区境内沿滁河已建成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219座;开挖了驷马山引江水道和马汊河分洪道(另有一条始开自明天启年间,完成于清光绪九年的朱家山河),两条滁河申游段向长江分洪的人工河道;建成了驷马山引江水道和乌江枢纽、襄河枢纽和汊河集枢纽;疏浚了金银浆以上至晋集、汊河集以下至马汊河口两段干流河道,以及一些支流治理工程,大大改善了滁河的灌溉、防洪、除涝、航运条件。
(一)滁河干流疏浚
1968年,来安县与江苏省六合县共同协商,开始对滁河下游干流皂河口以下程桥弯段进行了裁弯治理,河底宽38米,河底高程1.7米,堤距110米,使千流缩短了91公里,加快河道排洪速度。1974年后又对滁河干流疏浚两段:上段自金银浆至晋集,下段自汊河集至马汊河口。上段河道断面狭浅,为满足一级站引水和泄洪需要,1974年冬至1978年春由省水利厅组织安排全椒、和县、巢县和肥东四县出工疏浚河道,退建堤防,分三期施工完成。河线顺原河小湾就势,大湾取直,开宽浚深。河底宽:赤镇以下35米,以上至古河为16米,古河以上为10米,比原河扩大一倍;底高程一律为3.5米,挖深约3—5米。开河结合筑堤,堤距由原来的80—90米增至180—200米,堤坝高程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1米。内外坡1:3,顶宽6米,行洪流量由原来的300—400立方米每秒增大到800—850立方米每秒。共完成土方1602万立方米,其中全椒县完成960万立方米。河长由原来的68.6公里缩短到53公里。下段称为汊(河集)马(汊河口)段,治理工程全长13.5公里。1976年经省水利厅批准,在来安县境内采取切滩浚深,裁弯取直,并全面退建左堤。河底宽40米,底高程3米;结合筑堤,堤距250米,顶高程12.5—13.2米,顶宽10米。来安县出工5万人,完成土方300万立方米。治理后汊河集至朱家山山河口泄洪由原来的650立方米每秒增至900立方米每秒,朱家山河可分洪100立方米每秒,朱家山河口以下可泄洪800立方米每秒。
马汊河分洪道是滁河自上而下就近沟通长江的第三条人工河道。河线自滁河南岸小头李至长江边大厂镇下游入江,全长13.9公里。由江苏省主办,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工程按500立方米每秒规模开挖,于1973年冬至1974年春完成;第二期工程于1987年开工,至1991年春完成。设计泄洪流量为1018立方米每秒,底宽60—70米,河底高程0.5—10米,经核算,只能通过850立方米每秒。
津浦铁路晓桥段,历史上一直“以圩保路”,1991年滁河发大水后,国务院决定津浦铁路实行自保,通过圩区的该段津浦铁路上行线按百年一遇设计水位14.20米,投资1.1亿元抬高路基桥面,1992年开工,计划1993年6月建成通车。1991年洪水,发现襄河口闸以下滁河干流河道断面狭窄,阻水严重。全椒县组织民工于1991年冬至1992年春对该段进行退左堤拓宽。退堤段长6公里,堤距130—150米。退堤后,陈浅镇成为河中孤岛,在粮站附近新建公路桥一座,连接内外交通。
(二)滁河支流治理
滁河在本区境内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和皂河九条大支流,其上游干支流上先后修建了一批水库和拦河坝,所有圩堤都进行了加高培厚,除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和土桥河四条支流未疏浚治理外,其余支流均进行了裁弯取直、疏浚拓宽等治理工程。
襄河全椒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河,也是滁河中上游较大的支流之一,全长74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上游已建有黄栗树、赵店、上石坝等大、中、小型水库,中下游河道坡降逐渐平缓,县城以下约为2—3万分之一,蜿蜒曲折,河槽狭窄,泄洪能力仅达五年一遇。全椒县城地势低洼,襄河穿城而过,累遭洪涝灾害。1982、1984、1988年,特别是1991年大水使全椒县城四面被水包围,交通中断,城区3/4淹在水中。331个工矿企业受淹,倒坍500多间民房,直接经济损失达5900万元。早在1974年全椒县即对襄河干流治理及全椒县城防洪问题进行规划,经多次编报设计文件,1985年获省水利厅批准,1986年滁县地区行署水利局编制《襄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书》开始治理。治理工程总长15.4公里,河道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近期先按10年一遇治理;退建河段按20年一遇留足堤距,县城按50年一遇标准规划,近期按20年一遇标准实施。河道自县城西徐塘开挖新河,经花园、石灰桥、前坝、太平桥穿合(肥)浦(口)公路,经全椒闸,过西坝,于老襄河闸下船厂入老襄河。船厂以下至河口河道,采用凸岸退堤,未退堤段加高培厚,至壮圩东南拐穿荒草圩向襄河口闸前顺接,老河在赵店河口下填堵。自1987年至1992年共组织民工20万人,按近期标准完成。
全椒闸共三孔,每孔6米,闸底高程6.4米,门顶高程12米。壮圩以下河线施工时,未按批准文件放样而改走西线,遭和县反对,经省水利厅实地查勘并与滁县、巢湖行署、全椒、和县协商调解,全椒县将新河口由垂直进入滁河,改为向下游与滁河顺接,废弃已挖新河出口300米,同时在襄河泰村及老河接滁河处,封堵上下堤,使此段老河废弃,新河启用。
来安河全长70.2公里,流域面积714平方公里,是来安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河,也是滁河中游段另一条较大支流。上流建有屯仓中型水库;来安县城以下为平原圩区。原河道弯曲狭窄,河床浅小,江水引不进,洪水排不出。1971年起,来安县动员全县劳力大干四个冬春,对来安河进行治理。自来安城东侧对河桥上起,往南经水口镇西三城北渡口开挖直线新河;渡口以下转向东南,经吴渡开新河,穿汪波荡。分东西两荡,西荡确保,东荡列为滁河行洪区。老河在广大圩西经小河口入清流河,改道后新河口下移在汊河集闸上与清流河汇合后入滁河,治理总长33.6公里,按20年一遇防洪设计,引水灌溉保证率为90%。新河分为四段:由下而上第一段从清流河口至水口闸下,长18.5公里,河底高程3.5米,底宽10米;两岸滩地高程11.5米,宽15米,堤顶高程13.5—15.5米,顶宽6—10米。第二段从水口闸上至金庄跌水,长9.4公里,底宽10米;两岸滩地宽30米;堤顶高程17—20米,顶宽6米。第三段从金庄跌水至对河桥下,长5.1公里,河底高程16—18.2米,底宽10米;两岸滩地35米;堤顶高程23—29米。第四段为对河桥上,长0.6公里,河底高程20米,底宽15米,堤顶高程29米。共完成土方650万立方米。新来河上修建的控制连接建筑物共有水口闸、金庄跌水和对河桥闸三处。对河桥闸位于来安县城东侧滁(州)天(长)公路上。桥下设扇形自浮式钢筋砼闸门,共三孔,每孔宽18米,底板高程21.4米,门顶蓄水高程24.3米,1977年建成。1981年洪水冲毁自浮门,未修复。金庄跌水位于水口闸与对河桥之间,上下游落差3.5米,堰顶高程17.5米,共两孔,每孔15米;堰上设有双曲拱机耕桥。水口闸位于水口镇西0.5公里,1974年建成,共四孔,每孔净宽4.5米,闸底高程9米,门顶高程14米,设计蓄水位14米。闸下右岸设翻水站,安装五台轴流泵,总容量为775千瓦,可提引滁河水流量6.75立方米每秒。
沛河原下游河道弯曲狭窄。查桥、陈圩以下16公里长河段于1971、1972年进行裁弯取直,拓宽疏深,河底高程3米,底宽5-10米,堤顶高程14-12米,顶宽2-3米,安全泄洪流量300立方米每秒。
皂河自范家岗以下为来安、六合两县边界河流,1968-1969年两县协商共同治理,共疏浚拓宽8公里河段,竹镇以下18公里河段达到常年通行。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