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通信事业由来已久,自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设皇华驿始,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止,驿站逐步裁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滁州设“邮政箱局”。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滁州邮政局。次年,邮局开办汇兑。随后来安、全椒、定远、天长、凤阳等县相继成立内地局。
民国元年(1912年),改“大清邮政”为“中华邮政”,滁州易名滁县,邮政局改为“滁县邮务局”。民国3年改为邮政局并设立电报支局,办理电报业务。后兼长途电话。民国9年开办储金业务,为二等邮政储金局。
抗日战争期间,除沦陷区邮政局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南抗日根据地内设有“交通站”,民国31年2月,即在滁设立秘密交通干线站。国民党滁县流亡政府也有“递步哨”。
1949年1月24日滁城解放,江淮军区一分区邮电管理分局派员接管滁县邮政局。邮政体制改为国营企业化经营。是年11月,滁县电信营业所成立。1953年8月,滁县邮电局改为滁县专区邮电中心局后,整顿了农村邮政代办所,增设自办机构;调整了邮政网路,全面接管地方电信,开展了业务“纠偏”,大练基本功和劳动竞赛活动。同时建立健全财务、业务机线维护、质量监督检查等项规章制度,“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在全区邮电系统得到贯彻落实。
50年代末,在本区邮电企业曾受“左”的思想影响,提出:“乡乡设局所,社社有总机,大队通电话,生产队通邮路”的口号。因此,从1959年起,县以下邮电体制下放给地方,各社队自筹资金,砍伐竹木,因陋就简,使公社全部安装了交换机,大队都通了电话。农村公社起用一批农民邮递员,邮路贯通到生产队。1961年3月起,中共滁县地委、专署及直属机关相继恢复,滁县邮电局也相应改为滁县专区邮电局,邮电业务成倍增长。为适应邮电业务发展的需要,完成滁来天、滁嘉、滁定长途线路架设工程;扩建滁城市内电话,架设电缆和线路,新增磁石式交换机200门;组建农话工程队,装配天线发讯机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区邮电通信事业受到严重的干扰。1969年邮,电分设,1973邮、电合并,1975年地、县局分设,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邮电事业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邮电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地,县两局合并为滁县地区邮电局后,健全内设机构,加强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邮电生产有序进行。1980年,局址由滁城东大街迁至天长路新建邮电综合大楼,纵横制2000门市内自动电话开通投产。1986年改人工转报为自动转报,缩短转报处理时限,乌衣支局开通了自动电话。1987的5月,市内自动电话扩容2000门,邮政首批试办快件业务。1988年12月,建成六层微波综合楼。1989年7月,安装801长途自动拨号设备,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国防电话实现直接或间接拨号。1990年增音站由北关外迁入局内,沙河支局亦开通自动电话并与滁城自动电话联网,使邮电业务量和收入成倍地增长。是年收入达606万元,是1981年收入103万元的5.9倍。1991年2月9日,滁州市话6000门、长途420路程控电话交换机割接开通,一举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通信面貌。1992年9月23日,滁州移动电话开通使用,区内用户又有了新的通信手段。至1992年末,全区有邮电局所248个,其中设在农村23个;市话交换机总容量30338门,市内电话机21580部,农村交换机总容量14370门,农村电话机8641部,长途交换机总容量1125门;邮电总长度(单程)2917公里,投递路线长度(单程)13363公里,邮电业务总量达3811.5万元,邮电业务量分项指标是,出口函件912.6万件,出口包件11.3万件,出口汇票28.9万张,报刊订销累计数4210.1万份,邮政储蓄收储余额8956万元,出口电报69.4万份,市内电话16882户,农村电话6217户,移动电话155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