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粮食市场
本区粮油市场渊源流长,明代初期,全椒已有米市,开展购销活动,除县内商人外,客商主要是“闽”、“徽”、“苏”三帮。清代,该县米市多为苏帮垄断,较大的有“鼎泰”、“裕民”两家。咸丰年后,苏帮粮业开始凋敝,其它客商和县内粮业兴起,至民国初年,全县经商会注册的粮号计77户,423人;民国34年(1945年)以后,代客买卖的“过载行”日兴,仅县城一地就有“过载行”13家,较大的有“吴宏昌”、“宋泰云”等。另外,经营零、趸售的粮店也渐次恢复。除粮店、粮行外,还有“扁行”、“砻坊代扁行”,“斗行”等其它粮业户百余家及驴驮、肩挑的粮食单帮。民国年间,滁县境内,粮行主要有“过载行”、“陆陈行”(俗称匾行)“斗行”等形式,年粮食吞吐量约3000万公斤;各乡村集镇也都有一些粮行,民国30年后,乌衣镇有粮行刘汉记、张顺记、王增美等10余家,从业人员各户7—10人不等。沙河集有裕隆记,珠龙桥有泰和记,大柳有利生记等;清末民初,定远境内私人粮行有286家,仅炉桥就有63家,定城24家,其余集市可谓有集即有粮行,经营方式则各有不同,资本雄厚的行家有固定行址,并能储存一部分粮食待价而售,例如炉桥的大陆粮行、池河的李公盛粮行等。资本小的没有固定场所,多在室外摆匾,遇雨雪天气即无法营业。定远县交通闭塞,粮食外运主要靠肩挑车推,牲畜驮运,唯炉桥、池河两地水路条件优越,外地粮商多趁汛期贩运粮食,大多流向江浙一带。至民国27年初,日军侵占定远,商民难以安于经商,私人粮行纷纷倒闭,直到1949年定远县全境解放时,仍有私人粮行交易。来安县解放初期私营粮行共有134户,270人,资本1.46万元。天长县素称鱼米之乡,粮油市场历来繁荣,米、麦、稻、豆畅销扬州、南京、镇江、无锡、上海等地。建国以前,私人经营粮行(六陈行)和从事粮油加工的各类作坊遍及全县各个集镇,少则数家,多则数十家,另外,还有一支主要从事粮食水运的船帮和陆运的挑夫(箩行)。铜城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贸易中心和粮食集散地,除保证抗日军民食用外,还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销,把粮食销往敌占区。
本区嘉山、凤阳等县解放前的粮食市场,亦大体同上述各县粮食市场类同。
建国以后,粮食市场大体经历了一个“限制——关闭——放开——再关闭——再放开”的过程。
建国之初,粮食市场沿用旧制,仍由私人粮行交易。但一些不法粮贩、粮商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扰乱市场,因而使粮价飞涨。因此,人民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对私人粮行限量交易;组织粮行联合经营;国家对私人粮行实行委托代销,不准私自交易;市场交易价不得超过国营牌价的5%。随后,设立粮政机构,专事征收公粮和军政粮食的供应。1950年5月,中国粮食公司滁县粮食支公司成立后大量收购粮食,保障各方面的需求,平抑粮价,稳定粮食市场。
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本区于1953年12月明令宣布停止私人粮行营业,整个粮食市场开始由国家统一管理。直到1957年8月,始按国家规定,允许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将多余粮食进入国营交易市场,进行有限制地粮食贸易。但因当时粮食产量增长幅度不大,农村余粮有限,真正进入市场交易的粮食不多,城市居民缺粮仍无法从市场解决。1958年后,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供应紧张,粮食市场事实上已不存在。至1962年,粮食贸易市场完全关闭。
1962年夏,河南、蚌埠、南京等地群众不断进入本区各县贩运小麦。滁县、明光、临淮、炉桥等铁路沿线车站,商贩充溢,公开叫卖,自由成交,粮食贸易复现。其粮价高出国家牌价3—4倍以上。为保证本区粮食供应和支援灾区,专区粮食局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之后亦议购粮食万余担。议购价格为:每百市斤大米50—75元,高梁20—35元,山芋干16—30元。后因粮食部门资金不足而中止,灾区群众纷纷自行到非灾区买粮渡荒。
1963年9月起,粮食部门接管供销社的粮油议购议销业务,专区粮食局在全区普遍建立粮食市场。由本区粮食部门掌握的县以上粮食市场有滁县、全椒,县以下市场有临淮关等9个市场;由省粮食厅掌握的市场有天长、定远、来安、嘉山、凤阳县,县以下市场有秦楠、半塔、乌衣、古河、炉桥、池河、潘村等74个市场。由本区掌握的议价粮油行情点共39个,(包括今属合肥市管辖的肥东县店埠、梁园、撮镇、古城、双墩、长临6个点)。分布如下:
天长县:城关、秦楠、铜城、汊涧、谕兴;
来安县:来城、半塔、水口、汊河、施官、大英;
滁县:滁城,乌衣、章广、珠龙;
全椒县:襄河、古河、陈浅、赤镇;
凤阳县:府城、临淮关、武店、大庙;
定远县:炉桥、定城、朱巷、张桥、池河;
嘉山县:明光、涧溪、自来桥、潘村、张八岭;
是年秋,全区粮食上市较盛,但油料稀微。经过管理,外流减少。据统计,全区当年粮食上市量约4050多万公斤,成交量约占21%,品种有31个,以稻谷为最多。大米议购价格由1962年的每百市斤71.66元降至27元。1964年,全区除原有240个粮站进行议购外,又设210个交易所。专区直接掌握的粮油交易市场20个,即:天长、秦楠、铜城、来城、汊河、半塔、滁城、乌衣、章广、襄河、古河、炉桥、定城、临淮、府城、明光、涧溪、潘村、撮镇、梁园。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影响,贸易渠道堵塞,粮油市场名存实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较大的集镇粮站交易所重新开业,粮食集市贸易逐渐恢复。同时恢复农村粮油集市贸易行情报告制度。当时规定需向省报告粮油集市贸易行情的全省24个点中,本区有滁县和凤阳县临淮关两个点。
1979年起,粮油正式进入集市贸易,全区粮食部门的议购议销业务也迅速恢复和发展。1980年6月成立滁州粮油饼肥议价服务公司,为地区粮食局隶属的独立核算企业。是年7月,滁县地区行署正式颁发“加强粮油集市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在逢集的149个集镇先后建立粮油交易所,配备590名粮油交易人员,议价经营粮食、油脂、油料、饼肥及副产品。不久,各县粮食局也相继建立粮油议价公司。全区境内30个重要集镇先后设粮油交易所43个,后易名为营业所,全部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粮食部门开展议购议销,主要是扶持生产,调剂余缺,活跃市场,平抑粮价,并把议价收购作为粮源的一条补充渠道。
1982年后,因连续数年农业大丰收,各地粮食涨库。地区粮食部门于1983年夏成立推销组,携带粮油样品,分赴东北、西北和南方各省、市推销粮食。由此,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吉林、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内蒙古、陕西、山东、新疆、贵州、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及深圳的粮油客商纷纷来到本区洽谈生意,签订大米、糯米、面粉、菜油、菜饼、麸糠等供销议购合同。1984—1985年,全区共议销各种粮食21150万公斤,油脂380万公斤,其它产品2750多万公斤。粮油市场的全面放开,不仅促进粮食(油)商品的流通,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80—1985年,全区粮油议价经营,共盈利2900多万元,给粮油商业弥补了40%的亏损。
粮食议购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农户直接向粮站交售,二是粮食部门在集市上收购。1980—1992年,全区共议购粮食395611万公斤,油脂12722.5万公斤,平均每年议购粮食30431.5万公斤,油料901.5万公斤。议购价格按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的原则确定。旺季略低一些,淡季略高一些。1986年议购稻谷每百市斤23—25元,1989年上升到44—45元,最高达52—53元,1990年则下降到30—31元。全区粮食经营议价粮油采取量入为出的原则,在粮源充足的情况下,积极安排好议价粮的供应,尽可能满足各方面需求。对议价供应的工业、饮食业、酿酒业用粮,通过计划或合同保证供应。1980—1992年,共议销粮食165996.5万公斤,油料9220万公斤,供应对外贸易粮年均约1500万公斤,平均每年议销粮12769万公斤。
议销价格,一般是按议购价加收合理费用和适当的利润确定。在集市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地方,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适当多销一些议价粮,促使市场供求平衡,价格回落。1992年议销大米,每百市斤价50元,建设面粉每百市斤42元,菜油每百市斤价220元,稻谷每百市斤价22元,小麦每百市斤价30元。
全区粮油交易市场成交的粮食,大都易地销到区外、省外灾区和缺粮地区,不仅繁荣了本区粮油市场,同时支援了缺粮区。
滁县地区1986~1992年粮油议购议销实绩表
本区嘉山、凤阳等县解放前的粮食市场,亦大体同上述各县粮食市场类同。
建国以后,粮食市场大体经历了一个“限制——关闭——放开——再关闭——再放开”的过程。
建国之初,粮食市场沿用旧制,仍由私人粮行交易。但一些不法粮贩、粮商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扰乱市场,因而使粮价飞涨。因此,人民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对私人粮行限量交易;组织粮行联合经营;国家对私人粮行实行委托代销,不准私自交易;市场交易价不得超过国营牌价的5%。随后,设立粮政机构,专事征收公粮和军政粮食的供应。1950年5月,中国粮食公司滁县粮食支公司成立后大量收购粮食,保障各方面的需求,平抑粮价,稳定粮食市场。
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本区于1953年12月明令宣布停止私人粮行营业,整个粮食市场开始由国家统一管理。直到1957年8月,始按国家规定,允许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将多余粮食进入国营交易市场,进行有限制地粮食贸易。但因当时粮食产量增长幅度不大,农村余粮有限,真正进入市场交易的粮食不多,城市居民缺粮仍无法从市场解决。1958年后,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供应紧张,粮食市场事实上已不存在。至1962年,粮食贸易市场完全关闭。
1962年夏,河南、蚌埠、南京等地群众不断进入本区各县贩运小麦。滁县、明光、临淮、炉桥等铁路沿线车站,商贩充溢,公开叫卖,自由成交,粮食贸易复现。其粮价高出国家牌价3—4倍以上。为保证本区粮食供应和支援灾区,专区粮食局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之后亦议购粮食万余担。议购价格为:每百市斤大米50—75元,高梁20—35元,山芋干16—30元。后因粮食部门资金不足而中止,灾区群众纷纷自行到非灾区买粮渡荒。
1963年9月起,粮食部门接管供销社的粮油议购议销业务,专区粮食局在全区普遍建立粮食市场。由本区粮食部门掌握的县以上粮食市场有滁县、全椒,县以下市场有临淮关等9个市场;由省粮食厅掌握的市场有天长、定远、来安、嘉山、凤阳县,县以下市场有秦楠、半塔、乌衣、古河、炉桥、池河、潘村等74个市场。由本区掌握的议价粮油行情点共39个,(包括今属合肥市管辖的肥东县店埠、梁园、撮镇、古城、双墩、长临6个点)。分布如下:
天长县:城关、秦楠、铜城、汊涧、谕兴;
来安县:来城、半塔、水口、汊河、施官、大英;
滁县:滁城,乌衣、章广、珠龙;
全椒县:襄河、古河、陈浅、赤镇;
凤阳县:府城、临淮关、武店、大庙;
定远县:炉桥、定城、朱巷、张桥、池河;
嘉山县:明光、涧溪、自来桥、潘村、张八岭;
是年秋,全区粮食上市较盛,但油料稀微。经过管理,外流减少。据统计,全区当年粮食上市量约4050多万公斤,成交量约占21%,品种有31个,以稻谷为最多。大米议购价格由1962年的每百市斤71.66元降至27元。1964年,全区除原有240个粮站进行议购外,又设210个交易所。专区直接掌握的粮油交易市场20个,即:天长、秦楠、铜城、来城、汊河、半塔、滁城、乌衣、章广、襄河、古河、炉桥、定城、临淮、府城、明光、涧溪、潘村、撮镇、梁园。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影响,贸易渠道堵塞,粮油市场名存实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较大的集镇粮站交易所重新开业,粮食集市贸易逐渐恢复。同时恢复农村粮油集市贸易行情报告制度。当时规定需向省报告粮油集市贸易行情的全省24个点中,本区有滁县和凤阳县临淮关两个点。
1979年起,粮油正式进入集市贸易,全区粮食部门的议购议销业务也迅速恢复和发展。1980年6月成立滁州粮油饼肥议价服务公司,为地区粮食局隶属的独立核算企业。是年7月,滁县地区行署正式颁发“加强粮油集市贸易管理暂行办法”,在逢集的149个集镇先后建立粮油交易所,配备590名粮油交易人员,议价经营粮食、油脂、油料、饼肥及副产品。不久,各县粮食局也相继建立粮油议价公司。全区境内30个重要集镇先后设粮油交易所43个,后易名为营业所,全部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粮食部门开展议购议销,主要是扶持生产,调剂余缺,活跃市场,平抑粮价,并把议价收购作为粮源的一条补充渠道。
1982年后,因连续数年农业大丰收,各地粮食涨库。地区粮食部门于1983年夏成立推销组,携带粮油样品,分赴东北、西北和南方各省、市推销粮食。由此,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吉林、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内蒙古、陕西、山东、新疆、贵州、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及深圳的粮油客商纷纷来到本区洽谈生意,签订大米、糯米、面粉、菜油、菜饼、麸糠等供销议购合同。1984—1985年,全区共议销各种粮食21150万公斤,油脂380万公斤,其它产品2750多万公斤。粮油市场的全面放开,不仅促进粮食(油)商品的流通,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80—1985年,全区粮油议价经营,共盈利2900多万元,给粮油商业弥补了40%的亏损。
粮食议购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农户直接向粮站交售,二是粮食部门在集市上收购。1980—1992年,全区共议购粮食395611万公斤,油脂12722.5万公斤,平均每年议购粮食30431.5万公斤,油料901.5万公斤。议购价格按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的原则确定。旺季略低一些,淡季略高一些。1986年议购稻谷每百市斤23—25元,1989年上升到44—45元,最高达52—53元,1990年则下降到30—31元。全区粮食经营议价粮油采取量入为出的原则,在粮源充足的情况下,积极安排好议价粮的供应,尽可能满足各方面需求。对议价供应的工业、饮食业、酿酒业用粮,通过计划或合同保证供应。1980—1992年,共议销粮食165996.5万公斤,油料9220万公斤,供应对外贸易粮年均约1500万公斤,平均每年议销粮12769万公斤。
议销价格,一般是按议购价加收合理费用和适当的利润确定。在集市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地方,随行就市,略低于市价,适当多销一些议价粮,促使市场供求平衡,价格回落。1992年议销大米,每百市斤价50元,建设面粉每百市斤42元,菜油每百市斤价220元,稻谷每百市斤价22元,小麦每百市斤价30元。
全区粮油交易市场成交的粮食,大都易地销到区外、省外灾区和缺粮地区,不仅繁荣了本区粮油市场,同时支援了缺粮区。
滁县地区1986~1992年粮油议购议销实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