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建国前党的组织与活动
一、建党初期至抗战前
滁县地区是安徽省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民国8年(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影响下,凤阳、滁县、全椒等县的学生、教师、工人、商人自发地举行了罢课、罢教、罢工、罢市和游行示威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批在外地读书的学生亦不断返乡开展学生运动,《响导》、《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文章开始在凤阳、全椒等县内秘密传阅。在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下,滁县、全椒、凤阳等地还先后创办了各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报刊,宣传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新思潮的广泛传播,开拓了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的思想境界。民国14年,在南京、上海读书的凤阳县学生朱完白(朱光璧)、陈醒梦(陈时昌)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2月,朱完白、陈醒梦两人返回凤阳县过春节时,组织进步青年学生阅读革命书刊,开始了建党活动,发展了省立第五师范进步学生刘逸之入党,成立了以朱完白为组长的中共凤城临时小组。这是凤阳县第一个党组织,也是皖东第一个党组织。至次年2月,凤阳县共产党员已增加到10余人,遂成立了中共凤城支部,隶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
民国16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凤阳、定远、滁县等地的中共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发动群众开展斗争,进行秘密活动,发展进步青年入党。同年10月,凤阳县共产党员已增加到20佘人,经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批准,在中共凤城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凤阳特支,书记先后由朱辛孟、金东生、季若思担任。年底,中共凤阳特支划归中共江苏省委领导。
民国17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指示,滁县、宿县、蚌埠等地区“均可恢复组织或发展组织”。此时,滁县在外地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李模中、章师培等人回到家乡,开展建团工作,先后建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亦称特别支部)、共青团滁县委员会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秋,共产党员陈洪进由扬州来到天长县初级中学任教,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原在江苏省南通农学院附中读书时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朱造坦(朱兆菼)也回到了天长县,积极发展共青团员,先后建立了共青团小组、支部和团县委等组织,举办平民夜校,提高工人和社会青年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此间,凤阳县则发生了多次的学生、工人、小商小贩抗税、抗捐和驱逐贪官污吏的斗争。同时,党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年9月,凤阳县已有共产党员70余人。原中共凤阳特支已不能适应党组织发展的需要,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产生了以金东生为书记的中共凤阳县临时委员会。民国18年3月,临委召开党的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共凤阳县委。4月,中共凤阳县委因遭到国民党凤阳县政府的破坏而停止活动。6月以后,在中共江苏省委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县委。民国20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隶属中共长淮特委领导。
民国20年3月,在中共长淮特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共定远县吴圩区委员会。8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朱阶平为书记的中共定远县委员会。县委成立后不久就发动和领导了吴圩农民暴动。由于敌强我弱,暴动失败,党组织亦因此遭到了破坏,从县委到各基层组织全部停止了活动。嗣后,中共长淮特委又派共产党员陈新然等到吴圩等地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工作,经过一年努力,先后重建和新建了6个党支部。
民国21年8月,因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小平叛变投敌,使凤阳、定远两县党组织遭到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滁县、天长、全椒等县的党团组织也因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而中断活动。幸存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和镇压无所畏惧,前赴后继,有的转移到外地寻找党组织,有的隐蔽农村坚持斗争。
二、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27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的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进入全椒县境。4月,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赵卓、曾子坚到滁县开展建党工作,成立了中共滁县特别支部,使皖东一度中断的党的活动又重新恢复起来。8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成立以刘顺元为书记的中共皖东工作委员会。
民国28年2月至4月,中共皖东工委先后建立和领导中共安徽省第三工作团中心支部与定凤县委。同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批示》,4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将中共皖东工委改为中共苏皖省委,仍由刘顺元任书记。中共苏皖省委在皖东津浦路西相继建立5个县委,并将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党支部改为中共周家岗直属区委员会。5月,中共苏皖省委为尽快开辟津浦铁路以东地区工作,省委委员方毅奉命率朱绍清、汪道涵等人从皖东津浦路西进入皖东津浦路东,进行侦察,开展建党工作。7月,成立了以李世农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工委,与新四军第五支队配合开展路东工作,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到11月底皖东津浦路西先后建立了中共全椒县委、定凤工委、定凤中心县委、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和中共藕塘中心区县委;皖东津浦路东先后建立了中共来六滁边区县委、天长县工委和中共盱嘉工委。新四军在地方各级党组织配合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战,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定远县藕塘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五支队开辟了以来安县半塔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民国28年11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率一批军政干部抵达皖东津浦路西定远藕塘,并将中原局机关从河南竹沟移至定远县藕塘附近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从民国28年12月到民国29年2月,在定远和滁县边界地区先后召开了3次中原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发展人民武装和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总方针。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民国2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撤销中共苏皖省委,分别成立了以张劲夫、方毅、刘顺元先后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和以刘顺元、彭康先后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在津浦路东,1月成立了中共天长中心县委,周利人任书记;3月成立了中共来安县委,张凯恺任书记;4月撤销中共天长中心县委和中共盱嘉县工委,重新成立了以周利人为书记的中共天长县委和以江平秋为书记的中共嘉山县委;9月中共皖东北地委成立了以刘起源为书记的中共盱凤嘉县委,领导盱凤嘉党政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在津浦路西,2月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决定撤销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成立以林轩为负责人和刘宏、李华封、曾绍生、黎竞平先后为书记的中共滁县县委;3月省委撤销中共藕塘中心区县委和中共定凤中心县委,成立了以石光、陈少景、时生先后为书记的中共定远县委和以时生、徐建楼、刘泽民、曾绍生先后为书记的中共凤阳县委,12月省委又以藕塘为中心成立了中共定东南县委,宋超任书记。在中原局和刘少奇的领导下,皖东工作有了新的转变,皖东地区党组织结合统战工作、民运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先后发展党员1000余名。全区各县均成立了中共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成功地粉碎了民国29年春日伪军的大“扫荡”,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先后取得了定远县自卫反击战和半塔保卫战的胜利。
民国30年5月,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将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改为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委员会,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改为中共皖东津浦路西区委员会,分别由刘顺元、黄岩任书记。路东、路西两个区委均由以郑位三为书记的皖东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此时,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
民国31年2月,根据华中局指示,淮南抗日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撤销中共皖东津浦路东、路西两个区委,统一成立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淮南区党委)和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谭震林任书记,方毅任主任。下辖中共淮南津浦路东地委、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路东地委先后辖中共来六、天高、盱嘉、来安、天长等县委;路西地委先后下辖中共孤山、滁全、滁县、全椒、定凤怀、凤定嘉、定远、定合等县委和中共藕塘市委。同时,地、县党政军机关实行精兵简政,进行整风学习,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加强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终于渡过了因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而造成的困难时期。
民国34年,为配合抗日战争的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淮南区的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向津浦、淮南铁路沿线的日伪军据点展开反击,收复失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解放战争时期
民国34年10月,为适应抗战胜利后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重新组建以肖望东为书记,黄岩、李世农为副书记,桂蓬为委员的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淮南区党委)。其管辖范围东起运河、高邮湖,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南抵长江,北到淮河。同月下旬,中共华中分局成立,淮南区党委改属华中分局领导。同时成立淮南军区和华中苏皖边区政府。淮南津浦路东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分别改为华中第三地委、苏皖边区第三专署、第三军分区,书记李世农,专员陈舜仪,司令员朱云谦;淮南津浦路西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分别改为华中第四地委、苏皖边区第四专署、第四军分区,书记黄岩,专员郑抱真、裴海萍,司令员陈庆先,并对所属各县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民国35年4月,国民政府公开撕毁停战协议。5月,国民党军第四十八军9个团兵力分7路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进攻。淮南津浦路西除留下几支地方武装就地坚持斗争外地委和各县党政军机关转移至淮南津浦路东地区。6月,国民党军抽调新五军的第九十六师、四十五师和七十四师的五十八旅等精锐主力,向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区军民奋起自卫,英勇抗击。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淮南地区的党政机关奉命北撤,只留下淮南军区副参谋长朱云谦率第六旅的十六团就地坚持斗争。8月6日,为加强对淮南敌后斗争的领导,淮南区党委电示,成立以李世农为书记,陈雨田、朱云谦为成员的淮南区党委代表团。在李世农未到任前,由朱云谦暂时代理书记,全权代表淮南区党委、军区统一领导淮南地区党政军民的对敌斗争。经过40多天艰苦卓绝的战斗,于9月中旬奉命转移至苏北。
民国35年12月,为了恢复淮南解放区,华中分局作出《关于恢复路东工作的决定》,成立以黄岩为书记,李世农、陈庆先为委员的中共淮南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整个淮南地区的斗争。并抽调一批干部和武装,先后南下进入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从民国36年1月起,兵分三路,向淮南津浦路东地区挺进,一路是华中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杨效椿率领一00团二营于16日同北撤的淮宝地方干部一起过运河,进入淮宝地区;一路是由华中军区特务第二团从淮南北撤去苏北的军队和部分地方干部中,组成以徐速之为书记的中共淮南第二工作委员会、淮南第二大队,隶属淮南工委领导,并在天高地区成立以孟家芹为书记的中共淮南第五工作委员会和武装工作队,于4月上旬过运河,进入淮宝地区,与杨效椿部会合;一路是由李世农、魏然率领一个武装营和一个干部大队,于7月初进入淮宝地区,与前二部会合,以淮宝为基地,继续向淮南津浦路东地区挺进。在敌人重兵压境,淮南地区党政军机关和主力相继北撤之后,津浦路西地区还有3支游击队和中共党组织留在原地继续领导与团结人民坚持斗争。一支是凤阳山游击队(后改为中共淮南第一工作委员会);一支是由吴万银任书记的中共和含全县委和游击大队(后改为中共淮南第三工作委员会,今属巢湖地区)一支是由赵凯任书记的中共寿六合霍工作委员会和游击大队(今属六安地区)。以上3个支队和工委均属淮南工委领导。
民国36年4月,淮南工委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7月,重新组成了以李世农为书记的新的淮南工作委员会和以杨效椿为司令员、李世农为政委的淮南支队,领导淮南地区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淮南地区的党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37年4月至5月间,在津浦路西地区成立了以杨效椿为书记、罗平为专员的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路西专员公署和路西军分区。在津浦路东地区,成立了以陈雨田为书记、魏心一为专员的中共淮南津浦路东地委、路东专员公署和路东军分区。下辖有天高、来安、定凤怀、定合、定滁、定凤嘉、全合等县(工)委。
民国37年,解放军华东军区为加强淮南、淮北两军区的对敌斗争,统一江淮地区军事指挥,于5月29日决定将淮南淮北两地区合并组成江淮军区。原淮南津浦路东军分区为江淮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艾明山;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改为江淮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李世焱。6月4日,江淮区党委亦在泗南县成立,原淮南津浦路东地委改为中共江淮第一地方委员会,书记陈雨田,原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改为江淮第一专员公署,专员魏心一;原淮南津浦路西地委改为中共江淮第四地方委员会,书记杨效椿,原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改为江淮第四专员公署,专员罗平,先后领导天高、炳辉、来嘉、来安、嘉山、滁县、定凤嘉、定凤怀、全合、定滁、定合、定远、全椒、凤阳等县委。恢复斗争一年来,党的组织不断得到壮大,仅据江淮一地委组织部不完全统计,到民国38年初,已有6个县委(天高、仪扬、六合、盯眙、嘉山、来安),43个区委,83个支部,178个党小组,813名党员。另外,从外地调进淮南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约400名,在斗争中新发展的党员357名。到3月份,除高宝、仪扬县划给苏中后,减少约300名党员外,全区共有党员1200多名。江淮一地委还恢复了淮南日报社,建立了新华社江淮一支社。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江淮一、四地委积极支援前线,将大量的物资、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保障了数十万大军的作战需要
民国38年,为统一领导长江以北安徽境内各地区的工作(包括原江淮地区、皖西地区与豫皖苏地区之安徽部分),经华东局决定,4月上旬,成立了中共皖北区委员会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军区。原江淮一地委、一专署、第一军分区遂分别改为中共皖北第一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第一专员公署、皖北第一军分区,书记陈雨田、专员魏心一、司令员艾明山,下辖炳辉、嘉山、滁县、来安等县委。原江淮四地委、四专署、第四军分区遂分别改为中共皖北区定远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定远专员公署、定远军分区,书记杨效椿、专员罗平,下辖定滁、凤阳、定远、全椒等县委。
为了支援大军渡江,路东、路西分别成立了支前司令部,罗平、胡坦分别任支前司令。路东、路西各县也都成立了支前指挥部。民国38年4月,在完成支援大军渡江任务后,又随军南下,远征福建。6月底,中共皖北一地委、一专署、第一军分区同中共定远地委、定远专署、定远军分区合并成立中共皖北滁县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滁县专员公署和皖北滁县军分区,书记陈雨田、专员罗平、司令员艾明山,并成立了群团组织,下辖炳辉、来安、滁县、嘉山、凤阳、定远、全椒、盱眙、江浦等县委(盱眙、江浦今属江苏省)。直到解放战争胜利结束,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滁县地区是安徽省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民国8年(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影响下,凤阳、滁县、全椒等县的学生、教师、工人、商人自发地举行了罢课、罢教、罢工、罢市和游行示威活动,开展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批在外地读书的学生亦不断返乡开展学生运动,《响导》、《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文章开始在凤阳、全椒等县内秘密传阅。在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下,滁县、全椒、凤阳等地还先后创办了各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报刊,宣传进步思想和革命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新思潮的广泛传播,开拓了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的思想境界。民国14年,在南京、上海读书的凤阳县学生朱完白(朱光璧)、陈醒梦(陈时昌)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2月,朱完白、陈醒梦两人返回凤阳县过春节时,组织进步青年学生阅读革命书刊,开始了建党活动,发展了省立第五师范进步学生刘逸之入党,成立了以朱完白为组长的中共凤城临时小组。这是凤阳县第一个党组织,也是皖东第一个党组织。至次年2月,凤阳县共产党员已增加到10余人,遂成立了中共凤城支部,隶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
民国16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凤阳、定远、滁县等地的中共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发动群众开展斗争,进行秘密活动,发展进步青年入党。同年10月,凤阳县共产党员已增加到20佘人,经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批准,在中共凤城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凤阳特支,书记先后由朱辛孟、金东生、季若思担任。年底,中共凤阳特支划归中共江苏省委领导。
民国17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指示,滁县、宿县、蚌埠等地区“均可恢复组织或发展组织”。此时,滁县在外地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李模中、章师培等人回到家乡,开展建团工作,先后建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亦称特别支部)、共青团滁县委员会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秋,共产党员陈洪进由扬州来到天长县初级中学任教,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原在江苏省南通农学院附中读书时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朱造坦(朱兆菼)也回到了天长县,积极发展共青团员,先后建立了共青团小组、支部和团县委等组织,举办平民夜校,提高工人和社会青年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此间,凤阳县则发生了多次的学生、工人、小商小贩抗税、抗捐和驱逐贪官污吏的斗争。同时,党员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年9月,凤阳县已有共产党员70余人。原中共凤阳特支已不能适应党组织发展的需要,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产生了以金东生为书记的中共凤阳县临时委员会。民国18年3月,临委召开党的代表会议,选举成立了中共凤阳县委。4月,中共凤阳县委因遭到国民党凤阳县政府的破坏而停止活动。6月以后,在中共江苏省委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县委。民国20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隶属中共长淮特委领导。
民国20年3月,在中共长淮特委领导下,成立了中共定远县吴圩区委员会。8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朱阶平为书记的中共定远县委员会。县委成立后不久就发动和领导了吴圩农民暴动。由于敌强我弱,暴动失败,党组织亦因此遭到了破坏,从县委到各基层组织全部停止了活动。嗣后,中共长淮特委又派共产党员陈新然等到吴圩等地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工作,经过一年努力,先后重建和新建了6个党支部。
民国21年8月,因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刘小平叛变投敌,使凤阳、定远两县党组织遭到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滁县、天长、全椒等县的党团组织也因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而中断活动。幸存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和镇压无所畏惧,前赴后继,有的转移到外地寻找党组织,有的隐蔽农村坚持斗争。
二、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27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领导的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进入全椒县境。4月,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赵卓、曾子坚到滁县开展建党工作,成立了中共滁县特别支部,使皖东一度中断的党的活动又重新恢复起来。8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成立以刘顺元为书记的中共皖东工作委员会。
民国28年2月至4月,中共皖东工委先后建立和领导中共安徽省第三工作团中心支部与定凤县委。同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批示》,4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将中共皖东工委改为中共苏皖省委,仍由刘顺元任书记。中共苏皖省委在皖东津浦路西相继建立5个县委,并将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党支部改为中共周家岗直属区委员会。5月,中共苏皖省委为尽快开辟津浦铁路以东地区工作,省委委员方毅奉命率朱绍清、汪道涵等人从皖东津浦路西进入皖东津浦路东,进行侦察,开展建党工作。7月,成立了以李世农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工委,与新四军第五支队配合开展路东工作,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到11月底皖东津浦路西先后建立了中共全椒县委、定凤工委、定凤中心县委、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和中共藕塘中心区县委;皖东津浦路东先后建立了中共来六滁边区县委、天长县工委和中共盱嘉工委。新四军在地方各级党组织配合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作战,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定远县藕塘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五支队开辟了以来安县半塔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民国28年11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率一批军政干部抵达皖东津浦路西定远藕塘,并将中原局机关从河南竹沟移至定远县藕塘附近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从民国28年12月到民国29年2月,在定远和滁县边界地区先后召开了3次中原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发展人民武装和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总方针。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民国2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撤销中共苏皖省委,分别成立了以张劲夫、方毅、刘顺元先后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和以刘顺元、彭康先后为书记的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在津浦路东,1月成立了中共天长中心县委,周利人任书记;3月成立了中共来安县委,张凯恺任书记;4月撤销中共天长中心县委和中共盱嘉县工委,重新成立了以周利人为书记的中共天长县委和以江平秋为书记的中共嘉山县委;9月中共皖东北地委成立了以刘起源为书记的中共盱凤嘉县委,领导盱凤嘉党政军民开展抗日斗争。在津浦路西,2月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决定撤销中共珠龙桥直属区委,成立以林轩为负责人和刘宏、李华封、曾绍生、黎竞平先后为书记的中共滁县县委;3月省委撤销中共藕塘中心区县委和中共定凤中心县委,成立了以石光、陈少景、时生先后为书记的中共定远县委和以时生、徐建楼、刘泽民、曾绍生先后为书记的中共凤阳县委,12月省委又以藕塘为中心成立了中共定东南县委,宋超任书记。在中原局和刘少奇的领导下,皖东工作有了新的转变,皖东地区党组织结合统战工作、民运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先后发展党员1000余名。全区各县均成立了中共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从组织上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成功地粉碎了民国29年春日伪军的大“扫荡”,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先后取得了定远县自卫反击战和半塔保卫战的胜利。
民国30年5月,为适应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将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改为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委员会,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改为中共皖东津浦路西区委员会,分别由刘顺元、黄岩任书记。路东、路西两个区委均由以郑位三为书记的皖东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此时,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
民国31年2月,根据华中局指示,淮南抗日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撤销中共皖东津浦路东、路西两个区委,统一成立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淮南区党委)和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谭震林任书记,方毅任主任。下辖中共淮南津浦路东地委、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路东地委先后辖中共来六、天高、盱嘉、来安、天长等县委;路西地委先后下辖中共孤山、滁全、滁县、全椒、定凤怀、凤定嘉、定远、定合等县委和中共藕塘市委。同时,地、县党政军机关实行精兵简政,进行整风学习,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加强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终于渡过了因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而造成的困难时期。
民国34年,为配合抗日战争的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淮南区的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向津浦、淮南铁路沿线的日伪军据点展开反击,收复失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解放战争时期
民国34年10月,为适应抗战胜利后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重新组建以肖望东为书记,黄岩、李世农为副书记,桂蓬为委员的中共淮南苏皖边区委员会(简称淮南区党委)。其管辖范围东起运河、高邮湖,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南抵长江,北到淮河。同月下旬,中共华中分局成立,淮南区党委改属华中分局领导。同时成立淮南军区和华中苏皖边区政府。淮南津浦路东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分别改为华中第三地委、苏皖边区第三专署、第三军分区,书记李世农,专员陈舜仪,司令员朱云谦;淮南津浦路西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分别改为华中第四地委、苏皖边区第四专署、第四军分区,书记黄岩,专员郑抱真、裴海萍,司令员陈庆先,并对所属各县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民国35年4月,国民政府公开撕毁停战协议。5月,国民党军第四十八军9个团兵力分7路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进攻。淮南津浦路西除留下几支地方武装就地坚持斗争外地委和各县党政军机关转移至淮南津浦路东地区。6月,国民党军抽调新五军的第九十六师、四十五师和七十四师的五十八旅等精锐主力,向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区军民奋起自卫,英勇抗击。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淮南地区的党政机关奉命北撤,只留下淮南军区副参谋长朱云谦率第六旅的十六团就地坚持斗争。8月6日,为加强对淮南敌后斗争的领导,淮南区党委电示,成立以李世农为书记,陈雨田、朱云谦为成员的淮南区党委代表团。在李世农未到任前,由朱云谦暂时代理书记,全权代表淮南区党委、军区统一领导淮南地区党政军民的对敌斗争。经过40多天艰苦卓绝的战斗,于9月中旬奉命转移至苏北。
民国35年12月,为了恢复淮南解放区,华中分局作出《关于恢复路东工作的决定》,成立以黄岩为书记,李世农、陈庆先为委员的中共淮南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整个淮南地区的斗争。并抽调一批干部和武装,先后南下进入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从民国36年1月起,兵分三路,向淮南津浦路东地区挺进,一路是华中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杨效椿率领一00团二营于16日同北撤的淮宝地方干部一起过运河,进入淮宝地区;一路是由华中军区特务第二团从淮南北撤去苏北的军队和部分地方干部中,组成以徐速之为书记的中共淮南第二工作委员会、淮南第二大队,隶属淮南工委领导,并在天高地区成立以孟家芹为书记的中共淮南第五工作委员会和武装工作队,于4月上旬过运河,进入淮宝地区,与杨效椿部会合;一路是由李世农、魏然率领一个武装营和一个干部大队,于7月初进入淮宝地区,与前二部会合,以淮宝为基地,继续向淮南津浦路东地区挺进。在敌人重兵压境,淮南地区党政军机关和主力相继北撤之后,津浦路西地区还有3支游击队和中共党组织留在原地继续领导与团结人民坚持斗争。一支是凤阳山游击队(后改为中共淮南第一工作委员会);一支是由吴万银任书记的中共和含全县委和游击大队(后改为中共淮南第三工作委员会,今属巢湖地区)一支是由赵凯任书记的中共寿六合霍工作委员会和游击大队(今属六安地区)。以上3个支队和工委均属淮南工委领导。
民国36年4月,淮南工委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7月,重新组成了以李世农为书记的新的淮南工作委员会和以杨效椿为司令员、李世农为政委的淮南支队,领导淮南地区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淮南地区的党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37年4月至5月间,在津浦路西地区成立了以杨效椿为书记、罗平为专员的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路西专员公署和路西军分区。在津浦路东地区,成立了以陈雨田为书记、魏心一为专员的中共淮南津浦路东地委、路东专员公署和路东军分区。下辖有天高、来安、定凤怀、定合、定滁、定凤嘉、全合等县(工)委。
民国37年,解放军华东军区为加强淮南、淮北两军区的对敌斗争,统一江淮地区军事指挥,于5月29日决定将淮南淮北两地区合并组成江淮军区。原淮南津浦路东军分区为江淮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艾明山;淮南津浦路西军分区改为江淮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李世焱。6月4日,江淮区党委亦在泗南县成立,原淮南津浦路东地委改为中共江淮第一地方委员会,书记陈雨田,原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改为江淮第一专员公署,专员魏心一;原淮南津浦路西地委改为中共江淮第四地方委员会,书记杨效椿,原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改为江淮第四专员公署,专员罗平,先后领导天高、炳辉、来嘉、来安、嘉山、滁县、定凤嘉、定凤怀、全合、定滁、定合、定远、全椒、凤阳等县委。恢复斗争一年来,党的组织不断得到壮大,仅据江淮一地委组织部不完全统计,到民国38年初,已有6个县委(天高、仪扬、六合、盯眙、嘉山、来安),43个区委,83个支部,178个党小组,813名党员。另外,从外地调进淮南地区工作的党员干部约400名,在斗争中新发展的党员357名。到3月份,除高宝、仪扬县划给苏中后,减少约300名党员外,全区共有党员1200多名。江淮一地委还恢复了淮南日报社,建立了新华社江淮一支社。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江淮一、四地委积极支援前线,将大量的物资、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保障了数十万大军的作战需要
民国38年,为统一领导长江以北安徽境内各地区的工作(包括原江淮地区、皖西地区与豫皖苏地区之安徽部分),经华东局决定,4月上旬,成立了中共皖北区委员会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北军区。原江淮一地委、一专署、第一军分区遂分别改为中共皖北第一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第一专员公署、皖北第一军分区,书记陈雨田、专员魏心一、司令员艾明山,下辖炳辉、嘉山、滁县、来安等县委。原江淮四地委、四专署、第四军分区遂分别改为中共皖北区定远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定远专员公署、定远军分区,书记杨效椿、专员罗平,下辖定滁、凤阳、定远、全椒等县委。
为了支援大军渡江,路东、路西分别成立了支前司令部,罗平、胡坦分别任支前司令。路东、路西各县也都成立了支前指挥部。民国38年4月,在完成支援大军渡江任务后,又随军南下,远征福建。6月底,中共皖北一地委、一专署、第一军分区同中共定远地委、定远专署、定远军分区合并成立中共皖北滁县地方委员会、皖北人民行政区滁县专员公署和皖北滁县军分区,书记陈雨田、专员罗平、司令员艾明山,并成立了群团组织,下辖炳辉、来安、滁县、嘉山、凤阳、定远、全椒、盱眙、江浦等县委(盱眙、江浦今属江苏省)。直到解放战争胜利结束,迎来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