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至80年代初,本区没有设立服刑犯人劳动改造场所,经法院终审判决的刑事犯均送往外地服刑改造。
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通知后,全区广泛开展了“严打”斗争。为适应“严打”斗争的需要,省司法厅批准成立安徽省滁县地区劳改独立大队,对外称滁州建筑材料厂。1991年2月对内改称安徽省滁县地区劳改支队,对外名称不变。从1984年起至1992年底,劳改支队共接收改造犯人2500名,确保了全区“严打”斗争的顺利进行,做到了“收得下、跑不了、管得住、改造好”。
在对服刑犯进行改造工作中,劳改支队坚持执行“改造思想,造就人才,面向社会,服务经济”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新时期劳改工作方针,除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外,坚持对他们进行政治法律,文化和技术等“三课”教育。政治法律课主要是对服刑犯进行政治常识教育,组织学习法律法规,使其认罪服法,并大胆检举揭发社会上和监所内的重新犯罪行为。同时对服刑犯进行入监教育和监规监纪教育,增强自我改造能力。文化课主要是组织服刑犯人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劳改支队根据服刑犯的不同情况分别开设了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和自学班等4个班次,使服刑犯的入学率保持在75%以上,升级率和及格率分别达到60%和85%。技术课主要是对服刑犯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在刑满释放后能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1984~1992年,劳改支队在教育和改造犯人的同时,加强对监所的狱政管理,强化依法管理、文明管理和科学管理手段,对狱霸牢头、抗拒改造分子以及违反监规监纪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确保监管秩序的稳定。同时对认罪态度好,有立功行为的服刑犯给予表扬和鼓励。1987年和1992年,劳改支队先后两次给387名服刑犯记了功,并从中评出14名劳动改造积极分子,其中4人还出席了全省劳动改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上一篇:第四节 公证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