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创作活动与成果
一、文学
60年代以前,本区文学创作活动主要由作者自发、独立地进行,文化部门主要是组织作者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配合时政宣传,有重点地组织一些专门题材的创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的作者受到批斗,作者个人的创作活动基本停止。1971年,地区宣传小组制订编写出版16本书画的计划,并组织一批作者集体进行创作。经过两年努力,分别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南水北调的凯歌》、连环画《野湖风云》、小说《翠岭朝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广大作者的思想得到解放,创作活动日趋活跃。至1992年,全区新老专业及业余文学作者先后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0余篇(首),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著作41部。其中缪文渭编写的《中草药的故事》,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二等奖;吴腾凰、姬树明、俞凤斌三人合作编写的《吴敬梓的传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三等奖;吴腾凰的《蒋光慈传》被列为新中国建国40年省版优秀图书,《美的殉道者——吕荧》被评为安徽省文艺研究的突出成就;黄艾仁的《胡适与中国名人》被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陈列馆收藏;王明义的《夜归》、《将军马》获《小说界》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梅晓东的杂文《弄潮儿简历》获《人民日报》副刊杂文二等奖;钱玉亮的小说《老昌现象》获1990年《萌芽》杂志文学奖,《蒋氏父子》获《清明》杂志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精选编印了《皖东民间故事》一书,郭瑞年、袁戈风、洪霞、刘新平、李希华、陈苏、金仁亲、于家乐等人在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1991年7月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文学协会编辑出版了反映滁县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报告文学集《新路》、《彩色风》以及诗集《绿野诗笺》,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此期间,一部分作者还跻身电视剧本的创作。姬树明、姜义田创作的单本剧《夫妻车》,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曹治泉创作的电视剧《休丁香》(上、下集),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曹治泉及其他人合作创作的电视剧《吴敬梓》(六集),由南京电视台拍摄,中央电视台播放;张华盛、彭悦创作的电视剧《欧阳修》,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定远县作者俞泽波的小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由西安市有关部门改编为电视剧《晚秋的旋律》,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二、戏曲
建国前,民间戏曲社、团及个体艺人,主要表演传统戏曲。皖东抗日根据地剧团曾创作、演出过一批新剧目。《生产互助》(缪文渭编剧)写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村办互助组帮助困难户,敌人从中搞阴谋破坏的故事,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罗炳辉及范长江、李世农等领导人观看演出后赞为好戏。该剧由香港中国书局、北京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印发5次,影响较大。《老虎走了又来狼》(王永泉编剧)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行,在来安、六合等地演出数十场,深受群众喜爱。
建国后,政府文化部门倡导戏曲创作,并逐步在文化局、文化馆和专业剧团配备专职戏曲创作干部。地区文联设戏剧协会,地区文化局设剧目创作研究室,专事戏曲创作。剧协每年与文化局剧目创研室联合举办一次剧本讨论会,加工提高重点剧本。他们先后刊印《剧本》21期,选登较成功的剧本供剧团选用,1985年还举办剧本供求会,为作品和剧本寻找出路,实行产销挂钩,以此推动戏曲创作。
文化部门的积极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戏曲创作。50年代即先后创作出《察丕岭》、《台湾来的女客》、《渡江第一船》、《采桑女》等剧本,并公开上演。60年代创作出大型现代戏《寿堂献礼》。70年代创作出京剧《武阳山下》、《唐太宗与戴胄》、扬剧《钱二万》以及其他一批小型剧本。至1992年,全地区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整理、改编的大小剧本共有400多个,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30多个,剧团上演100多个。其中京剧《唐太宗与戴胄》(洪厚宽、柯文辉、李慧春编剧)1979年参加全省第三批文艺调演,获剧本创作奖;扬剧《钱二万》(聂新生、陈国祥编剧)1984年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获剧本二等奖。儿童剧《开天门的传说》(宁宗宪编剧)1983年参加省儿童剧调演,获剧本二等奖;黄梅戏《玉洁兰香》(阎立秀编剧)1984年参加全国农村文艺调演,获剧本三等奖;扬剧《醉中人》(聂新生编剧)1987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获剧本奖;扬剧《情魂》(陈国祥编剧)1989年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获剧本奖;扬剧《训草人》(宣谨编剧)和《小桥风波》(于家乐编剧)获江苏省扬剧节优秀创作奖,戏剧小品《要房子的人》(陈永平编剧)1990年参加安徽省第三届戏剧小品大赛,获最佳创作奖,以后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获二等奖,参加上海《文汇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戏剧小品征稿大赛,获三等奖。1991年省第四届戏剧小品大赛,又有《攀亲》(周传星、李明生编剧)、《天庭竞选》(刘万章编剧)获创作一等奖,《街巷晨雨》(丁加胜编剧)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兄弟君臣》(聂新生编剧)1992年获华东地区戏剧期刊第六届“田汉戏剧”二等奖,同年又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社授予的全国优秀剧本创作提名奖,作者到北京参加颂奖仪式。
同时创作出大量的曲艺作品,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创作出的曲艺作品就近500篇。其中单口相声《草包总编》(作者曹业海),1978年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结集发表,1979年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入建国三十年优秀相声集;数来宝《花鼓声声》(作者曹业海),1983年参加全国优秀曲艺创作节目观摩演出(南方片),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凤阳花鼓说唱《洪武还乡》(作者原因),1985年在全省曲艺评比中获三等奖。
三、美术
滁县地区美术工作者协会1981年5月成立后,重视对外文化交流,1982年春,接待美国马里兰州学者亨利·柯来滁写生,历时7天。1983至1985年,先后在滁州举办天津美术学院孙奇峰(教授)花鸟画履、北京版画家汪刃锋书画展和北京画院李问汉国画展。
美协还推荐作品参加省和国家展览。其中凤阳县吴德春创作的年画《鼓乡新歌》和滁州市冯传冬创作的水彩画《新生》,被推选为六届、七届全国美展作品;1983年滁州市张金华的两幅舞台设计图参加全国舞台美术设计展;1992年滁州市孟微冬,天长县潘文林的花鸟画被选人全国花鸟画展。
美协与地区残疾人基金会和生产救灾办公室配合,两次组织美术作品义卖,所得款项作为残疾人基金会基金和1991年救济水灾灾民专款。此外,美协还和书协,书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协助地区老龄委组织老干部书画活动和地区书画函授大学的教学工作。
美协一些会员的美术创作富有个性。《滁州报社》编辑姬朝晖在《中国漫画》,《漫画月刊》、《漫画世界》、《讽刺与幽默》、《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漫画300余幅,许多作品获奖,并出版漫画集《哈哈人生》。
滁州书画院于1985年元旦成立,花纯儒任院长。当年举办为期一年的书画学习班,培训的10名学员,后来都成了书画创作骨干。1987年省花鸟画展,本区14幅作品参展,其中有书画院学员作品2幅;华东6省1市册页扇面画展,本区8幅作品参展,其中画院学员作品参展2幅。1990年,画师朱多全作品《听雨》入选全国五届花鸟画展并选入画集;副院长赵怀禹山水作品入选山东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入选画集。
1987年7月,应日本国谏早市文化协会邀请,赵怀禹赴日参加中日友好慈善水墨画展。1988年5月,日本谏早市书画家21人在木下赤穗率领下回访了滁州。
四、音乐舞蹈
滁县地区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于1981年5月成立后,即配合行署文化局艺术科,发动词曲作者搜集整理全区的民间音乐作品,唱片社将其中的12首优秀民歌录音,向国外发行。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将这12首民歌选入歌曲集《带露的花朵》。这12首民歌是:凤阳民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巧老婆》、《月儿弯弯照柳林》、《凤阳变成金凤凰》、《凤阳歌》;滁县民歌《绣不尽情丝万里长》、《唱起山歌心舒坦》,定远民歌《怎么不是的》、《石榴花儿开》;嘉山民歌《布谷声声唱栽秧》,天长民歌《望郎归》。
为了提高会员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技巧,音协多次举办音乐知识讲座,并组织音乐工作者赴外地观摩音乐会。音协协助滁州市文教部门辅导小蓓蕾艺术团、召开中小学音乐教师座谈会,配合文明礼貌月活动开晨教唱、录音、广播等宣传活动,地区音协王一平作曲、王立中作词的歌曲《我爱扬子》获1990年全国工人歌曲征歌金奖。同年,王一平作曲、毛友昌作词的《滁州纺织厂之歌》获全国工人歌曲征歌银奖。以上两首歌曲均收入《建设者之歌》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一平作曲、滁州卷烟厂作词的歌曲《在金叶上谱写美丽的篇章》,1991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工人歌曲大赛一等奖,并收入《爱的心声》一书,由中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舞蹈艺术的创作成绩亦甚显著。张力、陆中和等编导的舞蹈《凤凰又落花鼓乡》,1986年获文化部创作三等奖。李荣光、陆中和、原因、夏玉润创作的舞蹈《丹凤朝阳》,夏玉润、陆中和等创作的舞蹈《花鼓乐》,获文化厅创作奖;地区歌舞团创编的舞剧《盗仙草》、舞蹈《忠魂》,获文化厅颁发的表演奖。1989年9月,由郭铁、李荣光、李长士、于家乐创作的民间舞蹈《凤阳花鼓》,在大连参加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演出,由组委会授予剧组特别演出奖,授予主要创作人员特别荣誉奖。同年10月,该舞蹈参加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创作、优秀演出、最佳编导等10多项大奖。
由中国舞协会员李荣光任主编、省音协理事宋家荷任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滁县地区分卷)于1988年出书,书中13个舞蹈,有11个人选进国家卷。1989年,滁县地区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被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委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主要编纂人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李荣光、陈苏、吴太喜等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授予纪念奖证书。
五、摄影
70年代,朱力的《渔场的早晨》、《学游泳》、《又是一片新茶山》,《看谁为队积肥多》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国摄影展览,其中《渔场的早晨》1979年被编入中国摄影艺术作品选。中国摄影家协会1978—1980年度艺术照片评奖,张荫曾的作品《鹅场》荣获金牌奖,嘉山县吴志远的《时代》彩色片入选中国影协举办的“十年一瞬间”摄影展览。
1981年,滁县地区摄影工作者协会成立。1983年,影协在北京王府井画廊举办《皖东新貌》摄影艺术展览,共展出95幅作品,新华社、《中国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摄影》、《半月谈》、《中国摄影》对此都进行了报道,并选登部份作品。1984年,影协分两期办班,培训了一批农民摄影爱好者,新华社记者在《瞭望》刊物上发表文章予以介绍。1984~1992年,影协组织作者先后赴陕西、四川,广西桂林、湘西,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福建惠安实地创作。
1987年冬,影协会同滁州电扇总厂联合举办“扬子杯”摄影大赛;1989牛、1990年,两次举办“再生杯”摄影展览和大赛活动。
1988年至1990年,影协先后在合肥,滁州、合肥举办了朱力、王绍华、谭金友个人摄影展览。
六、书法金石
滁县地区书法、金石工作者协会于1982年9月23日成立。1983年,经文化部批准,中日第一次硬笔书法友好交流展览在滁州市文化馆举办,近百幅参展作品中,有李国桢作品40幅。1985年,书协在滁州巾文化馆举办书法基础与创作培训班。1990年8月,与驻滁部队在滁州联合举办首届军民书法联展。1992年组织作者参加省首届新人书屉,滁县地区入选和获奖作品均居全省各地、市的首位,受到省书协通报表彰。
全地区书法创作、交流活动日渐增多,成绩显著。天长县谢德寿的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一届书展。地区花纯儒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二届书展。花纯儒作为安徽省书法家代表,到去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省进行书法交流,1985年在滁州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地区李国桢的硬笔书法名传遐迩,被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出国礼品,送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由这些国家的国家元首收藏。本人除在国内各地进行交流外,还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举办展览和作示范创作。全椒县秦锦章先后在广州、深圳、上海、合肥、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秦锦章书法选》。天长县赵炳中1988年参与主办了“首届民主与法制”全国书画艺术大赛,并有书法论文发表于《书法研究》和《书法》专刊。来安县黄学江1988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四届书展。滁州市戴武1992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五届书展。
全区主要文学艺术著作表
全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剧本表
60年代以前,本区文学创作活动主要由作者自发、独立地进行,文化部门主要是组织作者学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配合时政宣传,有重点地组织一些专门题材的创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的作者受到批斗,作者个人的创作活动基本停止。1971年,地区宣传小组制订编写出版16本书画的计划,并组织一批作者集体进行创作。经过两年努力,分别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南水北调的凯歌》、连环画《野湖风云》、小说《翠岭朝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广大作者的思想得到解放,创作活动日趋活跃。至1992年,全区新老专业及业余文学作者先后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0余篇(首),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著作41部。其中缪文渭编写的《中草药的故事》,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二等奖;吴腾凰、姬树明、俞凤斌三人合作编写的《吴敬梓的传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作三等奖;吴腾凰的《蒋光慈传》被列为新中国建国40年省版优秀图书,《美的殉道者——吕荧》被评为安徽省文艺研究的突出成就;黄艾仁的《胡适与中国名人》被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陈列馆收藏;王明义的《夜归》、《将军马》获《小说界》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二等奖;梅晓东的杂文《弄潮儿简历》获《人民日报》副刊杂文二等奖;钱玉亮的小说《老昌现象》获1990年《萌芽》杂志文学奖,《蒋氏父子》获《清明》杂志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精选编印了《皖东民间故事》一书,郭瑞年、袁戈风、洪霞、刘新平、李希华、陈苏、金仁亲、于家乐等人在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1991年7月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文学协会编辑出版了反映滁县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报告文学集《新路》、《彩色风》以及诗集《绿野诗笺》,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此期间,一部分作者还跻身电视剧本的创作。姬树明、姜义田创作的单本剧《夫妻车》,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曹治泉创作的电视剧《休丁香》(上、下集),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曹治泉及其他人合作创作的电视剧《吴敬梓》(六集),由南京电视台拍摄,中央电视台播放;张华盛、彭悦创作的电视剧《欧阳修》,由安徽电视台拍摄播放;定远县作者俞泽波的小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由西安市有关部门改编为电视剧《晚秋的旋律》,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二、戏曲
建国前,民间戏曲社、团及个体艺人,主要表演传统戏曲。皖东抗日根据地剧团曾创作、演出过一批新剧目。《生产互助》(缪文渭编剧)写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村办互助组帮助困难户,敌人从中搞阴谋破坏的故事,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罗炳辉及范长江、李世农等领导人观看演出后赞为好戏。该剧由香港中国书局、北京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印发5次,影响较大。《老虎走了又来狼》(王永泉编剧)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行,在来安、六合等地演出数十场,深受群众喜爱。
建国后,政府文化部门倡导戏曲创作,并逐步在文化局、文化馆和专业剧团配备专职戏曲创作干部。地区文联设戏剧协会,地区文化局设剧目创作研究室,专事戏曲创作。剧协每年与文化局剧目创研室联合举办一次剧本讨论会,加工提高重点剧本。他们先后刊印《剧本》21期,选登较成功的剧本供剧团选用,1985年还举办剧本供求会,为作品和剧本寻找出路,实行产销挂钩,以此推动戏曲创作。
文化部门的积极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戏曲创作。50年代即先后创作出《察丕岭》、《台湾来的女客》、《渡江第一船》、《采桑女》等剧本,并公开上演。60年代创作出大型现代戏《寿堂献礼》。70年代创作出京剧《武阳山下》、《唐太宗与戴胄》、扬剧《钱二万》以及其他一批小型剧本。至1992年,全地区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整理、改编的大小剧本共有400多个,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30多个,剧团上演100多个。其中京剧《唐太宗与戴胄》(洪厚宽、柯文辉、李慧春编剧)1979年参加全省第三批文艺调演,获剧本创作奖;扬剧《钱二万》(聂新生、陈国祥编剧)1984年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获剧本二等奖。儿童剧《开天门的传说》(宁宗宪编剧)1983年参加省儿童剧调演,获剧本二等奖;黄梅戏《玉洁兰香》(阎立秀编剧)1984年参加全国农村文艺调演,获剧本三等奖;扬剧《醉中人》(聂新生编剧)1987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获剧本奖;扬剧《情魂》(陈国祥编剧)1989年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获剧本奖;扬剧《训草人》(宣谨编剧)和《小桥风波》(于家乐编剧)获江苏省扬剧节优秀创作奖,戏剧小品《要房子的人》(陈永平编剧)1990年参加安徽省第三届戏剧小品大赛,获最佳创作奖,以后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获二等奖,参加上海《文汇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戏剧小品征稿大赛,获三等奖。1991年省第四届戏剧小品大赛,又有《攀亲》(周传星、李明生编剧)、《天庭竞选》(刘万章编剧)获创作一等奖,《街巷晨雨》(丁加胜编剧)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兄弟君臣》(聂新生编剧)1992年获华东地区戏剧期刊第六届“田汉戏剧”二等奖,同年又获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社授予的全国优秀剧本创作提名奖,作者到北京参加颂奖仪式。
同时创作出大量的曲艺作品,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创作出的曲艺作品就近500篇。其中单口相声《草包总编》(作者曹业海),1978年分别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结集发表,1979年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入建国三十年优秀相声集;数来宝《花鼓声声》(作者曹业海),1983年参加全国优秀曲艺创作节目观摩演出(南方片),获文化部创作二等奖;凤阳花鼓说唱《洪武还乡》(作者原因),1985年在全省曲艺评比中获三等奖。
三、美术
滁县地区美术工作者协会1981年5月成立后,重视对外文化交流,1982年春,接待美国马里兰州学者亨利·柯来滁写生,历时7天。1983至1985年,先后在滁州举办天津美术学院孙奇峰(教授)花鸟画履、北京版画家汪刃锋书画展和北京画院李问汉国画展。
美协还推荐作品参加省和国家展览。其中凤阳县吴德春创作的年画《鼓乡新歌》和滁州市冯传冬创作的水彩画《新生》,被推选为六届、七届全国美展作品;1983年滁州市张金华的两幅舞台设计图参加全国舞台美术设计展;1992年滁州市孟微冬,天长县潘文林的花鸟画被选人全国花鸟画展。
美协与地区残疾人基金会和生产救灾办公室配合,两次组织美术作品义卖,所得款项作为残疾人基金会基金和1991年救济水灾灾民专款。此外,美协还和书协,书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协助地区老龄委组织老干部书画活动和地区书画函授大学的教学工作。
美协一些会员的美术创作富有个性。《滁州报社》编辑姬朝晖在《中国漫画》,《漫画月刊》、《漫画世界》、《讽刺与幽默》、《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漫画300余幅,许多作品获奖,并出版漫画集《哈哈人生》。
滁州书画院于1985年元旦成立,花纯儒任院长。当年举办为期一年的书画学习班,培训的10名学员,后来都成了书画创作骨干。1987年省花鸟画展,本区14幅作品参展,其中有书画院学员作品2幅;华东6省1市册页扇面画展,本区8幅作品参展,其中画院学员作品参展2幅。1990年,画师朱多全作品《听雨》入选全国五届花鸟画展并选入画集;副院长赵怀禹山水作品入选山东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入选画集。
1987年7月,应日本国谏早市文化协会邀请,赵怀禹赴日参加中日友好慈善水墨画展。1988年5月,日本谏早市书画家21人在木下赤穗率领下回访了滁州。
四、音乐舞蹈
滁县地区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于1981年5月成立后,即配合行署文化局艺术科,发动词曲作者搜集整理全区的民间音乐作品,唱片社将其中的12首优秀民歌录音,向国外发行。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将这12首民歌选入歌曲集《带露的花朵》。这12首民歌是:凤阳民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巧老婆》、《月儿弯弯照柳林》、《凤阳变成金凤凰》、《凤阳歌》;滁县民歌《绣不尽情丝万里长》、《唱起山歌心舒坦》,定远民歌《怎么不是的》、《石榴花儿开》;嘉山民歌《布谷声声唱栽秧》,天长民歌《望郎归》。
为了提高会员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技巧,音协多次举办音乐知识讲座,并组织音乐工作者赴外地观摩音乐会。音协协助滁州市文教部门辅导小蓓蕾艺术团、召开中小学音乐教师座谈会,配合文明礼貌月活动开晨教唱、录音、广播等宣传活动,地区音协王一平作曲、王立中作词的歌曲《我爱扬子》获1990年全国工人歌曲征歌金奖。同年,王一平作曲、毛友昌作词的《滁州纺织厂之歌》获全国工人歌曲征歌银奖。以上两首歌曲均收入《建设者之歌》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一平作曲、滁州卷烟厂作词的歌曲《在金叶上谱写美丽的篇章》,1991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工人歌曲大赛一等奖,并收入《爱的心声》一书,由中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舞蹈艺术的创作成绩亦甚显著。张力、陆中和等编导的舞蹈《凤凰又落花鼓乡》,1986年获文化部创作三等奖。李荣光、陆中和、原因、夏玉润创作的舞蹈《丹凤朝阳》,夏玉润、陆中和等创作的舞蹈《花鼓乐》,获文化厅创作奖;地区歌舞团创编的舞剧《盗仙草》、舞蹈《忠魂》,获文化厅颁发的表演奖。1989年9月,由郭铁、李荣光、李长士、于家乐创作的民间舞蹈《凤阳花鼓》,在大连参加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演出,由组委会授予剧组特别演出奖,授予主要创作人员特别荣誉奖。同年10月,该舞蹈参加第二届安徽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创作、优秀演出、最佳编导等10多项大奖。
由中国舞协会员李荣光任主编、省音协理事宋家荷任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滁县地区分卷)于1988年出书,书中13个舞蹈,有11个人选进国家卷。1989年,滁县地区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被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委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主要编纂人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李荣光、陈苏、吴太喜等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授予纪念奖证书。
五、摄影
70年代,朱力的《渔场的早晨》、《学游泳》、《又是一片新茶山》,《看谁为队积肥多》等作品先后入选全国摄影展览,其中《渔场的早晨》1979年被编入中国摄影艺术作品选。中国摄影家协会1978—1980年度艺术照片评奖,张荫曾的作品《鹅场》荣获金牌奖,嘉山县吴志远的《时代》彩色片入选中国影协举办的“十年一瞬间”摄影展览。
1981年,滁县地区摄影工作者协会成立。1983年,影协在北京王府井画廊举办《皖东新貌》摄影艺术展览,共展出95幅作品,新华社、《中国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摄影》、《半月谈》、《中国摄影》对此都进行了报道,并选登部份作品。1984年,影协分两期办班,培训了一批农民摄影爱好者,新华社记者在《瞭望》刊物上发表文章予以介绍。1984~1992年,影协组织作者先后赴陕西、四川,广西桂林、湘西,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福建惠安实地创作。
1987年冬,影协会同滁州电扇总厂联合举办“扬子杯”摄影大赛;1989牛、1990年,两次举办“再生杯”摄影展览和大赛活动。
1988年至1990年,影协先后在合肥,滁州、合肥举办了朱力、王绍华、谭金友个人摄影展览。
六、书法金石
滁县地区书法、金石工作者协会于1982年9月23日成立。1983年,经文化部批准,中日第一次硬笔书法友好交流展览在滁州市文化馆举办,近百幅参展作品中,有李国桢作品40幅。1985年,书协在滁州巾文化馆举办书法基础与创作培训班。1990年8月,与驻滁部队在滁州联合举办首届军民书法联展。1992年组织作者参加省首届新人书屉,滁县地区入选和获奖作品均居全省各地、市的首位,受到省书协通报表彰。
全地区书法创作、交流活动日渐增多,成绩显著。天长县谢德寿的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一届书展。地区花纯儒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二届书展。花纯儒作为安徽省书法家代表,到去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省进行书法交流,1985年在滁州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览。地区李国桢的硬笔书法名传遐迩,被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出国礼品,送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由这些国家的国家元首收藏。本人除在国内各地进行交流外,还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举办展览和作示范创作。全椒县秦锦章先后在广州、深圳、上海、合肥、北京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秦锦章书法选》。天长县赵炳中1988年参与主办了“首届民主与法制”全国书画艺术大赛,并有书法论文发表于《书法研究》和《书法》专刊。来安县黄学江1988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四届书展。滁州市戴武1992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五届书展。
全区主要文学艺术著作表
全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剧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