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科技管理
一、计划管理
1986至1992年,由各县及地直单位组织申报,经地区科委调查、论证、筛选后,本区共安排科研项目288项,其中接转项目23项,软科学项目12项,推荐申请省重点计划项目30项。对科技含量高、与当前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三项科技经费计划内下达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对其完成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或效益追踪统计工作。协助省科委管好地区内的省和国家科委重点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检查督促工作,组织鉴定、成果登记、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励以及成果转化等全程管理和服务。
按照国家科委提出的“专项管理、分组负责、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的管理原则,从1986年起,三项科技经费逐步实行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地区科委对部分科技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逐步开始试行科技项目合同制管理。根据项目的性质、难易程度、效益情况、偿还能力,实行无偿、部分有偿、全部有偿的办法。1986至1992年,共安排合同项目54项,按照合同完成项目46项。
1986至1992年共承担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9项,省科委共投资23.1万元;承担省“八五”攻关项目6项,科技三项经费共投入97万元;省科技救灾项目“浅水网箱养鱼技术示范”,经费来源于国内外捐赠款1万元;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粮食安全储藏综合技术”;地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38项,总投资经费388.6万元,其中合同制项目54项。
(一)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国家科委提出的,旨在通过对“短、平、快”项目的实施,把先进适用的技术输入农村经济,为发展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增添活力。1986至1992年,本区安排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0项,总共投资3283万元。项目产值7665.85万元,利税1315.8万元,创汇490万美元。共获省级星火奖17项,国家级星火奖1项。1990年全椒柴油机厂的“R185型柴油机产品开发”,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星火项目的“支柱性产业”。
(二)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高技术产品为龙头,以技术成果为依托,以大中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所为骨干力量,促进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990年,本区列入“火炬计划”项目的有两项:
1、袁氏话屏
1990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属于电子与信息高新技术领域,由中国扬子电气公司承担。话屏系统可利用电话调出计算机储存的各种信息资料并输送至终端,显示在用户的电视机屏幕上。单机成网,话屏一体,适用办公、教学、宾馆服务以及工矿企业、交通、金融等部门处理信息,现场监督、调度,是实现办公现代化的理想工具。总投资为1000万元。
2、微晶玻璃
1990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由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承担,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微晶玻璃板材,是一种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其各项物化性能均优于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外观华丽诱人,是建筑上永不褪色的外衣。目前,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日本能够生产这种产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利用本矿的铜尾砂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配方和先进的工艺,已开发试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独创的新产品——微晶玻璃建筑板。总投资为3000万元。
在全省,地区级有火炬项目的,本区是第一家。至1998年底,上述两项火炬计划项目仍在实施中。
二、经费管理
(一)三项经费
三项经费包括科研、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项目经费。国家科委、省科委安排的计划项目和协作项目经费随项目同时下达。地区科委1986至1992年间共下达三项科技计划项目238项,总经费388.6万元。
1986—1992年滁县地区三项经费情况统计表
(二)科研事业费
地区科研所的科研事业费从1987年开始划归同级科委统一管理。科委负责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各级研究所事业费预、决算,各个研究所的年度事业费由科委审核下达。地直10个研究所1986年科研事业费为58.37万元,1992年科研事业费为143万元,增长145%。地区科委事业费1986年11.8万元,1992年32.7万元,增长177%。
三、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
(一)成果管理
地区科委主要负责对本委下达的科技项目主持鉴定,对基层单位要求的计划外项目也帮助主持鉴定。鉴定工作分为成果鉴定、技术评议、工作小结三种形式,1986至1992年,本区共组织鉴定86项,其中国内先进31项,省内首创25项,省内先进30项。按行业分:机械19项,电子9项,轻纺化工32项,气象10项,林业6项,医药3项,畜禽1项,农业技术10项,软科学5项。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地区科委每年进行一次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凡是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其技术先进程度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或地区内领先水平,可以应用推广并具有较明显效益的科技项目,均可申报登记。已获批准的专利项目也可进行成果登记。
1990年4月召开全区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奖励1989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先进集体58个。其中一等奖5个,每个奖金2000元;二等奖10个,每个奖金1500元;三等奖13个,每个奖金1000元;鼓励奖30个。72人获1989年“水稻丰收计划奖”。1992年11月,地区召开全区科技工作会议,3个工业项目和2个农业项目获“科技进步效益奖”,共奖励13万元。5个重奖项目是:滁县地区水泥厂的“全国机立窑节能改造示范应用”,该项目已在全国推广;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的“年产10万台电冰箱生产线”;安徽省全椒柴油机总厂的“R180型柴油机”;地区水利局“土坝劈裂灌浆加固技术推广与创新”,滁县地区农业局及7县、市农业局承担的“水稻综合丰收技术”项目。
(二)知识产权管理
1984年,地区科委选送科技情报所所长徐益祖去山东参加全国专利培训,由国家专利局授于国家专利代理人称号。1990年11月,本区成立专利管理办公室。1992年底成立专利事务所。
1986年至1992年间,全地区申请专利80多项,获批准70多项,其中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的专利占3/4以上。申请专利的有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师,有国家干部,也有工人、农民,有来自国有企业,也有来自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1991年协助调处扬子公司“外取冷饮器”和来安“水旱两用耙”两起专利侵权案,达到双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
根据扬子公司对冰箱实施7项专利后的调查情况表明,该公司在专利的保护下,每年可增加销售效益1500万元。据对张德明发明的取土仪专利实施情况调查,每年可增产值100万元。
1992年,中国扬子公司专利商标管理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被评为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安徽省专利系统先进集体。
1986至1992年,由各县及地直单位组织申报,经地区科委调查、论证、筛选后,本区共安排科研项目288项,其中接转项目23项,软科学项目12项,推荐申请省重点计划项目30项。对科技含量高、与当前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三项科技经费计划内下达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对其完成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或效益追踪统计工作。协助省科委管好地区内的省和国家科委重点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检查督促工作,组织鉴定、成果登记、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励以及成果转化等全程管理和服务。
按照国家科委提出的“专项管理、分组负责、同行评议、签订合同”的管理原则,从1986年起,三项科技经费逐步实行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地区科委对部分科技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逐步开始试行科技项目合同制管理。根据项目的性质、难易程度、效益情况、偿还能力,实行无偿、部分有偿、全部有偿的办法。1986至1992年,共安排合同项目54项,按照合同完成项目46项。
1986至1992年共承担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9项,省科委共投资23.1万元;承担省“八五”攻关项目6项,科技三项经费共投入97万元;省科技救灾项目“浅水网箱养鱼技术示范”,经费来源于国内外捐赠款1万元;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粮食安全储藏综合技术”;地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38项,总投资经费388.6万元,其中合同制项目54项。
(一)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国家科委提出的,旨在通过对“短、平、快”项目的实施,把先进适用的技术输入农村经济,为发展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增添活力。1986至1992年,本区安排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20项,总共投资3283万元。项目产值7665.85万元,利税1315.8万元,创汇490万美元。共获省级星火奖17项,国家级星火奖1项。1990年全椒柴油机厂的“R185型柴油机产品开发”,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星火项目的“支柱性产业”。
(二)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高技术产品为龙头,以技术成果为依托,以大中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所为骨干力量,促进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990年,本区列入“火炬计划”项目的有两项:
1、袁氏话屏
1990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属于电子与信息高新技术领域,由中国扬子电气公司承担。话屏系统可利用电话调出计算机储存的各种信息资料并输送至终端,显示在用户的电视机屏幕上。单机成网,话屏一体,适用办公、教学、宾馆服务以及工矿企业、交通、金融等部门处理信息,现场监督、调度,是实现办公现代化的理想工具。总投资为1000万元。
2、微晶玻璃
1990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由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承担,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微晶玻璃板材,是一种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其各项物化性能均优于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外观华丽诱人,是建筑上永不褪色的外衣。目前,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日本能够生产这种产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利用本矿的铜尾砂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配方和先进的工艺,已开发试生产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独创的新产品——微晶玻璃建筑板。总投资为3000万元。
在全省,地区级有火炬项目的,本区是第一家。至1998年底,上述两项火炬计划项目仍在实施中。
二、经费管理
(一)三项经费
三项经费包括科研、中间试验、新产品试制项目经费。国家科委、省科委安排的计划项目和协作项目经费随项目同时下达。地区科委1986至1992年间共下达三项科技计划项目238项,总经费388.6万元。
1986—1992年滁县地区三项经费情况统计表
(二)科研事业费
地区科研所的科研事业费从1987年开始划归同级科委统一管理。科委负责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各级研究所事业费预、决算,各个研究所的年度事业费由科委审核下达。地直10个研究所1986年科研事业费为58.37万元,1992年科研事业费为143万元,增长145%。地区科委事业费1986年11.8万元,1992年32.7万元,增长177%。
三、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
(一)成果管理
地区科委主要负责对本委下达的科技项目主持鉴定,对基层单位要求的计划外项目也帮助主持鉴定。鉴定工作分为成果鉴定、技术评议、工作小结三种形式,1986至1992年,本区共组织鉴定86项,其中国内先进31项,省内首创25项,省内先进30项。按行业分:机械19项,电子9项,轻纺化工32项,气象10项,林业6项,医药3项,畜禽1项,农业技术10项,软科学5项。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地区科委每年进行一次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凡是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其技术先进程度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或地区内领先水平,可以应用推广并具有较明显效益的科技项目,均可申报登记。已获批准的专利项目也可进行成果登记。
1990年4月召开全区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奖励1989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先进集体58个。其中一等奖5个,每个奖金2000元;二等奖10个,每个奖金1500元;三等奖13个,每个奖金1000元;鼓励奖30个。72人获1989年“水稻丰收计划奖”。1992年11月,地区召开全区科技工作会议,3个工业项目和2个农业项目获“科技进步效益奖”,共奖励13万元。5个重奖项目是:滁县地区水泥厂的“全国机立窑节能改造示范应用”,该项目已在全国推广;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的“年产10万台电冰箱生产线”;安徽省全椒柴油机总厂的“R180型柴油机”;地区水利局“土坝劈裂灌浆加固技术推广与创新”,滁县地区农业局及7县、市农业局承担的“水稻综合丰收技术”项目。
(二)知识产权管理
1984年,地区科委选送科技情报所所长徐益祖去山东参加全国专利培训,由国家专利局授于国家专利代理人称号。1990年11月,本区成立专利管理办公室。1992年底成立专利事务所。
1986年至1992年间,全地区申请专利80多项,获批准70多项,其中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的专利占3/4以上。申请专利的有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师,有国家干部,也有工人、农民,有来自国有企业,也有来自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1991年协助调处扬子公司“外取冷饮器”和来安“水旱两用耙”两起专利侵权案,达到双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
根据扬子公司对冰箱实施7项专利后的调查情况表明,该公司在专利的保护下,每年可增加销售效益1500万元。据对张德明发明的取土仪专利实施情况调查,每年可增产值100万元。
1992年,中国扬子公司专利商标管理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被评为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安徽省专利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