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节日风俗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旧时这天天亮时,家家相继点烛烧香,鸣放爆竹,家主开门“接天地”。然后悬挂喜容(上代亡人的影像),摆上供品,供品一般为猪头、公鸡、鲤鱼等。此时家人都起床,穿新衣,戴新帽,然后全家老幼向祖宗牌位叩头。早餐吃水饺、面条,水饺形似元宝,取大富大贵之意;面条细长,取长吃长有之意。在定远一带,初一早晨吃年糕,取吉利语“步步高升”。早饭吃饺子。多数人家头天晚上即将饺子包好,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铜钱,谁吃到这只饺子谁就要大发财源。早饭后,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有一定次序。先拜本族族长,次拜舅舅、姨娘、岳父岳母;最后拜朋友、邻居。给长辈拜年时,晚辈多携带礼物,所拜之家均拿出烟、糖、瓜子、花生等招待来客。大多人家还设宴留客。在滁城一带,拜年时家长交给儿女许多名片,名片是红色的,上面印有“恭贺新喜”等字样,专为拜年所用。从初一到初三,俗称“三天年”。三天内不开生、不动剪、不拿针、不扫地、不说不吉利话。在全椒一带,三天年内女子不上厨,由男子代劳。新春佳节,亲戚朋友互相串拜,见面时,总不免说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年初四,大放鞭炮,送年。
在凤阳县一带,年初二,出嫁的闺女要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见“寿诞”一节)。如果父母亲有66岁或73岁,还要送一块猪肉或一条鲤鱼,有“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之说。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均放假三天。分居两地的夫妻和在外地的工作人员有探亲假,多在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党政机关团体则组织“团拜”,慰问驻军、军烈属、革命老干部、五保户等。春节期间不少地方,还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表演民间歌舞,男女老幼尽情娱乐。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采,故也称灯节,或上元节。还有的地区称“过小年”,素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元宵节前后,城乡搭台唱戏,开展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最热闹的是玩花灯。从正月十三起,便敲锣打鼓,有龙灯、旱船、花挑、跑驴、贝壳精、踩高跷、大头和尚等。为发展民间文艺,八十年代以来文化部门特意将各地演出队伍组织起来,进城会演。元霄节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有的地方称汤元,元宵里包糖煮吃,也有的放油炒蘸糖吃。在定远、凤阳农村一带,这天晚上还有“撂火把”、“燃篝火”的习俗。城郊、农村青年或孩子聚在一起,将扎在一起的秸草或废扫帚点燃,在旷野里撂掷,边撂、边跑、边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向东撂,结冬瓜!向西撂,结西瓜!向南撂,结南瓜!向北撂,结白瓜!向上撂,结大瓜!”火光飞舞,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全椒一带,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民间活动。每年正月十六,县城及周围成千上万名男女老少云集在太平桥焚香,放鞭炮,祈求新年太平。
在地、县政府所在镇里,这天晚上小孩提着各式灯笼,奔跑玩耍,一些大的厂矿企业、机关单位,悬挂着千姿百态的门头灯或彩灯,举办元霄灯会,燃放烟火,一片祥和气氛。
三、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或6日是祭悼亡灵的日子。家有新丧,便要在第一个清明节办素食,到坟上烧纸、叩头,以示祭奠。
清明上坟扫墓,是城乡人们的传统习俗。扫墓时,要除草整枝,添土盘坟,挖坟茔帽,最后还要在坟茔帽下压上白纸条,称“压幡”。
这天,城郊农村,还有屋檐下插柳的习俗。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子和姑娘们爱用柳枝做成柳球,戴在胸前或发辫上。俗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大黄狗”、“清明晒死柳,三铺麦子打一斗”。
建国后,每逢此日,机关、学校和各种团体纷纷组织团员青年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在城镇里,这天还有踏青的习俗。人们工作之余,聚亲约友,结伴而行,到郊外饱览大自然景色,享受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给人们带来清新悦目的喜悦。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或五月端午。这天,多数人家门窗上、屋檐下插有艾枝或菖蒲。早晨吃棕子、鸭蛋、油条、糯米饭等。中午还要喝雄黄酒,并用此酒擦小儿耳、鼻、脚手心、肚脐等处,在前额写“王”字,以解毒祛邪。有的人家还将雄黄酒洒遍室内或庭院,谓能灭蚊蝇,消毒杀菌。多数地方小孩均佩戴香荷包,荷包的形状各异,有鸡心、粽子、老虎、小猴等形状。围红色老虎兜兜,兜兜上画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以此避邪去秽。在乡村,家人还将小孩手腕、脚腕上系上各种颜色的丝线,称为“耍线子”,也有称“花花绳”或“长命缕”。在定远一带,这些耍线要在七月初六脱去,以面和饼,掷于房顶,给喜鹊衔去搭鹊桥,好让牛郎织女七月七会面。端午节这一天,有些人家还将棕子、果品扔进水里,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在定远、凤阳一带,有的人家把菖蒲、艾蒿、车前草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可以去暑解热。还有的人家妇女冬天坐月子,取来端午时的艾草烧水洗澡,称为“薰”,据说这样下奶快,奶水充足。这一地区还有端午节捉蛤蟆的习俗。蛤蟆即蟾蜍,小儿吃了可以清热解毒,夏日不生痱子。
在滁县乌衣、珠龙沿河地区端午节还要划龙船,将800只活鹅鸭放在水上,让龙舟争夺。在凤阳一带,划龙船的习俗更是热闹非凡。每年此日龙舟竞渡都在临淮马滩上进行。来自各乡的龙舟,在淮河里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十余个青年小伙子,身穿彩衣,头扎红巾,手摇木桨,劈波斩浪。两岸观众号子声、喝彩声、响彻数里。新中国建立后,此活动仍然继续。晚上,龙舟竞游,灯火闪烁,弥漫河面,数里不绝,名曰“龙舟荷花灯展”。
在滁城,端午这天,娘家要为新嫁之女送夏,送夏的东西是草帽、扇子、夏季衣服等。节后,娘家接女儿回家住一个月,名曰“歇夏”。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称八月十五。这一天,全区各地都有“敬月”的习俗。晚上,当月亮升起时,家家在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糕点果品,有苹果、石榴、栗子、鸡头果(芡实)、月饼、糖果等。一家人在家主的带领下,对月叩头,拜月祭祖,然后合家围坐在一起,边吃果品,边赏月。俗谚:“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
建国后,中秋节成了骨肉亲人团聚的日子。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晚上家家摆上丰盛的宴席,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在定远、凤阳一些乡村,人们当晚有“摸秋”习俗。即乘夜间从野外他人田里偷摘一些瓜果、梨、枣等物,主人看到不算偷,认为这是丰收的预兆。
在滁州,每至中秋节的前一日,媳妇要向娘家送月饼、鲜果,但不能送梨和柿,因梨同“离”、柿同“事”谐音,都是不吉利的。在全椒一带,是日晚有“玩火把”的习俗。
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名“重九”。是日有登高避灾之说。旧时,文人学士的多于此日携带酒肴,登高野宴,把酒赋诗。在农村,秋收完后,于此节前后散放牛驴,俗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旧时此日也是解雇长工的日子。
1988年安徽省定重阳节为第一个敬老日,从此每年这一天,一些机关单位都要组织离退休老人集会吟唱,或登高远眺,举办书画展、菊展,以此怡情养性,开阔胸怀。
七、冬至
冬至一般在阳历12月22日左右。民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旧时,民间多于这天移坟并墓,烧香祭祀。这天早晨,居家多要吃挂面,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之说,意为冬至后白日渐长。
八、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也称“大年三十”。这一天午后,家家户户贴春联(门对)、窗花,有的人家还在门头贴上桃符和倒“福”字,意为“福”到了。旧时习俗,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堂名灯。堂名灯多根据姓氏而不同。而门对(春联)一贴,要债的人就不应上门了。
旅居在外的人一般都要在这一天赶回家,晚上吃团圆饭(又称“年饭”)。吃饭前,家家户户点烛、焚香、鸣放鞭炮,香案上供三牲(猪头、公鸡、鲤鱼),全家人在祖宗牌位前叩头、烧纸钱,然后全家团聚吃“年饭”。吃年饭时,每人都要有一个席位,哪怕是婴儿也要为其摆一副碗筷,留一个座位。菜桌上一定要有鱼,而且当晚不能吃,意为“年年有鱼(余)”。还要有平安菜,用千张、胡萝卜丝等制成,也称什锦菜,意为平平安安。桌上还少不了圆子,意为圆圆满满。有的人家吃年饭时忌用汤泡饭,否则来年出门,会遭雨雪。
年饭后,长辈要给晚辈散压岁钱,晚辈要向长辈辞岁。在滁城,饭后孩子们有爬门板的习俗,在门后连蹦三下,边蹦边喊:“快蹦快长”!
在定远、凤阳农村一带,农家还要在牛屋内贴上红纸,上写“槽头兴旺”、“牛头平安”等字,并盛饭喂牛,边喂边祷告:“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用力拉,带劲干,来年粮草堆如山”。
除夕之夜,一般人家都有“守岁”的习俗。
建国后,一些旧的习俗逐渐淡化。同时兴起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合家团聚联欢;收听文艺节目、广播等。进入80年代,随着电视机逐步普及,吃过年饭则全家围坐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逐渐成为全区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除夕文化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旧时这天天亮时,家家相继点烛烧香,鸣放爆竹,家主开门“接天地”。然后悬挂喜容(上代亡人的影像),摆上供品,供品一般为猪头、公鸡、鲤鱼等。此时家人都起床,穿新衣,戴新帽,然后全家老幼向祖宗牌位叩头。早餐吃水饺、面条,水饺形似元宝,取大富大贵之意;面条细长,取长吃长有之意。在定远一带,初一早晨吃年糕,取吉利语“步步高升”。早饭吃饺子。多数人家头天晚上即将饺子包好,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铜钱,谁吃到这只饺子谁就要大发财源。早饭后,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有一定次序。先拜本族族长,次拜舅舅、姨娘、岳父岳母;最后拜朋友、邻居。给长辈拜年时,晚辈多携带礼物,所拜之家均拿出烟、糖、瓜子、花生等招待来客。大多人家还设宴留客。在滁城一带,拜年时家长交给儿女许多名片,名片是红色的,上面印有“恭贺新喜”等字样,专为拜年所用。从初一到初三,俗称“三天年”。三天内不开生、不动剪、不拿针、不扫地、不说不吉利话。在全椒一带,三天年内女子不上厨,由男子代劳。新春佳节,亲戚朋友互相串拜,见面时,总不免说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年初四,大放鞭炮,送年。
在凤阳县一带,年初二,出嫁的闺女要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见“寿诞”一节)。如果父母亲有66岁或73岁,还要送一块猪肉或一条鲤鱼,有“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之说。
建国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企事业单位均放假三天。分居两地的夫妻和在外地的工作人员有探亲假,多在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党政机关团体则组织“团拜”,慰问驻军、军烈属、革命老干部、五保户等。春节期间不少地方,还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表演民间歌舞,男女老幼尽情娱乐。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采,故也称灯节,或上元节。还有的地区称“过小年”,素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元宵节前后,城乡搭台唱戏,开展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最热闹的是玩花灯。从正月十三起,便敲锣打鼓,有龙灯、旱船、花挑、跑驴、贝壳精、踩高跷、大头和尚等。为发展民间文艺,八十年代以来文化部门特意将各地演出队伍组织起来,进城会演。元霄节晚上,家家户户吃元宵,有的地方称汤元,元宵里包糖煮吃,也有的放油炒蘸糖吃。在定远、凤阳农村一带,这天晚上还有“撂火把”、“燃篝火”的习俗。城郊、农村青年或孩子聚在一起,将扎在一起的秸草或废扫帚点燃,在旷野里撂掷,边撂、边跑、边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向东撂,结冬瓜!向西撂,结西瓜!向南撂,结南瓜!向北撂,结白瓜!向上撂,结大瓜!”火光飞舞,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在全椒一带,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民间活动。每年正月十六,县城及周围成千上万名男女老少云集在太平桥焚香,放鞭炮,祈求新年太平。
在地、县政府所在镇里,这天晚上小孩提着各式灯笼,奔跑玩耍,一些大的厂矿企业、机关单位,悬挂着千姿百态的门头灯或彩灯,举办元霄灯会,燃放烟火,一片祥和气氛。
三、清明节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月5日或6日是祭悼亡灵的日子。家有新丧,便要在第一个清明节办素食,到坟上烧纸、叩头,以示祭奠。
清明上坟扫墓,是城乡人们的传统习俗。扫墓时,要除草整枝,添土盘坟,挖坟茔帽,最后还要在坟茔帽下压上白纸条,称“压幡”。
这天,城郊农村,还有屋檐下插柳的习俗。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子和姑娘们爱用柳枝做成柳球,戴在胸前或发辫上。俗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大黄狗”、“清明晒死柳,三铺麦子打一斗”。
建国后,每逢此日,机关、学校和各种团体纷纷组织团员青年祭扫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在城镇里,这天还有踏青的习俗。人们工作之余,聚亲约友,结伴而行,到郊外饱览大自然景色,享受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给人们带来清新悦目的喜悦。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或五月端午。这天,多数人家门窗上、屋檐下插有艾枝或菖蒲。早晨吃棕子、鸭蛋、油条、糯米饭等。中午还要喝雄黄酒,并用此酒擦小儿耳、鼻、脚手心、肚脐等处,在前额写“王”字,以解毒祛邪。有的人家还将雄黄酒洒遍室内或庭院,谓能灭蚊蝇,消毒杀菌。多数地方小孩均佩戴香荷包,荷包的形状各异,有鸡心、粽子、老虎、小猴等形状。围红色老虎兜兜,兜兜上画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以此避邪去秽。在乡村,家人还将小孩手腕、脚腕上系上各种颜色的丝线,称为“耍线子”,也有称“花花绳”或“长命缕”。在定远一带,这些耍线要在七月初六脱去,以面和饼,掷于房顶,给喜鹊衔去搭鹊桥,好让牛郎织女七月七会面。端午节这一天,有些人家还将棕子、果品扔进水里,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在定远、凤阳一带,有的人家把菖蒲、艾蒿、车前草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可以去暑解热。还有的人家妇女冬天坐月子,取来端午时的艾草烧水洗澡,称为“薰”,据说这样下奶快,奶水充足。这一地区还有端午节捉蛤蟆的习俗。蛤蟆即蟾蜍,小儿吃了可以清热解毒,夏日不生痱子。
在滁县乌衣、珠龙沿河地区端午节还要划龙船,将800只活鹅鸭放在水上,让龙舟争夺。在凤阳一带,划龙船的习俗更是热闹非凡。每年此日龙舟竞渡都在临淮马滩上进行。来自各乡的龙舟,在淮河里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十余个青年小伙子,身穿彩衣,头扎红巾,手摇木桨,劈波斩浪。两岸观众号子声、喝彩声、响彻数里。新中国建立后,此活动仍然继续。晚上,龙舟竞游,灯火闪烁,弥漫河面,数里不绝,名曰“龙舟荷花灯展”。
在滁城,端午这天,娘家要为新嫁之女送夏,送夏的东西是草帽、扇子、夏季衣服等。节后,娘家接女儿回家住一个月,名曰“歇夏”。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或称八月十五。这一天,全区各地都有“敬月”的习俗。晚上,当月亮升起时,家家在庭院中摆上香案,供上糕点果品,有苹果、石榴、栗子、鸡头果(芡实)、月饼、糖果等。一家人在家主的带领下,对月叩头,拜月祭祖,然后合家围坐在一起,边吃果品,边赏月。俗谚:“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
建国后,中秋节成了骨肉亲人团聚的日子。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晚上家家摆上丰盛的宴席,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在定远、凤阳一些乡村,人们当晚有“摸秋”习俗。即乘夜间从野外他人田里偷摘一些瓜果、梨、枣等物,主人看到不算偷,认为这是丰收的预兆。
在滁州,每至中秋节的前一日,媳妇要向娘家送月饼、鲜果,但不能送梨和柿,因梨同“离”、柿同“事”谐音,都是不吉利的。在全椒一带,是日晚有“玩火把”的习俗。
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名“重九”。是日有登高避灾之说。旧时,文人学士的多于此日携带酒肴,登高野宴,把酒赋诗。在农村,秋收完后,于此节前后散放牛驴,俗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旧时此日也是解雇长工的日子。
1988年安徽省定重阳节为第一个敬老日,从此每年这一天,一些机关单位都要组织离退休老人集会吟唱,或登高远眺,举办书画展、菊展,以此怡情养性,开阔胸怀。
七、冬至
冬至一般在阳历12月22日左右。民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旧时,民间多于这天移坟并墓,烧香祭祀。这天早晨,居家多要吃挂面,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之说,意为冬至后白日渐长。
八、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也称“大年三十”。这一天午后,家家户户贴春联(门对)、窗花,有的人家还在门头贴上桃符和倒“福”字,意为“福”到了。旧时习俗,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堂名灯。堂名灯多根据姓氏而不同。而门对(春联)一贴,要债的人就不应上门了。
旅居在外的人一般都要在这一天赶回家,晚上吃团圆饭(又称“年饭”)。吃饭前,家家户户点烛、焚香、鸣放鞭炮,香案上供三牲(猪头、公鸡、鲤鱼),全家人在祖宗牌位前叩头、烧纸钱,然后全家团聚吃“年饭”。吃年饭时,每人都要有一个席位,哪怕是婴儿也要为其摆一副碗筷,留一个座位。菜桌上一定要有鱼,而且当晚不能吃,意为“年年有鱼(余)”。还要有平安菜,用千张、胡萝卜丝等制成,也称什锦菜,意为平平安安。桌上还少不了圆子,意为圆圆满满。有的人家吃年饭时忌用汤泡饭,否则来年出门,会遭雨雪。
年饭后,长辈要给晚辈散压岁钱,晚辈要向长辈辞岁。在滁城,饭后孩子们有爬门板的习俗,在门后连蹦三下,边蹦边喊:“快蹦快长”!
在定远、凤阳农村一带,农家还要在牛屋内贴上红纸,上写“槽头兴旺”、“牛头平安”等字,并盛饭喂牛,边喂边祷告:“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用力拉,带劲干,来年粮草堆如山”。
除夕之夜,一般人家都有“守岁”的习俗。
建国后,一些旧的习俗逐渐淡化。同时兴起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合家团聚联欢;收听文艺节目、广播等。进入80年代,随着电视机逐步普及,吃过年饭则全家围坐电视机旁,观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逐渐成为全区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除夕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