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境内农业耕作多为一年一熟,少数良田轮作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圩田、冲田一般一年一季水稻,春栽秋获,农闲冬沤。岗垅旱地及高土旁料田,多只种一季山芋或玉米、棉花、豆类等杂粮。秋收以后,耕翻休闲,冻垡越冬。亦有水、旱皆宜之良田、平田,一般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或大麦、油菜),大豆(或玉米、山芋)——小麦的一年两熟制,也有小麦——花生(套种)——水稻的两年三熟制;少数田块一年只种一季棉花。旱粮作物普遍采用套种的方式,一般为小麦和豌豆混种。麦田墒边套种蚕豆,玉米田内套种大豆、豇豆,棉花田套种芝麻、绿豆等。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61.44万亩,其中水田31万亩。全年播种面积59.8万亩,复种指数仅占97.3%。其中夏收作物18.63万亩,占耕地面积30.3%,水稻面积22.88万亩,占耕地面积37.23%,占水田面积的73.8%。1953年,全县耕地面积62.7万亩,其中水田36.1万亩,播种面积84.3万亩,复种指数增加到134.4%。其中夏收作物2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4%;水稻面积32.5万亩,占耕地面积51.6%,占水田面积90%。基本是水田一年种植一季水稻,旱地一年种植一季小麦或其它旱粮作物。
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农业“三改”措施后,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改沤,增产潜力颇大。通过逐年改沤和旱改水,扩大了午季面积,增加了复种指数,水田一麦(油菜)一稻,旱田一麦一秋旱作物的一年两熟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6年全县耕地面积63.2万亩,其中水田30万亩。播种面积扩大到112.5万亩,复种指数达到178.1%,午季作物3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4%;水稻面积54.6万亩,占耕地面积84.65%,占水田面积182%。
“三年困难”时期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复种指数均有下降。1971年后逐步恢复。
1955年全县开始试种一季绿肥、两季水稻的一年三熟制和一年两季水稻的一年两熟制(重点在圩区)。1956年全县双季稻面积达2.4万亩。后因经济效益不高,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步下降。60年代曾多年空白,至1971年全县又恢复种植3000余亩。自1972年起,全县主要推行一年一季绿肥(油菜)、两季水稻(或前期早玉米)的一年三熟制。其中扩种双季稻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政治任务”。1972年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猛增到3.8万亩,1973年达5.2万亩,1976、1977年分别为10万亩。因双季稻面积过大,季节性强,肥料跟不上,又加春寒烂秧严重,晚秋常有“寒露风”影响,实际效益不高。
1978年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国家计划生产指导下,农民可以自行安排种植作物。1976年全县开始引进杂交水稻,之后,以一年一季小麦(油菜)、一季杂交水稻为主的一年两熟制自然形成。1982年全县耕地面积50.2万亩,播种面积83.3万亩,复种指数为165.6%,其中播种小麦24万亩,占耕地面积47.7%;播种油菜10.1万亩,占耕地面积20.1%;杂交水稻13.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35万亩的38.9%。双季稻面积自1978年急剧下降之后,基本淘汰。
1987年全市耕地面积49.6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7.80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5.29万亩,水稻37.79万亩,棉花18958亩,油料15.56万亩(含油菜籽12.69万亩)。
二、土壤施肥
全市低肥土壤共有248699.3亩,占耕地面积的36.8%,其中旱作土壤53425.9亩,占低肥土壤面积的21.5%。
低肥土壤有潜育型水稻土,如青泥骨田、青马肝田等;侧渗型水稻土,如澄白土田、白细粒田等;淹育型水稻土、如浅黄白土田;潴育型水稻土,如瘦马肝田、瘦细粒田、瘦扁石泥田、瘦泥骨土田等。旱作土壤低肥类型有上位粘盘黄马肝土、沙泥土、黄棕壤扁石土、黄棕壤性细粒土等。
低肥水稻土壤多分布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积水时间较长的冲田和圩田,部分分布于平缓的岗顶及土旁田。旱作低肥土壤分布于岗地的顶部和低丘的丘顶及缓坡上。全市土壤耕作层样品化验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部分低于2%,全氮含量低于0.15%,速效磷含量也多属于低量。
70年代以前,境内农业生产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厩肥、饼肥、草木灰、土杂肥、锅墙土、草皮肥、塘泥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革和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绿肥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在50年代和60年代曾大力推广绿肥,先后从芜湖和苏北引进红花草和光叶紫花苕子,从江阴等地引进黄花苜蓿、泥豆、柽麻进行推广。至1976年,全县共播种绿肥147082亩,其中:红花草111219亩、苕子35096亩、泥豆515亩、柽麻252亩。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广大农民大力扩大粮油面积生产,相应压缩绿肥的种植面积,至1985年,全市绿肥仅有零星种植,泥豆、柽麻基本绝迹。80年代以来,农业的增产除靠有限的农家肥及少量秸杆还田外,主要是依赖化肥。
绿肥红花草又名紫云英,立秋~处暑间套种于稻田里,稻子收割后开沟排水,翌年4月份,盛花时期耕翻,灌水沤腐后栽插水稻。鲜花草亩产约750~1000公斤。1987年全市种植501亩。
苕子又名兰花草,约10月份播种,翌年4月中下旬~5月上旬盛花时期耕翻,灌水沤腐后整地栽插水稻,或旱捂后整地播种棉花。鲜草亩产约2000公斤。
紫花豌豆约于10月下旬整地作畦播种,翌年4月中下旬~5月中上旬终花时耕翻,灌水沤捂后整地插秧。鲜草亩产约1000~1500公斤。
化肥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至70年代中期,推广供应的多为氮素肥料。化肥亩用量50年代中期0.55公斤,60年代中期3.3公斤,70年代中期16.3公斤(均折合标准氮肥)。70年代后期,尤其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后,氮素化肥亩施量迅猛增加,达到44公斤,同时磷肥也普遍推广应用作为基肥,亩施量14.67公斤。氮肥除作分蘖肥外,普遍追施穗肥,少数农户还追施粒肥。
部分年份滁州市化肥用量与产量比较表

化肥的施用方法。50至60年代化肥主要作追肥提苗用,水稻田也推广用化肥“打耖口”,磷肥“蘸秧根”。70至80年代大量用化肥作基肥,棉田“沟施”、麦田“穴施”追肥,棉花用尿素、磷肥进行叶面喷肥;80年代推广油菜花期喷硼肥,小麦灌浆期喷磷酸二氢钾等。
油菜喷硼。1984年全市油菜喷施硼肥的面积达8000亩,平均亩增产15公斤,增产率为8%。1984年全市小麦水稻共喷施磷酸二氢钾3万亩。
“三十烷醇”自1983年起在市内推广和应用。1984年,水稻叶面喷施“三十烷醇”3000亩。
三、作物栽培
水稻催芽50年代以前,境内水稻采用“走水芽”方法催芽。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旱捂芽”,即浸种3至4天后,置箩中淋清馊水,堆于室内,下垫上复稻草,定期淋水和检查温度,待稻谷萌芽后,内外翻动,以催芽齐芽壮。70年代中期,因推广双季稻,需要早育秧,普遍推广温室催芽。后在此基础又推广温室无土育秧,集催芽、育秧于一成,秧苗直接从温室移栽大田。1981年因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早春低温催芽难,担子公社农技站开展代农户统一催芽的技术服务项目,并逐渐推广。1985年,各乡农技站建立蒸气催芽室达100多处。
育秧大墁、密播、水育是传统育秧方式。由于墁面不平,排水不畅,落谷过密,长期关水,常发生烂秧现象。50年代推广“合式秧田”,秧板4尺,沟宽6至8寸,深3至4寸,但“新式做,老式管”,成秧率仍然不高,大田亩需种20至25公斤。60年代,推广湿润育秧,即干墁下种,匀播稀播,塌谷覆盖,湿润管理,70年代后期逐渐普及。推广杂交水稻后,“培育壮秧”技术逐渐普及,常规水稻亩用种降为10公斤左右,杂交水稻亩用种1至1.5公斤。1983年,推广“两段育秧”,逐渐取代常规育秧。至1985年全市推广12万亩。
插秧和小苗移栽60年代开始推广稀播壮秧,少本栽插,改变传统的密播多本插秧方法。80年代,每亩秧田播种量常规稻已下降到100公斤左右,杂交稻种仅15至18公斤,栽播时单簇苗数显著减少,常规稻秧苗为5至6根,杂交稻秧苗仅为2根。
50年代以前,一般为白水插秧,很少施肥。60年代开始推广用化肥“打耖口”,用磷肥“蘸秧根”。70年代,采用“二合一”(即过磷酸钙,碳酸氢铵6∶4比例混合)混合肥作基肥。
栽插密度传统插秧为“一尺挂两头”(即株行距1尺左右)。50年代开始推广“小株密植”;70至80年代,稻田的栽插规格为早稻株行距3×5寸(或4×5寸);中稻常规稻种为3至4×6寸,杂交稻则为3×7寸(4~5×6寸)。
小苗移栽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小苗移栽作为双季早稻育秧的配套技术全面推广,办法是:场地育秧,薄膜覆盖,人工浇水,铲土带苗移栽。由于落谷密度高,秧苗素质差,加之栽插不及时,死苗严重,此项技术未能继续推广。之后,逐步推广温室无土育秧等技术。
水浆管理50年代以前,农民习惯认为“水稻、水稻,离水不兆”。稻田长期浸水。自60年代开始推广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随着水利条件改善,实践证明烤田是增产的良好措施。
小麦种植选种50年代以前,农民选种习惯以“筛选”、“风选”为主。50年代开始推广“泥水选种”。1958年选育良种曾推行“穗选”、“粒选”等方式。70年代为防治病虫害,除因袭传统选种方法外,还采用药剂拌种。随着种植制度的演变,因全面推广杂交水稻,小麦播种期普遍迟至霜降以后。自70年代中期,境内小麦逐步改冬性品种为春性品种,大多为扬麦、宁麦等品种。
播种60年代以前,小麦播种为撒播,后推广条播、点播,不久,仍复用撒播。70年代中期推广“四改种麦”即窄床改宽床,宽沟改窄沟,浅沟改深沟,粗播改细播。
施肥70年代以前,小麦栽培强调“胎里富”,一般要求施足基肥,重施“腊肥”。70年代后期,学习江苏省高产栽培经验,掌握“促、控、促”的施肥原则。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推广改基肥纯氮为氮磷配合,改浅施为深施、穴施。1981年,全县销售磷肥14561吨;小麦底肥深施14.6万亩,追肥穴施20.8万亩,分别占小麦播种面积20.9万亩的70%和99.5%。
油菜播种历史上油菜播种都习惯于撒播。50年代和70年代中后期,推广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明显。1956年全县油菜育苗移栽8158亩,占总面积37.1%;1975年后因中稻面积扩大,育苗移栽油菜面积逐渐缩小,1982年全县育苗移栽3068亩,占油菜总面积2.87%。70年代后期,各地改油菜撒播为点播,点播面积占86%以上,其余为条点播,逐渐无撒播现象。80年代初,常因油菜适播期遭受连阴雨,许多地方采用板茬田直播。
油菜播期凡育苗移栽一般以9月上、中旬,大田直播在秋分至寒露之间。
油菜施基肥传统习惯施家肥,每亩60至100担。70年代中后期,逐步重视使用化肥,使用磷肥也较普及。
棉花种植浸种棉种播种前历来只用冷水浸淘一下,继用草木灰搓拌,拌后即播。50至60年代推广晒种、粒选、三开一凉温汤浸种和“西力生”药剂拌种。70年代后,基本废除了三开一凉温汤浸种,改用“401”、“402”、“多菌灵”药剂拌种。80年代推广“呋喃丹”药剂拌种,有效地防治了棉花苗期蚜虫和地老虎。
播种50年代初,棉花一般为撒播,少数点播。一般0.5至0.7公尺对方,每亩有苗1500至2000棵。之后,推广条播密植,一般行距约0.6公尺,每亩苗3000棵。60至70年代初,推广浙江慈溪和江苏启东经验,种植密度曾提高到亩苗6000棵。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一些地方反而减产。70年代中期密度下降到4000至5000棵,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密度稳定在3500至4000棵之间。
50年代中期起曾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系用手搓制,60年代推广机制营养钵。70年代还推广草泥碗营养钵,薄膜覆盖苗床育苗移栽等技术。
整枝打杈50年代前,棉花播种后任其生长,因而疯枝多,落花、落蕾、落铃现象严重。50年代开始推广“脱裤腿”、“抹赘芽”、“摘边心”、“打老叶”、“打顶心”等技术。60年代整枝方法改进,一是把“脱裤腿”改为“去公杈”;二是提倡和推广矮棵棉(四台果枝打顶)。70年代中期,提倡高密度,早打顶、精管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打顶提出较为具体的标准:一般田打顶在大暑前后,瘦田适当提前,肥田推至立秋时节。还推广了见花打边心,9月10日后摘除无效花蕾等措施。
玉米玉米种植历来靠自然传粉。50年代中期推广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了结实率。60年代中期以后,人工辅助授粉很少进行,多数仍靠自然授粉。 山芋50年代山芋生产推广温床育苗,大垅双行,三角栽插。70年代中期推广“山芋藤越冬代种”等方法。
花生50至60年代,花生播种沿用传统方法;70年代中期,推广条播密植,培土壅针,用磷肥作基肥等技术。
四、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害境内发生过的农作物病虫有100余种,其中造成危害的有60余种。60年代前,危害水稻的有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蝗虫、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危害小麦的有杆锈病、线虫病、黑穗病、麦蜘蛛。危害棉花有蚜虫、红铃虫、棉铃虫、盲蝽蟓、金刚钻、叶跳虫、卷叶虫;危害杂粮的有豆天蛾、玉米螟、山芋卷叶虫,山芋黑斑病;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等。
6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良种的不断引进,病虫害的种类和规律发生变化。1980年以后,威胁滁州市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水稻有白叶枯病、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稻飞虱;小麦有粘虫、赤霉病、杆锈病、白粉病;棉花有立枯病、炭疽病、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盲蝽蟓、柳叶蝉;油菜有菌核病、霜霉病;旱粮有豆荚螟、玉米螟;地下害虫有地老虎。
三化螟境内常年发生3至4代。50至60年代为“三代多发型”。1957年全年蛾量为3732头(220W灯下记载),其中第三代蛾量为3444头,占总蛾量92.3%。70年代后,变化为“二、三代连续多发型”,即第二代数量明显上升。如1975年全年总蛾量15666头,其中第二代蛾量8872头,占总蛾量56.6%,第三代蛾量6506头,占总蛾量41.5%。80年代,随着水稻栽培制度改为“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三化螟发生又出现“三代多发型”但与50、60年代相比,数量有所下降,危害程度明显减轻。
稻纵卷叶螟属外来迁入型害虫。1968年前后常伴随稻苞虫发生危害。1974年全县大发生。此后,1975、1977、1979、1980、1981、1982年发生危害严重,常年发生面积为15至25万亩。严重发生的田块有虫株率达80至100%,叶片卷叶率50%以上。凡未能及时防治的因虫害造成损失达2至3成以上。
白叶枯病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1964年境内普查,无白叶枯病发生。60年代后期,从南方调进稻种未执行检查而传入。1970年病害首先发现于珠龙公社清流大队大河流生产队。当年种植的早熟中稻“珍珠矮”发病150余亩,病田似火烧状,后期成片稻株枯死,致使一般田减产四成,有20余亩颗粒无收。1971至1973年病害逐渐蔓延至滁东、城郊、大王等地。1974年6月11日一场特大暴风雨,时隔半月,全县早稻白叶枯病大暴发,发病面积8万余亩。一般发病田块减产2至3成,重者5成以上。1975年再度流行,病害遍及全县各地,发病面积达17.4万亩。1987年全市白叶枯病发病5万余亩,防治面积51436亩。
粘虫小麦的主要害虫,也危害水稻和其它禾本科作物。曾于1966、1974、1975年大量发生。其它年份虽有发生,但对小麦无明显影响。1981年秋,部分晚稻田块受粘虫危害损失较重,少数田块,颗粒无收。
赤霉病又称“红麦头”、“烂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曾多次流行成灾。1971至1973年连续三年病害流行成灾。发病小麦品种以“毛颖阿夫”、“阿夫”、“阿勃”、“内乡5号”、“丰产3号”品种损失最重,病穗率达20至30%。1975年后,因小麦品种更换和气候条件影响,病害有所减轻。但岁有发生。
锈病含条锈病、叶锈病、杆锈病,农民俗称“黄疸”。历史上,年有发生。60年代后,推广抗锈病小麦品种,如“碧玛1号”抗条锈病、“万年2号”抗叶锈病、“南大2419”早熟、“矮杆红”抗杆锈病,均控制有效。后因品种变更,1971至1972年叶锈病、杆锈病均普发严重。
棉蚜俗称“腻虫”、“蜜虫”。历史上年有发生。棉苗受棉蚜危害致棉叶及嫩头卷缩枯死,造成棉苗“缺棵断垄”。
红铃虫在境内发生常出现“二、三代重叠”,幼虫连续危害严重。
防治措施新中国建立前,农民多采用土法应急治虫。民间有“蝗虫打、结虫梳,窝心虫子没奈何”之说。如民国18年(1929年)遇蝗灾,当地乡民纷纷摆设香案,祈天求神,无治理之法。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贯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网络,推广化学农药,促进了病虫防治工作。1955年全县农作物发生病虫害104.59万亩,防治面积为29.98万亩,占发生面积的28%;其中:稻螟虫发生面积为36.59万亩,防治面积25万亩,占发生面积68%;棉花害虫发生面积1.84万亩,防治面积5000亩,占发生面积27%,地下害虫发生8.5万亩,防治4.36万亩,占51%。60年代,提出了“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大搞“万家灯火”诱杀害虫,采取铲除田边杂草,挖毁稻桩,及时烧毁玉米秸杆和棉杆等办法以减少越冬虫源;并结合化学农药和土农药毒杀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70年代,主要采取药剂防治和改变耕作制度。水稻实行“扩大两头,缩小中间”,即扩大早、晚稻的栽插面积,缩小中稻的栽插面积,力避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白叶枯病流行危害期。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积极选用高产抗病良种,结合科学用水,合理施肥,兼药剂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至80年代中期,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面积由70年代的每年15至25万亩,减少到10万亩以下。其它病虫也因“防患于未然”得以及时防治。
药剂防治自50年初开始。1952年开始使用“666”粉,“223”乳剂。1958年使用石灰硫磺合剂防治小麦杆锈病;并利用野生植物制造土农药。是年,挖掘土农药野菊花、车前草、菸茎、白头翁、狼毒、猫儿眼、红蓼草、百部带、闹羊花、苦树、楝树根、臭椿树、半夏、黄蒿、青蒿、苦参、乌桕、醉鱼草、马鞭草、蓖麻等近30多种,防治病虫灾害30多万亩。1959年,于滁城西方寺建土农药厂,职工30多人,生产土农药。1960年该厂停办。60年代中期,药剂防治主要以粉剂农药“666”及土农药等。70年代后期,农药种类由“有机氯、有机磷”发展到“有机氮”、“胺基甲酸酯类”。至1987年市内普遍采用的药剂为石灰硫磺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液、敌诱酸钠、五氧酚嗪、代森锌、代森铵、稻脚青、多菌灵、敌枯双、杀枯净、敌杀死等;杀虫剂为滴滴涕乳剂、“889”乳剂,敌敌畏、乐果、“1605”乳剂、“1059”乳剂,甲基“1605”与混合粉、乙基“1605”与“666”混合粉、敌百虫、呋喃丹、毒杀酚、苏化“203”、杀虫醚、杀虫霜等。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一些农民盲目乱用剧毒农药,导致中毒事故较多。1981年全县发生中毒人数502人,死亡1人;1982年后逐步试行植保承包防治。县以植保站为基础,成立植保公司,并在滁东、珠龙、琅琊公社成立植保分公司,组织8个大队成立植保专业服务队,直接为农民防治病虫害。1982年由植保公司发展到办植保服务站。1983年,市内病虫防治工作又发展成为以专业户为主体的病虫承包防治,实行“四统一”(即统一筹款、统一购药、统一防治、统一结算)。1985年全市植保专业户已有900余户,拥有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240台,承包防治面积为16.8万亩。1987年全市参加防治病虫害等科技合作服务的农民和农田面积达80%以上。
杂草防除境内农田杂草种类繁多,水田有稗草、牛毛草、三棱草、球花碱草、扁杆荐草、水莎草、野荸荠、野慈菇、节节草、瓜皮草、鸭舌草、眼子菜、四叶萍、水苋、车轴藻等。麦田杂草有看麦娘、巢菜、猪殃殃、早熟禾、繁缕、婆婆纳、碎米荠、野荞麦、野燕麦、蓼藜等。棉田、薯、豆田以马唐、狗尾草、马齿苋等分布广、草量大、危害重。
清除杂草历来采用水拔、旱锄、手薅等方法。50至60年代起,推广冬沤灭草,轮作、精耕晒垡和中耕除草等方法。60年代中期,开始试用化学除草剂。琅琊、滁东等地小面积使用“敌稗”防除秧田稗草,“五氯酚钠”防除稻田杂草。70年代前期,部分乡村农户利用生物除草剂“鲁保1号”防除大豆菟丝子,效果良好。1979年,化学除草进入大面积应用和多点示范阶段。1980年,滁县植保站在滁东公社高庙大队开展秧田、稻田、棉田化学除草示范,地委书记王郁昭带领各县县长、农办主任、农业局长到此参观。之后,普遍推广用“敌稗”、五氯酚钠、除草醚、二四滴丁酯、二甲四氯及杀草丹防除稻田杂草;用拉索、氟乐灵、除草剂1号等除棉田杂草。1985年全市使用除草醚、杀草丹等防除稻田杂草面积17万余亩;小麦化学除草面积7.8万亩,占小麦草害面积70%。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